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步入每一节新课程实验的数学课堂,我们都会欣慰地看到: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我们在欣喜、快慰的同时也隐隐有一丝不安,反思让我们清醒,我们的数学课堂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我们越来越远?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学生思维活跃了就是思维深刻了吗?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学生自主了,我们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了。但是,在这活跃、自主和独特的背后,我们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数学课堂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学生的智慧缺少了实实在在的挑战。
如“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课标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读写方法,做了相应的读数、写数练习后,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习题:选4张数字卡片摆出一个四位数,再读一读。旁边配了一幅两位同学活动的图,一位学生摆了4600,另一位学生摆了4060。显然,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学生对四个数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四个数字又可以摆放出多个不同的四位数。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同桌两人一起来做个游戏,选4张摆出一个四位数,一人摆数,另一人读出这个数;也可以一人读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摆出这个数。”话音刚落,学生就积极地活动开了,同桌两人你摆我说,我说你摆,好不热闹。好不容易让学生停止活动,汇报交流时又是一番争先恐后,“我们摆的是9610”“我摆了三个数”……教师也不知道听谁的才好。在一阵讨论之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只能宣布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游戏只能到此为止。
从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反应是热烈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多样的……但仔细品味,学生的活跃只是浅层次的活跃,学生的高昂只是外在行为上的高昂。因此,我想,与前面读数、写数的要求相比,对这道题的处理应該有进一步要求。教师在学生随意摆、读、写一些四位数后,应该像课本图中提示的那样,让学生取出4、6、0、0四个数字,提出问题:你能摆出不读0的四位数吗?怎样摆出读一个0的四位数?怎样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这四个数能组成的所有四位数?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有序的思考。显然,相对于前面的教学,后面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肤浅的形式满足,而是实实在在的、深刻的思维训练。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只图学生同一层次的思维活跃和形式的热闹,还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深刻的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二、算法多样化,教师只需要叫“好”吗?
“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一些公开课中,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被用得淋漓尽致,一道简简单单的计算题,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同学们通过积极思考,总是能想出五六种,甚至十来种不同的算法。教师积极表扬有不同算法的学生,学生以能想出更多不同的方法为荣,“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是最时髦的课堂用语。然而,当我们为学生众多个性化算法叫好的同时,许多一线教师也为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两极分化、大不如从前而感叹不已。
在究其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节数学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3-8),学生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在全班交流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算法。
生1:我是先算23-3=20,再算20-5=15,所以23-8=15。
生2:我是把8看成10,先算23-10=13,再算13 2=15,所以23-8=15。
生3:我先算13-8=5,再算10 5=15,所以23-8=15。
生4:我是一个一个减的,23-1-1-1-1-1-1-1-1=15。
生5:我是先算10-8=2,再算2 13=15,所以23-8=15。
生6:我是先算23-5=18,再算18-3=15,所以23-8=15。
……
在算法交流中,时常穿插老师的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整个过程花了二十几分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个投入,教师也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然而课后调查才发现,大部分学生仍是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道,少数学生计算速度缓慢,只知道按自己的口算方法计算,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方法。其原因是教师只关注了表面形式,认为此举体现了新课程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这样的交流只是“生代师劳”,借学生的嘴说出了教师想说的话。“算法多样化”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体现在叫“好”上吗?
三、数学的课堂延伸就是生活的外延吗?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生活数学观”,数学教育要具有人文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但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理念,经常为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而绞尽脑汁。那么教学回归生活是否就是教学等同于生活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课本的主体图创设了学生秋游去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你们看,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比较合适呢?”教师边说边出示信息:每辆车限乘70人。学生提出了三种方案。其中方案3是: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36 34=70。对此学生出现了争议:
生1:正好70人,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2:不能合乘。因为学生有70人,再加上一个司机就是71人了,已经超过70人了。
(如果这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70人要包括司机不就行了吗?如果教师自己也不知道,就让学生下课去问问司机不就完了。可是教师仍然让学生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陷入了现在的教学只能探究不能传授的误区。)
生3:可以合乘的,“准乘70人”不包括司机。
生4:不可以合乘,“准乘70人”当然包括司机,不然没人开车那怎么去啊?
生5:可以合乘。我爸爸的车规定只能乘5人,可我们每次都坐5个人,加上我爸爸就是6个人了。
生7:对。我知道,这个叫做超载!
……
这个被教师自豪地认为是一场精彩的讨论和延伸,带给我们数学课的是什么呢?“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一节数学课还是一节生活常识课?热热闹闹的背后究竟有没有学科教学价值。数学的课堂延伸就是生活的外延吗?生活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数学应该教学的内容吗?如果是,数学又凭什么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独立存在呢?
如今的公开课上,我们几乎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安安静静地做课堂作业,有的虽然布置了作业,但教师刚说完做哪几题,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了。我想,一些课,特别是计算课,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的模仿练习和针对性训练,才能形成必要的技能。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没有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还能否称得上是数学的学习?
一、学生思维活跃了就是思维深刻了吗?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学生自主了,我们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了。但是,在这活跃、自主和独特的背后,我们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数学课堂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学生的智慧缺少了实实在在的挑战。
如“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课标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读写方法,做了相应的读数、写数练习后,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习题:选4张数字卡片摆出一个四位数,再读一读。旁边配了一幅两位同学活动的图,一位学生摆了4600,另一位学生摆了4060。显然,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学生对四个数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四个数字又可以摆放出多个不同的四位数。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同桌两人一起来做个游戏,选4张摆出一个四位数,一人摆数,另一人读出这个数;也可以一人读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摆出这个数。”话音刚落,学生就积极地活动开了,同桌两人你摆我说,我说你摆,好不热闹。好不容易让学生停止活动,汇报交流时又是一番争先恐后,“我们摆的是9610”“我摆了三个数”……教师也不知道听谁的才好。在一阵讨论之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只能宣布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游戏只能到此为止。
从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反应是热烈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多样的……但仔细品味,学生的活跃只是浅层次的活跃,学生的高昂只是外在行为上的高昂。因此,我想,与前面读数、写数的要求相比,对这道题的处理应該有进一步要求。教师在学生随意摆、读、写一些四位数后,应该像课本图中提示的那样,让学生取出4、6、0、0四个数字,提出问题:你能摆出不读0的四位数吗?怎样摆出读一个0的四位数?怎样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这四个数能组成的所有四位数?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有序的思考。显然,相对于前面的教学,后面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肤浅的形式满足,而是实实在在的、深刻的思维训练。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只图学生同一层次的思维活跃和形式的热闹,还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深刻的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二、算法多样化,教师只需要叫“好”吗?
“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一些公开课中,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被用得淋漓尽致,一道简简单单的计算题,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同学们通过积极思考,总是能想出五六种,甚至十来种不同的算法。教师积极表扬有不同算法的学生,学生以能想出更多不同的方法为荣,“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是最时髦的课堂用语。然而,当我们为学生众多个性化算法叫好的同时,许多一线教师也为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两极分化、大不如从前而感叹不已。
在究其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节数学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3-8),学生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在全班交流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算法。
生1:我是先算23-3=20,再算20-5=15,所以23-8=15。
生2:我是把8看成10,先算23-10=13,再算13 2=15,所以23-8=15。
生3:我先算13-8=5,再算10 5=15,所以23-8=15。
生4:我是一个一个减的,23-1-1-1-1-1-1-1-1=15。
生5:我是先算10-8=2,再算2 13=15,所以23-8=15。
生6:我是先算23-5=18,再算18-3=15,所以23-8=15。
……
在算法交流中,时常穿插老师的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整个过程花了二十几分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个投入,教师也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然而课后调查才发现,大部分学生仍是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道,少数学生计算速度缓慢,只知道按自己的口算方法计算,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方法。其原因是教师只关注了表面形式,认为此举体现了新课程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这样的交流只是“生代师劳”,借学生的嘴说出了教师想说的话。“算法多样化”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体现在叫“好”上吗?
三、数学的课堂延伸就是生活的外延吗?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生活数学观”,数学教育要具有人文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但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理念,经常为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而绞尽脑汁。那么教学回归生活是否就是教学等同于生活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课本的主体图创设了学生秋游去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你们看,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比较合适呢?”教师边说边出示信息:每辆车限乘70人。学生提出了三种方案。其中方案3是: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36 34=70。对此学生出现了争议:
生1:正好70人,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2:不能合乘。因为学生有70人,再加上一个司机就是71人了,已经超过70人了。
(如果这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70人要包括司机不就行了吗?如果教师自己也不知道,就让学生下课去问问司机不就完了。可是教师仍然让学生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陷入了现在的教学只能探究不能传授的误区。)
生3:可以合乘的,“准乘70人”不包括司机。
生4:不可以合乘,“准乘70人”当然包括司机,不然没人开车那怎么去啊?
生5:可以合乘。我爸爸的车规定只能乘5人,可我们每次都坐5个人,加上我爸爸就是6个人了。
生7:对。我知道,这个叫做超载!
……
这个被教师自豪地认为是一场精彩的讨论和延伸,带给我们数学课的是什么呢?“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一节数学课还是一节生活常识课?热热闹闹的背后究竟有没有学科教学价值。数学的课堂延伸就是生活的外延吗?生活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数学应该教学的内容吗?如果是,数学又凭什么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独立存在呢?
如今的公开课上,我们几乎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安安静静地做课堂作业,有的虽然布置了作业,但教师刚说完做哪几题,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了。我想,一些课,特别是计算课,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的模仿练习和针对性训练,才能形成必要的技能。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没有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还能否称得上是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