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freeb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优雅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构建多形态、全方位、立体化的制度文化,形式多样的活动文化建设,实现师生共同的精神目标。
   关键词:班级文化;信息化;小学文化
   班级作为有机整体,在教学、生活过程中,应当做好班级文化的打造,通过班级文化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方式的完善,学生的学习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势更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活用“互联网 ”创设班级特色氛圍
   (一)成长档案墙——记录学生点滴成长
   教室设有成长档案墙——成长的记忆。这面特色墙是一棵大树,每片树叶都挂着孩子的成长档案袋。教师可以借助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将其延伸为德育教学资源,在班级的相关区域进行集中展示,在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依托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使家长可以掌握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如通过交流,剖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案。
   (二)作品展示区——展现学生自我风采
   充分利用走廊等空间,在相应区域设置展品区,展品区主要呈现学生的优秀作品,如“传统节日宣传版面”,学生在确定创作主题后,自主通过相关互联网等路径,汇总、收集各类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版画的创作;“迎国庆”电子手抄报大赛,学生在电脑课上设计制作电子小报,较传统的手抄报内容更丰富、版面更精美。教室内的作品展览区,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更新的对象主要针对学生手抄报、优秀作文等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突出榜样的导向作用。老师也将这些作品拍成照片或者做成微视频的形式传到班级群、微信群中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一起欣赏孩子的优秀作品。
   依托网络的虚拟环境,逐步打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健全课程教学体系,推动小学班级内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巧用“互联网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个性班级公约——引领学生求真向善为美
   围绕“当礼仪星、做智慧星、争文明星、成未来星”这一班级奋斗目标,制定“星约定”。本约定通过微信、QQ等平台,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班级内部设立在线讨论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定期开展讨论班级事务,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实于行动,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星约定,约定形成后,通过电子公告牌将公约进行发布。在公约的框架下,学生获得更好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价值取向。
   (二)值日班长制度——增强班级团队精神
   班级日志的记录,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关注班级事务、关注自身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值日过程中,记录下班级一天内的活动,保证学生融入班级之中,逐步积累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值日班长和班主任将这些班级日志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发布在班级空间里,公布最新动态,从而促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优化班务管理,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三、善用“互联网 ”开展学生特色活动
   (一)班级童话汇编——展现学生智慧结晶
   小说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裨益。例如《丁丁当当奇遇记》是整个班级童话故事的合集,在创作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童话中的相关情景模拟出来,在音频、视频等各类手段的支持下,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将德育资源直观化,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充分利用Word、photoshop、PDF等编辑软件,为自己的书配上封面和插画,这本书中的每一笔、每一幅画都是班级孩子智慧的结晶。
   (二)多彩竹文化活动——养成少年君子风范
   班级将竹子作为班级文化的主要载体,开展多元的主题文化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诗歌比赛、写作比赛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竹子的精神内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丰富的主题文化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贴近竹子,形成全方位的班级文化建设体系,为德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除了做好上述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多媒体网络等方式,将竹主题更好地呈现,尤其教师可以采取直播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班级特色文化的呈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促进班级文化的有效建设。
   参考文献:
   [1]闫娟,王立双.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9).
   [2]杨明.浅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1).
   [3]邵振飞,孙丽萍.小学德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4).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兒园教育阶段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时期,是开发孩子大脑和启迪智慧的关键,随着国家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也逐渐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传承乡土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探索地方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有效途径,促进丰富幼儿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园阶段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保障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关键词:地方资源;幼儿园教学;人文素养 
摘 要:诗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文学修为和艺术锤炼,因而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首先阐述诗词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展示研究价值;然后详细论述诗词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科学培养:借助美轮美奂的诗词意境、借助情真意切的诗词内涵、借助天马行空的诗词想象。   关键词:诗词教学;阅读兴趣;小学生;培养   在时代创新理念与三全育人理念的促进下,广大教师开始致力于诗词教学的创新与拓展,力求改变小学生对
摘 要: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现代高中教育关注的重点。针对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从事高中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提出用爱助力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从而达到有效开展德育的目的。   关键词:爱和智慧;高中班主任;德育   德育是现代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德育是从学生内心出发,需要相关班主任具备多种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另一方面,德育能够改善传统教育工作中“治标不治本”等教学问题,从而
摘 要:对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的一些技巧进行探讨和实践,對小学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有所借鉴和启发,从而更好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技巧   对于班主任而言,“教书,育人”有着它丰富的内涵:不仅意味着对班集体的整体建设要有思想、有规划、有创造、有超越,还意味着在工作中运用教育技巧,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爱为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说
摘 要: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以一堂获得高度好评的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进一步阐明如何在高三复习课中创设情境,通过实验探究、模型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和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提升能力。   关键词:高三复习课;教学案例;化学学科素养;能力提升   一、教学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学生必做实验: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
摘 要: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对于提升学生主动性和互动性的课堂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学教育;科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基本素养的基础和启蒙阶段,对于科学科目来讲,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认知框架,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因此,教师要注意合理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和课堂设置,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进而帮助他们提升科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教学过程和评价模式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突破了传统制式下的单一课堂教学和评价形式,构建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前景的评价制度。全部教学活动都必须依托于课堂展开,保证课堂才是教师教学的关键阵地。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就现实情况来说,“教学评一致”视野所指的是立足于现有的课堂教学,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主要导向,令教学环节、学习环
摘 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道具布置、空间设计、师生互动、心理指导等手段营造课堂教育气氛,促进教育的完美实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良好的美术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课程;教学质量   在日常生活当中,美无处不在,对我们而言,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没有发现美,发现美和探究美本身便是
摘 要:随着部编本教材的推广使用,课程改革的优化越来越深入,初中英语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要与之相呼应。在
摘 要: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浅薄意见,以供广大同行交流使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研究;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