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可以调控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将提问作为单纯的检测工具,只是注重检查性问题的提问,教师问学生答,并未发挥提问的真正功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赋予了提问更为丰富的内涵,提问具有激趣、启思、导行的功效,是师生共同探究的动力与方向,更具探索性与启发性,这正是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展开主动探究的重要手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提出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把学习当做乐趣,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这样才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问题本身产生积极的探究热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运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但问题并不是直白地抛出,而是要寓于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中,如游戏、故事等,这样才能使问题本身更具趣味性。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如果教师只是在黑板上写出一系列数字,然后让学生来判断哪些能被3整除。这样的提问枯燥直接,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通过游戏来引出问题,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游戏。”一听到做游戏,学生顿时兴奋了起来,都迫切地想知道要做什么游戏。此时教师引出游戏,学生一组,教师自己一组,彼此出示数字,由对方来判断这些数字能否被3整除,看谁的判断又快又准确。学生都摩拳擦掌,认为学生组人数众多一定能赢。但随着游戏的深入,数字位数越来越多,学生明显吃力,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计算,而且结果还一定准确,而教师依旧是轻松应对,准确判断。学生虽然人多,但并没有占到优势,最终输了比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学生质疑:“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简便算法呀?”此时教师再因势导入此节内容,告诉学生:“通过此节内容的学习,你也可以快速而准确判断数字能否被3整除”,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学生快乐而主动地投入到了数学的学习中来。
二、提出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但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如果盲目运用,只能形成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探究,但并没有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提升与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个体就可以完成,没有合作的必要;而问题过于复杂,即使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也并不能完成,同样也没有合作的必要。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展开,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才能达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才适合开展合作探究,否则就只能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基础,要熟读教材,对教材各知识点深刻理解、灵活把握,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基于学生知识基础设计出富有一定深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来,使学生以问题为主线在组内展开积极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全程参与探究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从而使学生由学到知识到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三、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明显的个性,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展现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机械而被动的知识拥有者与运用者。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就知识记忆层次的肤浅提问,这样的问题只会将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限定于教材内,限定在知识的机械记忆上,而不利于学生的创新。针对传统教学所提出的封闭性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完善,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实现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的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学习“数学万花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自由涂出36个小格,看看都能涂出什么形状,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看看什么情况下图形的周长最长,什么情况下图形的周长最短。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动手、动脑,用手中的画笔来绘制所学过的各种图形。这样没有教师过多的限制,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展现个性的平台。手脑结合,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更加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提问是门技术,更是艺术。我们要深入研究,灵活运用,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提问更精彩,更有效,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责编 赵建荣)
一、提出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把学习当做乐趣,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这样才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问题本身产生积极的探究热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运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但问题并不是直白地抛出,而是要寓于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中,如游戏、故事等,这样才能使问题本身更具趣味性。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如果教师只是在黑板上写出一系列数字,然后让学生来判断哪些能被3整除。这样的提问枯燥直接,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通过游戏来引出问题,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游戏。”一听到做游戏,学生顿时兴奋了起来,都迫切地想知道要做什么游戏。此时教师引出游戏,学生一组,教师自己一组,彼此出示数字,由对方来判断这些数字能否被3整除,看谁的判断又快又准确。学生都摩拳擦掌,认为学生组人数众多一定能赢。但随着游戏的深入,数字位数越来越多,学生明显吃力,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计算,而且结果还一定准确,而教师依旧是轻松应对,准确判断。学生虽然人多,但并没有占到优势,最终输了比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学生质疑:“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简便算法呀?”此时教师再因势导入此节内容,告诉学生:“通过此节内容的学习,你也可以快速而准确判断数字能否被3整除”,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学生快乐而主动地投入到了数学的学习中来。
二、提出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但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如果盲目运用,只能形成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探究,但并没有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提升与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个体就可以完成,没有合作的必要;而问题过于复杂,即使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也并不能完成,同样也没有合作的必要。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展开,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才能达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才适合开展合作探究,否则就只能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基础,要熟读教材,对教材各知识点深刻理解、灵活把握,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基于学生知识基础设计出富有一定深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来,使学生以问题为主线在组内展开积极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全程参与探究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从而使学生由学到知识到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三、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明显的个性,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展现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机械而被动的知识拥有者与运用者。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就知识记忆层次的肤浅提问,这样的问题只会将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限定于教材内,限定在知识的机械记忆上,而不利于学生的创新。针对传统教学所提出的封闭性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完善,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实现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的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学习“数学万花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自由涂出36个小格,看看都能涂出什么形状,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看看什么情况下图形的周长最长,什么情况下图形的周长最短。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动手、动脑,用手中的画笔来绘制所学过的各种图形。这样没有教师过多的限制,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展现个性的平台。手脑结合,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更加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提问是门技术,更是艺术。我们要深入研究,灵活运用,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提问更精彩,更有效,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