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素养”为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之间应该是四维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正确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审美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等内容化育无声地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做到“四维一体、化育无声”。
【关键词】语文素养;四维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素养;智慧;化育无声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科特点,将“语文素养”归纳为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的,他们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四维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基础的部分,其他三个方面则是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而且是伴随语言建构而发展的,是结合在语言运用中而发挥作用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将正确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审美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等内容化育无声地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就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潜能得到深入挖掘;让知识成为素养,变成智慧。
那么,如何做到“四维一体、化育无声”呢?
一、价值引领、丰富积淀
“素养”是人们在经历、体验某些过程之后,逐步内化、养成的一种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素养的教育是一种渗透、化育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式的引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逐步完成以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素养的内化和养成。
例如,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它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说,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而这种素养的养成,绝对不是朝夕成事的,它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最终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认为“思则睿,睿作圣”,而美国作家爱默生也说过“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可见,思考在学习、行为中的重要性。所以,好的课堂,其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
语言机制的发展始终跟思维机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首先是直觉、形象的思维,这也应该属于“本能”,语言学家说“语感”就是语言直觉。随着人们语言运用的复杂化,要提高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深刻性等等,语言机制的建构就要加入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培训。因此,語言机制建构的过程,其实就是融入了思维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心理机制的建构过程。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做,才能增加有效思维,深度思考,从而完成语言机制与思维机制的同步建构呢?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深入探索,自己寻求到答案。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论辩,让不同的思考,不同的答案在论辩中碰撞、辨析,最终由模糊而不得要领变为清晰的思维判断。最后,我们不要一味地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的思想。要尽量让学生把思维打开,每位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答案,完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建构,进而实现创新。
三、开放教学、形成习惯
特级教师朱敬本说过“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到课内、课外兼修,文字、实践兼练,让学语文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
首先,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结合当代文坛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情况,向学生推荐书目:课本涉及到的作品尤其是基本篇目涉及的作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时代特点,从当代文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中推荐,这样可以接近生活;报刊杂志中的热点新闻等等。推荐的书目要容量适中,内容丰富,与教材保持同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品味文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
其次,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所以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深入文本,对课文有了充分的感悟、体验、品位之后,通过课文以外的拓展延伸来丰富自己的学习。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最后,学习语文不是单纯的语言运用技能的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思维建构教学或审美教学,它是一种融入习惯、方法和人类智慧的教育。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上几点虽然是分点来谈的,但实践上他们也应该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把他们形成一种教学思维、教学品质、行为方式,才能真正达到“四维一体、化育无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 于浩.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9)
[2].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 甘建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5)
(作者单位:龙江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语文素养;四维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素养;智慧;化育无声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科特点,将“语文素养”归纳为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的,他们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四维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基础的部分,其他三个方面则是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而且是伴随语言建构而发展的,是结合在语言运用中而发挥作用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将正确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审美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等内容化育无声地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就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潜能得到深入挖掘;让知识成为素养,变成智慧。
那么,如何做到“四维一体、化育无声”呢?
一、价值引领、丰富积淀
“素养”是人们在经历、体验某些过程之后,逐步内化、养成的一种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素养的教育是一种渗透、化育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式的引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逐步完成以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素养的内化和养成。
例如,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它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说,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而这种素养的养成,绝对不是朝夕成事的,它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最终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认为“思则睿,睿作圣”,而美国作家爱默生也说过“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可见,思考在学习、行为中的重要性。所以,好的课堂,其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
语言机制的发展始终跟思维机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首先是直觉、形象的思维,这也应该属于“本能”,语言学家说“语感”就是语言直觉。随着人们语言运用的复杂化,要提高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深刻性等等,语言机制的建构就要加入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培训。因此,語言机制建构的过程,其实就是融入了思维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心理机制的建构过程。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做,才能增加有效思维,深度思考,从而完成语言机制与思维机制的同步建构呢?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深入探索,自己寻求到答案。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论辩,让不同的思考,不同的答案在论辩中碰撞、辨析,最终由模糊而不得要领变为清晰的思维判断。最后,我们不要一味地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的思想。要尽量让学生把思维打开,每位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答案,完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建构,进而实现创新。
三、开放教学、形成习惯
特级教师朱敬本说过“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到课内、课外兼修,文字、实践兼练,让学语文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
首先,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结合当代文坛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情况,向学生推荐书目:课本涉及到的作品尤其是基本篇目涉及的作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时代特点,从当代文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中推荐,这样可以接近生活;报刊杂志中的热点新闻等等。推荐的书目要容量适中,内容丰富,与教材保持同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品味文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
其次,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所以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深入文本,对课文有了充分的感悟、体验、品位之后,通过课文以外的拓展延伸来丰富自己的学习。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最后,学习语文不是单纯的语言运用技能的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思维建构教学或审美教学,它是一种融入习惯、方法和人类智慧的教育。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上几点虽然是分点来谈的,但实践上他们也应该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把他们形成一种教学思维、教学品质、行为方式,才能真正达到“四维一体、化育无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 于浩.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9)
[2].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 甘建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5)
(作者单位:龙江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