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发展,人们在关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做中学,学中做”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的指引,科学合理的设计操作活动,使得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将操作内容内化为数学经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此,本文就小学数学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探究数学操作内化为数学经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操作 数学经验 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应尊重学生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循序渐进的思维发展水平。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感性经验获取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经验内化的过程,使得学生将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进而让学生的表象经验与抽象思维活动进行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益。
一、一例多动,夯实学生感性经验
数学表象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而数学表象来源于感性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将单一的数学操作形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操作,促使学生在多变的数学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例如,在“长方体一”一课教学活动中,为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笔者首先组织学生“找一找教室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结合教室中的教学工具和生活用品,提出教材、粉笔盒、铅笔盒等。“很好!”在表扬学生后,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体”,并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摆出的长方体在方位、大小上的不同,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顶点知识。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相互制作的长方体“拼出一个全新的长方体”,并观察其中棱与顶点的变化情况。这样一来,笔者通过组织“找一找”“摆一摆”“拼一拼”三个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出长方体的直观形象,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中,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将“一种”操作行为幻化成“多种”操作,使得学生在操作变换中掌握知识表象,夯实学生感性经验。
二、变快为慢,强化学生表象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进行连续性教学,致使教学节奏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和顺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节奏,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将较快的操作慢下来,引导学生深刻掌握操作的表象内容,加深学生知识经验记忆。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笔者首先组织學生拿出实现准备好的纸张进行均匀对折,并打开将其中的一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在第一次折叠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折叠,并思考“第一次折叠与第二次折叠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第二次折叠出的四份中的两份与涂上颜色的部分等大”。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第三次折叠,并引导学生思考“第三次折叠与前两次折叠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发现“第三次折叠出八份中的四份与涂颜色部分相等”的同时,发现“第三次折叠出的四份与第二次折叠出的两份相等”。以此类推,在多次动手操作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知识进行操作总结,随即学生列出算式“12=24=48=816=1632”。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节课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调慢教学速度,促使学生在仔细操作与品味数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表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思维衔接
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依赖于各个细小知识点的衔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应将抽象的书面化的书写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直观观察中转化为抽象思维,进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衔接,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活动中,笔者创设教学情境,即有23盆小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剩多少盆。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动手制作23个小花代替种有小花的花盆。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将23个小花摆放为5组。学生发现可以摆放4组具有5盆花的组合,剩下3盆。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将摆放的数值变化列成数学算式。在学生得出“25÷5”的时候,学生直接得出4并标注余3。随即,笔者借助数学算式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实践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与数学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有效将操作内容与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实现思维的衔接。
综上所述,实践操作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通过对数学的真实操作,促使学生在理解活动表象的同时,深化到思维,进而使得学生将数学操作良好地内化为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操作 数学经验 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应尊重学生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循序渐进的思维发展水平。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感性经验获取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经验内化的过程,使得学生将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进而让学生的表象经验与抽象思维活动进行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益。
一、一例多动,夯实学生感性经验
数学表象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而数学表象来源于感性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将单一的数学操作形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操作,促使学生在多变的数学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例如,在“长方体一”一课教学活动中,为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笔者首先组织学生“找一找教室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结合教室中的教学工具和生活用品,提出教材、粉笔盒、铅笔盒等。“很好!”在表扬学生后,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体”,并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摆出的长方体在方位、大小上的不同,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顶点知识。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相互制作的长方体“拼出一个全新的长方体”,并观察其中棱与顶点的变化情况。这样一来,笔者通过组织“找一找”“摆一摆”“拼一拼”三个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出长方体的直观形象,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中,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将“一种”操作行为幻化成“多种”操作,使得学生在操作变换中掌握知识表象,夯实学生感性经验。
二、变快为慢,强化学生表象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进行连续性教学,致使教学节奏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和顺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节奏,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将较快的操作慢下来,引导学生深刻掌握操作的表象内容,加深学生知识经验记忆。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笔者首先组织學生拿出实现准备好的纸张进行均匀对折,并打开将其中的一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在第一次折叠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折叠,并思考“第一次折叠与第二次折叠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第二次折叠出的四份中的两份与涂上颜色的部分等大”。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第三次折叠,并引导学生思考“第三次折叠与前两次折叠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发现“第三次折叠出八份中的四份与涂颜色部分相等”的同时,发现“第三次折叠出的四份与第二次折叠出的两份相等”。以此类推,在多次动手操作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知识进行操作总结,随即学生列出算式“12=24=48=816=1632”。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节课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调慢教学速度,促使学生在仔细操作与品味数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表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思维衔接
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依赖于各个细小知识点的衔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应将抽象的书面化的书写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直观观察中转化为抽象思维,进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衔接,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活动中,笔者创设教学情境,即有23盆小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剩多少盆。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动手制作23个小花代替种有小花的花盆。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将23个小花摆放为5组。学生发现可以摆放4组具有5盆花的组合,剩下3盆。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将摆放的数值变化列成数学算式。在学生得出“25÷5”的时候,学生直接得出4并标注余3。随即,笔者借助数学算式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实践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与数学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有效将操作内容与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实现思维的衔接。
综上所述,实践操作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通过对数学的真实操作,促使学生在理解活动表象的同时,深化到思维,进而使得学生将数学操作良好地内化为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国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经验的内涵和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06):152-153.
[2]陈婧亭.如何将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