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多年来,教师殚精竭虑,然而收效不高,它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瓶颈。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涉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开发。做得好,会植起一棵棵智慧之树,开满鲜艳花朵,结满芳香硕果;做得不好,则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没兴趣,一写作文就为难,读着别人的文章难以触动心灵,置身生活却又麻木不仁。
那么,怎样植起一棵棵智慧之树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作了这样的尝试:创新作文视角,有效作文。久留一地总看不到绮丽的风景,久驻一处总掘不着珍稀的宝藏。换个地方觅掘,宝藏那么丰瞻!观光掘宝如此,作文写作亦然,要想把作文写出新意,寻找新的生活素材固然是一条途径,而以新的视角来处理老素材则是更见功力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表现生活,不仅可以表现事物的不同侧面,而且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作者角度选得好,往往能触发新奇巧妙的构思;角度选得不好,想象的翅膀就难以飞腾,文章就会显得平庸、呆拙。
下面介绍四种创新角度的方法:
一、以侧面表现来取代正面描绘
正面视角是一个大众化的视角,从正面入手,极易堕入俗套,而从侧面入手,更易显出构思的精巧。最常见的侧面角度是烘托、映衬。好比刻划一个人物的美貌,高明的作者总要避免正面的精雕细描,而是采用“烘云托月”的方法来调动读者的想象。如《陌上桑》就是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对罗敷的反应来刻画罗敷的美貌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鬓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全诗对罗敷的眉眼、身材无一字描绘,但读者可以驰骋想象,尽情地依照自己对美的理解与感受,把美丽赋予罗敷。这样,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罗敷,也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一人挑剔罗敷的美丽。写作可以不以自己的身份出线,而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转换角色来写人记事,借用他人个性化的语言来独特地描绘特征、来表情达意。
二、从物的角度来写人的感悟、情感
周敦颐为了表现自己的安贫乐道与洁身自好,便是借了“莲”这个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朱熹为了表达“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这一独特的读书感受,选择了“半亩方塘”这一具体形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无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想想,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物,周敦颐的文章将是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朱熹的《观书有感》将会成为枯燥的说教。此外,屈原的《雷电颂》、高尔基的《海燕》也是从物的角度来说理抒情的佳作。写作时可以用拟人的手法用意活的体裁站在“物”的角度,编撰一个新奇的故事,用或浓或雅的意趣来明章显旨。
三、以点的折射来代替面的铺陈
初中学生的习作一般七百字左右,要想在较短的篇幅里表现较复杂的内容,就必须尽量避免笨重的事实交代。例如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要写尽那百万雄兵的声威、那风云变幻的战场、那错综复杂的矛盾及该战的重大影响,非鸿篇巨制难以完成,而且也难以写出新意。唐代诗人杜牧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愿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回避了对战争场面的铺陈交代,而是从赤壁附近泥沙中发现的一截断戟写起:“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一截断戟展开联想,以“二乔被掳走锁进铜雀台”这个点来反映赤壁之战,如果东吴失败,将对东吴政局造成重大影响,仅用四句话就概括了一个著名战争,并且引人深思,可谓以小见大、出奇制胜。再如,都德反映普法战争的小说《最后一课》,在选择观点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没有描写战争场面,仅是从最后一堂法语课这个点切入,来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及普法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写作时可以小见大,来表情达意,彰显深刻主题。
四、以次要人物作为主要视角
通常的写法是让主要人物作为文章叙述的主体,但在作文时我们有时也不妨从次要人物的角度来讲叙某一故事。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故事的主要人物其实是菲利普夫妇和于勒,但莫泊桑却并不让菲利普夫妇或者于勒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而是以一个在故事中无足轻重的小孩作为叙述者,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因为如果站在菲利普夫妇的角度来讲这个“富贵则视如福音,贫穷则兄不认弟”的故事,很难写出他们的庸俗自私,他们不能觉察自己的缺点或不会充分暴露自己的丑陋,即使让他们讲,也将是另外一种掩盖了事实真相的版本,这样就不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上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重要的是要善于根据所写的内容来选择最佳角度。我们一方面要克服思维上的惰性,打破惯常的思维模式,要学会创新。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过:“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是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另一方面还要精益求精。因为最佳角度往往要与“次佳”、“中佳”等角度相比较后才能最后确定,如果浅尝辄止,最佳角度就很可能与我们失之交臂,最佳效果也就难以达到了。总之,面对作文考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构思,这样文章就会新意叠出、灵彩闪烁。
那么,怎样植起一棵棵智慧之树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作了这样的尝试:创新作文视角,有效作文。久留一地总看不到绮丽的风景,久驻一处总掘不着珍稀的宝藏。换个地方觅掘,宝藏那么丰瞻!观光掘宝如此,作文写作亦然,要想把作文写出新意,寻找新的生活素材固然是一条途径,而以新的视角来处理老素材则是更见功力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表现生活,不仅可以表现事物的不同侧面,而且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作者角度选得好,往往能触发新奇巧妙的构思;角度选得不好,想象的翅膀就难以飞腾,文章就会显得平庸、呆拙。
下面介绍四种创新角度的方法:
一、以侧面表现来取代正面描绘
正面视角是一个大众化的视角,从正面入手,极易堕入俗套,而从侧面入手,更易显出构思的精巧。最常见的侧面角度是烘托、映衬。好比刻划一个人物的美貌,高明的作者总要避免正面的精雕细描,而是采用“烘云托月”的方法来调动读者的想象。如《陌上桑》就是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对罗敷的反应来刻画罗敷的美貌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鬓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全诗对罗敷的眉眼、身材无一字描绘,但读者可以驰骋想象,尽情地依照自己对美的理解与感受,把美丽赋予罗敷。这样,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罗敷,也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一人挑剔罗敷的美丽。写作可以不以自己的身份出线,而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转换角色来写人记事,借用他人个性化的语言来独特地描绘特征、来表情达意。
二、从物的角度来写人的感悟、情感
周敦颐为了表现自己的安贫乐道与洁身自好,便是借了“莲”这个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朱熹为了表达“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这一独特的读书感受,选择了“半亩方塘”这一具体形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无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想想,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物,周敦颐的文章将是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朱熹的《观书有感》将会成为枯燥的说教。此外,屈原的《雷电颂》、高尔基的《海燕》也是从物的角度来说理抒情的佳作。写作时可以用拟人的手法用意活的体裁站在“物”的角度,编撰一个新奇的故事,用或浓或雅的意趣来明章显旨。
三、以点的折射来代替面的铺陈
初中学生的习作一般七百字左右,要想在较短的篇幅里表现较复杂的内容,就必须尽量避免笨重的事实交代。例如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要写尽那百万雄兵的声威、那风云变幻的战场、那错综复杂的矛盾及该战的重大影响,非鸿篇巨制难以完成,而且也难以写出新意。唐代诗人杜牧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愿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回避了对战争场面的铺陈交代,而是从赤壁附近泥沙中发现的一截断戟写起:“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一截断戟展开联想,以“二乔被掳走锁进铜雀台”这个点来反映赤壁之战,如果东吴失败,将对东吴政局造成重大影响,仅用四句话就概括了一个著名战争,并且引人深思,可谓以小见大、出奇制胜。再如,都德反映普法战争的小说《最后一课》,在选择观点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没有描写战争场面,仅是从最后一堂法语课这个点切入,来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及普法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写作时可以小见大,来表情达意,彰显深刻主题。
四、以次要人物作为主要视角
通常的写法是让主要人物作为文章叙述的主体,但在作文时我们有时也不妨从次要人物的角度来讲叙某一故事。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故事的主要人物其实是菲利普夫妇和于勒,但莫泊桑却并不让菲利普夫妇或者于勒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而是以一个在故事中无足轻重的小孩作为叙述者,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因为如果站在菲利普夫妇的角度来讲这个“富贵则视如福音,贫穷则兄不认弟”的故事,很难写出他们的庸俗自私,他们不能觉察自己的缺点或不会充分暴露自己的丑陋,即使让他们讲,也将是另外一种掩盖了事实真相的版本,这样就不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上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重要的是要善于根据所写的内容来选择最佳角度。我们一方面要克服思维上的惰性,打破惯常的思维模式,要学会创新。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过:“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是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另一方面还要精益求精。因为最佳角度往往要与“次佳”、“中佳”等角度相比较后才能最后确定,如果浅尝辄止,最佳角度就很可能与我们失之交臂,最佳效果也就难以达到了。总之,面对作文考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构思,这样文章就会新意叠出、灵彩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