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定教 教以导学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2年度规划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026,题目《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谈起高效课堂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效课堂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会学的课才是优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一、看学生自主的程度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着。目前我们推行的高效课堂,建构主义理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国各种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同小异,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很大程度上用“死搬硬套”的模式限制了教师的灌输,机械地硬性要求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教学必须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只有教师在深研教材、悉心学情、把握学段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路建议;只有在指向明确,易于操作的目标指引下,学生才能深入专注地独学,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开展对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会倾听,有序发言,及时互相纠错,开展群学。
  二、看小组合作的效度
  导学案(预习生成单)和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两大支柱。高效课堂强调学习小组的建设,主要由以下几个目的:(1)打破了原来“插秧式”的授课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2)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合作的本身超出了学习的本身;(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竞争意识;(4)增强学生展示的机会,提升了学困生的自信心;(5)有利于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同伴帮扶;(6)有利于分层教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有利于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由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组为中心转变。正因为有诸多好处,小组建设才成为高效课堂的必需支柱。
  高效课堂强调独学、对学和群学。独学是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已有经验,深入专注的自我收集新知识的过程,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我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对学就是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同伴的探究过程。如果独学到位了,对学解决好了,群学就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这里强调的是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集中组内的模糊点、疑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组内人员有序发言,补充完善,达成组内共识的过程,也是异质学生互帮互助,学会倾听,思维表达,自我再次修正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叫做“组内小展示”。上课必须按独学,对学,群学的固定模式操作吗?笔者认为,能独学解决的问题,不再安排对学;能独学,再对学解决的问题,不再安排群学。也就是按照这个顺序,哪一步能解决问题就到哪一步为止。
  三、看探索生成的高度
  高效课堂强调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小组建设中要求各组要有组名、组歌、组训、呼号等,并要求组内人员必须进行训练,小组长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些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让各个组员有集体荣誉感。上课互相监督,必须遵守课堂规则;平时自我约束,遵守班规校纪,形成个人以组为荣,组以个人为荣的内驱力。这不但是为了学习,更是人性的终身教育,因此,小组学习的功效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
  高效课堂,在某种意义上称为“展示课堂”,缺少了展示,课堂就没有了活力。小组展示是形成内驱力,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是思维、语言、机智碰撞的平台,是激发儿童创造性的契机。高效课堂没有了生成,没有了突发奇想,就有悖于它的本质。
  高效课堂的展示,首先,要选择“近共性”问题。教师要依据小组合作时的学情,当堂准确作出判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也不展示,展示了也不会的更不展示,最容易出现歧义的认识模糊问题,能引起辩论的开放性的问题,或者直击重难点知识才拿出来展示。其次,教师要时时关注展示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关系。要形成集体参与的效应,努力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展示者要以组为单位呈现,不是每组选一个代表蜻蜓点水,防止形成优等生的表演场。同一问题以组内补充为主,以其他组倾听评价为辅,组内要互补,组间要互动,形成人人参与,积极补充,争抢评价的乱而有序的课堂。第三,教师要学会调控课堂。课堂的调控与小组建设息息相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动作或口号来约定,这种师生之间的默契约定,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的肢体语言应该成为小组活动、课堂展示调控的指示明灯。当然展示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的,而是“坡上放羊”,虽无绳却有线。要杜绝无主题的展示,最好的办法是发挥教师、学生的评价功能,及时运用评价手段加以引导。本来是说西瓜的,结果由西瓜引到了瓜子,最后变成了爪子。这种展示表面上看似热闹,但其价值不大。其四,教师要善于把握展示的火候。不是每个问题都展示,但同一个问题,确定几个小组来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为止,教师要依据小组之间思维碰撞的高度、问题明晰的程度、对知识理解的深浅来定。适当的时候也要发挥教师的点拨功效,让学生有拨云见日的豁然释疑。
  
其他文献
美术课在中学阶段是一门基础课程,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加强课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课内阅读更重要。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  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外主动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激起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以鼓励代替指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
期刊
(课题来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编号:GS[2011]GHB029)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成为困扰广大师生的最大难题。上作文课,老师犯难,学生犯愁,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愁”为“乐”,变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为话如泉涌,思如泉涌,一吐为快呢?最根本的方法是抓住“课堂”这个训练的主阵地,采用“读写结合,当堂训
期刊
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就是用言语来表达的语言:无声语言就是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语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学生追求上进,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为什么学生在上语文可是毫无兴趣、毫无激情,甚至“谈语文而色变”?我认为这跟教学的主导者一教师有《艮大的关系。语文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而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
期刊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 儿童“心理失依”现象的研究  课题(课题批准号:【2012】GSG127)成果)  一、儿童心理失依的成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子女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那些建设者们整天忙着为我们修建一幢幢高楼大厦,往往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孩子孤独无依的童心正待人安慰。  随着传
期刊
(课题来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2年课题。编号:【2012】GSG053)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所谓工具性,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进行“双基”教育;所谓人文性,则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内涵,渗透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
期刊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感知书面语言,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语文课堂以阅读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多种多样,好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艺术。教师可根据教学语言的一般规律、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自己的语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千锤百炼、弃失扬得、反复融铸,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语言要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的设计者也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专利,而成为激发学生愿望、动机、价值追求的载体,那么让学生下水去体验作业设计的过程,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一、激发兴趣创设作业设计的氛围    教师一直是布置作业的主人,这是若干年以来形成的模式,其实我认为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人、学习的
期刊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离不开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和创新,预设与生成缺一不可,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偏离目标,成为没有航向的小船,随时有触礁的危险:而没有生成,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与乐趣。所以,恰当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不失为平衡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