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过30多年乡镇干部和13年人大代表,特殊的经历使何新根在履行代表职务中,敢说、敢顶、敢干,赢得选民好评。
板寸头,大嗓门,说话快人快语,做事风风火火,这是建德市人大代表何新根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当人大代表13年来,何新根爬山头、跑田头、访企业、串农户,不但流过不少汗,甚至落过几回泪。仅这一届不到4年时间,他就已撰写涉及工业、农业、交通、文教、集镇建设等方面的各类议案、建议达19件之多,件件事关民生民情。
“一桥一路”总关情
何新根工作的三都镇以及毗邻的一些乡镇,因地处兰江和富春江沿岸一带,山脉逶迤连绵,江河交叉阻隔,百姓出远门只能依赖慢节奏的班船轮渡,交通十分不便。何新根感到,这是千百年来影响本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矛盾”。改善本地的交通状况,架起富民桥,修通致富路,成为何新根代表生涯的重要责任。
1997年,以三都镇为主的建德桔农,由于运输不畅等因素,致使大量柑桔滞销积压,最后建德市政府向杭州求援,乃至杭州市政府发动各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尽力促销。然而,这毕竟是“扬汤止沸”式的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佳捷径是建一座三都至梅城的跨江大桥。但建桥谈何容易,其巨额投资无疑将给市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何新根经过多次调研,认为若修建一条三都至桐庐芦茨的“三芦”公路,也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他先后三次邀请专家进行线路踏勘和测量论证,并多次在市人代会上作《以建造三芦公路为突破口,加快我市东部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的专题发言。
在何新根的不懈努力下,时任市长许保水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和专家赴现场考察。何新根的建议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专家认为修路最大的障碍是会给属于国家级风景区的富春江沿岸生态林造成破坏。最后,经再三讨论和权衡,市政府下决心建三都至梅城和梅城至南峰两座跨江大桥,以成就“三江联通工程”。
获此消悉后,何新根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初始方案,最后竟产生了异曲同工的奇效!
为了使造桥工程尽快上马,何新根又一鼓作气,在1998年市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三江交通联通工程建设筹备小组及设立专项资金的议案》。不久,工程顺利开工了。
2002年6月18日,三都、梅城两地锣鼓喧天、彩旗飞扬,百姓奔走相告。投资5700余万元、长达857.31米的三都跨江大桥终于竣工了!
忙完了跨江大桥,何新根又惦记上梅城镇内的交通状况。古镇梅城逼仄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人流让人无奈和叹息,大吨位的货车经过更是行如蜗牛。问题人人可见,百姓意见纷纷,但如何解决则莫衷一是。何新根是个有心人,他日思夜想,并通过充分调查研究,认定只有在梅城北面另建一条过境公路,才能彻底化解这一段“瓶颈”。他先是主动与梅城镇人大领导沟通联系,听取意见,尔后又马不停蹄地和建德东部的其他5个乡镇人大商议,形成共识。2003年初,何新根牵头以6个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名义,向市政府书面提交了《关于要求将梅城过境公路列入2003年度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议》。但何新根在审阅当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草案时,发现该项目并未在报告中提及。他心急火燎,联合其他代表又连夜撰写了《关于要求将梅城过境公路建设项目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建议》,并于翌日一早直奔市长办公室,面见时任市长杨军。他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建设这一项目会带来现实的利益。杨市长频频点头,被眼前这位长相似老农、谈锋如教授的人大代表折服了。
尽管由于中途国家冻结土地报批等因素而耽搁了两年,但如今过境公路主体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可望于今年10月份完工通车。届时,建德东部的群众又将迎来历史性的一刻!
视察评议敢较真
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进行视察评议,是人大工作监督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作为市人大第二代表小组组长,何新根不但积极组织视察评议,而且敢于揪住所发现的问题,执着较真,一管到底。
2004年6月,在对三都信用社进行视察评议时,何新根情绪激动地讲了一个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的事例。当地一位私营企业主,在4月份因资金周转急需申请一笔贷款。为了办齐手续,他前后跑了6趟信用社,历时2个半月,终于等到“可以放贷”的通知时,却早已过了资金周转期。
何新根责问道:“你们的宣传口号是‘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而像这样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意识又怎样能真正做到‘支农立社’?”信用社主任红着脸当场表态,一定要按照人大代表视察评议的意见整改。
让何新根倍感压力的是几个本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督查视察。2004年8月康庄公路工程建设之初,何新根等代表认为工程质量把关不严,最典型的是某村的一段200米路段中,竟出现了11处裂缝;而南北渠道工程建设质量也不乐观,少数地段浇砌厚度不达标,断面宽度不足。由于这些工程的施工承包者均为本地人,因此有的私下向何新根求情:“帮帮忙,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要太认真!”有的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让“黑道”上的人向他家属打威胁电话。何新根不但没有动摇和屈服,反而拍案而起,坚决要求镇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到位。在他的坚持下,有质量问题的工程最终都按标准修复或重新施工。知情后的群众都对他赞不绝口:“老何这个人,嗨,就是靠硬!”
男儿落泪为灾民
何新根常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是农民兄弟选我当代表,面对他们的困境和求援,我没有理由推托和懈怠。
2003年盛夏,建德持续干旱。何新根跑遍了三都镇的山川和田野,发现受旱面积很广,经济损失已超过3000余万元,许多耕地颗粒无收。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山村连生活用水也要到数里远的地方去挑,甚至一些年高体弱的村民只能提着简单的包裹去外地投亲靠友。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何新根这位刚强的汉子禁不住潸然泪下。他加紧整理了视察材料,以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名义,邀请市人大常委会谢康春等3位副主任前来听取专题汇报。他在汇报中提出了减免灾区群众农业税、立即向灾民发放补助物资等6条实实在在的建议。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转交市政府后,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及时采纳。
2004年春节前夕,何新根的办公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满耳听到的只有“老何,帮帮我们吧!”的声声哀求。原来,据村民项元根等人反映,1994年至1996年间,他们在做完里陈至浦江公路和树下段公路拓宽工程后,由于种种原因,竟有68人共计33.3万元劳动工资被一直拖欠,单户被欠款额多则有6000余元,少则有1000余元。面对眼前这群憨厚朴实而又无助无奈的农民兄弟,何新根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同时他的内心又为此震怒了!他撂下了一句响当当的“不帮你们讨回工资我就不过年”的诺言,立马去市里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并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终于赶在大年三十之前将拖欠了长达8年之久的民工工资如数追回。
为了选民的嘱托,为了群众的利益,何新根付出了不少艰辛的努力。
4年来,何新根共接待来人来访119次,并竭力一一帮助解决问题;
为了撰写一份高质量的议案或建议,何新根常常会绞尽脑汁苦熬数个通宵,由他领衔提出的议案中,已有4件被建德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议案;
何新根担任组长的代表小组,每年6至7次组织对镇政府以及当地中小学、供电所、土管所、工商所、派出所、信用社等市属部门单位进行工作监督和视察评议,小组连续3年被市人大评为先进代表小组。
多年来,何新根忙忙碌碌地度过汗与泪交织的代表生涯,但他却坦然地表示:真的是无怨无悔!
何新根小档案
何新根,1951年出生,1974年入党,现为建德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兼第二代表小组组长,建德市三都镇正镇级调研员。1993年获建德市“十佳公仆”提名奖。1996年获建德市“十佳新创业领导干部”称号。多次被评为建德市人大代表积极分子。
板寸头,大嗓门,说话快人快语,做事风风火火,这是建德市人大代表何新根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当人大代表13年来,何新根爬山头、跑田头、访企业、串农户,不但流过不少汗,甚至落过几回泪。仅这一届不到4年时间,他就已撰写涉及工业、农业、交通、文教、集镇建设等方面的各类议案、建议达19件之多,件件事关民生民情。
“一桥一路”总关情
何新根工作的三都镇以及毗邻的一些乡镇,因地处兰江和富春江沿岸一带,山脉逶迤连绵,江河交叉阻隔,百姓出远门只能依赖慢节奏的班船轮渡,交通十分不便。何新根感到,这是千百年来影响本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矛盾”。改善本地的交通状况,架起富民桥,修通致富路,成为何新根代表生涯的重要责任。
1997年,以三都镇为主的建德桔农,由于运输不畅等因素,致使大量柑桔滞销积压,最后建德市政府向杭州求援,乃至杭州市政府发动各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尽力促销。然而,这毕竟是“扬汤止沸”式的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佳捷径是建一座三都至梅城的跨江大桥。但建桥谈何容易,其巨额投资无疑将给市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何新根经过多次调研,认为若修建一条三都至桐庐芦茨的“三芦”公路,也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他先后三次邀请专家进行线路踏勘和测量论证,并多次在市人代会上作《以建造三芦公路为突破口,加快我市东部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的专题发言。
在何新根的不懈努力下,时任市长许保水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和专家赴现场考察。何新根的建议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专家认为修路最大的障碍是会给属于国家级风景区的富春江沿岸生态林造成破坏。最后,经再三讨论和权衡,市政府下决心建三都至梅城和梅城至南峰两座跨江大桥,以成就“三江联通工程”。
获此消悉后,何新根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初始方案,最后竟产生了异曲同工的奇效!
为了使造桥工程尽快上马,何新根又一鼓作气,在1998年市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三江交通联通工程建设筹备小组及设立专项资金的议案》。不久,工程顺利开工了。
2002年6月18日,三都、梅城两地锣鼓喧天、彩旗飞扬,百姓奔走相告。投资5700余万元、长达857.31米的三都跨江大桥终于竣工了!
忙完了跨江大桥,何新根又惦记上梅城镇内的交通状况。古镇梅城逼仄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人流让人无奈和叹息,大吨位的货车经过更是行如蜗牛。问题人人可见,百姓意见纷纷,但如何解决则莫衷一是。何新根是个有心人,他日思夜想,并通过充分调查研究,认定只有在梅城北面另建一条过境公路,才能彻底化解这一段“瓶颈”。他先是主动与梅城镇人大领导沟通联系,听取意见,尔后又马不停蹄地和建德东部的其他5个乡镇人大商议,形成共识。2003年初,何新根牵头以6个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名义,向市政府书面提交了《关于要求将梅城过境公路列入2003年度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议》。但何新根在审阅当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草案时,发现该项目并未在报告中提及。他心急火燎,联合其他代表又连夜撰写了《关于要求将梅城过境公路建设项目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建议》,并于翌日一早直奔市长办公室,面见时任市长杨军。他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建设这一项目会带来现实的利益。杨市长频频点头,被眼前这位长相似老农、谈锋如教授的人大代表折服了。
尽管由于中途国家冻结土地报批等因素而耽搁了两年,但如今过境公路主体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可望于今年10月份完工通车。届时,建德东部的群众又将迎来历史性的一刻!
视察评议敢较真
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进行视察评议,是人大工作监督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作为市人大第二代表小组组长,何新根不但积极组织视察评议,而且敢于揪住所发现的问题,执着较真,一管到底。
2004年6月,在对三都信用社进行视察评议时,何新根情绪激动地讲了一个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的事例。当地一位私营企业主,在4月份因资金周转急需申请一笔贷款。为了办齐手续,他前后跑了6趟信用社,历时2个半月,终于等到“可以放贷”的通知时,却早已过了资金周转期。
何新根责问道:“你们的宣传口号是‘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而像这样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意识又怎样能真正做到‘支农立社’?”信用社主任红着脸当场表态,一定要按照人大代表视察评议的意见整改。
让何新根倍感压力的是几个本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督查视察。2004年8月康庄公路工程建设之初,何新根等代表认为工程质量把关不严,最典型的是某村的一段200米路段中,竟出现了11处裂缝;而南北渠道工程建设质量也不乐观,少数地段浇砌厚度不达标,断面宽度不足。由于这些工程的施工承包者均为本地人,因此有的私下向何新根求情:“帮帮忙,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要太认真!”有的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让“黑道”上的人向他家属打威胁电话。何新根不但没有动摇和屈服,反而拍案而起,坚决要求镇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到位。在他的坚持下,有质量问题的工程最终都按标准修复或重新施工。知情后的群众都对他赞不绝口:“老何这个人,嗨,就是靠硬!”
男儿落泪为灾民
何新根常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是农民兄弟选我当代表,面对他们的困境和求援,我没有理由推托和懈怠。
2003年盛夏,建德持续干旱。何新根跑遍了三都镇的山川和田野,发现受旱面积很广,经济损失已超过3000余万元,许多耕地颗粒无收。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山村连生活用水也要到数里远的地方去挑,甚至一些年高体弱的村民只能提着简单的包裹去外地投亲靠友。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何新根这位刚强的汉子禁不住潸然泪下。他加紧整理了视察材料,以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名义,邀请市人大常委会谢康春等3位副主任前来听取专题汇报。他在汇报中提出了减免灾区群众农业税、立即向灾民发放补助物资等6条实实在在的建议。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转交市政府后,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及时采纳。
2004年春节前夕,何新根的办公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满耳听到的只有“老何,帮帮我们吧!”的声声哀求。原来,据村民项元根等人反映,1994年至1996年间,他们在做完里陈至浦江公路和树下段公路拓宽工程后,由于种种原因,竟有68人共计33.3万元劳动工资被一直拖欠,单户被欠款额多则有6000余元,少则有1000余元。面对眼前这群憨厚朴实而又无助无奈的农民兄弟,何新根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同时他的内心又为此震怒了!他撂下了一句响当当的“不帮你们讨回工资我就不过年”的诺言,立马去市里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并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终于赶在大年三十之前将拖欠了长达8年之久的民工工资如数追回。
为了选民的嘱托,为了群众的利益,何新根付出了不少艰辛的努力。
4年来,何新根共接待来人来访119次,并竭力一一帮助解决问题;
为了撰写一份高质量的议案或建议,何新根常常会绞尽脑汁苦熬数个通宵,由他领衔提出的议案中,已有4件被建德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议案;
何新根担任组长的代表小组,每年6至7次组织对镇政府以及当地中小学、供电所、土管所、工商所、派出所、信用社等市属部门单位进行工作监督和视察评议,小组连续3年被市人大评为先进代表小组。
多年来,何新根忙忙碌碌地度过汗与泪交织的代表生涯,但他却坦然地表示:真的是无怨无悔!
何新根小档案
何新根,1951年出生,1974年入党,现为建德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兼第二代表小组组长,建德市三都镇正镇级调研员。1993年获建德市“十佳公仆”提名奖。1996年获建德市“十佳新创业领导干部”称号。多次被评为建德市人大代表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