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
人都有一个灵魂。只有把自己的灵魂安顿好,你才会安宁,也才能去想象和创造。否则,灵魂会到处游荡,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当代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所说:“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都穿梭在混乱、麻烦、快速运转、嘈杂喧闹的世界中,我被生活的漩涡时而扔到这里,时而甩到那里,试图寻找开端、中途和结尾。”
但是,人的灵魂是怎么获得的?周国平先生作了最简洁、最明确的回答:“通过往事。”“通过往事”也许就是帕慕克所说的:“寻找开端”。
于是,我寻找“开端”。
其实,人生的开端就在童年。但是,人往往淡忘自己的童年,而淡忘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成熟”。因此,“成熟”有时是很可怕的。不过,有时“成熟”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给童年以新的解释,这也许是对童年最好的珍藏,最好的呵护,以及最好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童年成了灵魂生长的源头。灵魂找到了自己的开端,然后,我们怀揣着童心继续去寻找“中途”和“结尾”。此时,“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周国平先生对灵魂与童心作了最精妙的诠释。
我的童年既在苦难中度过,又无时不浸润在幸福之中。说其苦难,是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窘迫,直到九周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而且交不起学费,也交不起书本费;说其幸福,是因为南通师范学校,这所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的第一附属小学,给了我最灿烂的童年。在苦难与幸福的交织中,我知道,苦难是可以转化为幸福的,幸福是可以征服苦难的。于是,“对我影响深远的”是一所学校,她让我寻找到自己人生的“开端”,也寻找到灵魂生长的源头。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
在记忆中,每学期开学报到、交费是我最“羞愧”、也是最尴尬的时候,因为我家里拿不出那几块钱。我会在交费处的外面转来转去,期盼奇迹发生:多想突然间有了钱,交了费,捧着心爱的课本!这种矛盾的心理不是听有人都能了解,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可是,母校的老师们却了解我、理解我——一个穷苦家庭儿童的心。奇迹真的发生了,一会儿,总务处的张老师,把我唤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学校研究,你的学杂费免了,你的书本费学校也给你免了。”我已记不清张老师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轻重,只记得他的眼神是严肃的,又是温柔的。就这样,最后几年,每学期、每学年如此,我没有出一分钱学杂费,也没有出一分钱的书本费,读完了小学。这就是说,在解放初,我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对我个人来说,我国的义务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直至今天,我都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给我免费的,这笔费用又是从哪里支出的。五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在母校的一次聚餐会上,看到了张老师,他已年届九十。当我提起此事,他只是笑笑,说:“不是我决定的,是学校决定的。”一股暖流漫上心头,我含着热泪给他敬了一杯酒,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蓝长裤上的一根皮带
大概是五年级,学校选我,还有另一位六年级的女生,练习朗诵,要给市委会议献辞。那时的献辞不需要化妆,只是身着的衣服有要求:上身白衬衫,下身蓝裤子,当然,少不了系一根皮带。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借到白衬衫、蓝裤子,可偏借不到皮带。也许出于自尊或虚荣,也许怕给老师添麻烦,一直没有告诉老师。直到献辞前一天,班主任薛老师问起我的准备情况,我才如实交代。薛老师没有一句埋怨和责怪,立即转身,不知从哪儿拿来一根皮带,帮我系上。第二天,我以最漂亮的衣着,最甜美的童声,最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完成了献辞任务,握住市委书记伸过来的大手,真想找到当时摄影师拍下的那张照片,不知道献辞的照片存在哪里,但它永远存放在我的心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灵魂。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的母校——通师一附小,穷人家的孩子不但没有遭到冷漠、歧视,相反,受到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穷与富在学校里没有高低之分,我从小就尝到了教育公平的甜头。那身白衬衫、蓝裤子的穿着,不仅闪现着那个时代的色彩与特征,也记录了对教育的公道、公平与公正的追求;那根皮带,使我的穿着完整,也使我的灵魂完整、圣洁起来。它使我有了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它把幸福、阳光、温暖和一切美丽永远系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丰盈着我的灵魂。这是母校给我的“文化基因”。
十年后,也就是1984年,我调省教育厅工作,负责初等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普及。我充满热情,不,是充满激情,在严寒九冬,冒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几下苏北,去调研,去推动,正是母校的“文化基因”悄悄地然而却是顽强地起着作用:要延续童年的梦想与记忆,把义务教育从个体延续到所有符合规定的儿童少年,延续到整个民族,把教育公平从个体的享受变成所有学生都能享受的现实。
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东西
母校带给我的正是这种“带得走”的东西:理想、梦想、价值理性,意志、勤奋、好学,以及知识、能力、智慧……
那是一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经过教师宿舍楼,楼下的一间,住的是校长吴志仪老师。门开着,我看到一本本的笔记从地板上叠起,一直叠到书桌边,整整齐齐,每本都闪着光彩。我的第一反应是:校长真有学问。我问老师,校长为什么有这么多本子,她在本子里写了些什么。老师说:这是校长的习惯,每天都要写,记下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这叫日记。校长应当是学校最勤奋的人。我天真地想,校长的日记本里有没有记下我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她会的,她记得我的名字,直到前年,她93岁的时候。
后来,我做了校长,再后来,我到省教育厅工作,我也写些东西。校长那一叠高高的日记本似乎是对我的召唤,是对我的要求。现在,我家里的地板上、书桌上也堆满了书和本子,不是装样子,是因为房子小,书橱里已放不下了。不过,我喜欢这种样子——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勤奋的品质和读书的好习惯。
大概是一次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在大礼堂里举行。不知什么原因,礼堂的主席台上,只有我一个人,校长只站后台边,校长说我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台下的同学看着我,老师也看着我,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听从我的主持。最后,我请校长讲话,校长赞扬了我们,也赞扬了我。她说:“今天会议的主人是你们,今天会议的主席是成尚荣同学。同学们,要记住,你们是学校的主人,你们也是国家的主人。”如今,我研究教育,大声疾呼,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这一理念变成教育的信念。其实,这种理念,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在我的母校践行,母校早就把舞台的重要位置让给了学生,早就把教育的舞台让给了学生。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理念,这种理念深植于我的心灵深处,慢慢地,成了教育的信念。
母校组织的活动使我难以忘怀。一年的夏天,现在想起来可能是七月初,整个年级要夜行军,凌晨登上南通的狼山,观看日出。傍晚来临,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在教室里睡觉,等待集合的命令。怎么睡都睡不着,心中的那种激动啊,像是一只又一只兔子撞击你的心房。刚刚眯上眼睛,起床的哨音吹响了,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在操场集合,接下来的一切,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在操场集合。接下来的一切,都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点名,提出要求,部署任务,编队出发,在路上开展一个又一个游戏……凌晨,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一会一个样,不断变化,越变越大,越变越美。同学们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各自描绘眼前壮丽的景色,抒发对太阳的赞美。后来,我做了教师,也常常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其实,我是学着母校教给我的办法,给孩子以梦一样的期盼,给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这样的教育,才是最良好的教育——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能力。
母校是我人生途中的一口水井
我回忆着在母校的往事,搜寻着母校给我“带得走”的东西。周国平先生说,这样的回忆,往事才是活的,透过活着的往事可以看世界,当然也可以看自己:怀着活着的往事,可以孕育创造力。这样,你的心永远是一颗童心;这样,灵魂就变成了一颗成熟的童心。我一直坚信,童心就是创造力,成熟了的童心才会永远热爱儿童,永远热爱教育,永远创造奇迹。若此,灵魂有了安顿,有了安宁,而且充满活力,在寻找中途和结尾时,才是满怀信心的,从容不迫的,幸福的,快乐的。
文章本该结束了,但总觉得还要回到母校上来:母校给我的是一个美好的灵魂。我想把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小王子说的话,演绎一下:母校,是我人生途中的一口水井,那是爱和幸福的源泉。
人都有一个灵魂。只有把自己的灵魂安顿好,你才会安宁,也才能去想象和创造。否则,灵魂会到处游荡,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当代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所说:“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都穿梭在混乱、麻烦、快速运转、嘈杂喧闹的世界中,我被生活的漩涡时而扔到这里,时而甩到那里,试图寻找开端、中途和结尾。”
但是,人的灵魂是怎么获得的?周国平先生作了最简洁、最明确的回答:“通过往事。”“通过往事”也许就是帕慕克所说的:“寻找开端”。
于是,我寻找“开端”。
其实,人生的开端就在童年。但是,人往往淡忘自己的童年,而淡忘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成熟”。因此,“成熟”有时是很可怕的。不过,有时“成熟”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给童年以新的解释,这也许是对童年最好的珍藏,最好的呵护,以及最好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童年成了灵魂生长的源头。灵魂找到了自己的开端,然后,我们怀揣着童心继续去寻找“中途”和“结尾”。此时,“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周国平先生对灵魂与童心作了最精妙的诠释。
我的童年既在苦难中度过,又无时不浸润在幸福之中。说其苦难,是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窘迫,直到九周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而且交不起学费,也交不起书本费;说其幸福,是因为南通师范学校,这所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的第一附属小学,给了我最灿烂的童年。在苦难与幸福的交织中,我知道,苦难是可以转化为幸福的,幸福是可以征服苦难的。于是,“对我影响深远的”是一所学校,她让我寻找到自己人生的“开端”,也寻找到灵魂生长的源头。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
在记忆中,每学期开学报到、交费是我最“羞愧”、也是最尴尬的时候,因为我家里拿不出那几块钱。我会在交费处的外面转来转去,期盼奇迹发生:多想突然间有了钱,交了费,捧着心爱的课本!这种矛盾的心理不是听有人都能了解,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可是,母校的老师们却了解我、理解我——一个穷苦家庭儿童的心。奇迹真的发生了,一会儿,总务处的张老师,把我唤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学校研究,你的学杂费免了,你的书本费学校也给你免了。”我已记不清张老师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轻重,只记得他的眼神是严肃的,又是温柔的。就这样,最后几年,每学期、每学年如此,我没有出一分钱学杂费,也没有出一分钱的书本费,读完了小学。这就是说,在解放初,我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对我个人来说,我国的义务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直至今天,我都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给我免费的,这笔费用又是从哪里支出的。五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在母校的一次聚餐会上,看到了张老师,他已年届九十。当我提起此事,他只是笑笑,说:“不是我决定的,是学校决定的。”一股暖流漫上心头,我含着热泪给他敬了一杯酒,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蓝长裤上的一根皮带
大概是五年级,学校选我,还有另一位六年级的女生,练习朗诵,要给市委会议献辞。那时的献辞不需要化妆,只是身着的衣服有要求:上身白衬衫,下身蓝裤子,当然,少不了系一根皮带。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借到白衬衫、蓝裤子,可偏借不到皮带。也许出于自尊或虚荣,也许怕给老师添麻烦,一直没有告诉老师。直到献辞前一天,班主任薛老师问起我的准备情况,我才如实交代。薛老师没有一句埋怨和责怪,立即转身,不知从哪儿拿来一根皮带,帮我系上。第二天,我以最漂亮的衣着,最甜美的童声,最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完成了献辞任务,握住市委书记伸过来的大手,真想找到当时摄影师拍下的那张照片,不知道献辞的照片存在哪里,但它永远存放在我的心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灵魂。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的母校——通师一附小,穷人家的孩子不但没有遭到冷漠、歧视,相反,受到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穷与富在学校里没有高低之分,我从小就尝到了教育公平的甜头。那身白衬衫、蓝裤子的穿着,不仅闪现着那个时代的色彩与特征,也记录了对教育的公道、公平与公正的追求;那根皮带,使我的穿着完整,也使我的灵魂完整、圣洁起来。它使我有了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它把幸福、阳光、温暖和一切美丽永远系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丰盈着我的灵魂。这是母校给我的“文化基因”。
十年后,也就是1984年,我调省教育厅工作,负责初等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普及。我充满热情,不,是充满激情,在严寒九冬,冒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几下苏北,去调研,去推动,正是母校的“文化基因”悄悄地然而却是顽强地起着作用:要延续童年的梦想与记忆,把义务教育从个体延续到所有符合规定的儿童少年,延续到整个民族,把教育公平从个体的享受变成所有学生都能享受的现实。
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东西
母校带给我的正是这种“带得走”的东西:理想、梦想、价值理性,意志、勤奋、好学,以及知识、能力、智慧……
那是一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经过教师宿舍楼,楼下的一间,住的是校长吴志仪老师。门开着,我看到一本本的笔记从地板上叠起,一直叠到书桌边,整整齐齐,每本都闪着光彩。我的第一反应是:校长真有学问。我问老师,校长为什么有这么多本子,她在本子里写了些什么。老师说:这是校长的习惯,每天都要写,记下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这叫日记。校长应当是学校最勤奋的人。我天真地想,校长的日记本里有没有记下我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她会的,她记得我的名字,直到前年,她93岁的时候。
后来,我做了校长,再后来,我到省教育厅工作,我也写些东西。校长那一叠高高的日记本似乎是对我的召唤,是对我的要求。现在,我家里的地板上、书桌上也堆满了书和本子,不是装样子,是因为房子小,书橱里已放不下了。不过,我喜欢这种样子——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勤奋的品质和读书的好习惯。
大概是一次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在大礼堂里举行。不知什么原因,礼堂的主席台上,只有我一个人,校长只站后台边,校长说我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台下的同学看着我,老师也看着我,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听从我的主持。最后,我请校长讲话,校长赞扬了我们,也赞扬了我。她说:“今天会议的主人是你们,今天会议的主席是成尚荣同学。同学们,要记住,你们是学校的主人,你们也是国家的主人。”如今,我研究教育,大声疾呼,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这一理念变成教育的信念。其实,这种理念,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在我的母校践行,母校早就把舞台的重要位置让给了学生,早就把教育的舞台让给了学生。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理念,这种理念深植于我的心灵深处,慢慢地,成了教育的信念。
母校组织的活动使我难以忘怀。一年的夏天,现在想起来可能是七月初,整个年级要夜行军,凌晨登上南通的狼山,观看日出。傍晚来临,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在教室里睡觉,等待集合的命令。怎么睡都睡不着,心中的那种激动啊,像是一只又一只兔子撞击你的心房。刚刚眯上眼睛,起床的哨音吹响了,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在操场集合,接下来的一切,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在操场集合。接下来的一切,都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点名,提出要求,部署任务,编队出发,在路上开展一个又一个游戏……凌晨,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一会一个样,不断变化,越变越大,越变越美。同学们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各自描绘眼前壮丽的景色,抒发对太阳的赞美。后来,我做了教师,也常常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其实,我是学着母校教给我的办法,给孩子以梦一样的期盼,给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这样的教育,才是最良好的教育——母校给了我“带得走”的能力。
母校是我人生途中的一口水井
我回忆着在母校的往事,搜寻着母校给我“带得走”的东西。周国平先生说,这样的回忆,往事才是活的,透过活着的往事可以看世界,当然也可以看自己:怀着活着的往事,可以孕育创造力。这样,你的心永远是一颗童心;这样,灵魂就变成了一颗成熟的童心。我一直坚信,童心就是创造力,成熟了的童心才会永远热爱儿童,永远热爱教育,永远创造奇迹。若此,灵魂有了安顿,有了安宁,而且充满活力,在寻找中途和结尾时,才是满怀信心的,从容不迫的,幸福的,快乐的。
文章本该结束了,但总觉得还要回到母校上来:母校给我的是一个美好的灵魂。我想把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小王子说的话,演绎一下:母校,是我人生途中的一口水井,那是爱和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