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知识,才能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将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融合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比较方便使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讲解,并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应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氛围内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引入生活场景,感受数学原理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对生活中规律进行统计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的,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营造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走入其中,对数学原理进行发现,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数学学习激发起兴趣。
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乘法”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乘法是什么意思,如何进行计算。在进行这这个知识的教学中,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10个小木棍,让学生们思考,如果我想要把木棍分成五份的话,应该如何划分。学生先一个一个地将小木棍放成5份,然后小木棍还剩余5个。学生再次进行分配,小木棍分配完毕,一共分为5组,每组2根小木棍。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将这个规律进行整理,用公式来表达,即5×2=10,这就是乘法的来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对乘法的原理进行了认识,能够更好地對乘法的概念进行理解,并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参与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比较严肃,使学生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教师应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争取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畅所欲言,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快乐。
例如,在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时候,我对学生询问:大家平常有没有帮助妈妈收拾衣服的习惯?很多学生刚开始不好意思回答。我为学生展示了PPT,PPT的图片上有很多衣服,有裤子,有毛衣,有手套,有睡衣。我再次询问:妈妈需要你来帮助她收拾这些衣服,你打算怎么收呢?有的学生说:我会按照类别收拾。我引导学生继续说下去。学生说:我会把裤子放在一堆,把毛衣放在一堆,把睡衣放在一堆,把手套放在一堆,然后在把他们都叠起来,放进柜子里。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表达,并且告诉大家,在我们数学学习中,也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就如同这位同学做的一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有主动探究的欲望,希望能够看一看,数据是如何像衣服一样进行收集和整理的。通过营造民主氛围,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主动迁移生活中的经验,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进行课堂演示,融入生活实践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在课堂上营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以生活演示的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行熟悉,掌握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途径,当他们在生活中遇见类似问题的时候,也能够用更短的时间进行解决,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帮手。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时候,学生对秒、分、时进行了认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时间计算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时间的相关知识进行应用,我让学生与我一起,走入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的生活中,帮他算一算,他完成每项活动需要多长时间。我为学生展示了小明的日常生活,他在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半从家里出发去学校,7点50分到学校,11点放学,12点吃午饭,下午1点睡午觉,1点半起床准备去学校。我让学生为小明列一个生活表,并询问学生:小明每天上学路上多久?小明每天睡午觉多长时间?小明每天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在解答我提出的问题中,学生对小明一天的生活作息进行了了解,并通过计算,找到了小明做每件事情的时间。我告诉学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我们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就能够掌握时间的奥秘了。通过课堂演示的方法,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在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难学为易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徐桂林.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34):15.
[2] 余玉音.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71-17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融合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比较方便使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讲解,并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应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氛围内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引入生活场景,感受数学原理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对生活中规律进行统计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的,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营造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走入其中,对数学原理进行发现,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数学学习激发起兴趣。
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乘法”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乘法是什么意思,如何进行计算。在进行这这个知识的教学中,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10个小木棍,让学生们思考,如果我想要把木棍分成五份的话,应该如何划分。学生先一个一个地将小木棍放成5份,然后小木棍还剩余5个。学生再次进行分配,小木棍分配完毕,一共分为5组,每组2根小木棍。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将这个规律进行整理,用公式来表达,即5×2=10,这就是乘法的来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对乘法的原理进行了认识,能够更好地對乘法的概念进行理解,并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参与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比较严肃,使学生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教师应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争取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畅所欲言,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快乐。
例如,在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时候,我对学生询问:大家平常有没有帮助妈妈收拾衣服的习惯?很多学生刚开始不好意思回答。我为学生展示了PPT,PPT的图片上有很多衣服,有裤子,有毛衣,有手套,有睡衣。我再次询问:妈妈需要你来帮助她收拾这些衣服,你打算怎么收呢?有的学生说:我会按照类别收拾。我引导学生继续说下去。学生说:我会把裤子放在一堆,把毛衣放在一堆,把睡衣放在一堆,把手套放在一堆,然后在把他们都叠起来,放进柜子里。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表达,并且告诉大家,在我们数学学习中,也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就如同这位同学做的一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有主动探究的欲望,希望能够看一看,数据是如何像衣服一样进行收集和整理的。通过营造民主氛围,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主动迁移生活中的经验,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进行课堂演示,融入生活实践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在课堂上营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以生活演示的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行熟悉,掌握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途径,当他们在生活中遇见类似问题的时候,也能够用更短的时间进行解决,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帮手。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时候,学生对秒、分、时进行了认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时间计算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时间的相关知识进行应用,我让学生与我一起,走入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的生活中,帮他算一算,他完成每项活动需要多长时间。我为学生展示了小明的日常生活,他在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半从家里出发去学校,7点50分到学校,11点放学,12点吃午饭,下午1点睡午觉,1点半起床准备去学校。我让学生为小明列一个生活表,并询问学生:小明每天上学路上多久?小明每天睡午觉多长时间?小明每天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在解答我提出的问题中,学生对小明一天的生活作息进行了了解,并通过计算,找到了小明做每件事情的时间。我告诉学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我们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就能够掌握时间的奥秘了。通过课堂演示的方法,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在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难学为易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徐桂林.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34):15.
[2] 余玉音.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