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梦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部片是好莱坞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片之一,具有类型片标准化生产的形式特征。《决斗犹马镇》作为一部反传统的西部片,在具备了西部片类型特征的同时,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上别出心裁,在按照时间顺序的发展讲述故事的同时,还有潜在的生命历程与。理线索的发展,在情节线的空白处构成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类型片 心里线 故事情节 摄影 表演
  
  西部片是好莱坞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片之一,粗犷苍凉的西部自然景观和简单明了的浪漫传奇英雄故事构成了它的基本诉求。开篇便基本可以辨认出西部片的图象符号。加上人物设置的脸谱化和情节处理的模式化,表现出类型片标准化生产的形式特征。
  《决斗犹马镇》由艾尔莫·雷纳德(Elmore Leonard)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最初是在1953年发表于一本西部杂志上,4年后经由哈尔斯特德·韦尔斯(Halsted Welles)改编搬上了大银幕,当时年仅17岁的詹姆斯·曼高德在第一次看到这部西部片时就被深深征服了,50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将这部影片重现银幕。
  《决斗犹马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南北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丹·埃文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与妻子艾丽丝和两个儿子生活在气候干燥的亚利桑那州,在那里经营着一座中等规模的牧场,干旱让负债累累的丹一家雪上加霜,债主霍兰德想方设法赶走他们,将土地卖给铁路公司牟取暴利。生活的困境也给丹带来了精神上长期的重压:14岁的长子威尔瞧不起父亲的“懦弱无能”,妻子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疲倦和冷淡。正当丹即将失去土地濒于流离失所的时候,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声名赫赫的强盗头子本·韦德(拉塞尔·克罗饰)在他的协助下落网了,但没有人敢冒险就地处决他。因为这会给全镇带来灭顶之灾,唯一的办法是将他送上3点10分开往犹它的火车接受联邦法庭的公开审判,故事就这样在由当地到达火车站的路途上展开。
  为了得到200美元拯救自己的农场和家人,丹自愿参加了押送韦德前往康坦森镇车站的队伍,威尔也尾随父亲而去。戴上手铐的本·韦德仍然是危险的,他善于观察和揣摩别人的心理,强健的身体更是有着惊人的速度和力量,而他的手下个个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亡命之徒,一路上拼命要救出自己的老大。在抵达康坦森这充满危险的三天旅程中,押送队的成员数量在不断减少,死亡压力逐渐增强和韦德以巨款诱惑他放弃的企图反而使丹更加坚定,危局中他的独自支撑。不再是为了可以解脱困境的美金,而是无可回避地转变为直面自我价值与信仰的考量,丹选择了奋战到底,本·韦德在最后关头与他结成了同盟,帮助他完成一生中唯一一次可以留给儿子的真实的英雄记忆。在儿子远远的注视中,他终于将韦德送上火车,此时韦德的手下围攻上来击中了他。韦德转而将手下全部杀光,自己跳上了开往犹马的火车,威尔守着父亲的尸体看着火车从面前驶过,轻轻的一声唿哨,韦德的座骑追随着列车奔驰而去……
  这个按着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在讲述的时候会留下断裂,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在表层的情节线之下,还有潜在的生命历程与心理线的发展,在情节线的空白处构成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本·韦德的力量、速度和机智远远超过他的手下,并且深谙在强盗世界的生存规则。可以毫不迟疑地射杀违反规则的手下,他必须冷酷无情,在强盗的世界一瞬的柔软会以生命为代价。而在押解的队伍中,与赏金猎人、打手、铁路公司代表不同,韦德与丹之间并不直接存在你死我活的利益对立关系,这就使得他与丹在紧张中可以有一些松动的空间。渗透些许正常的人性交流,而在影片的开始也为这样的发展奠定了人物性格逻辑上的合理性:韦德喜欢素描写生,在弱肉强食的强盗世界。这沉默的嗜好不会泻露他的内心,他对于美的感受和捕捉在手下眼里只是难以理解的怪癖。脱离开那个世界,他与普通人的交流平等正常而安全。而对于丹来说,在亲眼看到韦德杀人的冷酷和迅速后,面对这个声名赫赫的强盗头子他可以平静地、重复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要回自己为劫运钞车而被韦德赶散的牛群:在酒馆与韦德再次相遇后,他敢于向韦德提出赔偿,并有意拖延时间以致韦德疏于防范被擒,在忍耐与木呐之下,丹的个性里蕴含着沉默坚忍的力量。这样的情节设置不但有利于揭示双方的个性,也为他们以后的关系发展埋下合理的契机。
  韦德的冷酷只关乎生存世界的法则。而对于丹,他则流露出了人性的一面,即使是因为丹的协助使他被抓,即使丹丢掉他手铐的钥匙激怒了他,他都没有杀掉丹:另一方面,一路上打手和赏金猎人的被杀都有足够的心理动机作为支撑,因为对他的凌辱虐待和对他母亲的侮辱而招致了杀身之祸,他们虽代表了执法的一方。但他们本身也助纣为虐、滥杀无辜,对立的双方在道义上并不是黑白分明的,由此展开的矛盾冲突也就具有了心理、人性的复杂性。正是有了一开始的铺垫,韦德和丹之间才可能会有偶尔的交流,得以在情节线之外撑起人物心理的深层空间,在大片的空白中隐约可见地形成着人物的生命历程所带来的深刻动机,在强大的压力中显明出来汇聚向一个方向:在韦德的生命中父亲的形象是缺失的,他八岁的时候酗酒的父亲过世了,母亲将他遗弃在火车站。赏金猎人因为侮辱了他的母亲被掷下了悬崖,而他一直都执著地迷恋绿色眼睛的女人,他的落网也是因为绿色眼睛的女人,在那间小小的斗室内,温润的淡粉的阳光,温润的淡粉的肌肤,悠悠的音乐声里韦德安静地为那个女人画着素描。在这片刻,在这斗室。是岁月中跳脱出来的遥远的梦,即使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丹的妻子也有着绿色的双眸,从一开始,韦德就劝他回去,因为有个家需要他的照顾和保护,如果艾丽丝是他的妻子。他会很好地照顾她。韦德也有双绿色的眼睛。
  韦德心中那缺失的父亲从来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故事的发展抽丝剥茧。凝聚在了父与子的关系上:韦德在丹的大儿子威尔有些疯狂的眼神中看到了少年的自己,他一直饶有兴味观察这对父子的关系发展,在一同经历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后,这对父子之间建立起一种男人与男人间的默契,在父子两个的正反打间插入了韦德的镜头,他的眼神中有些许的赞许和感动。当其他的人面临强敌退却的时候,丹把那枚一直伴随着他的南北战争的纪念勋章交给了儿子,选择了为了自己的信念独自坚持,他希望儿子记住只有他的老爸押着韦德走向车站。在躲藏在旅馆里的儿子的视线范围内,韦德配合父亲走过了一段枪林弹雨的路程。当丹仍不肯放弃的时候,韦德扼住了他的喉咙,在这濒于死亡的时刻。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秘密,他的腿是被自己人打断的,在南北战争中他参加的行动惟有一次撤退,这个他唯一可以向儿子讲述塑造父亲形象的亮点只不过是一个谎言。他的坚持不只是为了自己的信念,更重要的,是真实地留给儿子在他未来人生中可以作为榜样和激励的父亲的形象。从 这一刻起。韦德开始全力地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帮助他完成父亲形象的塑造。在丹和韦德被困在站台小屋的时候,儿子放开牛群帮助了他们。这时丹和韦德同处一个镜头中与儿子形成了正反打的关系镜头,共同完成了父亲形象在儿子眼中的塑造。而这种完成也为韦德生命里一直缺失的父亲形象得以确立和补偿。
  丹还是死了,就在韦德在列车上微笑着对丹说:“丹,你做到了”,丹倒在了韦德最忠心的手下查理的枪下。在幽闭的空间中,两个生存背景与环境迥异的男人建立起一种奇异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以致韦德为了他杀光了自己的手下,韦德也必须杀光自己的手下,感情的流露使他再难以服众,他破坏了规矩,不是他死就是他们死。丹与韦德的心理与关系的微妙发展在最后几个封闭的空间里得到了细腻的体现,各种矛盾冲突也在距离火车来到的最后一个多小时全面爆发推向高潮。
  到达康森坦镇后,他们在一个旅店的房间等候火车的到来,儿子去路口探看匪徒的动向,铁路公司代表巴特菲尔德出去找人帮忙。房间里只剩下了丹和韦德。这是他们第一次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单独相处。镜头的处理反映出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韦德放松地躺在床上。在他的近景镜头中背景是白色的枕头,而当镜头反打的时候,可以看到丹的中景镜头处于封闭挤压的状态,韦德翘在床头的脚构成画面的前景对处在角落中的丹形成一种压迫感,而丹相对来说显得渺小的身影进一步被窗棂和床头的线条局限框定,整个画面透出一种紧张焦虑的感觉,窗外蕴含风雨的阳光使得室内更为阴暗和压抑。韦德想以金钱诱惑丹放他走,丹拒绝了可以使他的生活完全改观的金钱,在这个过程中镜头的缓慢调整显示出两人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韦德的双脚所造成的压迫感松懈下来,随着镜头的推近,那些限制性的线条排出了画外。丹的镜头越来越有力量。最后的特写背景是窗外建筑物上露出的大片蓝天,而韦德的镜头中暗沉的色彩越来越多地进入,他自己的双臂、手铐在构图上对他形成了一种限制。
  韦德的手下到来后,以杀死一个看守付给200美金作为诱惑使得双方的力量对比迅速发生变化,面对旅馆外集结起来的三、四十杆枪,巴特菲尔德高价聘来的帮手立刻投降,巴特菲尔德也放弃了并劝说丹也退出,这时丹的儿子也随之动摇了,狭小的房间里四个人的心理和关系变化通过景深镜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特别是韦德态度的改变:在这个段落开始韦德走到窗边坐下,由于对面的镜子的设置,韦德可以一直作为人物关系镜头中的背景出现。人物间的关系是因他建立,他的态度基本是旁观的,模糊的身影在镜头的深处一直存在着,威慑着,而当丹将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的勋章交给儿子带回,镜头中的焦点开始发生变化。韦德抬头凝视这对父子,不再视若无睹,镜头推近,丹与儿子话别的过肩镜头不再有其他人作为背景,父子俩人的镜头与韦德的近景形成一种关系,韦德开始关注并介入父子的情感,忧伤的音乐渐渐清晰,又是在同一个镜头内变焦。焦点由父子紧握的手变为韦德凝神的倾听。镜头随着音乐缓缓推近韦德显然有所触动的面容。在这个段落的结尾,影片用了唯一一个升格镜头,缓缓合上的门隔开了这对即将用别的父子。
  影片最后的段落中,结成同盟的丹与韦德终于来到了火车站,躲进站台上工作人员的小屋等待火车,在这最后一个幽闭的空间里,两人的交流中第一次出现了对称的过肩镜头。带出人物关系的发展,接下来的大特写正反打镜头的使用进一步表现出两人间的亲密距离,第一次两人坦诚地像朋友一样聊天。这个站台上孤独的小屋与空旷的外景形成了几组不同的关系:在群匪眼中那是目标和敌对,在儿子眼中那是牵挂和骄傲。在巴特菲尔德眼中那是震撼和尊敬。父亲终于将韦德送上了火车。却也因之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几组生死边缘的眼神的对视使人性的意味更为复杂:丹与韦德,韦德与查理,威尔与韦德。充满了矛盾的关系。火车开走了,宁静的站台由阴影进入阳光,威尔迷惘地望着远去的列车,韦德的骏马飞奔追随着他。蓝的天,白的雪,阳光不再是干燥的质地。带有冬天的薄脆清冷。未来,多样的可能性,或许,一切都不再相同。
  影片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理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开篇即与典型的西部片不同,没有展现独特的西部景观,而是黑场和重浊的呼吸声,火柴亮起,小儿子马克熟睡的面容出现在画面上,威尔看看弟弟。转过身来目光落在床头的书上《致命的不法之徒》(the Deadly Outlaw),沉迷于西部故事为这个少年提供了执意押送韦德的心理动机。而他对韦德所存有的着迷、恐惧、仇恨等等复杂的感受因而满足着故事逻辑的自洽性。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影片更多地使用大景别的镜头,表现人物内心的发展变化,适时进入的音乐也单纯、干净、略带忧伤。仿佛从人物的心灵流出。色彩和光的控制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的荒凉和干燥,让人能够感受包围着人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所带来的压迫和忍耐。影片的节奏虽然缓慢,却张弛有致,并不让人感觉到拖沓和冗长,特别是演员的表演能够一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拉塞尔·克罗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表演都很内敛,克罗的内敛表现出人物的松弛、自信和对局势的控制力。即使是面对很困难的事情,他也只是轻微地咂咂嘴唇,而整个的身体仍处于放松的状态,但在需要的时候却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力量和智慧。克罗塑造的是一个孤独的王者,没有人能触到他力量的边界。贝尔的内敛则表现出人物的木呐隐忍,连表情都很少有。而他眼睛中深深的平静和淡淡的忧伤却使后来在这个沉默的牛仔身上表现出的力量与坚韧毫不突兀。影片中的表演值得一提的还有二号反派查理的扮演者本·福斯特,乔装成雇工去镇上报信的时候他活脱是一个憨直的牧人,而当傻乎乎的笑容从他脸上褪去,眼神也随之渐渐冷凝。特别是在远方监视押送自己老大的队伍时,他的眼神冷静得没有人的色彩。像一只冷酷的兽。
  三点十分去犹马的火车,该乘的人乘上走了,留下身后倒下的尸体。面对死亡的危险之旅。反常的环境,试练出人性中不为自己所知的部分,由此更清晰地知道生命的真相,更清晰地面对生命的真实,做自己的选择——成全自我的选择。一路的行程也是人物性格特点和深层心理逐渐展现的历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身不由己,而在这生死存亡的旅程中得以一瞥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在巨大的压迫中爆发出潜在的力量,得以超越惯性的轨迹,在那极致的情境中经历人生自主的、立定的存在,满足各自埋藏在心灵深处的需要。故事的背景过去很多很多年了,而面对自我、面对生命却是人永恒的主题。平凡的丹没有在最后拔枪变身为一个神勇的英雄。他仍旧是那个平凡的丹,看似反传奇,却依然是一个男人的梦。在平庸的人生中有英雄华彩的一刻,只是这梦。却也道出了一些真相。
其他文献
[摘要]《海角七号》给萧条时代——台湾电影的萧条时代及金融危机的萧条时代带来了体贴的欢愉,可谓应运而生的时代之作,在故事,人物和视听方面均有很强的可视性:浮躁时代的励志故事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失意小人物的温情夸张增添喜剧色彩,张弛有度的视听节奏保证了观众的审美快感,这种观众导向正是其成功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海角七号》 可视性 观众导向    电影《海角七号》投资四千五百万。台湾本土票房
[摘要] 不同历史时期、地点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重庆的电影活动在取材与主题选择上非主流话语,在艺术表达上又具有多元化特色,重庆的电影工作者在抗战的大环境中,不仅仅是停留在一种单向、固定的视角中,而是利用互动的、包含了自我审视的视线交流,扩大电影动对抗战的影响,呈现出鲜明
摘要 影片《澳大利亚》以恢弘的气势、壮阔的场面再现了澳大利亚被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横截面,并透过混血儿那拉的视角展现了澳洲土地上欧洲文明与土著文明的冲撞、镇压与同化。导演在这史诗的庞大背景下,聚焦身处文明交锋间的那拉和他的土著外公、白人“父母”问的亲情,使影片在展现澳大利亚独特文明和残酷历史的同时,闪现出动人的人性光辉和人道主义关怀。  关键词 种族 文明 人性    曾导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
【摘要】暴力是电影的一个基本构成因素,在当代电影中女性暴力逐渐成为一个新主题。电-影《末路狂花》和《卧虎藏龙》中的女性从离家出走开始,经过一路上的暴力冲突,最终以跳崖自杀的方式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她们以其自身的暴力实践进行女性主题的诉说,以暴力的方式反抗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和伦理,但是这种反抗与“娜拉出走”式的反抗又有所不同。它让我们看到具有一定自由和能力的新女性究竟可以走多远。  【关键词】女性暴
【摘要】《Into the wild》又译为《荒野生存》,是导演西恩·潘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电影,自放映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对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在一个合理的文化环境里,不同的意见可以为拓宽电影的视角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词】 克里斯 孤独 灵魂 自由    影片揭幕,以“母亲”从噩梦中惊醒这一倒叙性的镜头语言展开电影叙事,同时融入淡雅哀情的背景音乐,给整部影片彰示了一种婉
[摘要] 以法国符号学家A.J.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体系中的“语义方阵”为阅读参照系对《生命线》进行解读,影片的二元对立结构:“战争与和平”,“生与死”、“救赎与毁灭”等的对决与冲突决定了故事的发展,虽然影片文本最后归于暂时的平和状态,但是深层的二元对立依然存在,而把这种生/死二元对立放入政治背景当中,产生了貌似平淡实则震撼的叙事效果。  [关键词] 《生命线》 叙述 语义方阵 生/死    一
[摘要]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so年代起步发展二十多年来,在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设计事业在蓬勃发展和壮大,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在应对我国现代产业大批量高要求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下,却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中国产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內市场也显现出严重的缺乏核心竞争力,如何改变现状,是当前艺术
【摘要】李碧华小说《青蛇》以青蛇为主人公,展现了从青蛇眼中看到的爱情与人生,表现了爱和欲的追求,并渗透着对女性主义的思考;而徐克改编的《青蛇》以出色的电影艺术向观众展现了兽性、人性、佛性的扭搏以及性善化的结局。两者都是在“因陀罗网”中追寻做人的哲理。  【关键词】《青蛇》 三“性”扭搏 女性主义 性善化    因陀罗网,这世上一切生灵都被收进网里,无一漏网。所以,一切生灵的存在都逃不H{去,包括人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在激烈的角逐中,许多传统文化艺术日渐式微。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其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并尽快形成国际竞争力,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乐坊 创意 艺术市场 文化产业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先是
[摘要] 李安的电影屡屡在国际电影节上摘金夺银,赢得了东西方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其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细致生动的叙事,更在于影片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伦理 人性 超越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同名短篇小说。和原著一样,它有一个很小资的名字,一个立场暧昧的主题。却刻画了真实的人性。是导演李安拍摄的反映人性欲望的一部伦理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金狮奖和最佳摄影奖。该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