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13-01
翻开小学美术新教材,就会发现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应用,在美术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而且,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废旧材料的美,进而想象创造出新颖美观的作品,使废旧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已经成为我们每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收集多元材料 激发创作兴趣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精美的包装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随之也带来了很多环保方面的麻烦。其实,每种包装材料都有其不同的性能以及不同的肌理效果,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启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收集、分类、保存废旧材料。其实,同学们在收集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又积累了创作的素材,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启发自由联想 拓展发散思维
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时要启发学生自由联想,通过将客观物象本身的各部分特有的形态,让孩子们加以思考及联想,使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围绕某一物象、某一中心主题呈现发散性思维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学习《废旧材料的新生命》时,课前我用废旧材料精心制作了几件“艺术品”,如用纸盒、乒乓球等材料组成的“长颈鹿”,用塑料瓶做成的“小猪”,用一次性口杯做的“企鹅”……上课时当我把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引来了同学们阵阵的掌声和啧啧的称赞声!当我告诉他们这些“艺术品”都是老师用废旧材料做成的,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向我投来了敬佩和探究的目光。我乘机引导他们观察这些作品用了哪些废旧材料?怎样连接在一起的?我又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子,让同学们观察之后我进行了提问:“同学们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可以做成小娃娃”、“可以做成火箭”、“可以做出小船”、“可以做成花篮”、“可以做成笔筒”、“可以做出老爷车”,他们还说出了制作原理和方法……我乘热打铁通过课件展示了其他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延伸和拓展了。我乘势又用饮料瓶做了一个漂亮的娃娃,学生创作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我及时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将手中废品经过组合、粘贴、装饰成一件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三、观察体验创作 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的每个环节,从而大显身手,一展才能。
如在教学《变废为宝》时,同学们带來了五谷杂粮、蛋壳、花生皮、铅笔屑、毛线、挂历纸、皱纹纸……在欣赏了师生作品后,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用了什么材料?是怎样穿插链接的?怎样进行装饰美化的?)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同物异构”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然后,讓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自己带的材料,适合做什么?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演示、点评。于是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鸡蛋壳做的热带鱼,豆子做的海底世界,毛线做的小动物,挂历纸剪贴的风景,皱纹纸做的花,纸盒做的城堡……创作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得以提升了,而且还让他们体会到发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开展多元评价 促进教学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是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发成就感,并且由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1.兴趣评价:当学生把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带进教室,互相比较,相互探讨时,老师不仅不要指责还要及时表扬。这样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创作“有情”、“有意”、“有新”!
2.体验探究能力评价:孩子们爱尝试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这是他们的本性,对于做得不够完美的作品,只要有创意,教师都要鼓励,可以设单项奖,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表演奖等给予奖励,让他们大胆地尝试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动手制作。
3.综合能力的肯定评价:儿童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时,教师要从他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增强,综合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
总之,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艺术的多元创造。这样,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实施指南》辜敏 杨春生 主编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翻开小学美术新教材,就会发现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应用,在美术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而且,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废旧材料的美,进而想象创造出新颖美观的作品,使废旧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已经成为我们每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收集多元材料 激发创作兴趣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精美的包装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随之也带来了很多环保方面的麻烦。其实,每种包装材料都有其不同的性能以及不同的肌理效果,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启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收集、分类、保存废旧材料。其实,同学们在收集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又积累了创作的素材,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启发自由联想 拓展发散思维
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时要启发学生自由联想,通过将客观物象本身的各部分特有的形态,让孩子们加以思考及联想,使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围绕某一物象、某一中心主题呈现发散性思维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学习《废旧材料的新生命》时,课前我用废旧材料精心制作了几件“艺术品”,如用纸盒、乒乓球等材料组成的“长颈鹿”,用塑料瓶做成的“小猪”,用一次性口杯做的“企鹅”……上课时当我把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引来了同学们阵阵的掌声和啧啧的称赞声!当我告诉他们这些“艺术品”都是老师用废旧材料做成的,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向我投来了敬佩和探究的目光。我乘机引导他们观察这些作品用了哪些废旧材料?怎样连接在一起的?我又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子,让同学们观察之后我进行了提问:“同学们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可以做成小娃娃”、“可以做成火箭”、“可以做出小船”、“可以做成花篮”、“可以做成笔筒”、“可以做出老爷车”,他们还说出了制作原理和方法……我乘热打铁通过课件展示了其他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延伸和拓展了。我乘势又用饮料瓶做了一个漂亮的娃娃,学生创作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我及时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将手中废品经过组合、粘贴、装饰成一件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三、观察体验创作 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的每个环节,从而大显身手,一展才能。
如在教学《变废为宝》时,同学们带來了五谷杂粮、蛋壳、花生皮、铅笔屑、毛线、挂历纸、皱纹纸……在欣赏了师生作品后,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用了什么材料?是怎样穿插链接的?怎样进行装饰美化的?)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同物异构”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然后,讓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自己带的材料,适合做什么?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演示、点评。于是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鸡蛋壳做的热带鱼,豆子做的海底世界,毛线做的小动物,挂历纸剪贴的风景,皱纹纸做的花,纸盒做的城堡……创作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得以提升了,而且还让他们体会到发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开展多元评价 促进教学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是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发成就感,并且由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1.兴趣评价:当学生把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带进教室,互相比较,相互探讨时,老师不仅不要指责还要及时表扬。这样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创作“有情”、“有意”、“有新”!
2.体验探究能力评价:孩子们爱尝试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这是他们的本性,对于做得不够完美的作品,只要有创意,教师都要鼓励,可以设单项奖,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表演奖等给予奖励,让他们大胆地尝试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动手制作。
3.综合能力的肯定评价:儿童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时,教师要从他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增强,综合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
总之,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艺术的多元创造。这样,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实施指南》辜敏 杨春生 主编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