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本书,让我一边看,一边产生怀疑与不确定。这真的是一所学校吗?这真的是一所现实存在的学校吗?
瑟谷,自主学习的传奇
瑟谷,确实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景色优美的风景区内,没有围墙,学生可以自由地去池塘学习钓鱼,去树林中读自己喜欢的书,或到草地、山坡上踢足球,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
瑟谷没有班级,也没有课程表,但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什么,并且都有很高的學习热情和很强的责任感。所有的学习活动均是自愿自发的,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在活动室、办公室,还是在游戏室、艺术室,学生或独自沉思,或与自己喜欢的人交流,或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弹自己喜欢的吉他……
瑟谷没有黑板、讲桌,甚至没有一间教室。学生学习与玩耍的地方任意且随意,可以是厨房、工作室,甚至可以是舞蹈室的壁橱……这里也没有教师,只有工作人员,为那些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但这里也有教与被教的行为,是学龄稍长的孩子,与刚刚来到学校且学龄尚小的孩子之间的行为。
自由是瑟谷的核心精神,是瑟谷每一个孩子不可侵犯的权利。无论你4岁,还是14岁,你的所有行为和想法在瑟谷都会被最大限度地尊重,并获得包容和支持。对人性和天性的尊重,在瑟谷会得到最大的彰显。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每一个来到瑟谷的孩子来说,这里是童年的王国——没有考试,没有比较,没有集中、约束和强制,只有自由意志,以及由此而生发的自信与责任。每一个孩子都自由而快乐!
瑟谷,似曾相识的传奇
瑟谷学校里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多与生活基本技能相关。我一边读着那些文字,头脑中一边描摹着相关的画面,慢慢从中找到了某种熟悉的感觉。瑟谷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我们的教育中并非全然陌生。
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先由学习洒扫应对开始,洒扫是基本的生活卫生与劳作,比如洗漱、扫地等。应对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比如晚辈见了长辈应该如何称呼,应该行什么样的礼,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等等。
学过洒扫应对之后,再开始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文化的统称,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乐是艺术,主要是音乐。射是学习武功,古代远程攻击的武器以弓箭为主,所以用“射”指代防身技能。御是驾驭马匹和马车的能力。书是指阅读和学习文字,包括对公文的学习。数是指算术和数学。“书”和“数”是古人赖以生存的两大基本知识。“洒扫应对”和“六艺”是古代孩子12岁之前“小学”阶段要学习的内容。
对比瑟谷学校的学习内容,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与其有不同,也有太多类似的内容和实质。瑟谷更注重个性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发展,没有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中对洒扫应对和“礼”这两方面的要求。
再譬如,现在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与瑟谷学校中的学习内容相比,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专门的学生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基地开展实践类课程,让学生既能学习各种技能,也能拓展视野,从课程目标来看,与瑟谷有一些共性。
瑟谷学校与我们的公立学校相比,教学管理形式的差别大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性是我们的教育努力的方向。至于教学管理形式,我们的学校更注重规则、有序和共同成长,瑟谷则是更倡导自由、无序和自我成长。
瑟谷,彰显态度的传奇
瑟谷学校建校于1968年,到2018年,它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我注意到,在书中有多名瑟谷曾经的学生都提到瑟谷不容乐观、艰难为继的现状。在文化相对多元的美国,瑟谷的命运尚且如此,如果瑟谷在中国,它的命运似乎更不会乐观。
首先,中国的现实不允许。庞大的受教群体让我们只能依赖班级授课制。瑟谷这种形式,在只有人口较少的美国都尚且没有被广泛接纳,对于中国来说更不具备普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其次,中国家长不允许。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就绝对改变不了命运。那么,如何更快、更高效地获取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是众多家长更看重的事情。
与瑟谷有着相似模式的,还有英国的夏山学校。瑟谷和夏山这种模式,在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私立学校或许是可行的,但在学生人数众多的公立学校,着实无法实行。
瑟谷,对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思忖良久:瑟谷,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我不能很清楚地理解这里的“态度”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它可能与“自由、尊重、责任和支持”有关,可能与如何让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有关,可能与如何帮助学生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有关,也可能与瑟谷学校宽松的氛围,以及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和包容有关。
所以,更好地借鉴并彰显这些态度和精神,然后开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之花,应该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瑟谷,自主学习的传奇
瑟谷,确实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景色优美的风景区内,没有围墙,学生可以自由地去池塘学习钓鱼,去树林中读自己喜欢的书,或到草地、山坡上踢足球,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
瑟谷没有班级,也没有课程表,但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什么,并且都有很高的學习热情和很强的责任感。所有的学习活动均是自愿自发的,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在活动室、办公室,还是在游戏室、艺术室,学生或独自沉思,或与自己喜欢的人交流,或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弹自己喜欢的吉他……
瑟谷没有黑板、讲桌,甚至没有一间教室。学生学习与玩耍的地方任意且随意,可以是厨房、工作室,甚至可以是舞蹈室的壁橱……这里也没有教师,只有工作人员,为那些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但这里也有教与被教的行为,是学龄稍长的孩子,与刚刚来到学校且学龄尚小的孩子之间的行为。
自由是瑟谷的核心精神,是瑟谷每一个孩子不可侵犯的权利。无论你4岁,还是14岁,你的所有行为和想法在瑟谷都会被最大限度地尊重,并获得包容和支持。对人性和天性的尊重,在瑟谷会得到最大的彰显。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每一个来到瑟谷的孩子来说,这里是童年的王国——没有考试,没有比较,没有集中、约束和强制,只有自由意志,以及由此而生发的自信与责任。每一个孩子都自由而快乐!
瑟谷,似曾相识的传奇
瑟谷学校里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多与生活基本技能相关。我一边读着那些文字,头脑中一边描摹着相关的画面,慢慢从中找到了某种熟悉的感觉。瑟谷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我们的教育中并非全然陌生。
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先由学习洒扫应对开始,洒扫是基本的生活卫生与劳作,比如洗漱、扫地等。应对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比如晚辈见了长辈应该如何称呼,应该行什么样的礼,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等等。
学过洒扫应对之后,再开始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文化的统称,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乐是艺术,主要是音乐。射是学习武功,古代远程攻击的武器以弓箭为主,所以用“射”指代防身技能。御是驾驭马匹和马车的能力。书是指阅读和学习文字,包括对公文的学习。数是指算术和数学。“书”和“数”是古人赖以生存的两大基本知识。“洒扫应对”和“六艺”是古代孩子12岁之前“小学”阶段要学习的内容。
对比瑟谷学校的学习内容,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与其有不同,也有太多类似的内容和实质。瑟谷更注重个性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发展,没有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中对洒扫应对和“礼”这两方面的要求。
再譬如,现在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与瑟谷学校中的学习内容相比,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专门的学生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基地开展实践类课程,让学生既能学习各种技能,也能拓展视野,从课程目标来看,与瑟谷有一些共性。
瑟谷学校与我们的公立学校相比,教学管理形式的差别大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性是我们的教育努力的方向。至于教学管理形式,我们的学校更注重规则、有序和共同成长,瑟谷则是更倡导自由、无序和自我成长。
瑟谷,彰显态度的传奇
瑟谷学校建校于1968年,到2018年,它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我注意到,在书中有多名瑟谷曾经的学生都提到瑟谷不容乐观、艰难为继的现状。在文化相对多元的美国,瑟谷的命运尚且如此,如果瑟谷在中国,它的命运似乎更不会乐观。
首先,中国的现实不允许。庞大的受教群体让我们只能依赖班级授课制。瑟谷这种形式,在只有人口较少的美国都尚且没有被广泛接纳,对于中国来说更不具备普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其次,中国家长不允许。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就绝对改变不了命运。那么,如何更快、更高效地获取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是众多家长更看重的事情。
与瑟谷有着相似模式的,还有英国的夏山学校。瑟谷和夏山这种模式,在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私立学校或许是可行的,但在学生人数众多的公立学校,着实无法实行。
瑟谷,对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思忖良久:瑟谷,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我不能很清楚地理解这里的“态度”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它可能与“自由、尊重、责任和支持”有关,可能与如何让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有关,可能与如何帮助学生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有关,也可能与瑟谷学校宽松的氛围,以及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和包容有关。
所以,更好地借鉴并彰显这些态度和精神,然后开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之花,应该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