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烦琐枯燥的寻常生活陷入例常公事的层层漩涡,几成废井,囚住困顿无措的我们,有道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人生的几多幻景,便呈现出层峦叠嶂之态,浮云遮望眼,使得肉眼凡胎的我们短见而弱视。
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达到能令我们日行千万里,轻易就能在转瞬间到达另外一个城市或国家,或者轻点鼠标网上冲浪便可知天下事。然而,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人终究还是孤独无援的,像井底之蛙苟活在原处——或近或远,世界总有那么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触摸和探究。“天道悠悠皆是人世无尽”,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旅行带我们进入一个更广袤深邃的世界,也赋予了人们审视、深思的良机,灵魂的重量会因脚步的绵延而越发深沉。
放眼望去,和自己共处于同一片天空下的,有无数的国家,它们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还有无数的人,他们各有各的思想和喜怒哀乐——无论怎么看,人生都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让生命鲜活起来的诀窍之一就是保持一种时刻准备上路的状态,让思想的触角,伸及我们的脚步到不了的海角天涯。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这就是纽约》[美]怀特(White,E.B.) 著,贾辉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老怀特的人,就跟怪异的纽约一样,热腾腾的人气后藏匿着冷冰冰的罪恶。偌大的一个都市,倒像他豢养的狗,脾性都被他摸透了。老怀特用“这就是”开头,意在郑重警告人们:此处有恶狗,擅入者,后果自负。一旦把《这就是纽约》换成《欢迎来纽约》,前者那冷眼观望的姿态也会即刻显得柔曼轻佻。
老怀特不仅带动了一种逍遥自在的写作风习,更在他的文字中架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样板,一个什么都好又什么都不好的新世界。貌似闲散的文字里竟然藏有足以穿透时空的精锐光芒。在老怀特经营的新世界里,城市是荒漠,乡村才是乐土,人把自己首先忘记和丢弃,才能看见整个宇宙。因此,老怀特的人文关怀,是把哪怕一头猪的生死、一只獾熊的快乐都煞有介事起来,尊重每一个卑微却高贵的生命,同时,他又崇尚极简主义,劝告大家不要盲目拜物,把房间当作各种物品的仓库,把生命当作财富和功名的集散地,劝告大家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时不要迷信新的一定比旧的好,复杂的一定比简单的先进,快的一定比慢的迅速,人要在不断探求新领地的同时守卫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还试图引导人们将视线聚焦到一个隐约可见的远景——一个缓和、规整、安全、友好的世界从而放弃武力和纷争,表现出作为公民社会一个成员的良心和道义所在。
《巴黎学习的岁月——1951—1954,社会学的课程》 [德]
尼克劳斯·桑巴特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巴黎,一群饱受战争压迫,却坚守理想的艺术家从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汇聚于此。即便穷困潦倒、行为怪异,许多年后,他们却被世人称为“伟大的疯子”……在经济大萧条和新的战争威胁之下,风流落尽,一场盛大的宴席终于散场。作为亲历者之一,海明威曾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因为巴黎就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当“巴黎”这个单词在对其狂热无比又心生向往的人们口中滚动时,每一个味蕾似乎都被激发出十二分生猛的活力。作为承载着极其丰富的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城市之一,巴黎向全世界展现的是一道充满无与伦比魅力的文化大餐。
除了从一众文化精英那里获得了文化营养,还在这个花花世界与三个女性香艳无比地展开“实验性生活”,对于《巴黎的学习岁月》中的德国作家尼克劳斯·桑巴特来说,充斥着轻浮妇女、交际花和狂放不羁感官享受的巴黎是“罪恶的渊薮”,几乎可以消殒人的斗志,可是,她又是世界人民的首都,在这个“伟大思想的实验室”和“社会变革的试验田”里,人类的未来、进步、自由、权利和尊严,历史的进程都示范性地进行着,这都令他不禁忘记了原有国籍:巴黎也是我的首都。
巴黎的蛊惑力太强大,人们都如同《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那个老裁缝一样感慨:“香榭丽舍大街,好美的名字啊!”世上最美的事物,除了容易让人愉悦、总会让人不禁有些忧伤:巴黎——这道丰盛无比的盛宴——醇厚香甜的羹炙汤肴,将会在时光的碟中如何延续鲜美滑腻的口感?
《文化苦旅》余秋雨 著
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
即便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知名度和出镜率大增而备受各界非难和争议,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仍是一本堪称经典的中国人文历史读本。正是它的出现,在文学界引发了一阵“历史散文”、“学者散文”的写作风潮。
三峡、都江堰、洞庭湖、庐山……神州大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寻常人或许被其表面的流光溢彩所吸引,反而忽略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涵义。而余秋雨却把视角投向历史的深处,使得他的文字如同生了脚一样,飞越广袤的华夏大地以及五千年的历史时空,编织出一张连接古今,纵越南北的网,具有相当震撼的纵深感和交错感。
虽然以戏剧艺术为主要研究视阈,余秋雨的散文却文采飞扬,空灵清雅,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也显示出他极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另外,在文中随处可见的引经据典,也见出他丰厚的知识积累。一个学者的渊博和作家的才思完美地融和起来,使得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如《永州八记》等山水文学作品中弥散的那种浓郁的人文风情,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当然,整部作品的深层价值在于其思想高度,追古思今、借物抒情,余秋雨凭借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探求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书中的山水,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中华民族的博大国土和悠久历史为作者提供了一幅巨大的卷轴,任由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深深思索并书写着这个古老民族身上肩负的深重苦难,在创造灿烂文明这条“苦旅”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跟随余秋雨走进敦煌莫高窟的石洞,古旧的壁画在夕阳的光影中静默无声。然而,作者满怀着哀伤且愤怒的情绪,猛地揭开了民族集体记忆中的一道伤疤,从王道士愚钝地交出钥匙开始,那些外国的文化强盗一车一车地拉走那些珍贵文物,无言的壁画背后似乎已然渗出隐隐血痕。中国官员对于珍宝的弃如敝履深深刺痛着读者的心,再结合仍然在各地上演的对于珍贵历史遗存严重破坏的丑剧,不禁令人想和余秋雨一样悲怆地大呼:“我好恨。”
一本本该轻盈散逸的文集,竟然写出了历史的重量,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文化苦旅》铺陈了一个中国文人的艰辛心路,也道尽了中国历史、社会大背景下的各色世态人情。
《万水千山走遍》三毛 著
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从第一本书《雨季不再来》到最后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从青涩葱茏到看破红尘,三毛用折转颠簸的生命轮换诠释出一个“苦行僧”必须承负的所有艰辛。
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此次中南美之行,是得益于台北《联合报》经费上的支持,带着发回稿件的任务而去。既是浪荡天涯,也是为了工作。用文字记录一路行程,这已是三毛生活的常态,只不过《撒哈拉的故事》里的三毛初为人妇,对生命始终充满喜悦、感恩,而在开始这次中南美之行时,她已保持寡居之身相当一段时间,亡夫之痛仍然阵阵袭来,让时已中年的她步履如灌铅般沉重。此时的旅行、写作甚至生存,对她来说,都涵盖在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苟存于世”状态之中。她在本书中描写出的风景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黑色的,令人心醉的气氛,“邪气而美丽的,它像是一只大爬虫,咄咄的向我们吹吐着腥浓的喘息。”
三毛当遭到小摊贩的欺诈以后,她内心的独白是“要是照着过去的性情……必然将那个小摊打烂”,可是,她又自觉“那份自不量力,而今是不会了”。世事的龃龉龌龊已经被时间彻底淡释,在她的眼里心底已变得淡然无谓。她笔下的中南美洲那苍茫、辽阔、粗犷、原始的人文风情,“心里无由的觉着没有人能解的苍凉和孤单”,“那份虫噬的空芒,又一次细细碎碎的爬上了心头”,何尝不是她此时心情的最好写照呢——带着伤口上路,走到哪里都血洒一路。所以,在墨西哥某个教堂里看到一对恩爱的夫妻,也会惹得敏感的她祈求圣母归还她失去的那一半,宁可终生跪拜在她面前。而她在秘鲁遇到的那个安妮,竟然如三毛一般超脱,让她恍然遇见了另一个自己,似乎又加剧了她灵魂脱窍的感觉。
如果非要走一百条路、过一千条河、翻一万座山,人生才能大彻大悟,如果所有到不了的果真都叫做远方,那么,只有当人冲破人生的常态,真正踏上旅途的时候,才能真的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敞亮。因为,唯有遵从内心的澄明,才能得到由衷的快乐吧?!正如当时陪同三毛奔赴南美的助理米夏在书的后记中写的那样:“我们曾经飞过千山万水,飞越过成千上万各有悲欢离合的芸芸众生。”这话,为三毛这段奇幻的旅程,以及整个跌宕的生命作注脚,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达到能令我们日行千万里,轻易就能在转瞬间到达另外一个城市或国家,或者轻点鼠标网上冲浪便可知天下事。然而,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人终究还是孤独无援的,像井底之蛙苟活在原处——或近或远,世界总有那么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触摸和探究。“天道悠悠皆是人世无尽”,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旅行带我们进入一个更广袤深邃的世界,也赋予了人们审视、深思的良机,灵魂的重量会因脚步的绵延而越发深沉。
放眼望去,和自己共处于同一片天空下的,有无数的国家,它们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还有无数的人,他们各有各的思想和喜怒哀乐——无论怎么看,人生都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让生命鲜活起来的诀窍之一就是保持一种时刻准备上路的状态,让思想的触角,伸及我们的脚步到不了的海角天涯。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这就是纽约》[美]怀特(White,E.B.) 著,贾辉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老怀特的人,就跟怪异的纽约一样,热腾腾的人气后藏匿着冷冰冰的罪恶。偌大的一个都市,倒像他豢养的狗,脾性都被他摸透了。老怀特用“这就是”开头,意在郑重警告人们:此处有恶狗,擅入者,后果自负。一旦把《这就是纽约》换成《欢迎来纽约》,前者那冷眼观望的姿态也会即刻显得柔曼轻佻。
老怀特不仅带动了一种逍遥自在的写作风习,更在他的文字中架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样板,一个什么都好又什么都不好的新世界。貌似闲散的文字里竟然藏有足以穿透时空的精锐光芒。在老怀特经营的新世界里,城市是荒漠,乡村才是乐土,人把自己首先忘记和丢弃,才能看见整个宇宙。因此,老怀特的人文关怀,是把哪怕一头猪的生死、一只獾熊的快乐都煞有介事起来,尊重每一个卑微却高贵的生命,同时,他又崇尚极简主义,劝告大家不要盲目拜物,把房间当作各种物品的仓库,把生命当作财富和功名的集散地,劝告大家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时不要迷信新的一定比旧的好,复杂的一定比简单的先进,快的一定比慢的迅速,人要在不断探求新领地的同时守卫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还试图引导人们将视线聚焦到一个隐约可见的远景——一个缓和、规整、安全、友好的世界从而放弃武力和纷争,表现出作为公民社会一个成员的良心和道义所在。
《巴黎学习的岁月——1951—1954,社会学的课程》 [德]
尼克劳斯·桑巴特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巴黎,一群饱受战争压迫,却坚守理想的艺术家从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汇聚于此。即便穷困潦倒、行为怪异,许多年后,他们却被世人称为“伟大的疯子”……在经济大萧条和新的战争威胁之下,风流落尽,一场盛大的宴席终于散场。作为亲历者之一,海明威曾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因为巴黎就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当“巴黎”这个单词在对其狂热无比又心生向往的人们口中滚动时,每一个味蕾似乎都被激发出十二分生猛的活力。作为承载着极其丰富的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城市之一,巴黎向全世界展现的是一道充满无与伦比魅力的文化大餐。
除了从一众文化精英那里获得了文化营养,还在这个花花世界与三个女性香艳无比地展开“实验性生活”,对于《巴黎的学习岁月》中的德国作家尼克劳斯·桑巴特来说,充斥着轻浮妇女、交际花和狂放不羁感官享受的巴黎是“罪恶的渊薮”,几乎可以消殒人的斗志,可是,她又是世界人民的首都,在这个“伟大思想的实验室”和“社会变革的试验田”里,人类的未来、进步、自由、权利和尊严,历史的进程都示范性地进行着,这都令他不禁忘记了原有国籍:巴黎也是我的首都。
巴黎的蛊惑力太强大,人们都如同《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那个老裁缝一样感慨:“香榭丽舍大街,好美的名字啊!”世上最美的事物,除了容易让人愉悦、总会让人不禁有些忧伤:巴黎——这道丰盛无比的盛宴——醇厚香甜的羹炙汤肴,将会在时光的碟中如何延续鲜美滑腻的口感?
《文化苦旅》余秋雨 著
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
即便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知名度和出镜率大增而备受各界非难和争议,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仍是一本堪称经典的中国人文历史读本。正是它的出现,在文学界引发了一阵“历史散文”、“学者散文”的写作风潮。
三峡、都江堰、洞庭湖、庐山……神州大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寻常人或许被其表面的流光溢彩所吸引,反而忽略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涵义。而余秋雨却把视角投向历史的深处,使得他的文字如同生了脚一样,飞越广袤的华夏大地以及五千年的历史时空,编织出一张连接古今,纵越南北的网,具有相当震撼的纵深感和交错感。
虽然以戏剧艺术为主要研究视阈,余秋雨的散文却文采飞扬,空灵清雅,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也显示出他极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另外,在文中随处可见的引经据典,也见出他丰厚的知识积累。一个学者的渊博和作家的才思完美地融和起来,使得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如《永州八记》等山水文学作品中弥散的那种浓郁的人文风情,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当然,整部作品的深层价值在于其思想高度,追古思今、借物抒情,余秋雨凭借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探求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书中的山水,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中华民族的博大国土和悠久历史为作者提供了一幅巨大的卷轴,任由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深深思索并书写着这个古老民族身上肩负的深重苦难,在创造灿烂文明这条“苦旅”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跟随余秋雨走进敦煌莫高窟的石洞,古旧的壁画在夕阳的光影中静默无声。然而,作者满怀着哀伤且愤怒的情绪,猛地揭开了民族集体记忆中的一道伤疤,从王道士愚钝地交出钥匙开始,那些外国的文化强盗一车一车地拉走那些珍贵文物,无言的壁画背后似乎已然渗出隐隐血痕。中国官员对于珍宝的弃如敝履深深刺痛着读者的心,再结合仍然在各地上演的对于珍贵历史遗存严重破坏的丑剧,不禁令人想和余秋雨一样悲怆地大呼:“我好恨。”
一本本该轻盈散逸的文集,竟然写出了历史的重量,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文化苦旅》铺陈了一个中国文人的艰辛心路,也道尽了中国历史、社会大背景下的各色世态人情。
《万水千山走遍》三毛 著
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从第一本书《雨季不再来》到最后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从青涩葱茏到看破红尘,三毛用折转颠簸的生命轮换诠释出一个“苦行僧”必须承负的所有艰辛。
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此次中南美之行,是得益于台北《联合报》经费上的支持,带着发回稿件的任务而去。既是浪荡天涯,也是为了工作。用文字记录一路行程,这已是三毛生活的常态,只不过《撒哈拉的故事》里的三毛初为人妇,对生命始终充满喜悦、感恩,而在开始这次中南美之行时,她已保持寡居之身相当一段时间,亡夫之痛仍然阵阵袭来,让时已中年的她步履如灌铅般沉重。此时的旅行、写作甚至生存,对她来说,都涵盖在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苟存于世”状态之中。她在本书中描写出的风景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黑色的,令人心醉的气氛,“邪气而美丽的,它像是一只大爬虫,咄咄的向我们吹吐着腥浓的喘息。”
三毛当遭到小摊贩的欺诈以后,她内心的独白是“要是照着过去的性情……必然将那个小摊打烂”,可是,她又自觉“那份自不量力,而今是不会了”。世事的龃龉龌龊已经被时间彻底淡释,在她的眼里心底已变得淡然无谓。她笔下的中南美洲那苍茫、辽阔、粗犷、原始的人文风情,“心里无由的觉着没有人能解的苍凉和孤单”,“那份虫噬的空芒,又一次细细碎碎的爬上了心头”,何尝不是她此时心情的最好写照呢——带着伤口上路,走到哪里都血洒一路。所以,在墨西哥某个教堂里看到一对恩爱的夫妻,也会惹得敏感的她祈求圣母归还她失去的那一半,宁可终生跪拜在她面前。而她在秘鲁遇到的那个安妮,竟然如三毛一般超脱,让她恍然遇见了另一个自己,似乎又加剧了她灵魂脱窍的感觉。
如果非要走一百条路、过一千条河、翻一万座山,人生才能大彻大悟,如果所有到不了的果真都叫做远方,那么,只有当人冲破人生的常态,真正踏上旅途的时候,才能真的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敞亮。因为,唯有遵从内心的澄明,才能得到由衷的快乐吧?!正如当时陪同三毛奔赴南美的助理米夏在书的后记中写的那样:“我们曾经飞过千山万水,飞越过成千上万各有悲欢离合的芸芸众生。”这话,为三毛这段奇幻的旅程,以及整个跌宕的生命作注脚,真是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