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1月份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见《教育部网站》)
通过开展“给祖国拜年”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唤起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和先辈英模的热爱,应当说这一活动的出发点和用意是好的。然而,教育部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不少网民的批评,原因何在?在我看来,错不在活动本身,而是活动开展的方式有问题——“给祖国拜年”活动需要的只是倡导或倡议,而不是压任务式的“组织”。
拜年,本是一个感情色彩浓厚的个人行为,它发乎个人的感情而行之于外,属于私人领域的范畴。“给祖国拜年”活动虽然意义重大,我相信让学生给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英烈拜年也是愿意的,但一旦变成政府部门压任务式地组织“拜年”,无疑会让这一活动变味。因为拜年只有自愿才有意义,成了任务的拜年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教育部这一“命令”引发民众反感的原因。虽然这一活动并不是教育部单独发起的,而是其联合中央文明办等6个部委组织的,但这样下达任务式地“给祖国拜年”,教育部门恐怕是第一家。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给祖国拜年呢?显然,对于这种拜年活动,应当是提倡或倡议,而不是组织和要求。显然,如果教育部门说“倡议”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就不会引起网民如此强烈的反应。相对于“要求”来讲,“倡议”给了学校和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不带那么强烈的“官气”。“官气”越重,学生越不喜欢,民众也会反感。倡导爱国,这是民众也愿意做的事情,而且我国百姓向来不缺乏爱国热情,只不过不需要、不喜欢被“要求”去做。
在如今这种提倡法治、私人权利日益伸张的时代,民众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民众不喜欢政府部门把公权力之手伸到私人的领域,在拜年这一小事上也是如此。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厘清权力的边界,要明白哪些事情可以用行政的方式去“要求”,哪些只能是倡导。只有真正了解民众的心理需求,坚守公权力的边界,遇到类似于“给祖国拜年”之类的事情,才能采取正确的做法。否则,原本很好的初衷会因为方式方法欠妥而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本栏责任编辑邹韵文
通过开展“给祖国拜年”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唤起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和先辈英模的热爱,应当说这一活动的出发点和用意是好的。然而,教育部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不少网民的批评,原因何在?在我看来,错不在活动本身,而是活动开展的方式有问题——“给祖国拜年”活动需要的只是倡导或倡议,而不是压任务式的“组织”。
拜年,本是一个感情色彩浓厚的个人行为,它发乎个人的感情而行之于外,属于私人领域的范畴。“给祖国拜年”活动虽然意义重大,我相信让学生给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英烈拜年也是愿意的,但一旦变成政府部门压任务式地组织“拜年”,无疑会让这一活动变味。因为拜年只有自愿才有意义,成了任务的拜年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教育部这一“命令”引发民众反感的原因。虽然这一活动并不是教育部单独发起的,而是其联合中央文明办等6个部委组织的,但这样下达任务式地“给祖国拜年”,教育部门恐怕是第一家。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给祖国拜年呢?显然,对于这种拜年活动,应当是提倡或倡议,而不是组织和要求。显然,如果教育部门说“倡议”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就不会引起网民如此强烈的反应。相对于“要求”来讲,“倡议”给了学校和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不带那么强烈的“官气”。“官气”越重,学生越不喜欢,民众也会反感。倡导爱国,这是民众也愿意做的事情,而且我国百姓向来不缺乏爱国热情,只不过不需要、不喜欢被“要求”去做。
在如今这种提倡法治、私人权利日益伸张的时代,民众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民众不喜欢政府部门把公权力之手伸到私人的领域,在拜年这一小事上也是如此。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厘清权力的边界,要明白哪些事情可以用行政的方式去“要求”,哪些只能是倡导。只有真正了解民众的心理需求,坚守公权力的边界,遇到类似于“给祖国拜年”之类的事情,才能采取正确的做法。否则,原本很好的初衷会因为方式方法欠妥而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本栏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