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高专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结合电工上岗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分析探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与电工上岗职业技能如何进行结合的方法,从中探讨出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路径。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目前高职电工技术教材存在理论知识篇幅过大,整体实践知识面较窄,实用性的例题不多,大多注重的是对公式的推导和计算,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特别是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需要,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一些教师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对这个行业如今所使用的新技术知之甚少,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要求脱节。本文根据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结合电工上岗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引入新知识点,调整实训教学内容,并将原有验证性实训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转变,同时在实训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一、目前我院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点不明确
目前我院使用的电工技术教材,涉及内容较多,并且理论知识推导较多;因此,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注重在原理的推导演变,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的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电工技术课程所必须具备的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本课程时非常吃力,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再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有些甚至不愿意动手,结果该掌握的东西没有掌握。
(二)教学方法落后且考核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教学模式仍是黑板加粉笔、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教学互动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没能将相关的知识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被动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学习本门课程。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没有创新。考核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试而缺乏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技能培训进行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一)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内容相结合的改革方法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门技术,学校除了建立足够的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以外,如何将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和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结合,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推导变为实用的专业技能,也可以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能参加等级鉴定,获得相应的电工证,为今后工作拓宽路子。具体的结合方法如下(表1):
(二)开辟第二课堂内容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积极开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竞赛,开展面向广大市民的家用电器维修活动, 开辟第二课堂,弥补实训教学不足,活动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改变学生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对电工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一方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学校科研向深层次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电工技术课程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1、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如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虚拟电路等。使教学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而且辐射到知识与人交流、形体与视觉交流,语言与思考交流,使传统(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5页)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快乐与新奇中享受知识的洗礼。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关于电工技术技术应用的网络教学交流平台。除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精品试卷、习题库外,还提供了相关元器件应用资料、趣味制作项目和电路仿真软件资料等课程资源。正是由于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预习、答疑、自测),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晦涩难懂知识的理解能力。
2、项目或模块驱动教学法
结合电工技能考证和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进行了合理地重组、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将我院所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电路基础、变压器、电机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变流技术。以“重基础、强应用”为原则,每个模块将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成技能目标,再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例如机电专业,强调“机电结合,以机为本,以电为用”。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学生常见的简单集成芯片的选用而不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因此可淡化“模拟电子”模块中的复杂电路结构分析,结合“电机与控制”模块,强化各种芯片的功能、选型及在简单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这样我们就很明确哪些专业应理解哪个领域的应用及特点,哪些技术应掌握哪个学科模块的基本原理,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激励教学法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同时增加新的任务,鼓励他去探索、分析,让学生觉得老师承认和重视他的学习成果;而对哪些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和他一起探讨,帮助他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激励他,让学生觉得老师也很重视他,没有受到鄙视,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改革方法的推广及意义
改革后的《电工技术》课程先在我院电子电力系学生中试行。通过一年多的试点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我们实现了五大转变:学生由“不懂电、怕电”转变到愿意学电,并能迅速适应电工技术技能岗位;使教师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变;使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到“以技能培训为中心”的地点转变;使教学设计从“以教材为本”到“以培养目标为本”的中心转变;使教材内容从“教材为主”到“技能应用为主”的本质转变。
四、结束语
总之,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出发,我们对高职《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环境、模式等设计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但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研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变化。对于我们高职教师来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向前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梁碧勇.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09,(05).
[2]廖江.浅谈电工技术教学改革[J].应用技术,2009,(23):113-115.
[3]邵展图.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陈培江.浅谈中职电工技术课程内容的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5):42.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目前高职电工技术教材存在理论知识篇幅过大,整体实践知识面较窄,实用性的例题不多,大多注重的是对公式的推导和计算,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特别是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需要,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一些教师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对这个行业如今所使用的新技术知之甚少,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要求脱节。本文根据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结合电工上岗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引入新知识点,调整实训教学内容,并将原有验证性实训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转变,同时在实训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一、目前我院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点不明确
目前我院使用的电工技术教材,涉及内容较多,并且理论知识推导较多;因此,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注重在原理的推导演变,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的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电工技术课程所必须具备的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本课程时非常吃力,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再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有些甚至不愿意动手,结果该掌握的东西没有掌握。
(二)教学方法落后且考核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教学模式仍是黑板加粉笔、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教学互动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没能将相关的知识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被动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学习本门课程。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没有创新。考核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试而缺乏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技能培训进行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一)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内容相结合的改革方法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门技术,学校除了建立足够的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以外,如何将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和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结合,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推导变为实用的专业技能,也可以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能参加等级鉴定,获得相应的电工证,为今后工作拓宽路子。具体的结合方法如下(表1):
(二)开辟第二课堂内容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积极开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竞赛,开展面向广大市民的家用电器维修活动, 开辟第二课堂,弥补实训教学不足,活动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改变学生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对电工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一方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学校科研向深层次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电工技术课程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1、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如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虚拟电路等。使教学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而且辐射到知识与人交流、形体与视觉交流,语言与思考交流,使传统(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5页)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快乐与新奇中享受知识的洗礼。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关于电工技术技术应用的网络教学交流平台。除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精品试卷、习题库外,还提供了相关元器件应用资料、趣味制作项目和电路仿真软件资料等课程资源。正是由于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预习、答疑、自测),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晦涩难懂知识的理解能力。
2、项目或模块驱动教学法
结合电工技能考证和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进行了合理地重组、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将我院所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电路基础、变压器、电机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变流技术。以“重基础、强应用”为原则,每个模块将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成技能目标,再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例如机电专业,强调“机电结合,以机为本,以电为用”。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学生常见的简单集成芯片的选用而不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因此可淡化“模拟电子”模块中的复杂电路结构分析,结合“电机与控制”模块,强化各种芯片的功能、选型及在简单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这样我们就很明确哪些专业应理解哪个领域的应用及特点,哪些技术应掌握哪个学科模块的基本原理,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激励教学法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同时增加新的任务,鼓励他去探索、分析,让学生觉得老师承认和重视他的学习成果;而对哪些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和他一起探讨,帮助他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激励他,让学生觉得老师也很重视他,没有受到鄙视,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改革方法的推广及意义
改革后的《电工技术》课程先在我院电子电力系学生中试行。通过一年多的试点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我们实现了五大转变:学生由“不懂电、怕电”转变到愿意学电,并能迅速适应电工技术技能岗位;使教师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变;使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到“以技能培训为中心”的地点转变;使教学设计从“以教材为本”到“以培养目标为本”的中心转变;使教材内容从“教材为主”到“技能应用为主”的本质转变。
四、结束语
总之,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出发,我们对高职《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环境、模式等设计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但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研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变化。对于我们高职教师来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向前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梁碧勇.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09,(05).
[2]廖江.浅谈电工技术教学改革[J].应用技术,2009,(23):113-115.
[3]邵展图.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陈培江.浅谈中职电工技术课程内容的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