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①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②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③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选自《明史·袁中郎传》)
注:①苏州,指唐代大诗人韦应物;②正等正觉,佛教徒以洞明真谛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正等正觉;③严光,与前文中的伯夷则被推为封建道德忠君的典范。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远:高远的情趣
B. 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神:情趣的神韵
C. 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非:不、没有
D. 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 介:孤高有操守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善说者不能一语/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
B. 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口喃喃而欲语/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 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作者所赞之“趣”和所鄙之“趣”的一项是( )
A. 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B.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C. 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D. 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
4.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名为序言,实则是一议论佳作,文章分别列出两个论点:“趣之难得”和“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并分别予以论证,最后才归结到作序本事上来。
B. 作者认为真正的“趣”是任性而发、不刻意追求、无所束缚,完全出于“绝假纯真”的自然天性,而且“趣”是有境界高下、层次深浅的差别。
C. 宋明时期,扼杀人性的封建理学甚嚣尘上,作者写作此文也是对人性回归的呼唤,文中“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即为显例,因此本文具有现实的批判意义。
D.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做官以后“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所以“去趣愈远”,而末段却又褒赏做官的陈正甫能“知趣”,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是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写作风格。
5. 请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余 友 陈 正 甫 深 于 趣 者 也 故 所 述 《会心集》 若 干 卷 趣 居 其 多 不 然 虽 介若 伯 夷 高 若 严 光 不 录 也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2)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7.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突出“会心”的。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②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③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选自《明史·袁中郎传》)
注:①苏州,指唐代大诗人韦应物;②正等正觉,佛教徒以洞明真谛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正等正觉;③严光,与前文中的伯夷则被推为封建道德忠君的典范。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远:高远的情趣
B. 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神:情趣的神韵
C. 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非:不、没有
D. 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 介:孤高有操守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善说者不能一语/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
B. 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口喃喃而欲语/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 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作者所赞之“趣”和所鄙之“趣”的一项是( )
A. 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B.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C. 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D. 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
4.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名为序言,实则是一议论佳作,文章分别列出两个论点:“趣之难得”和“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并分别予以论证,最后才归结到作序本事上来。
B. 作者认为真正的“趣”是任性而发、不刻意追求、无所束缚,完全出于“绝假纯真”的自然天性,而且“趣”是有境界高下、层次深浅的差别。
C. 宋明时期,扼杀人性的封建理学甚嚣尘上,作者写作此文也是对人性回归的呼唤,文中“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即为显例,因此本文具有现实的批判意义。
D.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做官以后“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所以“去趣愈远”,而末段却又褒赏做官的陈正甫能“知趣”,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是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写作风格。
5. 请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余 友 陈 正 甫 深 于 趣 者 也 故 所 述 《会心集》 若 干 卷 趣 居 其 多 不 然 虽 介若 伯 夷 高 若 严 光 不 录 也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2)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7.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突出“会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