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自杀问题近年来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对于生死问题缺乏理性的认知。在《科技伦理》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等方式,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介绍和解读,有利于让学生对于生命哲学有着新的理解和认知,对于生命的归属问题,对于生命的质和量的关系问题,对于家庭责任问题等有新的理解,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科技伦理 安乐死 生死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E835.8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除了课业压力大等客观原因成为导火线以外,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死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内在原因。大学生开设《科技伦理》课程,在对安乐死问题的介绍和生命伦理的解读中,让学生对生与死的命题有一定的哲学反思,使他们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种方式远比教条式的灌输自杀的错误性更为有效合理。
一、《科技伦理》课程关于安乐死的教学内容
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于安乐死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描述,对于安乐死的定义、安乐死的类型等进行介绍,从而对安乐死开展伦理思考。
“安乐死”,一般而言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死亡的状态,指无痛苦的死亡,安然去世;另一种作为一种无痛苦致死术,指为了结束有不治之症的患者的痛苦而采取的措施。根据安乐死的执行的方式和患者的同意方式,安乐死分为自愿的主动安乐死,非自愿的主动安乐死,自愿的被动安乐死,非自愿的被动安乐死。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诸多国家都有这对于安乐死是否可行,是否合法的争议,特别是对于被动安乐死争议最大,美国的各州有着不同的法律法规,英国的安乐死始终没有合法化,荷兰作为允许安乐死,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对于真正实施安乐死也有着诸多的限制和规定。
对于安乐死介绍可以让学生们反思几个问题:是否支持或者反对安乐死?原因是什么?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安乐死的主体是何人?究竟有谁来执行安乐死?带着这些问题,才能来领学生们进一步思考生命本身的哲学问题。
二、《科技伦理》课程关于安乐死教学中的基本方法
在对于现状分析之后,实施的采取相应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安乐死的命题,从而理解生命本身的真谛。具体看,可以通过案例以及视频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
1.案例导入,通过比较,提出问题
因为生死权问题而成为全球焦点的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的与中国孩子李燕要求安乐死的两个案例之间的比较最能说明问题。终年41岁的特丽·夏沃,因为在1990年心脏病发,导致脑部缺氧造成永久性损害而成为植物人。8年之后,她的丈夫迈克尔·夏沃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拔去特丽的“生命之管”。在接下来的7年里,特丽·夏沃的进食管拔了又插、插了又拔,到底是继续还是放弃?最后,争端不断升级,甚至摆到了美国法院、国会甚至总统布什面前。现在虽然特丽已经死去,但却留下了难解的命题。6岁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李燕,由脚趾的麻木渐渐向上,大腿、腰部、手臂、脖子,直至全身肌肉萎縮,提出:“死亡的权利,是我活着努力的目标。”,这两个例子都不禁要问:没有意识的人能不能算是活生生的人?生命究竟是质量重要还是数量重要?是要活得长久还是活得精彩?
2.身边事例,引发反思
在课程的教授中,可以布置一些作业给学生做,让他谈谈对于安乐死的看法。除了一些泛泛之谈以外,其中有一位学生的父亲患了肝癌,过世了,对这个问题特别有自己的感触,引发了去发觉身边事例的想法,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来反思问题,效果更佳。
身边案例让学生们开始思考两个问题:如果安乐死的是自己的亲人,是否会同意亲人这么做?如果自己面临可以安乐死的情况,是否会选择安乐死。大多数的同学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做出不一样的回答,对待亲人和对待自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生命是否属于自己?别人能否左右你的生死?这也是生命哲学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3.影片分享,开展讨论
关于安乐死的新闻报道都非常的多,电影中涉及此内容的也不在少数,值得推荐的电影是200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西班牙电影《深海长眠》。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Ramon Sampedro的西班牙人的真实故事,三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支持安乐死的斗争中,并且努力争取他自己死的权利。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终身瘫痪,忍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中过活了26年,已经无法领会到活着的意义。他一次又一次的申请安乐死,却无法获准。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男主人虽然一心求死但始终保持着微笑面对他人,还制造了很多方便他活动的机器,似乎对于生活还有着热情;看到了两位女主角与男主角在帮助其安乐死的过程中所滋生的爱情;看到家中的父亲和兄弟精心的照顾其起居,所以永远不能理解其这样的选择;看到家中的小辈在努力的帮助叔父完成安乐死的愿望。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故事,故事的结尾男主人公最终完成了他的心愿——安乐死,而原来愿意陪同其赴死的女主人公最后却犹豫了。学生们可以对于这个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各种细节开展讨论。爱情、亲情、友情,面对死亡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一面是一心一意照顾病人的家属,一面是一心一意想要寻死却又无能为力的病人,立场不同,选择不同,究竟谁才正确?一面是想要唤起求生意志的朋友,一面是愿意共同赴死的爱人,究竟谁才是真正为了病人着想?究竟死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终方式?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影片分享之余开展讨论。
三、关于生死观的若干思考
课程本身对于安乐死的介绍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赞成或者反对安乐死,而是要引发学生们对于生死的理性的认识,生死从来都是一个哲学命题,只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是否属于个人所有?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现实的答案是:没有。否则自杀就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行为,至少是一种别人无权干涉的行为。但事实是,在所有理智的社会,自杀都被视为一种悲剧,是必须坚决反对的行为。这个态度是建立这样一种认识之上:人的社会性。每个人并非一座孤岛,他(她)的生命,与社会息息相关。更何况,这种主动选择的死亡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 在中国传统中,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强调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个人无权安排自己的生命状态。当然,不论神学还是伦理学,又都有其生物学的本源,那就是人类繁衍种群的本能。任何人,只要他(她)还没有死亡,理论上他(她)就有可能为种群继续做贡献。种群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以生命决不仅仅只属于个人。
生命并不是个人的事情,所以生死有时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选择自杀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消极的行为。
2.生命就是质量重要还是长度重要?
对于个体的尊重究竟是保持生存还是使得生活变得更有质量?安乐死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肯定尊重个体的重要性,区别在于一个肯定的是生存权,一个肯定的是生活的质量。肯定生活质量的人会认为,生命固然是应当受到保护的,然而人的愿望的实现,人的尊严的维护,也是人道主义的重要方面。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终有一死,这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一旦当生命个体处于濒临死亡状态,现代医学又无回天之力时,对生命的保护已经失去任何意义。而认为人活着比什么重要的观点同样是对个体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有一定的价值,都是人类的一分子。社会对每个人不仅有安置的权力,也有保护的义务。对那些被认为是社会“负担”的患者进行救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职责,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但并不是说,如果生活没有质量就可以去选择死亡,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追寻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是美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有着有效期限的,美好的短暂使得我们学会珍惜,也是我们想尽办法延长美好。珍惜固然重要,然而事物的“有效期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要寻找这样的方式,在有效期限内发挥最大的潜质,发觉更加美好的生活,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去寻找美好,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才更加绚烂多彩。
3.对家庭的责任也是正确看待生死问题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就十分注重生时的价值和意义。儒家思想中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论语》中也有“生死有命”的说法。儒家对于死亡应该秉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下,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伦理系统,而这种伦理系统有着严格的等级和人伦次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连人的生死都包括在内,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血缘亲情关系。血缘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血缘关系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纽带,氏族社会产生与发展也是依靠这一纽带的,可见血缘关系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伦常理上,基于血缘亲情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孝”,晚辈对长辈要尽孝,在生死的问题上就是对长者死老病死的关怀。“养老送终”、“颐养天年”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对老者生死问题的诠释。对年老甚至重病的親人采取安乐死的方式结束其生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习俗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与孝道相冲突,也容易导致其他亲属的非议和反对,从而破坏了血缘关系的稳定。相对的,家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是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一部分,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和期望。
本论文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项目:《科技伦理》课程建设(编号k201122005)以及《科技哲学》(编号k201122003)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科技伦理 安乐死 生死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E835.8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除了课业压力大等客观原因成为导火线以外,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死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内在原因。大学生开设《科技伦理》课程,在对安乐死问题的介绍和生命伦理的解读中,让学生对生与死的命题有一定的哲学反思,使他们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种方式远比教条式的灌输自杀的错误性更为有效合理。
一、《科技伦理》课程关于安乐死的教学内容
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于安乐死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描述,对于安乐死的定义、安乐死的类型等进行介绍,从而对安乐死开展伦理思考。
“安乐死”,一般而言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死亡的状态,指无痛苦的死亡,安然去世;另一种作为一种无痛苦致死术,指为了结束有不治之症的患者的痛苦而采取的措施。根据安乐死的执行的方式和患者的同意方式,安乐死分为自愿的主动安乐死,非自愿的主动安乐死,自愿的被动安乐死,非自愿的被动安乐死。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诸多国家都有这对于安乐死是否可行,是否合法的争议,特别是对于被动安乐死争议最大,美国的各州有着不同的法律法规,英国的安乐死始终没有合法化,荷兰作为允许安乐死,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对于真正实施安乐死也有着诸多的限制和规定。
对于安乐死介绍可以让学生们反思几个问题:是否支持或者反对安乐死?原因是什么?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安乐死的主体是何人?究竟有谁来执行安乐死?带着这些问题,才能来领学生们进一步思考生命本身的哲学问题。
二、《科技伦理》课程关于安乐死教学中的基本方法
在对于现状分析之后,实施的采取相应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安乐死的命题,从而理解生命本身的真谛。具体看,可以通过案例以及视频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
1.案例导入,通过比较,提出问题
因为生死权问题而成为全球焦点的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的与中国孩子李燕要求安乐死的两个案例之间的比较最能说明问题。终年41岁的特丽·夏沃,因为在1990年心脏病发,导致脑部缺氧造成永久性损害而成为植物人。8年之后,她的丈夫迈克尔·夏沃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拔去特丽的“生命之管”。在接下来的7年里,特丽·夏沃的进食管拔了又插、插了又拔,到底是继续还是放弃?最后,争端不断升级,甚至摆到了美国法院、国会甚至总统布什面前。现在虽然特丽已经死去,但却留下了难解的命题。6岁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李燕,由脚趾的麻木渐渐向上,大腿、腰部、手臂、脖子,直至全身肌肉萎縮,提出:“死亡的权利,是我活着努力的目标。”,这两个例子都不禁要问:没有意识的人能不能算是活生生的人?生命究竟是质量重要还是数量重要?是要活得长久还是活得精彩?
2.身边事例,引发反思
在课程的教授中,可以布置一些作业给学生做,让他谈谈对于安乐死的看法。除了一些泛泛之谈以外,其中有一位学生的父亲患了肝癌,过世了,对这个问题特别有自己的感触,引发了去发觉身边事例的想法,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来反思问题,效果更佳。
身边案例让学生们开始思考两个问题:如果安乐死的是自己的亲人,是否会同意亲人这么做?如果自己面临可以安乐死的情况,是否会选择安乐死。大多数的同学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做出不一样的回答,对待亲人和对待自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生命是否属于自己?别人能否左右你的生死?这也是生命哲学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3.影片分享,开展讨论
关于安乐死的新闻报道都非常的多,电影中涉及此内容的也不在少数,值得推荐的电影是200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西班牙电影《深海长眠》。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Ramon Sampedro的西班牙人的真实故事,三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支持安乐死的斗争中,并且努力争取他自己死的权利。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终身瘫痪,忍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中过活了26年,已经无法领会到活着的意义。他一次又一次的申请安乐死,却无法获准。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男主人虽然一心求死但始终保持着微笑面对他人,还制造了很多方便他活动的机器,似乎对于生活还有着热情;看到了两位女主角与男主角在帮助其安乐死的过程中所滋生的爱情;看到家中的父亲和兄弟精心的照顾其起居,所以永远不能理解其这样的选择;看到家中的小辈在努力的帮助叔父完成安乐死的愿望。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故事,故事的结尾男主人公最终完成了他的心愿——安乐死,而原来愿意陪同其赴死的女主人公最后却犹豫了。学生们可以对于这个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各种细节开展讨论。爱情、亲情、友情,面对死亡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一面是一心一意照顾病人的家属,一面是一心一意想要寻死却又无能为力的病人,立场不同,选择不同,究竟谁才正确?一面是想要唤起求生意志的朋友,一面是愿意共同赴死的爱人,究竟谁才是真正为了病人着想?究竟死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终方式?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影片分享之余开展讨论。
三、关于生死观的若干思考
课程本身对于安乐死的介绍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赞成或者反对安乐死,而是要引发学生们对于生死的理性的认识,生死从来都是一个哲学命题,只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是否属于个人所有?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现实的答案是:没有。否则自杀就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行为,至少是一种别人无权干涉的行为。但事实是,在所有理智的社会,自杀都被视为一种悲剧,是必须坚决反对的行为。这个态度是建立这样一种认识之上:人的社会性。每个人并非一座孤岛,他(她)的生命,与社会息息相关。更何况,这种主动选择的死亡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 在中国传统中,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强调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个人无权安排自己的生命状态。当然,不论神学还是伦理学,又都有其生物学的本源,那就是人类繁衍种群的本能。任何人,只要他(她)还没有死亡,理论上他(她)就有可能为种群继续做贡献。种群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以生命决不仅仅只属于个人。
生命并不是个人的事情,所以生死有时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选择自杀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消极的行为。
2.生命就是质量重要还是长度重要?
对于个体的尊重究竟是保持生存还是使得生活变得更有质量?安乐死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肯定尊重个体的重要性,区别在于一个肯定的是生存权,一个肯定的是生活的质量。肯定生活质量的人会认为,生命固然是应当受到保护的,然而人的愿望的实现,人的尊严的维护,也是人道主义的重要方面。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终有一死,这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一旦当生命个体处于濒临死亡状态,现代医学又无回天之力时,对生命的保护已经失去任何意义。而认为人活着比什么重要的观点同样是对个体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有一定的价值,都是人类的一分子。社会对每个人不仅有安置的权力,也有保护的义务。对那些被认为是社会“负担”的患者进行救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职责,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但并不是说,如果生活没有质量就可以去选择死亡,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追寻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是美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有着有效期限的,美好的短暂使得我们学会珍惜,也是我们想尽办法延长美好。珍惜固然重要,然而事物的“有效期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要寻找这样的方式,在有效期限内发挥最大的潜质,发觉更加美好的生活,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去寻找美好,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才更加绚烂多彩。
3.对家庭的责任也是正确看待生死问题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就十分注重生时的价值和意义。儒家思想中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论语》中也有“生死有命”的说法。儒家对于死亡应该秉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下,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伦理系统,而这种伦理系统有着严格的等级和人伦次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连人的生死都包括在内,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血缘亲情关系。血缘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血缘关系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纽带,氏族社会产生与发展也是依靠这一纽带的,可见血缘关系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伦常理上,基于血缘亲情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孝”,晚辈对长辈要尽孝,在生死的问题上就是对长者死老病死的关怀。“养老送终”、“颐养天年”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对老者生死问题的诠释。对年老甚至重病的親人采取安乐死的方式结束其生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习俗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与孝道相冲突,也容易导致其他亲属的非议和反对,从而破坏了血缘关系的稳定。相对的,家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是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一部分,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和期望。
本论文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项目:《科技伦理》课程建设(编号k201122005)以及《科技哲学》(编号k201122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