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济南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三大重要生理现象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概念的生成,主要是通过对“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实验的分析而获得。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呼吸作用的一些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并结合实验教学这一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并进一步拓展、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萌发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归纳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2)根据对呼吸作用概念的理解,利用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验,培养学生猜想、动手、观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同科学研究的求实、严谨,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的实验分析;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农作物被水淹和农田排涝视频,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变化曲线图;
实验:萌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软管,夹子,澄清石灰水,清水,5L和500ml矿泉水瓶,玻璃导管,试管,注射器,漏斗,锥形瓶,温度计,蜡烛,燃烧匙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农作物被水淹的视频,问:农田积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各抒己见)为什么植物体无法呼吸就会导致减产?呼吸作用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人和动物在进行呼吸时,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是不是也和人类一样呢?由学生大胆猜想,植物的呼吸,也可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教师以种子为例,进行实验探究,首先出示改进之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图略)
(1)实验一:观察种子呼吸时放热
①多媒体出示粮堆的图片,提出问题:收获的粮食如果不及时晾晒就装袋或堆在一起,将手放入会有什么感觉?学生根据常识回答,潮湿发热;
②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行验证,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种子的甲乙两小瓶内温度计示数,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时会放热。
(2)实验二:验证种子的呼吸是否消耗氧气。
①点燃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放于讲桌上,然后用口杯将其中之一罩上,直至熄灭。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燃烧的进行需要充足的氧气,氧气减少燃烧就会停止;
②大屏幕展示实验步骤:点燃两个燃烧匙上的蜡烛,同时将装有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的大矿泉水瓶去掉保鲜膜,打开切口,然后轻轻地将两只蜡烛同时放入两个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③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三:探究种子呼吸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①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实验,突破学生因化学知识缺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教师可适时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找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实验现象。
②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待选用品:两个500ml矿泉水瓶,玻璃弯管,玻璃导管,橡皮管,橡胶塞(双孔),漏斗,注射器,塑料袋,细线,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两试管澄清的石灰石,试管架。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商讨实验计划;汇报并完善计划;实施计划,观察并描述现象。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④各小组展示实验设计,其它小组点评。⑤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采用灌水排气法,挤压排气法,带水抽气法,抽气导气法等检验二氧化碳。⑥各小组回报交流: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教师及时点评。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问:装有萌发种子的装置中的气体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种子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进一步追问:能量和二氧化碳是凭空产生的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种子在呼吸过程中还有一种物质也在发生变化。
(4)读图分析:种子呼吸时消耗有机物。大屏幕展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曲线图”,问:你从图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后得出:种子呼吸时会消耗有机物。
强调:有机物被分解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了出来,供种子萌发时使用,而种子呼吸时吸入的氧气,就是用来参与分解有机物的。(结合板书描述)
(5)研究表明:种子呼吸时还会产生水分。
三、归纳总结,建构概念
1.进一步探究:(1)请同学们思考,上述实验中煮熟的种子为什么没有呼吸现象?(2)植物的种子可以呼吸,其它器官呢?你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3)我们的实验是在白天做的,植物体晚上会不会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呢?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成果展示:一组、二组汇报第一个问题,三组、四组汇报第二个问题,五组、六组汇报第三个问题;
4.根据上述三个问题,完善呼吸作用的概念;
5.结合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并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回扣导入中的实例:(1)现在,你能解释农作物被水淹之后为什么会减产了吧?学生分析,教师点拨;(2)碰到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播放视频(排涝的场景);2.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举出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例子,并进行分类。(即促进呼吸作用和抑制呼吸作用两方面)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呼吸作用的一些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并结合实验教学这一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并进一步拓展、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萌发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归纳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2)根据对呼吸作用概念的理解,利用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验,培养学生猜想、动手、观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同科学研究的求实、严谨,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的实验分析;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农作物被水淹和农田排涝视频,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变化曲线图;
实验:萌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软管,夹子,澄清石灰水,清水,5L和500ml矿泉水瓶,玻璃导管,试管,注射器,漏斗,锥形瓶,温度计,蜡烛,燃烧匙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农作物被水淹的视频,问:农田积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各抒己见)为什么植物体无法呼吸就会导致减产?呼吸作用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人和动物在进行呼吸时,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是不是也和人类一样呢?由学生大胆猜想,植物的呼吸,也可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教师以种子为例,进行实验探究,首先出示改进之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图略)
(1)实验一:观察种子呼吸时放热
①多媒体出示粮堆的图片,提出问题:收获的粮食如果不及时晾晒就装袋或堆在一起,将手放入会有什么感觉?学生根据常识回答,潮湿发热;
②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行验证,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种子的甲乙两小瓶内温度计示数,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时会放热。
(2)实验二:验证种子的呼吸是否消耗氧气。
①点燃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放于讲桌上,然后用口杯将其中之一罩上,直至熄灭。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燃烧的进行需要充足的氧气,氧气减少燃烧就会停止;
②大屏幕展示实验步骤:点燃两个燃烧匙上的蜡烛,同时将装有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的大矿泉水瓶去掉保鲜膜,打开切口,然后轻轻地将两只蜡烛同时放入两个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③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三:探究种子呼吸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①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实验,突破学生因化学知识缺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教师可适时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找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实验现象。
②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待选用品:两个500ml矿泉水瓶,玻璃弯管,玻璃导管,橡皮管,橡胶塞(双孔),漏斗,注射器,塑料袋,细线,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两试管澄清的石灰石,试管架。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商讨实验计划;汇报并完善计划;实施计划,观察并描述现象。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④各小组展示实验设计,其它小组点评。⑤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采用灌水排气法,挤压排气法,带水抽气法,抽气导气法等检验二氧化碳。⑥各小组回报交流: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教师及时点评。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问:装有萌发种子的装置中的气体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种子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进一步追问:能量和二氧化碳是凭空产生的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种子在呼吸过程中还有一种物质也在发生变化。
(4)读图分析:种子呼吸时消耗有机物。大屏幕展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曲线图”,问:你从图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后得出:种子呼吸时会消耗有机物。
强调:有机物被分解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了出来,供种子萌发时使用,而种子呼吸时吸入的氧气,就是用来参与分解有机物的。(结合板书描述)
(5)研究表明:种子呼吸时还会产生水分。
三、归纳总结,建构概念
1.进一步探究:(1)请同学们思考,上述实验中煮熟的种子为什么没有呼吸现象?(2)植物的种子可以呼吸,其它器官呢?你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3)我们的实验是在白天做的,植物体晚上会不会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呢?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成果展示:一组、二组汇报第一个问题,三组、四组汇报第二个问题,五组、六组汇报第三个问题;
4.根据上述三个问题,完善呼吸作用的概念;
5.结合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并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回扣导入中的实例:(1)现在,你能解释农作物被水淹之后为什么会减产了吧?学生分析,教师点拨;(2)碰到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播放视频(排涝的场景);2.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举出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例子,并进行分类。(即促进呼吸作用和抑制呼吸作用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