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作为我国二十世纪杰出教育学家,对幼儿教育工作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形成了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幼儿教育思想。以陶行知理念为指导,在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上,尝试运用儿歌的形式去开展教育工作,能够积累经验,丰富幼儿词汇、增强幼儿对表达的理解、语言与思维同步、语言与生活关联等,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全面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关键词:儿歌;陶行知理念;语言能力
前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陶行知说“6岁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两相结合,配合以陶行知先生一以贯之的“生活教育”理念,当代幼儿教育提出了“儿歌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作用”的课题,尝试以儿歌这种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形式为媒介,实现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用儿歌丰富幼儿词汇
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幼儿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又十分有限。用儿歌丰富幼儿词汇,能够在一定意境、理念之下,以丰富的动作、情景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知语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儿歌恰好如此。例如,通过儿歌“小树叶”的学习,就可以选择一个落叶飘飘的季节,带孩子们走出教室,配合“小树叶,飘呀飘,飘在我头顶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在我肩膀上”,去了解。对于幼儿而言,树叶是能看到的,比较好理解的词汇;然而“飘”这个动词,却是很难理解的。借以实际的观看、感知,配合以儿歌生动的表述,对于幼儿语言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二、用儿歌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幼儿阶段语言学习的一大阻力就在于生活经验匮乏,儿歌中有故事、有情节,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增强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儿歌“做手影”中,“兔来了,狼来了,螃蟹爬上墙来了,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都来了”,这样的歌词中,其实蕴藏了一个道理,就是光和影是不能共存的。在生活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示,咱们在阳光下能看到影子,那么黑天的时候能看到影子吗?关了灯之后还有影子吗?通过儿歌,幼儿逐渐积累一系列的经验,进而反馈于生活。
三、自带意境帮助幼儿理解
儿歌的一大特征,是自带意境。对于幼儿而言,语言学习有具体亦有抽象,如看到的树叶、杯子、桌子这些是具体的词汇,而感知的悠扬音乐或者眨眨眼等,都是相对抽象的。而儿歌自带的节奏意境,能够帮助幼儿熟悉这些陌生、抽象的词汇,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去理解词汇的内涵[2]。如“拉勾勾”这样的儿歌,本身带有动作性,能够让幼儿去参与体验。在儿歌学习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歌既有情境,引导幼儿做以思考及判断。
四、思维拓展提高幼儿想象
在幼儿教育中,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借以儿歌,不仅能提高幼儿实际的词汇、发音等语言能力,还能从语言思维上做提高扩展。例如借助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配上动作,如“眨一眨”,就让幼儿跟着音乐做眨眼的动作。很多儿歌本身自带意境、自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去感知、体验,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完善思维,提高想象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份理解观于眼,感于心,成为幼儿认知的一部分。
五、生动形象的表达语言
对于幼儿而言,尽管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他们语言学习的开端,且此时的幼儿思维单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没有自己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想法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对于幼儿而言,在语言学习中尊重他们的年龄特征,尊重他们的表达,帮助他们养成语言习惯[3]。例如,见面问好、被帮助要跟他人说“谢谢”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基本礼貌原则;然而,遇到事情如何去沟通,如何沟通就需要幼儿以自己的形式去完成及思考。以儿歌为媒介载体的语言教学,应当关注到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自觉养成。
六、尝试挖掘方言儿歌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而这种日常生活并非全是规范的普通话,贴合生活的方言俚语,也是幼儿语言学习中不能忽视、不可排斥的环节。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关注到对当地的一些方言儿歌的挖掘,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儿歌学习内容,从多个角度去启发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也与生活相映射,为幼儿带来扎实的语言学习基础。这些方言儿歌,不同于熟悉的官方童谣,但是其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需要得以挖掘展示;加之以动作的表达,也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多样的地方生活。组织挖掘方言儿歌,能够为幼儿的教育做以基础性铺垫。
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独特教育理念,为当前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也包括幼儿教育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带来了诸多思考与创新,以儿歌为媒介的幼儿语言教学,能够为当前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启示,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深度开展,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成长,带动日常教学工作的深度开展与互动交流,以此实现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唐露萍.儿歌在幼儿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浅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7,18(5):67-68.
[2]潘祺蓉,陶志瓊.儿歌教学中师幼互动效果研究——以一次幼儿园语言活动课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62-65.
[3]翟海燕,崔海丽.幼儿语言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儿歌、诗歌魅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13(1):111-112.
关键词:儿歌;陶行知理念;语言能力
前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陶行知说“6岁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两相结合,配合以陶行知先生一以贯之的“生活教育”理念,当代幼儿教育提出了“儿歌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作用”的课题,尝试以儿歌这种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形式为媒介,实现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用儿歌丰富幼儿词汇
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幼儿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又十分有限。用儿歌丰富幼儿词汇,能够在一定意境、理念之下,以丰富的动作、情景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知语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儿歌恰好如此。例如,通过儿歌“小树叶”的学习,就可以选择一个落叶飘飘的季节,带孩子们走出教室,配合“小树叶,飘呀飘,飘在我头顶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在我肩膀上”,去了解。对于幼儿而言,树叶是能看到的,比较好理解的词汇;然而“飘”这个动词,却是很难理解的。借以实际的观看、感知,配合以儿歌生动的表述,对于幼儿语言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二、用儿歌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幼儿阶段语言学习的一大阻力就在于生活经验匮乏,儿歌中有故事、有情节,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增强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儿歌“做手影”中,“兔来了,狼来了,螃蟹爬上墙来了,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都来了”,这样的歌词中,其实蕴藏了一个道理,就是光和影是不能共存的。在生活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示,咱们在阳光下能看到影子,那么黑天的时候能看到影子吗?关了灯之后还有影子吗?通过儿歌,幼儿逐渐积累一系列的经验,进而反馈于生活。
三、自带意境帮助幼儿理解
儿歌的一大特征,是自带意境。对于幼儿而言,语言学习有具体亦有抽象,如看到的树叶、杯子、桌子这些是具体的词汇,而感知的悠扬音乐或者眨眨眼等,都是相对抽象的。而儿歌自带的节奏意境,能够帮助幼儿熟悉这些陌生、抽象的词汇,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去理解词汇的内涵[2]。如“拉勾勾”这样的儿歌,本身带有动作性,能够让幼儿去参与体验。在儿歌学习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歌既有情境,引导幼儿做以思考及判断。
四、思维拓展提高幼儿想象
在幼儿教育中,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借以儿歌,不仅能提高幼儿实际的词汇、发音等语言能力,还能从语言思维上做提高扩展。例如借助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配上动作,如“眨一眨”,就让幼儿跟着音乐做眨眼的动作。很多儿歌本身自带意境、自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去感知、体验,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完善思维,提高想象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份理解观于眼,感于心,成为幼儿认知的一部分。
五、生动形象的表达语言
对于幼儿而言,尽管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他们语言学习的开端,且此时的幼儿思维单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没有自己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想法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对于幼儿而言,在语言学习中尊重他们的年龄特征,尊重他们的表达,帮助他们养成语言习惯[3]。例如,见面问好、被帮助要跟他人说“谢谢”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基本礼貌原则;然而,遇到事情如何去沟通,如何沟通就需要幼儿以自己的形式去完成及思考。以儿歌为媒介载体的语言教学,应当关注到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自觉养成。
六、尝试挖掘方言儿歌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而这种日常生活并非全是规范的普通话,贴合生活的方言俚语,也是幼儿语言学习中不能忽视、不可排斥的环节。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关注到对当地的一些方言儿歌的挖掘,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儿歌学习内容,从多个角度去启发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也与生活相映射,为幼儿带来扎实的语言学习基础。这些方言儿歌,不同于熟悉的官方童谣,但是其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需要得以挖掘展示;加之以动作的表达,也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多样的地方生活。组织挖掘方言儿歌,能够为幼儿的教育做以基础性铺垫。
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独特教育理念,为当前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也包括幼儿教育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带来了诸多思考与创新,以儿歌为媒介的幼儿语言教学,能够为当前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启示,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深度开展,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成长,带动日常教学工作的深度开展与互动交流,以此实现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唐露萍.儿歌在幼儿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浅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7,18(5):67-68.
[2]潘祺蓉,陶志瓊.儿歌教学中师幼互动效果研究——以一次幼儿园语言活动课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62-65.
[3]翟海燕,崔海丽.幼儿语言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儿歌、诗歌魅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13(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