孩子学美术,家长须了解的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一直深受广大家长和孩子的喜欢。但在孩子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时常听到家长倾诉其中的烦恼,比如孩子以前非常喜欢画画,在美术班上学得也很开心,却不知怎么突然就说不喜欢了;孩子总是画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甚至乱涂乱抹故意把画纸破坏掉;不知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老师、怎样的学习班;等等。
  其实,家长的烦恼主要是因为对孩子美术学习的基本教育认知不足。不了解低龄孩子智力、心理发育特点与美术学习的内在联系,又怎么能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呢?
  孩子对绘画的表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可简要概括如下:
  
  2~3岁
  
  这一时期属于孩子涂鸦期,主要表现为孩子对乱涂乱画极感兴趣,这里三两笔那里三两笔,画出来的图案也杂乱无章,并且缺乏足够的耐心。不要认为这种涂鸦纯属瞎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其实这是孩子在努力表现或模仿他可以认知的事物的大小、形状等,这样的涂鸦加强了孩子心、手等的协调。
  经验分享:
  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涂鸦造成的一些后果,如弄脏了衣服、墙壁等,家长千万不要责骂、训斥,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绘画积极性。应为孩子准备纸、笔等涂鸦的工具以及场地,并且拿出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对其“艺术成就”及时表达足够的兴趣和认可。
  
  3~4岁
  
  这时的孩子对自己绘画的内容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比如大圈圈是脑袋,小圈圈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周围的小枝叉是手、脚等,同时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创造力和想像力发展极为迅速。
  经验分享: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分享他的快乐和思想,多询问、多认可、多鼓励应是这个时期家长主要做的事情,不要作过多的干预或否定,防止适得其反,打击孩子的兴趣。
  
  5~6岁
  
  随着孩子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他对自己绘画所表达的意图和概念更加清晰,并且可以流畅地用语言向他人表述绘画内容,甚至可以讲出简短的“小故事”。
  经验分享:
  这个时期是家长实施教育的绝好契机,孩子会在绘画的表现能力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应适时引导孩子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分析、理解、表述,甚至引导孩子对故事中角色的是非对错进行判断和认识,这对强化孩子的绘画兴趣和培养其想像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素养等综合素质有着深远影响。
  
  总结经验:
  3岁至6岁是孩子美术素养发展的奠基期,这个阶段的绘画主导形式为想像画。孩子什么都画,什么都敢画,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只讲究心灵的发散而不受技法的约束。此时家长应该为孩子创设有益的绘画氛围,科学地利用美术行为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在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更多观察、体验的机会,对孩子的美术行为持续性引导,如以画记事、以画表意等,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绘画素材。
  ■孩子的美术素养与其智力成长是同步发展的,并将随着其年龄增长愈发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幼儿期美术教育的重心。
  ■经常带孩子观看美术、艺术展览,了解业界的传奇人物,开阔其眼界、陶冶其艺术情操和鉴赏品位,这对孩子美术兴趣的长远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美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各种新鲜的材质作画,如树叶画、贴纸画等,让孩子在不断的新鲜感中持续受到美术的无穷魔力。
  ■让孩子把他每次的小“作品”都收藏起来,建立一个专门的“小博物馆”,有条件的还可以让他给自己的每幅作品配上录音—随着孩子的成长定期拿出来一起欣赏回味,会让孩子有充足的成就感,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其对绘画的兴趣。
其他文献
一个女孩问妈妈:“那个小朋友的皮肤怎么是白色的啊?”妈妈说:“因为他是个美国人。”女儿又问:“美国人是什么人啊?为什么美国人的皮肤就白呢?”妈妈吞吞吐吐地说:“美国人就是……”  这段母女之间的对话,表面上显得平淡无奇,实际上反映了种族差异。换句话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去感知和认识整个世界。遗憾的是,培养孩子的国际观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和家长应有的注意。  所谓国际观,也就是国际意识、全
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乖巧听话,按照设计好的路线成功成才,但现实中孩子的表现往往与我们的预期相去甚远。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们,你会如何处理?    情景一:  孩子在客厅厨房来回乱跑,玩具扔了一地。  妈妈: “你看你整天疯个不停,再这么调皮捣蛋,妈妈就不要你了。”  分析:贪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不会因大人的喜好而改变。当孩子调皮捣蛋甚至无理取闹时,我们可以劝戒、引导和纠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进行训斥
在韩国、日本与我国的台湾地区,年轻父母对传统年俗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尤其是韩国人,他们认为过新年一系列优雅而繁琐的仪式,是传承东方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强化家族凝聚力,对孩子进行传统教育的好契机。国家越是现代化,年轻一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深,就越不能放弃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这是民族之根。  相比而言,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年俗教育”可以让孩子体味到传统文化之根,体味到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其乐融融的亲情
儿子出生后,我和妻子尽力给他创造富足的生活,不让他在物质上受一点委屈。他就读的幼儿园和小学,是市里各项设施和条件最好的,身边的同学也大多是在家里有求必应的心肝宝贝。因此,刚上小学的儿子对这个世界,总是觉得单一性的美妙,认为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偶尔在街上看到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也会学着一些大人的口吻说:“都是骗人的。”  一天晚上,电视里播出了一群贫困山区的孩子渴望走出大山、继续学习的访谈。
●原著/[美]凯·詹森·麦克瑞  编译/李荷卿    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乔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农业小镇,我们家在市区的主要商业街拥有一个服装店,父亲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打理着他的生意。  有时候,一位“天使”会来到店里。父亲是位心肠极好的人,会给那位衣衫褴褛的“天使”购买一些食物,让他美美地饱餐一顿,然后再进行一次友好的、鼓舞人心的谈话。  爸爸是这样对他的孩子们解释他的“天使”理论的:“这是
看了卢梭的名作《爱弥儿》后,我懂得了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自从儿子呱呱坠地起,我就一直在为做个好父亲而努力,耐心地教育孩子。其中,我感觉最有成就的是让儿子爱上了故事,在故事中逐渐成长。  孩子需要接受周边各种环境的刺激,特别是父母慈爱亲切的声音。所以儿子出生不久后,我就开始给他讲故事。故事的主题和内容都非常简单: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出去玩。一天,小白
  
0~2岁是儿童发展感知运动的阶段,他通过各种感觉和身体运动体验去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在这个阶段,儿童行为的显著特征是大量的身体运动,除了吃奶、睡觉外,他一刻都不停息,翻身、爬行、挥手、蹬腿……还喜欢用手去触摸周围一切够得着的东西,翘起脚丫揪自己的袜子,或扯脖子上的围兜。总之,任何东西对宝宝来说都十分新鲜!  在与宝宝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宝宝体验探索的快乐呢?    摸摸又何妨    宝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许多父母都会问问孩子:中午吃完饭了没有?有没有去玩滑梯?看动画片了没有?等等。这有利于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有些父母问的问题不但无助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况,有时还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有没有得到小红花?老师有没有表扬你?  小红花是对幼儿某一时刻某一出色表现的奖励,并不能代表孩子整天的行为表现。如果你经常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得到小红花呀?
5月20日,基于PSA首創的油电共生CMP多能源模块化平台全球同步开发的全新一代2008和e2008登陆中国市场,带来燃油版和纯电版两种选择。其中燃油版共发布时尚版、风尚版、风尚天窗版、锐尚版和3D臻尚版5个版本车型,电动版共发布锋尚版、3D臻尚版2个版本车型,售价区间分别为10.99万~14.99万元和16.6万~18.8万元(纯电版售价为国家补贴后价格)。上市当天也是东风标致520超级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