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我们在控制课程,还是课程在控制我们?”这是《课程愿景》这本书向读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或许双方都在控制,或许双方都有失控的空间,或许我们应该跳出“控制”的语境,用课程愿景的视角,对扑面而来的课程改革作一展望。
什么是愿景?本书的作者之一——高夫认为,愿景既是一种对未来目标的共同展望,也是对现实的一种个人化的独特看法,例如一些反思性的活动。那么课程的愿景又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必须站在一个对课程未来的观点进行商榷的立场上……站在自己的历史和视野中心”。接下来的问题是,课程愿景怎样去获得呢?高夫认为:“从文化建构、意义、各种机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性等组成的期望等方面去探究的立场出发,我们就可以达到一种更为广泛、周全的富有预见性的视界。”
反观我们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新课程中拥有怎样的愿景呢?新课程重新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拉进了课堂,以平等的首席和协商者的姿态重构教学关系。对教育就是奉献等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认为教育可以实现双赢。把人的愿景和憧憬融进了课程,用三维目标对“人和课程”进行了编织……
但是,我们的课程愿景也存在以下“失衡”。过于注重集体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学校制定了种种集体行为:统一的电子化备课,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人都要进行课题研究……过多的“行政性考核”束缚了师生的畅想空间,师生在频繁的达标和抽测中只能“坐井观天”。
什么是课程?不是书本,也不是经验,本书的作者之一——多尔认为,课程不是跑道,而是在“跑道上跑”的动态过程。他认为课程是“复杂系统,是宇宙论,是会话,是共同体”,提出“5R”的课程新视角——“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和游戏性”。多尔在现代主义哲学观、宇宙观、生物学以及混沌理论的基础上构想了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畅想了一种不同于现代课程的未来课程。他的课程观是建立在杜威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再创造。
反观我们的课程改革,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和建构。无论是从课程内容上的吸纳,从分科课程走向了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还是从课程理念上的,从预构走向生成,从复制走向创造;或是在操作方法上的,从教法的单一走向多元,从评价的刻板走向灵活。
但是我们在注重课程的引进的过程中,有时候注重表面的模仿,忽视了内在的消化。简单地模仿一些发达国家的课程模式,忽视了我们当下的课程条件,把主观的想象脱离于具体的文本,把美好的愿望强加于现实的背景,只能造成“理念是先进的,但操作有困难”的难堪境地。《课程愿景》一书指出,教学和内容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谁先谁后的争论,两者是相互生发,共同创造的。我们的课程在注重文本的实质中,往往忽视了人本的真正体现。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拿同一本教案教不同的学生,并且年年使用,年年重复。有没有发现教这个学生要用特定的方案,教那个班级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山不会过来”,我们也决不过去,这样的观念难以实现师生与课程同步“跑”的愿景。
《课程愿景》这本书还批判了“控制”这个幽灵在现代课程中的肆虐,使我们的课程领域成为“充满死亡气息”的墓穴,对“课程全球化”现象进行了透视,批判了“科学主义课程观”的意义,对商品价值进入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对我国当下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们采取了“非学术”的语言来写作,他们让诗歌、电影、古英语、传说、童话、女性写作……穿梭在课程写作之中,使阅读本书成为一次“奇异的旅行”。
本书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不同的作者对后现代课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鲍尔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未来课程”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提出“变化不等于进步“的观点,认为“与情境无涉”的隐喻,才能促进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提出了从个体智力观转向文化智力观的命题,认为挑战全球化的工业革命课程理论,需要新的意识形态取向。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听君一曲耳暂明”,从《课程愿景》这本书来透视我们的课程改革,启发定会很多很多。(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email protected]
什么是愿景?本书的作者之一——高夫认为,愿景既是一种对未来目标的共同展望,也是对现实的一种个人化的独特看法,例如一些反思性的活动。那么课程的愿景又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必须站在一个对课程未来的观点进行商榷的立场上……站在自己的历史和视野中心”。接下来的问题是,课程愿景怎样去获得呢?高夫认为:“从文化建构、意义、各种机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性等组成的期望等方面去探究的立场出发,我们就可以达到一种更为广泛、周全的富有预见性的视界。”
反观我们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新课程中拥有怎样的愿景呢?新课程重新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拉进了课堂,以平等的首席和协商者的姿态重构教学关系。对教育就是奉献等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认为教育可以实现双赢。把人的愿景和憧憬融进了课程,用三维目标对“人和课程”进行了编织……
但是,我们的课程愿景也存在以下“失衡”。过于注重集体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学校制定了种种集体行为:统一的电子化备课,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人都要进行课题研究……过多的“行政性考核”束缚了师生的畅想空间,师生在频繁的达标和抽测中只能“坐井观天”。
什么是课程?不是书本,也不是经验,本书的作者之一——多尔认为,课程不是跑道,而是在“跑道上跑”的动态过程。他认为课程是“复杂系统,是宇宙论,是会话,是共同体”,提出“5R”的课程新视角——“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和游戏性”。多尔在现代主义哲学观、宇宙观、生物学以及混沌理论的基础上构想了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畅想了一种不同于现代课程的未来课程。他的课程观是建立在杜威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再创造。
反观我们的课程改革,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和建构。无论是从课程内容上的吸纳,从分科课程走向了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还是从课程理念上的,从预构走向生成,从复制走向创造;或是在操作方法上的,从教法的单一走向多元,从评价的刻板走向灵活。
但是我们在注重课程的引进的过程中,有时候注重表面的模仿,忽视了内在的消化。简单地模仿一些发达国家的课程模式,忽视了我们当下的课程条件,把主观的想象脱离于具体的文本,把美好的愿望强加于现实的背景,只能造成“理念是先进的,但操作有困难”的难堪境地。《课程愿景》一书指出,教学和内容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谁先谁后的争论,两者是相互生发,共同创造的。我们的课程在注重文本的实质中,往往忽视了人本的真正体现。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拿同一本教案教不同的学生,并且年年使用,年年重复。有没有发现教这个学生要用特定的方案,教那个班级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山不会过来”,我们也决不过去,这样的观念难以实现师生与课程同步“跑”的愿景。
《课程愿景》这本书还批判了“控制”这个幽灵在现代课程中的肆虐,使我们的课程领域成为“充满死亡气息”的墓穴,对“课程全球化”现象进行了透视,批判了“科学主义课程观”的意义,对商品价值进入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对我国当下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们采取了“非学术”的语言来写作,他们让诗歌、电影、古英语、传说、童话、女性写作……穿梭在课程写作之中,使阅读本书成为一次“奇异的旅行”。
本书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不同的作者对后现代课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鲍尔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未来课程”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提出“变化不等于进步“的观点,认为“与情境无涉”的隐喻,才能促进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提出了从个体智力观转向文化智力观的命题,认为挑战全球化的工业革命课程理论,需要新的意识形态取向。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听君一曲耳暂明”,从《课程愿景》这本书来透视我们的课程改革,启发定会很多很多。(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