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 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转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肉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获取在书本上和其他途径学不到的东西,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二、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系统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授Word2003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
四、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将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 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我不仅向讲解因特网的优秀之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对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并从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教育需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教育需要更新观念,要寻求新的模式和传播手段,以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普兰店市第二十九中学)
一、 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转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肉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获取在书本上和其他途径学不到的东西,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二、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系统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授Word2003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
四、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将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 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我不仅向讲解因特网的优秀之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对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并从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教育需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教育需要更新观念,要寻求新的模式和传播手段,以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普兰店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