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研发的进步与发展,新兴媒体技术也应运而生,例如微博、贴吧论坛等,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渠道上具有时效性、便捷性等较强优势,有效的打破了高校教学的时空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出发,详细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几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人们已经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这一时代开启了大量信息获取快速便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并促使其保持着与时代相一致的步伐。高校是最先使用数字媒体化来作为教学的组织之一,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势必会受到影响。此外,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高校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环境中的优势,主动应对挑战,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上信息时代发展值得令人深究。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基础,所出现的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将互动传播作为主特征,带有创新形态的一种媒体形式。也可以说是将网络技术及其数字技术作为基本条件,以此所延伸出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的“新”不仅仅体现在互联网技术上,形式上也有所体现,将传统媒体作为根本,积极引入手机等新型技术。将技术与形式相结合共同構成了新媒体的基本内涵。此外,新媒体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前者就有虚拟性、时效性、开放性及其交互性等特征;而后者则具有广泛性、私密性、贴身性等特征。在这两种特征之下,也使得新媒体能够更快速、便捷性的进行信息传播。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高校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深受威胁
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征,但对于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而言,两者都是处于网络新媒体中的虚拟形象,两者间的交流也大都是通过虚拟化的账号名称形式来实现的,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化名式的方法进行沟通过是较为普遍的,因此在信息内容的传递上就容易缺少严格监管,导致不良信息频繁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监管机制及约束,大学生的道德心理都容易朝着不健康方向发展,甚至会出现人格交流障碍,只能够局限于网络上交流,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若想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体系有其难处。
(二)思想政治教育监管工作开展难
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不断推广普及的形势之下,手机网络时代渗透到了各大高校学生的课堂、生活中,更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使得大学生个体逐渐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网络信息源头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在面对着广大的学生群体时,明显难以逐一开启网络信息监管工作。此外,对于新媒体平台,诸如高校网络论坛、手机信息及其微信群发等功能,高校皆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监管体系,这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
(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扩宽
受到传统教育的各种条件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很好的网罗全面、多元化信息,只能通过杂志或是报纸等来获取信息,内容上不够多样化,感染力也有欠缺,对于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政治教育引导效果。而数字媒体集字、图、音、视频等于一体,综合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能够迅速传播信息、融合性较高,这些是传统的媒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同时数字网络的普及有效的實现了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而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高校便能够尽最大限度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宽了更为深刻而广泛的平台。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但出于信息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量大且传播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不断扩充和丰富,各种各样的媒体设备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型教育载体与平台,利用新媒体这一信息平台,能够更为便捷的将图片、视频、文字信息等通过个性化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诸如微信、微博等皆可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且这种教育形式不仅顺应时代的潮流,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而通过网络新媒体这一交流平台,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与高校学生的深刻交流,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学生也易于接收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逐步完善新媒体校园文化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手机这一媒体平台来展开各式各样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如此,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通过不同主题文化来为学生创设出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校园文化环境,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体系观念。例如,利用手机新媒体可以开展诸如“爱国主义”、“红色主题”、“道德文明”等不同主题的微信、微博互动或是微博创意大赛等等,亦或是进行校园主题设计大赛并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来点评或是支持投票等,积极引导学生善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学习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和本身所具有的优势,高校可以此来克服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让学生充分自觉接受学习。一方面,高校可运用新媒体来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以及时做出防御措施,防止学生出现思想偏差;另一方面,还可借助相关的媒体设备来为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信息,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此外,还应挖掘出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新媒体载体,使思想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高校管理者及其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建立起合理的沟通网络平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突显。
(三)网络为载体,丰富教学教学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网络作为主要载体,将教育工作融合新媒体网络当中,以丰富学生思想政教育内容。首先,可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搜索到大量的信息教学资源,且在综合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还能够运用多媒体等图文声像等优势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政治教育课堂;其次,将网络作为教育载体,开展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网络音频、多元化的文本教学等来实施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网络教育,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状况有选择的进行自学。
结束语:
高校及其教师皆应当积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辩证统一的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要勇于挑战,更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合理的借助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对于新媒体的特征教育者也应当充分把握并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爱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
[2]王俊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创新[J].世纪桥,2016(2).
[3]李伟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四川水泥,2015(1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人们已经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这一时代开启了大量信息获取快速便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并促使其保持着与时代相一致的步伐。高校是最先使用数字媒体化来作为教学的组织之一,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势必会受到影响。此外,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高校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环境中的优势,主动应对挑战,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上信息时代发展值得令人深究。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基础,所出现的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将互动传播作为主特征,带有创新形态的一种媒体形式。也可以说是将网络技术及其数字技术作为基本条件,以此所延伸出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的“新”不仅仅体现在互联网技术上,形式上也有所体现,将传统媒体作为根本,积极引入手机等新型技术。将技术与形式相结合共同構成了新媒体的基本内涵。此外,新媒体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前者就有虚拟性、时效性、开放性及其交互性等特征;而后者则具有广泛性、私密性、贴身性等特征。在这两种特征之下,也使得新媒体能够更快速、便捷性的进行信息传播。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高校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深受威胁
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征,但对于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而言,两者都是处于网络新媒体中的虚拟形象,两者间的交流也大都是通过虚拟化的账号名称形式来实现的,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化名式的方法进行沟通过是较为普遍的,因此在信息内容的传递上就容易缺少严格监管,导致不良信息频繁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监管机制及约束,大学生的道德心理都容易朝着不健康方向发展,甚至会出现人格交流障碍,只能够局限于网络上交流,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若想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体系有其难处。
(二)思想政治教育监管工作开展难
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不断推广普及的形势之下,手机网络时代渗透到了各大高校学生的课堂、生活中,更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使得大学生个体逐渐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网络信息源头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在面对着广大的学生群体时,明显难以逐一开启网络信息监管工作。此外,对于新媒体平台,诸如高校网络论坛、手机信息及其微信群发等功能,高校皆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监管体系,这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
(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扩宽
受到传统教育的各种条件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很好的网罗全面、多元化信息,只能通过杂志或是报纸等来获取信息,内容上不够多样化,感染力也有欠缺,对于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政治教育引导效果。而数字媒体集字、图、音、视频等于一体,综合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能够迅速传播信息、融合性较高,这些是传统的媒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同时数字网络的普及有效的實现了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而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高校便能够尽最大限度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宽了更为深刻而广泛的平台。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但出于信息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量大且传播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不断扩充和丰富,各种各样的媒体设备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型教育载体与平台,利用新媒体这一信息平台,能够更为便捷的将图片、视频、文字信息等通过个性化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诸如微信、微博等皆可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且这种教育形式不仅顺应时代的潮流,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而通过网络新媒体这一交流平台,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与高校学生的深刻交流,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学生也易于接收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逐步完善新媒体校园文化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手机这一媒体平台来展开各式各样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如此,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通过不同主题文化来为学生创设出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校园文化环境,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体系观念。例如,利用手机新媒体可以开展诸如“爱国主义”、“红色主题”、“道德文明”等不同主题的微信、微博互动或是微博创意大赛等等,亦或是进行校园主题设计大赛并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来点评或是支持投票等,积极引导学生善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学习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和本身所具有的优势,高校可以此来克服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让学生充分自觉接受学习。一方面,高校可运用新媒体来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以及时做出防御措施,防止学生出现思想偏差;另一方面,还可借助相关的媒体设备来为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信息,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此外,还应挖掘出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新媒体载体,使思想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高校管理者及其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建立起合理的沟通网络平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突显。
(三)网络为载体,丰富教学教学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网络作为主要载体,将教育工作融合新媒体网络当中,以丰富学生思想政教育内容。首先,可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搜索到大量的信息教学资源,且在综合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还能够运用多媒体等图文声像等优势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政治教育课堂;其次,将网络作为教育载体,开展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网络音频、多元化的文本教学等来实施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网络教育,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状况有选择的进行自学。
结束语:
高校及其教师皆应当积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辩证统一的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要勇于挑战,更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合理的借助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对于新媒体的特征教育者也应当充分把握并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爱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
[2]王俊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创新[J].世纪桥,2016(2).
[3]李伟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四川水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