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大众化阶段既是高等教育的必经阶段,也是连接精英化到普及化的过渡阶段,研究该阶段对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主要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有化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私有化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有化为主,私有化为辅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国有化模式。本文从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来的。他总结了若干个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国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最早发起于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基本都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各国大众化阶段过程中既有共同点,但也表现出一些各自的不同的地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起步比较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却呈现出独特的地方。下面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高等较大众化发展历程,总结出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以更好的解决我国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三种基本大众化发展模式
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扩张主体的性质来看,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大众化分为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有化为主,私有化为辅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有化发展模式;最后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私有化发展模式。下面将简单回顾一下三种发展模式的代表国家(英、美、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
1、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非大学系统(多科技术学院、新大学、继续教育院校)的扩张为主的大众化发展模式,称之为国有化为主,私有化为辅的模式。
英国是一个崇尚精英教育的国家。1963年发表的《罗宾斯报告》是英国进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志。英国教育当局的基本原则:一是在原有大学增加招生科目和人数;二是新建一批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这个原则英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有:(1)创建“新大学”。“新”既表现为主要由政府创办,强调为社会大众服务,又表现为重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培养。(2)创办技术性大学。将原有的高级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提升了高等技术教育的地位。这类大学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主要机构之一。(3)创建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为许多在非大学机构中学习的青年颁授学位,大大促进了非大学形式高等教育的发展。(4)建立侧重于学术性教育的大学教育体系以及侧重于职业资格培训的地方教育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这两种体系职能各异,从而规范与充实了英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结构。[1]通过这一些措施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1970年毛入学率为14%左右)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90年代(1995年毛入学率为48%左右)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2]。
2、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政府为主大力投资公立初级学院的大众化发展模式,称之为国有化模式。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启动与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国家。早在1862年,美国教育当局颁布《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兆。该法案通过赠地收入大量兴办农、工、技术等初级学院,迅速兴建了一批初级高等教育机构,到后来公立州立大学的崛起,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物质基础。二战后为安置退伍军人而出现的《退伍军人权力法》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契机。为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美国教育当局采取的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通过政府力量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建立了州立大学。州立大学的成立,一方面增加了高等教育机构,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加强了大学与国家的联系,其中引人瞩目的是农业与工程学科等登上了“象牙之塔”,大学开始向多学科的方向发展。第二、创建了两年制学院,称之为“初级学院”,丰富了高等教育机构。第三、推行了选修课制度,主动适应社会与学生个性多方面的发展的需要。选修制并不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物。但是在选修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分制却是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学分制开创了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先河,为推进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美国在1940年就使大学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达到15%以上,一举进入大众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毛入学率为49%左右,基本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4]
3、日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以发展私立短期大学和私立高等专科专修学校为重点的大众化发展模式,称之为私有化模式。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于20世纪中叶。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最主要特点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大众化的主力军。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日本通過颁布《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为战后的日本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高等教育方面文部省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创建专修专科学校。第二,建立短期大学。这两类学校几乎都是私立的,它们的建立满足了更多有志青年的求学愿望也为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大学生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由1950年的6%上升到1963年的15%。但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中大学生数占日本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55年的58%上升到1970年的70%。应该说,日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利用了民间办学力量而实现的。[5]
4、国外三种基本发展模式的共性和特征分析
从以上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看来,尽管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动因及采取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我们仍可以从其发展历程中发现以下主要共性:一是都在原有办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办学主体,形成了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相协调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二是各国都创建了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这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满足社会大众的广泛需求,适应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三是采取了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通过增加政府的投入、提高学生成本分担比重或利用“产业机制”达到筹措教育经费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短期、公平、快速的方式培养人才以扩大受教育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大多出于这一目的,它有利于家庭贫困、文化基础较差又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青年学生进入高校学习。[6]
由此可见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它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教育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大众化的主要动因是教育民主化思潮、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等理论的内在要求,而且这些理论思潮基本构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是在“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的理念下完成的,尤其在西方福利国家,高等教育被看成“义务教育”和社会福利范畴,政府承担起了大量的教育财政投入和责任。第三,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所以得以顺利实施,还在于其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第四,国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得益于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其中社会力量起了巨大的作用。第五,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基本是在自由“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在整个教育资源配置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起了很大的作用。[7]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独一无二的国有化模式
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采取扩招的方式,主要承担者从前期的普通本科大学转向后期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称之为自上而下的国有化模式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看来,我国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精英教育的国家。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录取的举人还是洋务运动办的新式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非常拔尖的学子。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走的是苏联模式,建国后到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奉行精英教育的路子。90年代末中国面临就业困难的严峻问题和国家经济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发展疲软,我国教育当局决定以教育为产业拉动国家内需和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过渡。为了扩大内需和缓解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1998年我国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文件的直接目标是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于是1999年我国决定实行以拉动内需为主要目的高校扩招拉开序幕。1999年到2004年我国的高校扩招主体是全日制本科高校。1998我国在校生是643万。到2004年全国各类高校高等教育总规模大约是2000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中绝大部分增长来自本科高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通过几年的本科高校扩招,其效果是相当的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扩招前相比,人才的含金量明显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剧。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借鉴了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把扩招的主体转移到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国家鼓励私人力量办学。因此,2004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高校。自2004年以来,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所有高等院校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增长速度惊人,短短几年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时民办高校也有所发展,并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了大众化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民办高校的兴起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分析
从以上论述看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有: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当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后,也隐含着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强烈的需求,或者说政府在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现状,但就其启动和实施的过程来看,基本上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的。第二,在我国,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国家不可能也没有条件提供全部的教育财政投入。相反,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缴费上学”正在成为一种共识。我国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的国家,面对收费上学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观念上和经济承受力方面,对那些收入偏低的群体而言都存在巨大的压力。第三,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折射的是精英教育和计划经济的烙印,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科类结构等不尽合理。第四,我国私立高等教育还不够强大。在我国私立高校叫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我国一直艰难而缓慢发展,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同程度偏低,私立高校办学层次偏低,对于它能否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存在质疑。第五,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这一时期正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计划经济的色彩仍十分明显。[8]
三、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之比较
英、美、日三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大众化的扩张重点均放在非正规的普通大学教育上,并没有放在全日制普通大学系统,而且具有反传统特征。美国重点发展公立的初级学院;英国重点是非传统型的多科性技术学院和新大学;日本是私立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为什么三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不同的国家在扩张的时候都有着相似的扩张重点呢?这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发展大众化过程中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为主导方向的,它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从业人员,强调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的特性,使高等教育的第三个职能——服务社会显得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了教育民主化的呼声,但是如此庞大的教育是任何政府或私人机构都不能单独承担的,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办学,因此有着私立办学传统的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重在发展公立初级学院,有着公立办学传统的日本重在发展私立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9]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低层次“专科”教育,不应该是高层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却恰恰是反其道而为之,直接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滑坡,随着这种扩张方式缺点的日益凸显,我国逐渐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重点转移到高职院校,逐步走上正轨。
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张重点在本科教育阶段,专科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地位一如既往的低下。后期大眾化的主要承担者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之快令任何国家望尘莫及。我们学界和国家一些研究者还美名其曰的宣称: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笔者看来这是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他们的眼中只有规模、数量,质量、效益早已抛之脑后,根本没有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急剧下降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压力不断增加。虽然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是他们都通过一些相应的手段妥善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如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借助立法与经费加强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的教学,同时利用市场机制促使各个高校关注质量;英国主要是通过严格控制学位与资格证书标准以规范高校办学;日本则是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咨询活动,充实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10]这些方面都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四、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思考
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模式既有国有化模式也有私有化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是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其目的和动因都有别于国外模式。这是我国特定阶段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们不能淡忘历史,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可行经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渐进式的进行高等教育改革。
要确保高等教育改革能够有效地进行和实施,我们有必要对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
首先,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本身的适用范围。马丁.特罗是总结西方若干个发达工业国提出的,这本身就值得质疑。因为我国不是发达国家,也不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这个理论在我国是否适用需要用时间来检验。像日本的有本章教授在分析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发现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日本的具体国情从而提出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同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是否适应?毋庸置疑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是不可逆转。虽然我国大众化的直接动因是拉动国家内需,但是后来的事实逐渐证明“人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大众化的根本目的不曾脱离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所以我国就算没有90年代末的金融风暴,也会逐渐意识到大众化的浪潮。
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础发展是否成熟。我们知道大众化阶段是连接精英化和普及化两个阶段的纽带。精英化阶段自然就成了大众化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否发展成熟直接影响到大众化阶段的正常发展。在我国,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并没有发展成熟。一方面高等教育没有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培养出杰出人才,我国各行各业的主页人才仍然短缺的现在从未改变过。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是“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出于拉动国家内需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的指令下走上大众化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完全是国家意志催生出来的。如果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看来,这种发展并不是一种先天内生的而是后天外生的,它违背了高等教育正常的发展规律。这些都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决条件没有发展成熟,基础非常不牢固。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没有认识到“教育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其自身首先要有坚实的基础。一般而言,教育、文化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跨越式’的捷径,只能一点一滴的改善,所有的神速的‘跃进’,所缺失的最后都得一一补上。”[11]高等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
再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真正内涵是在不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各个阶层的轻松自愿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在我国,大部分国民为了让孩子上大学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很多人是被迫接受高等教育的,因为对出身底层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只能把受教育来改变他们的处境的唯一出路。因此,造成了我国很多家庭“上大学就父母穷,不上大学穷自己”和高校贫困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的尴尬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很多国民生活水平确实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仍是“奢侈品”。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高校收费标准缺乏弹性和我国对贫困学生支助力度不够。国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轻松自由自愿的环境下进行的,他们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具备支付大学学费的能力,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比较正常的。在我国,这种情况刚好相反。我国国民还没有能力消费高等教育的时候进行大众化发展,明显与大众化的内涵相悖,造成了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而我们的办学者几乎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一味追求数据和规模效应。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认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将发展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出路。所以后期我国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重点转移到高职院校,這种做法不仅使我国院校数量上增加而且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坚持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重点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出路。
[参考文献]
[1][3][5][6]唐斌,王苏红量的增长与质的变革—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J],高等理科教育,1999(6).
[2]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4][9]张洪亚.英、美、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重点之比较和借鉴[J],现代大学教育,2002(3).
[7]张鹏.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8][10]黄涛,英美日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1]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来的。他总结了若干个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国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最早发起于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基本都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各国大众化阶段过程中既有共同点,但也表现出一些各自的不同的地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起步比较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却呈现出独特的地方。下面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高等较大众化发展历程,总结出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以更好的解决我国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三种基本大众化发展模式
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扩张主体的性质来看,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大众化分为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有化为主,私有化为辅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有化发展模式;最后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私有化发展模式。下面将简单回顾一下三种发展模式的代表国家(英、美、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
1、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非大学系统(多科技术学院、新大学、继续教育院校)的扩张为主的大众化发展模式,称之为国有化为主,私有化为辅的模式。
英国是一个崇尚精英教育的国家。1963年发表的《罗宾斯报告》是英国进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志。英国教育当局的基本原则:一是在原有大学增加招生科目和人数;二是新建一批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这个原则英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有:(1)创建“新大学”。“新”既表现为主要由政府创办,强调为社会大众服务,又表现为重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培养。(2)创办技术性大学。将原有的高级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提升了高等技术教育的地位。这类大学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主要机构之一。(3)创建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为许多在非大学机构中学习的青年颁授学位,大大促进了非大学形式高等教育的发展。(4)建立侧重于学术性教育的大学教育体系以及侧重于职业资格培训的地方教育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这两种体系职能各异,从而规范与充实了英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结构。[1]通过这一些措施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1970年毛入学率为14%左右)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90年代(1995年毛入学率为48%左右)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2]。
2、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政府为主大力投资公立初级学院的大众化发展模式,称之为国有化模式。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启动与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国家。早在1862年,美国教育当局颁布《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兆。该法案通过赠地收入大量兴办农、工、技术等初级学院,迅速兴建了一批初级高等教育机构,到后来公立州立大学的崛起,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物质基础。二战后为安置退伍军人而出现的《退伍军人权力法》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契机。为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美国教育当局采取的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通过政府力量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建立了州立大学。州立大学的成立,一方面增加了高等教育机构,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加强了大学与国家的联系,其中引人瞩目的是农业与工程学科等登上了“象牙之塔”,大学开始向多学科的方向发展。第二、创建了两年制学院,称之为“初级学院”,丰富了高等教育机构。第三、推行了选修课制度,主动适应社会与学生个性多方面的发展的需要。选修制并不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物。但是在选修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分制却是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学分制开创了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先河,为推进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美国在1940年就使大学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达到15%以上,一举进入大众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毛入学率为49%左右,基本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4]
3、日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以发展私立短期大学和私立高等专科专修学校为重点的大众化发展模式,称之为私有化模式。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于20世纪中叶。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最主要特点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大众化的主力军。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日本通過颁布《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为战后的日本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高等教育方面文部省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创建专修专科学校。第二,建立短期大学。这两类学校几乎都是私立的,它们的建立满足了更多有志青年的求学愿望也为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大学生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由1950年的6%上升到1963年的15%。但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中大学生数占日本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55年的58%上升到1970年的70%。应该说,日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利用了民间办学力量而实现的。[5]
4、国外三种基本发展模式的共性和特征分析
从以上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看来,尽管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动因及采取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我们仍可以从其发展历程中发现以下主要共性:一是都在原有办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办学主体,形成了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相协调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二是各国都创建了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这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满足社会大众的广泛需求,适应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三是采取了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通过增加政府的投入、提高学生成本分担比重或利用“产业机制”达到筹措教育经费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短期、公平、快速的方式培养人才以扩大受教育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大多出于这一目的,它有利于家庭贫困、文化基础较差又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青年学生进入高校学习。[6]
由此可见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它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教育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大众化的主要动因是教育民主化思潮、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等理论的内在要求,而且这些理论思潮基本构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是在“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的理念下完成的,尤其在西方福利国家,高等教育被看成“义务教育”和社会福利范畴,政府承担起了大量的教育财政投入和责任。第三,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所以得以顺利实施,还在于其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第四,国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得益于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其中社会力量起了巨大的作用。第五,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基本是在自由“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在整个教育资源配置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起了很大的作用。[7]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独一无二的国有化模式
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采取扩招的方式,主要承担者从前期的普通本科大学转向后期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称之为自上而下的国有化模式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看来,我国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精英教育的国家。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录取的举人还是洋务运动办的新式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非常拔尖的学子。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走的是苏联模式,建国后到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奉行精英教育的路子。90年代末中国面临就业困难的严峻问题和国家经济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发展疲软,我国教育当局决定以教育为产业拉动国家内需和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过渡。为了扩大内需和缓解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1998年我国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文件的直接目标是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于是1999年我国决定实行以拉动内需为主要目的高校扩招拉开序幕。1999年到2004年我国的高校扩招主体是全日制本科高校。1998我国在校生是643万。到2004年全国各类高校高等教育总规模大约是2000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中绝大部分增长来自本科高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通过几年的本科高校扩招,其效果是相当的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扩招前相比,人才的含金量明显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剧。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借鉴了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把扩招的主体转移到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国家鼓励私人力量办学。因此,2004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高校。自2004年以来,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所有高等院校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增长速度惊人,短短几年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时民办高校也有所发展,并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了大众化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民办高校的兴起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分析
从以上论述看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有: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当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后,也隐含着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强烈的需求,或者说政府在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现状,但就其启动和实施的过程来看,基本上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的。第二,在我国,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国家不可能也没有条件提供全部的教育财政投入。相反,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缴费上学”正在成为一种共识。我国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的国家,面对收费上学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观念上和经济承受力方面,对那些收入偏低的群体而言都存在巨大的压力。第三,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折射的是精英教育和计划经济的烙印,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科类结构等不尽合理。第四,我国私立高等教育还不够强大。在我国私立高校叫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我国一直艰难而缓慢发展,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同程度偏低,私立高校办学层次偏低,对于它能否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存在质疑。第五,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这一时期正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计划经济的色彩仍十分明显。[8]
三、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之比较
英、美、日三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大众化的扩张重点均放在非正规的普通大学教育上,并没有放在全日制普通大学系统,而且具有反传统特征。美国重点发展公立的初级学院;英国重点是非传统型的多科性技术学院和新大学;日本是私立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为什么三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不同的国家在扩张的时候都有着相似的扩张重点呢?这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发展大众化过程中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为主导方向的,它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从业人员,强调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的特性,使高等教育的第三个职能——服务社会显得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了教育民主化的呼声,但是如此庞大的教育是任何政府或私人机构都不能单独承担的,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办学,因此有着私立办学传统的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重在发展公立初级学院,有着公立办学传统的日本重在发展私立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9]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低层次“专科”教育,不应该是高层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却恰恰是反其道而为之,直接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滑坡,随着这种扩张方式缺点的日益凸显,我国逐渐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重点转移到高职院校,逐步走上正轨。
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张重点在本科教育阶段,专科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地位一如既往的低下。后期大眾化的主要承担者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之快令任何国家望尘莫及。我们学界和国家一些研究者还美名其曰的宣称: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笔者看来这是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他们的眼中只有规模、数量,质量、效益早已抛之脑后,根本没有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急剧下降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压力不断增加。虽然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是他们都通过一些相应的手段妥善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如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借助立法与经费加强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的教学,同时利用市场机制促使各个高校关注质量;英国主要是通过严格控制学位与资格证书标准以规范高校办学;日本则是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咨询活动,充实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10]这些方面都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四、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思考
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模式既有国有化模式也有私有化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是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其目的和动因都有别于国外模式。这是我国特定阶段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们不能淡忘历史,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可行经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渐进式的进行高等教育改革。
要确保高等教育改革能够有效地进行和实施,我们有必要对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
首先,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本身的适用范围。马丁.特罗是总结西方若干个发达工业国提出的,这本身就值得质疑。因为我国不是发达国家,也不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这个理论在我国是否适用需要用时间来检验。像日本的有本章教授在分析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发现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日本的具体国情从而提出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同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是否适应?毋庸置疑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是不可逆转。虽然我国大众化的直接动因是拉动国家内需,但是后来的事实逐渐证明“人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大众化的根本目的不曾脱离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所以我国就算没有90年代末的金融风暴,也会逐渐意识到大众化的浪潮。
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础发展是否成熟。我们知道大众化阶段是连接精英化和普及化两个阶段的纽带。精英化阶段自然就成了大众化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否发展成熟直接影响到大众化阶段的正常发展。在我国,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并没有发展成熟。一方面高等教育没有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培养出杰出人才,我国各行各业的主页人才仍然短缺的现在从未改变过。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是“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出于拉动国家内需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的指令下走上大众化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完全是国家意志催生出来的。如果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看来,这种发展并不是一种先天内生的而是后天外生的,它违背了高等教育正常的发展规律。这些都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决条件没有发展成熟,基础非常不牢固。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没有认识到“教育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其自身首先要有坚实的基础。一般而言,教育、文化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跨越式’的捷径,只能一点一滴的改善,所有的神速的‘跃进’,所缺失的最后都得一一补上。”[11]高等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
再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真正内涵是在不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各个阶层的轻松自愿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在我国,大部分国民为了让孩子上大学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很多人是被迫接受高等教育的,因为对出身底层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只能把受教育来改变他们的处境的唯一出路。因此,造成了我国很多家庭“上大学就父母穷,不上大学穷自己”和高校贫困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的尴尬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很多国民生活水平确实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仍是“奢侈品”。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高校收费标准缺乏弹性和我国对贫困学生支助力度不够。国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轻松自由自愿的环境下进行的,他们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具备支付大学学费的能力,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比较正常的。在我国,这种情况刚好相反。我国国民还没有能力消费高等教育的时候进行大众化发展,明显与大众化的内涵相悖,造成了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而我们的办学者几乎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一味追求数据和规模效应。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认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将发展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出路。所以后期我国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重点转移到高职院校,這种做法不仅使我国院校数量上增加而且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坚持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重点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出路。
[参考文献]
[1][3][5][6]唐斌,王苏红量的增长与质的变革—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J],高等理科教育,1999(6).
[2]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4][9]张洪亚.英、美、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重点之比较和借鉴[J],现代大学教育,2002(3).
[7]张鹏.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8][10]黄涛,英美日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1]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