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图式在听力材料与学生之间充当“桥梁”的重要角色,教师要根据材料的内容、题材和难易程度对材料进行再加工处理,构建与材料相应的引导图式,帮助学生建立对材料的整体认知,消除焦虑状态,增强自信心,加快听力理解的过程,形成良胜循环。
关键词:听力教学;引导图式;桥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22-02
在语言教学中,听力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被列于首位的。但听力技能的提高较难有所突破。那么该如何通过合理的训练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呢?本文认为正确理解听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听前准备活动——建立和应用引导图式是提高听力效率的关键所在。图式的激活效应在教师训练学生听力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听力材料与学生之间充当“桥梁”的角色,使听力内容同学生已有图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和引导学生搭起一座从已有图式通向新图式(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之间的桥梁。这种具有激活功能的程序就是“引导图式”。
一、引导图式的构建
(一)词汇网:在给学生放录音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启发学生建立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词汇网。比如听前可以对学生指出:“This part is about culture shock”,引出主题,然后在黑板上建立一个包括symptom,homesick,adjustment等生词的词汇网。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主题举出相关词汇补充在词汇网上,然后再开始听录音。如果想增大一点听力难度,培养学生听猜、推断等听力微技能,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文章主题,而是激发学生利用词汇网上的信息词推断主题。
(二)问题图式:对于故事、对话等情节性比较强的听力材料,可将其概括为6w+1H问题图式,即:Who-Whom-When-Where-What-Why-How,形成问题框架,学生根据问题图式的项目一个一个地听录音材料,能过清晰地把握整个事件或故事。构建问题图式可以围绕着听力材料的以下几项内容:1、主题内容;2、时间、地点及人物;3、事件过程和结果;4、原因;5、问作者的观点态度。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中的短文“MarieCurie”为例,用问题图式提问如下:(1)Who is Marie Curie?(2)When did she win the Nobel Prize?(3)What did she do as a greatscientist?(4)Why did the public respect her so much?(5)why wasshe different from others?通过构建问题图式,布置相应的产生性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使之集中注意力,提高听力理解效果。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听前准备工作,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网络图:如果听力材料是说明文、议论文等较为复杂,知识性较强的一类文章,教师可以在听前组织和启发学生列出材料的内容结构提纲。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训练学生列结构提纲:1、提纲中只列出大标题,要求学生听后填补小标题;2、提纲中只列出小标题,要求学生听后写出大标题。这种网络图就是听力材料的概念关系图,符合图式理论关于信息加工的两种类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锻炼了学生综合一分析一综合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比如按照第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处理2009年12月份CET-4听力测试部分中Passage3,构建它的网络图。教师先提出大标题“What motivates the labors?”然后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去填补小标题,这时,学生大脑中的已有图式被激活,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填补小标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命题网络图式。
(四)语义图:所谓语义图,就是把文章的要点和内在关系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篇框架较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一记忆,激活学生己具备的语篇知识,对将要听到的内容形成正确预见,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以2009年12月份CET-4听力测试部分中Passage 2为例,构建一个语义图,这篇短文的主题是Is alien possible?在放录音之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提问:1 What did scientists once believe according to thepassage? 2 教师提问:What have scientists found about Europa,amoon of Jupiter? 3 教师提问:What have scientists come to know recently aboutthe formation of life?
语义图构建好后,让学生听录音,听完后修正语义图,修正后的语义图:
二、引導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听力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做出预测并验证预测的过程。通过预测,学生能够克服盲目性,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而且预测到的信息越多,听力理解的效果也就越好。其次,具有明确的任务性。与传统的听音模式(听录音、对答案)相比,实际上引导图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任务,学生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多,活动的机会越多,学生可理解性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最后,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照尺度。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大脑中已经形成了有关听力材料内容的预知,学生时刻以预知为参照,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提取、筛选,进行意义的重构,最后再与预知进行比较、修正,通过分析评价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听力理解的效果。第四,侧重语言内容,而非语言形式。在构建引导图式的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这种过程更接近于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第五,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建立引导图式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起着中介作用,他关注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注意的是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学生这个主体感知英语这个客体是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学这个过程实现的。
三、结论
图式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是听者的已有的图式与当前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图式在语言学习中不仅起着信息仓库的作用,而且在理解新知识和解决问题时也发挥其特殊的功能。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主动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积极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听力理解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积极主动地对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意图进行预测、分析、推断,而不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逐词逐句地刘一所听到的话语材料进行简单的解码。
关键词:听力教学;引导图式;桥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22-02
在语言教学中,听力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被列于首位的。但听力技能的提高较难有所突破。那么该如何通过合理的训练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呢?本文认为正确理解听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听前准备活动——建立和应用引导图式是提高听力效率的关键所在。图式的激活效应在教师训练学生听力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听力材料与学生之间充当“桥梁”的角色,使听力内容同学生已有图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和引导学生搭起一座从已有图式通向新图式(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之间的桥梁。这种具有激活功能的程序就是“引导图式”。
一、引导图式的构建
(一)词汇网:在给学生放录音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启发学生建立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词汇网。比如听前可以对学生指出:“This part is about culture shock”,引出主题,然后在黑板上建立一个包括symptom,homesick,adjustment等生词的词汇网。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主题举出相关词汇补充在词汇网上,然后再开始听录音。如果想增大一点听力难度,培养学生听猜、推断等听力微技能,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文章主题,而是激发学生利用词汇网上的信息词推断主题。
(二)问题图式:对于故事、对话等情节性比较强的听力材料,可将其概括为6w+1H问题图式,即:Who-Whom-When-Where-What-Why-How,形成问题框架,学生根据问题图式的项目一个一个地听录音材料,能过清晰地把握整个事件或故事。构建问题图式可以围绕着听力材料的以下几项内容:1、主题内容;2、时间、地点及人物;3、事件过程和结果;4、原因;5、问作者的观点态度。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中的短文“MarieCurie”为例,用问题图式提问如下:(1)Who is Marie Curie?(2)When did she win the Nobel Prize?(3)What did she do as a greatscientist?(4)Why did the public respect her so much?(5)why wasshe different from others?通过构建问题图式,布置相应的产生性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使之集中注意力,提高听力理解效果。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听前准备工作,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网络图:如果听力材料是说明文、议论文等较为复杂,知识性较强的一类文章,教师可以在听前组织和启发学生列出材料的内容结构提纲。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训练学生列结构提纲:1、提纲中只列出大标题,要求学生听后填补小标题;2、提纲中只列出小标题,要求学生听后写出大标题。这种网络图就是听力材料的概念关系图,符合图式理论关于信息加工的两种类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锻炼了学生综合一分析一综合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比如按照第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处理2009年12月份CET-4听力测试部分中Passage3,构建它的网络图。教师先提出大标题“What motivates the labors?”然后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去填补小标题,这时,学生大脑中的已有图式被激活,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填补小标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命题网络图式。
(四)语义图:所谓语义图,就是把文章的要点和内在关系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篇框架较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一记忆,激活学生己具备的语篇知识,对将要听到的内容形成正确预见,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以2009年12月份CET-4听力测试部分中Passage 2为例,构建一个语义图,这篇短文的主题是Is alien possible?在放录音之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提问:1 What did scientists once believe according to thepassage? 2 教师提问:What have scientists found about Europa,amoon of Jupiter? 3 教师提问:What have scientists come to know recently aboutthe formation of life?
语义图构建好后,让学生听录音,听完后修正语义图,修正后的语义图:
二、引導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听力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做出预测并验证预测的过程。通过预测,学生能够克服盲目性,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而且预测到的信息越多,听力理解的效果也就越好。其次,具有明确的任务性。与传统的听音模式(听录音、对答案)相比,实际上引导图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任务,学生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多,活动的机会越多,学生可理解性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最后,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照尺度。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大脑中已经形成了有关听力材料内容的预知,学生时刻以预知为参照,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提取、筛选,进行意义的重构,最后再与预知进行比较、修正,通过分析评价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听力理解的效果。第四,侧重语言内容,而非语言形式。在构建引导图式的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这种过程更接近于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第五,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建立引导图式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起着中介作用,他关注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注意的是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学生这个主体感知英语这个客体是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学这个过程实现的。
三、结论
图式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是听者的已有的图式与当前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图式在语言学习中不仅起着信息仓库的作用,而且在理解新知识和解决问题时也发挥其特殊的功能。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主动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积极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听力理解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积极主动地对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意图进行预测、分析、推断,而不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逐词逐句地刘一所听到的话语材料进行简单的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