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者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芯片变成鸦片,我们已集体沦为孤独症患者。
  纷繁的网络和日新月异的微信已精准地用其锐利又温柔的爪子,稳稳地抓住了现代人的软肋,建造起强大的网络帝国,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沦为它的俘虏。在集会中,在饭桌上,或在其他公共场所,我们即便面对面,不到三分钟,也会迫不及待地开始埋头于手机、网络和微信世界里,似乎那里所展示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与我们有很大的关系。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重要,我们只是飘过这个世界的一缕空气,一根羽毛,可是很多时候,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微信帝国里,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大树,是水源,是山川,我们的存在就是对世界的意义。嘿嘿,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哪怕你一个月一年都不上网,网络世界和微信帝国也并不因我们的撤离和疏远而衰弱消失,它的时空永远热气腾腾。
  微信的空间正逐步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空间,它基本上成了我们生活的秀场,但它注定无法代替一个人精神的走向。可虽明知如此,我们每天清晨和晚上还是分别以醒后睡前秀一次微信当作看时钟,醒来时第一时间看微信当作按闹钟。微信已取代日出和日落,冲击时间和大地的伦理,它不记有我们的精神刻度,但它在一天天一次次记录我们在俗世生活中的活色生香、孤独风光、酸甜苦辣。微信是我们情绪的晴雨表,是我们秀生活质量的窗口。
  如今看微信就像一个人每天的朝圣,我们捧着手机阅读生活圈子里熟人或朋友的信息时,那表情绝不亚于信徒捧着《圣经》朝圣、祈祷。人人埋头奋战,以手指为犁,勤耕细作,持续地发微信,仿佛手机就是一份自留地和试验田,似乎我们生活的所有意义和价值全都在里面。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在看手机看微信,手机微信已严重介入我们生存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它已成为个体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时代浮躁变迁的刻录者,我们急于在微信圈里“秀”。但我想说,繁华背后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荒凉和孤独。
  我们情愿去信仰一部手机和它缔造的帝国,却不愿去信仰让日升日落成为每天的美学仪式的审美亲近之心。看上去我们在微信空间里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格局和生活秩序,用微信这个晴雨表来记录我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概况并实况直播,使我们能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中展现无限的生活风光,但朋友之间见面却很少说话,即使说了话,也就是几句寒暄便开始埋头于微信空间、生活圈子——朋友圈组建的世界真有那么重要吗?
  微信正以零敲碎打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里植入芯片这枚鸦片,让我们不知不觉自愿沉溺于孤独症中。
  我很赞同青岛作家连谏说的一段话,她说:“现代人虽然有微博微信,每天看似很忙,其实还是孤单寂寞的,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旁观者,生活看似热闹却和自己没半分钱的关系。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站着一群手语者,每个人都在忙着表达自己,以为自己万众瞩目,其实谁也没有看谁。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心存幻想的表演者,興致勃勃,孤单自乐。不是在孤单寂寞里成长就是在孤单寂寞里享受自恋。”
  我觉得连谏的这段话就像一个有着多年内科临床经验的专家在以精微的刀法解剖着现代人外表繁华、内心寂凉的世界。它一针见血,字字蚀骨,让现代人内心里的那点“皮包下面的小”一下子一览无余。
  朋友圈试图将不同空间、不同精神纹理的人拉到自己的生活现场,但我想说的是,不同质地的精神不可能在同一个生活现场灵魂同频。我们所呈现的只是生活现场的表象和精神内在的纤毫,静水深流的世界无法用粗放的朋友圈子来呈现。
  当然,我们没有权力来用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定义别人的世界,我们可用手机和微信来修整和装饰个人生活的现场,这个现场就如同一个移动的容器,默默地承载和包容我们走过的世界、道路、光阴和它们散发的气息。
  但这注定是一个深渊和迷宫。微信开拓出的一方疆土,会让我们的时间一点一点在这个深渊和旋涡里沉溺下去,最终使个人的现实空间成为一片废墟,而你我只是站在废墟上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不孤单的人。微信,只提出生活的问题,却很难给出治疗现代人精神焦虑的处方。如果有一天微信这种网络空间被别的新兴媒介取代,它会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虚无寂静的下场?
  我们每天都发一次或多次朋友圈,如同深处吸食鸦片的瘾中,自我陶醉在那些毫无意义的点赞中,活在这些虚荣符号支撑的光华里一天天老掉。似乎我们不发微信就会被身边的人和这个世界抛弃,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究竟有多重要?
  握在我们手中的手机像一把双刃剑,剑内的鸦片在一点一点地溢出来,销蚀掉我们心灵的生机。如今,我们究竟该在哪里重新构造我们精神的原乡?
   (编辑
其他文献
马路边,生长着一棵树。  这棵树,已历经数番寒暑,遍体鳞伤,满目疮夷。  无数个天牛钻出的洞,仿佛在向路人宣示生活的悲苦;无数块汽車撞击的伤痕,像是在展示人们生存的艰辛;因为病毒流出的胶体,因为虫害结出的叶瘤,因为强风略显倾斜的身体,因为干旱或极寒而枯槁的细枝,因为电击或人为破坏而折断的主干……无一不在透视命运的多舛。  然而即使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在这样伤痕累累的状况下,这棵千疮百孔的树仍然顽强
小杨到局人事处上班没几天,见同事把废纸团、包装盒、饮料瓶等都扔进个破纸箱,她就向处长提议买个室内用的垃圾桶,处长咧咧嘴:“有必要,打个报告吧。”  小杨不太懂局机关的制度,心想:买个十块八块钱的垃圾桶还要打报告?但不能违背处长指示,她坐在电脑前敲了一阵键盘,打印机“吱”地吐出一张纸,有两行字:关于购买垃圾桶的请示报告:为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人事处特请示购买室内用垃圾桶一个。  拿给处长,他咧着大嘴
儿时,家乡的冬季寒冷、寂寞、漫长。霜降一到,草木枯黄,万物凋零,唯有小麦挺霜傲雪,做着绿油油的美梦。  忙碌一秋,该收的都收了,地里再无农活,老农们也可以歇一歇了。把锄头犁耙搁置在墙角,把蓑衣斗笠悬挂在墙上,汉子们一溜地蹲在墙角,抽着香烟,谈古说今;女人们则围坐在村头大桦树底下,缝缝补补,传播着马路新闻。此时,便有热心人开始张罗着请草台班子到村里唱戏了。  草台班子,顾名思义,是指那种走村串巷的小
《魏氏春秋》中,记载了关于嵇康的一则轶事:“初,康采藥于汲郡共北山中,见隐者孙登。康欲与之言,登默然不对。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  孙登不幸言中,嵇康后因吕安之事被诛杀,他的好友向秀曾写篇《思旧赋》来追思他,文笔凄怆,读之令人泫然涕下。《晋书·嵇康传》换个角度,记载孙登对嵇康的评价,是“性烈而才隽”,所以不能免于灾难。这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嵇康的
他找到城里最有名的医生看病,说自己经常头痛失眠、心悸发晕,等等。  医生给他做了认真全面的检查,认为不过是血压有些高,于是建议道:“你只要平时生活中快乐些就可以了,药物可能有效但真正康复还要靠自己。”病人很謙虚地回应:“医生,我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快乐起来,多年来几乎已经忘记如何笑出来,更不记得上次笑是什么时候了。”医生立刻很高兴地对他说:“这不是个问题,本地有个小丑可以让任何人,不论心情
打开一袋散发着迷人香味的薯片,你很难不被它诱惑,拿起一片放入嘴巴,随着“喀吱”声,马铃薯特有的清香立刻充溢了口腔,那满足的感觉会一直传递到大脑。一包薯片旋即就被你打扫得干干净净。  但市售的薯片大多是油炸的。高温油炸,会致使马铃薯中的维生素大部分损失;薯片中加入诱人的调味料,带进了大量的盐分和过多的增鲜物质,这对肾脏是个不小的负担。另外,油炸薯片含有大量饱和脂肪,过多食用对健康也十分不利。  如果
夏天的夜晚,可以看到天空中一条绚丽的光带—银河。在银河诸多的繁星中,一艘银白色的飞船正以极快的速度穿行着,这是刚从开普勒K11类地行星归来的探索号。很快,它又消失在了茫茫的宇宙中,像从未存在过一样。归途遇险  “船舱检查完毕,准备解除休眠状态。5,4,3,2,1……”随着机械声音倒数,两个玻璃盒子发出“嗤嗤……”的声响,一些淡蓝色的气体被排出,盒内渐渐发热。盒外的白霜融化,露出了玻璃盒下方的金属铭
宰相娄师德是狄仁杰的贵人,多次向武则天举薦狄仁杰出任宰相,但从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狄仁杰不知道娄师德多次推荐自己,很瞧不起娄师德,认为他太窝囊,只不过是个武将而已,还多次在武则天面前说他的坏话,多次排挤他到外地任职。  武则天很倚重娄师德与狄仁杰,便着手解决他们之间的误会与不和。  一天,武则天单独问狄仁杰:“你觉得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答:“娄师德作为将领能谨慎守职,至于是否贤明,我不
现在,我宁可喜欢一个爱恨交织的人,也不想被爱憎过于分明的人所吸引;我已经对简单的善恶二分法感到警惕和厌倦。换句话说,我更喜欢矛盾着的人,而不是那种按照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将世界和人一分为二的人。我越来越觉得矛盾着的人更真实更善良,也更能打动人心。  一个具有智识的人,会认识到这个世界绝不是万里无云,可以一目了然的。而人,则更加复杂多变,人性的幽深、交互、起伏超乎想象。小时候看电影,总喜欢把人物分成好人
欲善其事,就必然要处处周全,进一寸则多,退一尺则过,要准确且得当。正如电影人梁家辉曾说:“好的表演,一定是多一些计算,少一些即兴。”面面俱到的完美,常常历经时间的蓄谋与设计,唯有这样,才能美得全无死角。  所有看似毫不费力的轻巧背后,往往千曲百折。所谓捷径,多半是谦虚的“谎”,言者无心,信者却就此上了当。  即兴,倒像是十里长亭分别在即,突然凭空添来一双飞燕,要代为送君千里,这样的点睛之笔自然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