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⑴健全组织机构,统一思想认识;⑵实施责任组长负责的分组层级护理。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体现,提高了服务质量、管理质量,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关键词:优质护理;体会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1]。2010年7月我院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的要求,我科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自2012年开始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组长责任制分组护理,对护士工作时间及工作模式等进行了优化调整,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取得了患者满意和医护人员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我科现有开放床位42张,护理人员17人。
  2 方法
  2.1 健全组织机构,统一思想认识 科室在接到护理部下发通知的同时第一时间召开全科护理人员会议,研讨如何更好地落实基础护理,加深护士对基础护理内涵的认识。同时成立科室优质护理指导小组,由科主任与护士长担任组长,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制定详细的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目标、进程等,明确工作重点为: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简化工作流程,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
  2.2 调整排班模式,实施责任组长负责的分组层级护理 科室病人分组管理,将病人分为两组,每组设立责任组长,下设3-4名护士,每个护士分管6-8位病人,治疗护理全部由本组责任护士完成,组长则负责本组危重病人并对全组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督察,做到护士人人管病人,病人时时有人管。
  2.3 组长的产生方法 (1)资质要求:护理大专以上学历,具有本科室5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师以上职称。(2)选拔步骤:本人申请,科室投票并考核,最后报护理部备案。组长任期2年。
  2.3 组长培训 科室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专科护理理论、操作技能、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质量控制等,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4 落实基础护理 制定各项基础护理流程及考核标准,注重检查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由责任组长每天进行督察与评价,护士长严格把关。
  3 讨论
  3.1 组长负责的小组责任制护理,使每位护士都参与分管病人,让每位病人都知晓分管自己的责任护士,责任护士也对分管病人的病情全面掌握,能更好的为分管病人提供全程、全面、规范的无缝隙式护理。保证了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达到了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放心,同时感受到护士就在身边,体会到护士人员的辛苦,肯定了护士的工作。
  3.2 责任组长是分组层级管理中的主体,护理管理能力不是人人都能具备和胜任的,其管理能力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3]。通过责任组长的传帮带作用,促使每位护士主动自觉地投入到护理管理中,人人参与管理,才能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
  3.3 護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开展优质护理,通过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对护理质量层层把关,使护理质控变为自控,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士长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室的管理中,及时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3.4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使临床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规范的全程护理服务,充分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放心,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3.5 医生对护士是否满意主要表现在护士是能否及时的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否及时地执行医嘱;能否与他们紧密合作等。由于实行了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对其所负责的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心中有数。责任护士对其分管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需求均能及时的向管床医生告知,并准确及时执行各项医嘱,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落实。及时高效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每位护士都是护理工作的主体,每位护士都要对护理行为、护理质量负责,对患者负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使患者得到了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M].卫办医政发[2010]7号,2010,119.
  [2]丁汉梅.护士参与科室质量考核的实践及效果[J].护理研究.2007,21(3A):63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疾病患者对专业心理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来了转变的要求,也对每一位护理人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现在皮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人越来越多,不能仅仅只注重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皮肤科;心理护理;个性化;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人普遍的快节奏中,心理压力普遍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今天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目的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摇 根据门诊榆液病人的临床表现与基础知识相结合,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分析榆液病人心理,总结榆液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分析病人榆液心理,改进护理方案,对于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提高榆液成功率,改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也是提高门诊护理满意率的关键之一。结论 了解榆液患者的心理动态,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达到护理满意率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观察内容与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7例合并急性脑出血的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共行508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其中19例病情恢复,8例抢救无效死亡,有效率70.4%。结论: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变化快,透析过程需仔细认真地观察病情,及时有效的护理,才有助于减少此类患者透析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血液透
期刊
摘要: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与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糖尿病 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应在饮食、运动、穿衣、情绪方面预防,并针对不同的治疗措施予相应护理。  关键词:冠心病;病因;预防;护理  【前言】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在我国,北方人明显高于南方人的冠心病发病率的事实说明,寒冷对冠心病的发作有一定影响【1】。且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压、风速、温差都处于极不平衡状态,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
期刊
摘要:医院护士要有别于其他科室,综合素质强,专业技能比较扎实的护士这样才能够胜任整体护理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一些确保整体护理护士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士;素质  一、在整体护理中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整体护理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护士作为先进医疗设备的操作者,处于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应当经过严格的挑选和专业培训,在理沦知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及
期刊
摘要:通过几年的手术室工作,对骨科手术中易致感染的因素提出了几项预防及护理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骨科手术;感染预防;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2 年 4 月至 2014 年 4 月,我院骨科截肢、外伤、肿瘤、神经肌肉骨软组织、椎管疾患、钢板取出术共 69 例手术出院病例,逐份查阅原始记录,填写统一表格,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性质、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
期刊
摘要:精神疾病家庭护理是精神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家庭中对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延缓和减少精神疾病复发,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关键词:精神病人;家庭护理;意义;任务;注意事项  目前,精神科医院采用的管理方法大多属于看护式照护,患者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病房,脱离家庭和社会生活,在这种封闭式监管下会形成社会剥夺,久而久之使长期住院者的人格衰退,并易于产生继发性残废。而家庭可以为病人提供良好的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控制效果。方法 将社区登记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卫生综合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日常社区干预,如宣讲知识、监测血压控制饮食等;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期刊
摘 要: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为意外拔管、静脉炎、仪器管理和使用不当、基础护理不到位、用药错误、轻度压疮、病情发现不及时。神经外科不良事件由多种因素造成,应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达到减少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将其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措施  1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患者自身因素  (1)跌倒、坠床。神经外科患者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优质举措,提高烧伤患者住院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3年03月~2014年06月住院的烧伤患者,通过加强护患沟通,改善住院环境,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 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均为98%以上。结论 重视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住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颜面烧伤;人性化护理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卫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