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幼儿游戏水平较低,还处于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喜欢和同伴玩同样或相似的游戏,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特点。
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有效性指导策略。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自主性的体现,但是也需要教师适当的介入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开展前的指导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的反映,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就越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和幼儿园的所见所闻,为了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除了在活动中渗透知识教育外,还应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加深幼儿对生活的印象,提升幼儿現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二、观察幼儿的表现,确定是否需要介入
教师应该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教师的时候才是介入游戏的最佳时间。
案例一:
观察记录:
早晨区域活动,常婧曦、二乐、朵朵早早的来到娃娃家。
常婧曦(妈妈)二乐(姐姐)朵朵(狗狗)
常: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派对。二乐:这是我给你做的胡萝卜汤。朵朵:我是狗狗,可以照顾人类,咬死其它的可怕生物。(朵朵咬了一根火腿肠,边爬边说,这是我的骨头。指着小推车里的食物说,这都是我的骨头。)朵朵—常:姐姐,该写作业了。二乐:我已经写完了。(此时宋雨桐来到娃娃家)宋:我来啦,你们好啊。我是娃娃。
(常赶紧请宋坐下,给她拿了点吃的,宋开心的吃起来)
常—宋:今天是我的生日。画画:我们玩打水仗比赛吧。
朵朵:(爬在地上)不行,今天是我们妈妈的生日。不能打水仗。
宋—画:你和朵朵怎么没有头饰?画画:我们是宠物。
(此时画画走到厨房)
画画:蛋糕吃多了有蛀牙,还有巧克力,不能吃多了。常:我还有一块蛋糕呢,看,在这儿呢。画画:给我吧。常:不行,就不给你,宠物不吃蛋糕。画画:给我。(两人争执起来)
常:(边走边争执)这是给小王老师的。(常把蛋糕递给我,画画也赞同,然后画画走开了。)(画画和常回到厨房,两人开始给宋喂蛋糕)
二乐:吃一块没事的。常:嗯,对。常:医生、医生小宝子病了。(常、画画一起冲着小医院喊,此时一直充当狗狗的朵朵先开始喊。)(宋被医生接到了医院,做了治疗,宋就去了别的区。没有再回娃娃家。)
(娃娃家的二乐和常在喂宠物吃饭)常:狗狗们饿了没?
(朵朵和画画赶紧跑到厨房,爬在地上。)
(此时音乐响起,孩子们收玩具,并把玩具大致分类。)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介入指导,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在娃娃家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也就是常婧曦(妈妈)这个角色开生日派对,孩子们在活动前没有商量,自然而然展开的。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游戏。类似于这样的案例,教师可以不做介入,这样是可以支持孩子的游戏,并且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促进游戏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案例二:
观察记录:
早上张曦月和朵朵来到了娃娃家,张曦月选择了妈妈的头饰,朵朵选择了姐姐的头饰。妈妈:“待会儿有客人”,姐姐:“老师就是客人”。之后妈妈和姐姐一直在做蛋糕,姐姐说:“把这个蛋糕烤一下,烤一下给客人吃。”说完后就把蛋糕放在微波炉里。这时候妈妈说:“我要去洗澡”。
我进入娃娃家之后,姐姐躲到了妈妈身后,妈妈说:“怎么了?”姐姐说:“我害羞”我说:“我饿了,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吗”?妈妈说:“我们做点好吃的吧”!陷柳彤和李佳颖进入了娃娃家,李佳颖选择了奶奶的头饰,陷柳彤也选择了奶奶的头饰,妈妈说:“一个家里还有一个奶奶,陷柳彤是祖奶奶”。之后她们4个人在操作材料3分钟左右,开始往桌子上端菜,姐姐说:“我做的是蛋糕,”妈妈说:“我做的是凉拌橘子,清蒸面包”。妈妈说:“要吃饭了,去洗手”。姐姐拿起了火龙果对妈妈说:“这个太大了,我们分开吃吧”。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吃饱了。一会儿出去减肥”。说完后,妈妈和姐姐开始洗碗,祖奶奶去拖地。这个时候妈妈对我说:“你也该回家睡觉了,小客人”,姐姐说:“再见”。
案例中,小班幼儿喜欢邀请大人做客,教师通过小朋友的邀请,变成了游戏中的角色,不仅激发幼儿游戏的热情,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还让幼儿觉得游戏不被干扰,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
四、教师可以做一个旁观者
通过幼儿游戏的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从而为幼儿提供丰富而有效的材料,推动游戏的开展。
案例三: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朵朵、常婧曦、禹浩天来到娃娃家,朵朵:“今天是我的生日,咱们开生日会吧。”常:“可是没有蛋糕啊。”禹:“咱们做一个,那儿有盘子。”禹指着艺术材料区。朵朵:“生日会上应该有气球还有花。”(教师把过元旦的剩余气球拿出来,投放在娃娃家。)朵朵:“真好,有气球了,咱们装扮生日会吧。”说完孩子们在娃娃家忙着装饰生日会,并且从艺术材料区拿了材料做了蛋糕、和花。用气球做了拱门,虽然没有把气球连在一起,但是有了设想拱门的意识。
教师提供了气球等材料,幼儿在生日会的游戏中,提升了游戏水平,小班幼儿常常会出现一物多用,用气球做门,做花,装扮厨房。提供的材料要符合小班幼儿角色的特点。
五、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
评价起着导向和示范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对幼儿游戏质量的提高、游戏情节的深化以及游戏行为的规范等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固然教师要重视游戏的评价。
总之,当教师有技巧地介入角色游戏,支持、延伸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时,游戏与学习二者都会得到有效提升。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宜性与有效性要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进行分析,脱离游戏情境的判断是武断的,有失偏颇。
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有效性指导策略。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自主性的体现,但是也需要教师适当的介入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开展前的指导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的反映,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就越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和幼儿园的所见所闻,为了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除了在活动中渗透知识教育外,还应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加深幼儿对生活的印象,提升幼儿現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二、观察幼儿的表现,确定是否需要介入
教师应该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教师的时候才是介入游戏的最佳时间。
案例一:
观察记录:
早晨区域活动,常婧曦、二乐、朵朵早早的来到娃娃家。
常婧曦(妈妈)二乐(姐姐)朵朵(狗狗)
常: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派对。二乐:这是我给你做的胡萝卜汤。朵朵:我是狗狗,可以照顾人类,咬死其它的可怕生物。(朵朵咬了一根火腿肠,边爬边说,这是我的骨头。指着小推车里的食物说,这都是我的骨头。)朵朵—常:姐姐,该写作业了。二乐:我已经写完了。(此时宋雨桐来到娃娃家)宋:我来啦,你们好啊。我是娃娃。
(常赶紧请宋坐下,给她拿了点吃的,宋开心的吃起来)
常—宋:今天是我的生日。画画:我们玩打水仗比赛吧。
朵朵:(爬在地上)不行,今天是我们妈妈的生日。不能打水仗。
宋—画:你和朵朵怎么没有头饰?画画:我们是宠物。
(此时画画走到厨房)
画画:蛋糕吃多了有蛀牙,还有巧克力,不能吃多了。常:我还有一块蛋糕呢,看,在这儿呢。画画:给我吧。常:不行,就不给你,宠物不吃蛋糕。画画:给我。(两人争执起来)
常:(边走边争执)这是给小王老师的。(常把蛋糕递给我,画画也赞同,然后画画走开了。)(画画和常回到厨房,两人开始给宋喂蛋糕)
二乐:吃一块没事的。常:嗯,对。常:医生、医生小宝子病了。(常、画画一起冲着小医院喊,此时一直充当狗狗的朵朵先开始喊。)(宋被医生接到了医院,做了治疗,宋就去了别的区。没有再回娃娃家。)
(娃娃家的二乐和常在喂宠物吃饭)常:狗狗们饿了没?
(朵朵和画画赶紧跑到厨房,爬在地上。)
(此时音乐响起,孩子们收玩具,并把玩具大致分类。)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介入指导,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在娃娃家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也就是常婧曦(妈妈)这个角色开生日派对,孩子们在活动前没有商量,自然而然展开的。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游戏。类似于这样的案例,教师可以不做介入,这样是可以支持孩子的游戏,并且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促进游戏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案例二:
观察记录:
早上张曦月和朵朵来到了娃娃家,张曦月选择了妈妈的头饰,朵朵选择了姐姐的头饰。妈妈:“待会儿有客人”,姐姐:“老师就是客人”。之后妈妈和姐姐一直在做蛋糕,姐姐说:“把这个蛋糕烤一下,烤一下给客人吃。”说完后就把蛋糕放在微波炉里。这时候妈妈说:“我要去洗澡”。
我进入娃娃家之后,姐姐躲到了妈妈身后,妈妈说:“怎么了?”姐姐说:“我害羞”我说:“我饿了,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吗”?妈妈说:“我们做点好吃的吧”!陷柳彤和李佳颖进入了娃娃家,李佳颖选择了奶奶的头饰,陷柳彤也选择了奶奶的头饰,妈妈说:“一个家里还有一个奶奶,陷柳彤是祖奶奶”。之后她们4个人在操作材料3分钟左右,开始往桌子上端菜,姐姐说:“我做的是蛋糕,”妈妈说:“我做的是凉拌橘子,清蒸面包”。妈妈说:“要吃饭了,去洗手”。姐姐拿起了火龙果对妈妈说:“这个太大了,我们分开吃吧”。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吃饱了。一会儿出去减肥”。说完后,妈妈和姐姐开始洗碗,祖奶奶去拖地。这个时候妈妈对我说:“你也该回家睡觉了,小客人”,姐姐说:“再见”。
案例中,小班幼儿喜欢邀请大人做客,教师通过小朋友的邀请,变成了游戏中的角色,不仅激发幼儿游戏的热情,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还让幼儿觉得游戏不被干扰,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
四、教师可以做一个旁观者
通过幼儿游戏的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从而为幼儿提供丰富而有效的材料,推动游戏的开展。
案例三: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朵朵、常婧曦、禹浩天来到娃娃家,朵朵:“今天是我的生日,咱们开生日会吧。”常:“可是没有蛋糕啊。”禹:“咱们做一个,那儿有盘子。”禹指着艺术材料区。朵朵:“生日会上应该有气球还有花。”(教师把过元旦的剩余气球拿出来,投放在娃娃家。)朵朵:“真好,有气球了,咱们装扮生日会吧。”说完孩子们在娃娃家忙着装饰生日会,并且从艺术材料区拿了材料做了蛋糕、和花。用气球做了拱门,虽然没有把气球连在一起,但是有了设想拱门的意识。
教师提供了气球等材料,幼儿在生日会的游戏中,提升了游戏水平,小班幼儿常常会出现一物多用,用气球做门,做花,装扮厨房。提供的材料要符合小班幼儿角色的特点。
五、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
评价起着导向和示范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对幼儿游戏质量的提高、游戏情节的深化以及游戏行为的规范等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固然教师要重视游戏的评价。
总之,当教师有技巧地介入角色游戏,支持、延伸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时,游戏与学习二者都会得到有效提升。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宜性与有效性要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进行分析,脱离游戏情境的判断是武断的,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