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建设包含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两个部分,准确了解到处理好该部分关系是目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建中一定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公共图书馆属于本区域的文献数据服务中心与文化数据共享中心,地区文献信息库创建属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创建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关系,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创建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自2011年起,全国全部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始对外免费开放,公共区间设施场所都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础服务也都免费。公共图书馆是本地文献数据资源集散中心,对社会传输知识、传送科技信息、推行研究成果、促使技术进步有很大作用。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進步,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与系统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环境下,以往的文献数据资源已明显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强化网络背景下文献数据资源建设,挖掘公共图书馆对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体系关系
  (一)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关联
  纸质文件属于基础馆藏,涉及纸质图书与纸质期刊,以迎合用户要求为基本目标。电子文献在纸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处理,主要涉及电子书籍、电子期刊以及信息库,以搜索为基本目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质文件的缺点,两者属于互补的关系。纸质文献内容与电子文献资源的组成比例,能够体现出整个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以往的公共图书馆普遍都是纸质文献,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电子文献信息逐渐被挖掘,突破了纸质文献的限制性。
  (二)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关联
  网络背景下,图书馆文献信息由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所构成。因为虚拟馆藏具备不受时空制约的优势,可以借助网络供读者及时存储并得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由此,虚拟馆藏更受读者的关注。由网上无序的文献资源变成图书馆内虚拟馆藏,是互联网背景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1]。图书馆具备对实体文献实现标引、著录、排序以及索引等整序的多种优点,其还极易把网络上的各类文献信息通过图书馆采编人员选择后,整理排序变成本馆的虚拟馆藏。互联网中文献信息并不是全部免费开放的,部分信息检阅也要付费。所以,所有图书馆的虚拟馆藏,都不是无限的,其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二、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途径
  (一)创建健全的书目信息库
  互联网背景下,馆藏资源的网络化属于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内容,还是公共图书馆给读者提供资源服务的基础。馆藏网络化数据资源创建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化书目信息库,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全面上网奠定基础。同时,书目信息库是图书馆得到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的重点,是信息共享的物质前提。现阶段,各公共图书馆均把传统馆藏资源录入电脑中,并开展书目信息库的建设工作。在建库环节,要组建CNMARC格式的服务咨询小组,进而指导对格式的落实;而且,要组织信息库创建专家委员会,全面研发各种专题书目资源信息库。
  (二)充分研发使用现存的文献资源
  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信息的开发与合理使用。怎样提升文献加工深度及整体处理质量,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是互联网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关键课题。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网络信息的丰富,给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增加了渠道,尤其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文献资源提出了较高要求,资源不再以疏开信息多而获胜,其更加重视借助多种媒体获得文献的速度以及提供便捷应用的程度。
  充分研发使用文献资源,就宏观讲,是指在加强电子出版物与网络资源采集量的基础上,做好现实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首先,图书馆现存文献信息资源依旧是当前最受用户欢迎的资源种类,其满足人类的阅读习惯,具备阅读浏览便捷的特征。其次,现实馆藏依旧是图书馆收藏的核心,是图书馆提供数据服务的基础,还是提供网络文献的有效保障[2]。最后,当前互联网上所提供的文献中,全文内容较少,二次文献资料很多,很难满足读者的最终要求。所以,研发使用现有文献信息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与长期任务。就微观上讲,当前,图书馆对信息的标识加工依旧以资源的外表特点为主,为更好地实现利用,要求对文献信息予以深加工,即对信息所蕴藏的理论概念进行处理,令文献不仅有其总体索引作用,还有以理论概念为单位的基础单元索引意义。如此一来,文献就不只是一个知识载体,并且成为一种数据资源,读者使用后,可以形成较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三)全力开发网上资源
  处在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其文献数据资源既包含本馆的现实文献,还包含诸多从网络上采集的虚拟馆藏。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大馆藏文献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深入开挖网上资源,丰富虚拟馆藏。利用互联网把相关文献资源拷贝安装在图书馆内部服务器上,然后利用本馆的区域网为读者提供服务,或是开发国外数据资源代理服务设备,将国外的有关资源定期进行拷贝,供用户查阅。
  公共图书馆在研发使用网上文献资源时,应主要考虑两点内容:首先,合理分配网络文献资源。要在本馆互联网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参加本系统或本区域的文献资源建设,划分不同“节点”上的文献资源关键点、范围、类别、时间以及数量布局,统筹兼顾,防止文献信息的重复录入,确保网络文献资源的全面与及时性,为读者带来更为便利的资源服务[3]。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发使用网上数据资源。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数据资源库,其数据资源涉及范围广,处在分散、无序状态下,给读者的索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分类、标引、搜索等方面的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收集、加工、整合网络文献资源,使其实现有序化,实现网上资源的迅速查找与获取。   (四)创建特色馆藏信息库
  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信息库,是开发馆藏网上文献资源并合理分配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国内的信息库数量很多,但还没有得到较好的适应,其关键原因在于资源没有得到科学配置,信息库建设没能实现有效合作与科学分工,造成信息库的重复创建及质量较差,使用率自然就低。
  各公共图书馆都有自身的特色馆藏,强化特色资源建设,参与大规模的资源建设工作,而且将自身的特色館藏文献信息化,并提供网络服务,是对其他图书馆中虚拟馆藏的有效补充。图书馆中专业人士要按照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特殊读者的信息要求,将有特色的文献资源采集起来,经加工划分,创建各种专题信息库,并让这些信息库实现标准化、系统化,形成充满地区特点的数字产品,提供给读者应用。
  (五)采用新技术
  二十一世纪环境下,图书馆的体系框架将从传统与实体图书馆朝着实体书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并存转变,读者要求的是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自由咨询、检索、使用虚拟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源,不受借阅空间的制约,是文献资源实现共享的“大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如此就需要各图书馆注重引入并采用中文资源处理技术、微缩科技、信息库技术、多媒体科技、光盘系统、网络通信系统、虚拟现实和计算机系统等新技术,引入满足本馆文献资源创建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设施及了解该技术的专业人员,所有图书情报工作者和其他广大科技人才要根据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实施系统软件的研发、设计与支座,强化图书馆区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网等平台操作人员高技能的培训和深层次的再教育。
  此外,创建一个全国性的功能完整、运行快速的文献资源建设网络与资源分布保障结构,而且强化各级各种图书馆的特色馆创建,综合系统网络系统软、硬件与技术支撑。同时,注重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信息库创建,尽早实现全国联合书目信息库建设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日益发展与推广,给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而且,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个长时间而繁杂的工作,一朝一夕是不可能完成的。公共图书馆一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利用网络优势,做好网络背景下文献数据资源建设任务,进一步变简单的物理馆藏结构为虚拟馆藏和物理馆藏相统一的整体结构,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要求。同时,需要充分使用国家免费开放的发展机遇,促进网络发展与文化繁荣,为创建好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庞恩旭.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变化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77-79.
  [2]洪星.论网络环境中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观念[J].现代情报,2003(2):51-52.
  [3]陈旭红.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切入点——着重以网络环境下《中国家谱总目》收录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1(5):54-55.
  [4]彭立.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J].图书情报知识,2001(1):31-32.
其他文献
【摘要】公共景观是区域人居环境和人文风貌的视知觉性内涵之一,在全国成功特色小镇案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推介作用。对特色小镇公共景观进行创新优化、合理论证、恰当创设,是新时代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切入面。本文围绕陕西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及后期优化策略进行调研分析,并确立研究议题,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调研梳理出针对性创新优化策略,使陕西省“特色小镇”项目的公共景观受众群策群力
【摘要】京砖是传统古建筑修建过程中常用的材料,其烧制周期长,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然而,随着传统落后、耗能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京砖烧制技艺作为一项非遗项目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本文意在通过对嘉善京砖烧制技艺的研究,探索在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工艺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并积极转型升级。  【关键词】嘉善京砖;非遗;干窑;传统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京砖,又名金砖,是传统古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設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资源,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珍贵的历史记忆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文化在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根本性作用,可以说失去文化的国家与民族是缺乏灵魂的。实现文化的繁荣需要文化自信,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十分重要。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
【摘要】地处云南西南部的德宏芒市傣族剪纸,民族特征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体现了芒市傣族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傣族民间剪纸艺人邵梅罕从小酷爱剪纸,常以身边的田园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展现傣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厚。2011年,邵梅罕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关键词】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邵梅罕;乡土气息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一、芒市傣族剪
【摘要】博物馆课程是馆校合作的一种模式,是系统化、可持续性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做好博物馆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博物馆展览和藏品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整合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馆校结合;寻找回家的路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博物馆领域广泛兴起馆校合作运动,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办展览、流动的博物馆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定期参
【摘要】本文结合曲阜孔庙木结构古建筑的特点,深入探讨了木结构建筑预防性保护和维修的方案,对木构架常见的残损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加固修缮方法,以期为今后曲阜孔庙木结构古建筑开展预防性保护和维修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维修保护  【中图分类号】K826.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木结构古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现存的木结构古建筑往往在不同程度存在损坏的现
【摘要】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南平市 
【摘 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将校园欺凌预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打造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包括以心理班会基地项目、校园心理情景剧明星项目为契机教育学生,利用“星爸心妈”讲师团、班级家委会成员影响带动家长,营造适宜校园环境,全面化、多途径、深层次地开展校园欺凌预防工作。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要】推进城市国际化是新时期杭州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杭州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江干区紧握机遇,积极贯彻落实城市国际化要求,取得一定成果,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域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江干区在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江干区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优势、难点和着力点,旨在为城市国际化建设助力。  【关键词】国际化;杭州;文化影响力
【摘要】本文针对《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这部作品进行了叙述与评价。笔者以书作者伊万?休伊特的视角为线索,进一步明晰“古典音乐”所面临的问题与处境。此外,在书中休伊特给出了消弭“裂痕”的办法并加以分析,可以看到他深厚的音乐素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问题依旧如故,“古典音乐”的处境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因此,称之为“不是答案的答案”。  【关键词】伊万·休伊特;古典音乐;裂痕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