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底,号称“户外奥斯卡”的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最佳自然环境影片奖”颁给了《家园》。《家园》的导演名叫乔乔,今年26岁。
一部4分多钟的片子,他拍了3年。为了拍这些生态纪录片,他卖掉了房子和车,还四处借钱,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哪里有野生动物,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是什么样的决心和意志支撑着这个年轻人?
拍生态纪录片,发现散文诗般的唯美
乔乔是乔家大院的后人,但是他既没有沿袭家族从商的传统,也没有继承父母从事中医的衣钵,而是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尽管家里人对他这个选择并不同意,但阻碍不了乔乔在光影艺术路上的跋涉,直到毕业后迷上拍生态纪录片,以动物的视角,去写意大自然。进入纪录片这个“冷门”的行当,说起来也是误打误撞。
在毕业的时候,乔乔本来是要拍一部故事片的,剧本很快写好了,在剧情里,需要一场大雪。然而他在北京等了一个冬天,那场雪也没有下下来。转眼春天就到了,他决定回家乡河南南召看看父母。
在老家的日子很闲散,一个新婚的老乡请乔乔去喝喜酒。他兴冲冲地去了,没想到邂遇了一场美好。在屋檐下,他看到了人面桃花的一对新夫妻,在屋檐上,是一对新筑巢的家燕。这一幕激发了他灵感的火花。乔乔决定毕业作品就以这个场景为主线,拍下老乡那一家人对燕子的关爱与呵护、人与燕子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乔乔把这部片子取名为《巢》。为完成《巢》的拍摄,乔乔蹲在家乡,日日夜夜,记录从燕子归来到燕子飞走的点点滴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蹲点中,他抓拍下燕雀大战、燕燕之战、人燕亲密接触等精彩情节。尽管剪辑出来的《巢》只有30分钟,但乔乔拍出的素材带子却有100多盘,堆在他的工作室里,足足有1人多高。在这部片中,动物不再是人的附属,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首部作品刚面世,就被推送到第十届四川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奖。
这部电影的首映式,乔乔选择了回乡放映。观后,国家二级作家、南召县作协名誉主席张玉峰对《巢》给予高度评价:“看乔乔的电影,就如读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这跟他上中学时就写诗有一定关系。他能写诗,也能拍电影,我很欣慰;而且他的电影如行云流水,又收放自如。我认为他的电影是‘新散文诗电影’。”
在得到这些认可之后,乔乔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以电影的手法诠释环保理念,唤起更多人关爱自然,参与环保。
“卖车卖房拍纪录片,我没疯”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同班的许多同学都选择去拍商业片,乔乔却选择了拍纪录片,并且再也没有停下来。
然而这注定也是一条难走的路。资金、设备和专家等资源的匮乏,电影人的急功近利,种种现状致使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摄制在中国尚处于零起步状态。
乔乔认为自己是个一根筋的人,只要是喜欢的都会想办法去做。饭可以暂时不吃,觉可以暂时不睡,而他酷爱的生态环境纪录片,却不可以不拍。他把下一步纪录片的素材地选在黄河沿线。黄河中下游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轴线,每年冬季和春夏季都会有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栖息、越冬、繁殖。同时这里还有兽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然而,黄河流域污染加剧,从源头到入海口,没有不被污染的,致使大批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乔乔要把这些记录下来。
从2008年开始,4年来,乔乔带着他的“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摄制组一年四季奔波在黄河上。因为没有车,他们每天背着一百多斤摄录器材往返于驻地和拍摄地,有的时候要走上一两个小时。啃烧饼,睡帐篷更是一种常态。
因为长年在野外,危险是经常性的。有一次,乔乔晚上拍鸟,正逢黄河调水调沙,本来滩涂上是没有水的,闸一开,水一点点过来,眨眼功夫,河边三只雏鸟的窝就漂起来了。第三只雏鸟刚刚破壳,如果大水一冲,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他们也没带手灯,乔乔想,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因为还要背着一百多斤的设备跑。助手小王说算了,但是乔乔心里很难受,都跑了100多米了,他又返回去,还是把那三只鸟宝宝救了起来,然后拼命跑,水都已经齐腰深了,他们就把机器举起来。这些心惊的情节在镜头中可能看不到。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挺后怕的。
也许这些都不算最困难的,对乔乔来说,资金才是最大的压力。每天一睁眼就是大把的花销,租车、租器材、工资、生活……4年的拍摄过程,共耗资490多万元,他把自己在北京的房子、车子卖了200多万元,又向家人、朋友借了200多万元来维持拍摄。实在没钱了,就去拍摄一些广告或商业片,赚了钱就再投入到纪录片的拍摄中。
在旁人看来,乔乔是个“疯子”,但只有他自己心底最清醒,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台湾国际摄影大师林良忠先生曾戏谑地送他一副对联,上联是:做公益,卖车卖房拍电影;下联是:为环保,愿做电影苦行僧。他给自己来了个横批:自讨苦吃。
“蜗行我素”,像蜗牛一样勇往直前
实际上,乔乔的生活中并不完全是艰苦,更多是来自工作中的享受和同道的肯定。
上学时看了电影《可可西里》,乔乔就想去拍藏羚羊,后来他发现中华对角羚要比藏羚羊珍贵得多,甚至比大熊猫还珍贵。全世界种群数量不到600只,全球范围内也只剩下青海这个栖息地,现在不记录下来,说不定很快就看不到了。他联系到了一直在青海拍照的中华对角羚之父葛玉修,一起赶往岩羊、藏原羚、中华对角羚繁殖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拍摄。每次看到“高原精灵”们澄澈无瑕的眼睛,乔乔觉得自己的心境也得到过滤而平和高贵。
很多收获是“没法拿钱说事儿”。有一次,乔乔拍摄苍鹭外出觅食后巢中羽翼未丰的小苍鹭,淘气的“老三”刚刚溜达到鸟巢的边缘,就被“老大”一脚踩住,防止它跌落悬崖。这一幕让乔乔感动不已,动物间的情感和人的心灵能产生巨大碰撞。
还有一些人也打動着乔乔。在黄河边上的河南长垣乔乔碰到一个老爷子,那个地方经常有人用呋喃丹(一种剧毒农药)拌小麦毒天鹅,这个老爷子却正好相反,他每天义务地坚持到岸边保护天鹅,几十年如一日。虽然他不懂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但是他有一颗关爱动物的善心。台湾国际摄影大师林良忠对乔乔做这个很支持,在黄河拍摄时,林良忠自己掏钱坐飞机从台北跑过来看乔乔,坐在监视器前看他拍摄的画面,并给他意见,这样的精神支持弥足珍贵。顾长卫导演对这个年轻人也很赏识,介绍乔乔拍摄蒋雯丽电影《我们天上见》的纪录片。但是乔乔并没有把这些名人当作“摇钱树”,去做一条名利双收的“快车道”。偶尔去接一些商业片的活儿,目的都是来贴补他的纪录片摄制。
厚积薄发,乔乔导演的作品很快在一些国际性赛事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上,乔乔导演的《家园》从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主竞赛单元角逐中获得“最佳短片奖”。虽然这部影片只有短短4分多钟,却是导演乔乔用了4年时间,从20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剪辑而成的作品。在随后的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上,这部作品又喜获“最佳自然环境影片奖”。
曾经有人问乔乔:“你一直在拍动物,你觉得你自己像哪种动物?”乔乔说:“蜗牛,有一个成语叫我行我素,我理解的是‘蜗行我素’。像蜗牛一样勇往直前,以我自己的想法来拍摄我想要表达的影片,打不倒也复制不了。”
(编辑 许南 [email protected])
一部4分多钟的片子,他拍了3年。为了拍这些生态纪录片,他卖掉了房子和车,还四处借钱,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哪里有野生动物,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是什么样的决心和意志支撑着这个年轻人?
拍生态纪录片,发现散文诗般的唯美
乔乔是乔家大院的后人,但是他既没有沿袭家族从商的传统,也没有继承父母从事中医的衣钵,而是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尽管家里人对他这个选择并不同意,但阻碍不了乔乔在光影艺术路上的跋涉,直到毕业后迷上拍生态纪录片,以动物的视角,去写意大自然。进入纪录片这个“冷门”的行当,说起来也是误打误撞。
在毕业的时候,乔乔本来是要拍一部故事片的,剧本很快写好了,在剧情里,需要一场大雪。然而他在北京等了一个冬天,那场雪也没有下下来。转眼春天就到了,他决定回家乡河南南召看看父母。
在老家的日子很闲散,一个新婚的老乡请乔乔去喝喜酒。他兴冲冲地去了,没想到邂遇了一场美好。在屋檐下,他看到了人面桃花的一对新夫妻,在屋檐上,是一对新筑巢的家燕。这一幕激发了他灵感的火花。乔乔决定毕业作品就以这个场景为主线,拍下老乡那一家人对燕子的关爱与呵护、人与燕子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乔乔把这部片子取名为《巢》。为完成《巢》的拍摄,乔乔蹲在家乡,日日夜夜,记录从燕子归来到燕子飞走的点点滴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蹲点中,他抓拍下燕雀大战、燕燕之战、人燕亲密接触等精彩情节。尽管剪辑出来的《巢》只有30分钟,但乔乔拍出的素材带子却有100多盘,堆在他的工作室里,足足有1人多高。在这部片中,动物不再是人的附属,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首部作品刚面世,就被推送到第十届四川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奖。
这部电影的首映式,乔乔选择了回乡放映。观后,国家二级作家、南召县作协名誉主席张玉峰对《巢》给予高度评价:“看乔乔的电影,就如读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这跟他上中学时就写诗有一定关系。他能写诗,也能拍电影,我很欣慰;而且他的电影如行云流水,又收放自如。我认为他的电影是‘新散文诗电影’。”
在得到这些认可之后,乔乔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以电影的手法诠释环保理念,唤起更多人关爱自然,参与环保。
“卖车卖房拍纪录片,我没疯”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同班的许多同学都选择去拍商业片,乔乔却选择了拍纪录片,并且再也没有停下来。
然而这注定也是一条难走的路。资金、设备和专家等资源的匮乏,电影人的急功近利,种种现状致使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摄制在中国尚处于零起步状态。
乔乔认为自己是个一根筋的人,只要是喜欢的都会想办法去做。饭可以暂时不吃,觉可以暂时不睡,而他酷爱的生态环境纪录片,却不可以不拍。他把下一步纪录片的素材地选在黄河沿线。黄河中下游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轴线,每年冬季和春夏季都会有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栖息、越冬、繁殖。同时这里还有兽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然而,黄河流域污染加剧,从源头到入海口,没有不被污染的,致使大批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乔乔要把这些记录下来。
从2008年开始,4年来,乔乔带着他的“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摄制组一年四季奔波在黄河上。因为没有车,他们每天背着一百多斤摄录器材往返于驻地和拍摄地,有的时候要走上一两个小时。啃烧饼,睡帐篷更是一种常态。
因为长年在野外,危险是经常性的。有一次,乔乔晚上拍鸟,正逢黄河调水调沙,本来滩涂上是没有水的,闸一开,水一点点过来,眨眼功夫,河边三只雏鸟的窝就漂起来了。第三只雏鸟刚刚破壳,如果大水一冲,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他们也没带手灯,乔乔想,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因为还要背着一百多斤的设备跑。助手小王说算了,但是乔乔心里很难受,都跑了100多米了,他又返回去,还是把那三只鸟宝宝救了起来,然后拼命跑,水都已经齐腰深了,他们就把机器举起来。这些心惊的情节在镜头中可能看不到。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挺后怕的。
也许这些都不算最困难的,对乔乔来说,资金才是最大的压力。每天一睁眼就是大把的花销,租车、租器材、工资、生活……4年的拍摄过程,共耗资490多万元,他把自己在北京的房子、车子卖了200多万元,又向家人、朋友借了200多万元来维持拍摄。实在没钱了,就去拍摄一些广告或商业片,赚了钱就再投入到纪录片的拍摄中。
在旁人看来,乔乔是个“疯子”,但只有他自己心底最清醒,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台湾国际摄影大师林良忠先生曾戏谑地送他一副对联,上联是:做公益,卖车卖房拍电影;下联是:为环保,愿做电影苦行僧。他给自己来了个横批:自讨苦吃。
“蜗行我素”,像蜗牛一样勇往直前
实际上,乔乔的生活中并不完全是艰苦,更多是来自工作中的享受和同道的肯定。
上学时看了电影《可可西里》,乔乔就想去拍藏羚羊,后来他发现中华对角羚要比藏羚羊珍贵得多,甚至比大熊猫还珍贵。全世界种群数量不到600只,全球范围内也只剩下青海这个栖息地,现在不记录下来,说不定很快就看不到了。他联系到了一直在青海拍照的中华对角羚之父葛玉修,一起赶往岩羊、藏原羚、中华对角羚繁殖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拍摄。每次看到“高原精灵”们澄澈无瑕的眼睛,乔乔觉得自己的心境也得到过滤而平和高贵。
很多收获是“没法拿钱说事儿”。有一次,乔乔拍摄苍鹭外出觅食后巢中羽翼未丰的小苍鹭,淘气的“老三”刚刚溜达到鸟巢的边缘,就被“老大”一脚踩住,防止它跌落悬崖。这一幕让乔乔感动不已,动物间的情感和人的心灵能产生巨大碰撞。
还有一些人也打動着乔乔。在黄河边上的河南长垣乔乔碰到一个老爷子,那个地方经常有人用呋喃丹(一种剧毒农药)拌小麦毒天鹅,这个老爷子却正好相反,他每天义务地坚持到岸边保护天鹅,几十年如一日。虽然他不懂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但是他有一颗关爱动物的善心。台湾国际摄影大师林良忠对乔乔做这个很支持,在黄河拍摄时,林良忠自己掏钱坐飞机从台北跑过来看乔乔,坐在监视器前看他拍摄的画面,并给他意见,这样的精神支持弥足珍贵。顾长卫导演对这个年轻人也很赏识,介绍乔乔拍摄蒋雯丽电影《我们天上见》的纪录片。但是乔乔并没有把这些名人当作“摇钱树”,去做一条名利双收的“快车道”。偶尔去接一些商业片的活儿,目的都是来贴补他的纪录片摄制。
厚积薄发,乔乔导演的作品很快在一些国际性赛事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上,乔乔导演的《家园》从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主竞赛单元角逐中获得“最佳短片奖”。虽然这部影片只有短短4分多钟,却是导演乔乔用了4年时间,从20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剪辑而成的作品。在随后的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上,这部作品又喜获“最佳自然环境影片奖”。
曾经有人问乔乔:“你一直在拍动物,你觉得你自己像哪种动物?”乔乔说:“蜗牛,有一个成语叫我行我素,我理解的是‘蜗行我素’。像蜗牛一样勇往直前,以我自己的想法来拍摄我想要表达的影片,打不倒也复制不了。”
(编辑 许南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