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研究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可以助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能提升语文教师的人生幸福指数。研究力包含了调查研究、选题定向、收集资料、开展实验和总结提炼等能力。从问题到课程,是语文教师有效提升研究力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研究力 从问题到课程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重要命题。教育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课程研究中有一句经典话语,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为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在课改与教研中提出了语文教师教学能力“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语文教师教学能力“金字塔”模型
“金字塔”模型表明:语文教师的四个能力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彼此促进。以学习力为例,语文教师要提高学习力,势必要读书,甚至写一点心得,这样就促进了语文力的同步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他人的思想观念与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在同化与顺应中教师的认知结构更加丰满完善,其思想力也水涨船高。同理,语文力、思想力、研究力的锤炼也会促进其他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者之中占主导因素的是研究力,故居“金字塔”之首。研究力,是语文教师做好工作、教好学生的关键,前三者是基础能力,就好比是金字塔的三个塔基,基础扎实了、宽厚了,金字塔就会更高更雄伟,语文教师研究力的提升就有了锻炼的舞台、起飞的平台。
一、站在人的高度,重新认识研究力的发展价值
如前所述,研究力之于语文教师很重要,但在专业实践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也普遍存在缺失,这可从我区语文教研组长的问卷调查中窥见一斑。2012年,我区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在“教学研究”一项的自评平均得分为5.9分。2017年,我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组长的该项自评得分为6.71分,既显示了进步,又有不足,其中6分4人,7分8人,8人13人,9分3人。该项调查赋分为0到10分,0分表示“最不满意”,10分表示“最满意”。作为研究“领头雁”的组长对自己的研究力持“勉强满意”态度,广大一线教师恐怕更难言乐观。
教育是让教师、学生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一定也是语文教师迸发生命激情、焕发创造活力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提升研究力当与课堂教学同步,与专业提升同时,与生命成长同途。
研究力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之翼。它不是外在的,更不会脱离教学实践。这点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实践出真知,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既然“责无旁贷”,那么正确把握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就至关重要。语文教学是研究的起点,研究是教学的深化。朱永新教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
研究力还是语文教师的人生幸福之翼。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人生幸福往往水乳交融。教学问题的解决,带给教师成功的体验与愉悦的情感。而研究专题、课题的确定与开展,要求语文教师集智聚力、专心致志、开拓创新,在获得职业尊严、专业自信的同时收获人生幸福。因此,熊川武教授认为“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更是认为“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基于做事程序,重点明晰研究力的要素构成
研究力是探索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革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教育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
研究力是程序性知识,融合于教学实践,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参照高层次科研的过程来分析研究力,其大致包含了如下要素:
1.会调查研究
研究不同于经验提炼,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缜密的思维,居首的就是调查研究能力。语文教师的研究,往往起步于对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的观察,然后通过问卷、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教育现状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事实,形成科学认识。摸清家底,搞清现状,可以为研究提供专业支持,从而敏锐地发现、深刻地认识教学中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会选题定向
语文教研领域很广,要根据语文课程的需要、教学实际的可能去选取课题,课题既要有研究价值,又要具备研究条件,通过探索可以获得解决与突破。选题定向的关键有二:一是掌握语文研究学术动态,包括课程理念、教材编制、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信息。了解前沿趋势,才能选准有價值的课题,或独辟蹊径,寻找相关学科交叉的“中间地带”,或变换视角,选取新颖的切入角度,或老题新做,发掘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二要评估研究的客观条件(如图书资料等)和主观条件(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量力而行,选定适宜的课题。
3.会收集资料
语文教师在研究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研究资料包括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最新教改信息以及调查和实验所发现的经验材料。为了充分吸收、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语文教师要学会检索文献、制作卡片、归类编码。学习经典文献,把握权威观点,才能少走弯路,早日闯出新路。在向学者、专家和同行学习时,须养成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的习惯,保存上课教案、研究反思、观察记录、调查手记、教学录像,包括学生学习中的相关数据、作业、事例等。
4.会开展实验
语文教改实验是在科学假设的指导下有目的且有计划进行的教学改进活动。实验有大有小,无论什么实验,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周密的研究方案。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预先确定需要测量、保留的指标、事例,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研究过程及时记录并进行动态分析。实验结束要分析结果,汇总资料。 5.会总结提炼
总结提炼处于研究收尾阶段,主要目的是归纳经验,找出不足。总结提炼的有效载体是写作,即表达研究的成果。没有写就没有研究,会总结提炼是语文教师获得研究力的主要标志。语文教师的研究性写作包括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著书立说等。
三、从问题到课程,实践把握研究力的提升路径
语文教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落实、验证某种课程、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实践,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提升教学效率,把学生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发展。那么,语文教师提升研究力的路径在哪里?经过多年探索,我们的回答是“从问题到课程”。
何为“从问题到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调查等发现问题;通过梳理问题,形成教研专题;通过对诸多专题进行比较、归并、筛选,申报课题深入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借助研究编制相关课程,通过讲座、著作等推广研究成果,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在一定区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从问题到课程”也可以细化为四条路径:
一是教学现象问题化: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包罗万象,学生学习千差万别,语文教学会出现种种不合理(如违背规律)和不理想(如高耗低效)的现象。语文教师要对此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背后的问题,这是研究的起点。
二是教学问题专题化: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专题是针对问题进行的教学实践。教研专题的范畴一般大于问题,往往是一系列问题的归并,其难度也大于单个问题的解决。
三是教研专题课题化:课题基于科研高度,整合专题做进一步研究。从外在形式而言,课题研究需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需要经历完整的申报、开题、实验、结题等过程。有深度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是新时代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四是研究课题课程化:课题成功结题后,用课程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可以是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也可以是教师教育课程,用以培训语文教师。这一研究路径是语文教师走向更高境界的有力支撑。
下面以本人的一段研究经历来阐释“从问题到课程”的发展路径。
2010年9月,我走上区域语文教研员岗位,第一学期听了109节课,均是阅读教学,没有一节作文课。问及原因,开课老师异口同声:“阅读课虽然不好上,但毕竟还能上,作文课真不知怎么上。”学生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作文太难了,老师教的我们懂,但写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分析一下,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我们对学生的习作心理研究与把握不够,即不符合习作规律,教师基本没有介入学生的习作过程,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老师教归教,学生写作文还是走“暗胡同”。当然,这一主问题的背后还有许多小问题,比如:学生习作几乎从未交流、发表,违背了习作受动机推动的规律。因此,从2011学年起,我们陆续进行了多个专题研究,先后有:(1)作文教材课程化研究。组织名师新秀,通过实践将教材作文编制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程。(2)作文课堂范式研究。研究作文课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通过多次教学研讨,提炼了“活动—交流”的课堂范式,让老师们教有榜样。(3)习作交流发表研究。通过课堂交流、《小作家》发表等,让学生的习作“流通”起来,也拥有自己的读者。(4)习作评价标准研究。好的习作应该是怎样的,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不同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学生,还需养成好的习作行为习惯,这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
2013年,我们整合研究专题,以“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根据新出台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该基于课程标准,那么,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先明确评价标准,即什么是好的习作,什么是好的习作学习行为。只有明晰了目的与方向,学习才能有的放矢、低耗高效。该课题以习作量表的研制为引领,进行习作教学的深入研究。数年研究验证了实验预想,基本解决了“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教学痼疾。全国小语会原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立岗研究员在松江听课后这样评价:“松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多数语文教师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宝贵经验。”该研究成果在上海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并获全国小语专委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这两年,我们编制了教师教育课程《基于标准的小学习作教学》,被列入区级培训课程与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同时印制了《小学习作课程》《节气里的读写》等语文课程,供学生选修。
从问题到课程的研究路径,特别要注意三点:
1.关注问题的价值度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问题的价值就是研究的价值。有价值的问题一般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教学紧密相关,是教学问题。语文教师的研究眼光,来自于关注“高大上”的课改,更关键的是紧盯日常教学,为了教学,在教学中,从解决教学问题的角度去“仰望星空”,理解、实施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唯有如此,研究才会切合教师的实际需要,才能够让教师踏踏实实地收获,教师才能真切感受到研究的意义,从而增强研究的动机,提高研究的兴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
二是与教师紧密相关,是真实问题。所谓真实问题,指具有真实作用的问题,真实而非虚假,实用而非作秀,这样的研究将对更多教师的教学产生着切实的帮助。真实问题涉及教师的诚信,也关乎教师的价值取向,即为什么要去研究。
2.体现研究的过程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即指出了一线教师研究的“过程性”。可以说,教师的研究是“做”出来的,千万不可“开头轰、中间松、最后空”,关键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要时时记录、整理各种教学事实,把观察、感受到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二要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合理调整下阶段研究计划。这样,教师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就“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比如:上面提及的习作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考场作文的字数、错别字等进行跟踪统计,研究的第一个学期出现了期末比期中作文平均字数减少的情况。实验班老师经过多渠道了解,发现症结,进行针对性解决,第二学期学生习作出现了字数与质量齐飞的态势。依据学习情况改进,从数据、证据出发进行改进,以客观事实作依据、下判断,对教学得失进行明晰分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出具有普遍性的經验或规律。这与传统教学研究主要基于主观经验的判断、证明是完全不同的。
3.凸显研究的普适性
提出凸显研究的普适性,意在将研究的成果最大化,影响最大化,价值最大化。怎么做?把研究的成果说出来,写出来,做得实实在在,说得清清楚楚,这才是语文名师的本事与本色。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显然,基于课题研究的写与说,都是自我实现的路径,可以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两种人格方面的智能,即内省智能与交往智能。“说”的前提是实践反思、形成思想,基础是深入真切地写作、深入浅出地言说,因此,“说”激活、顺应了语文教师两种人格智能发展的需要。
目前,优秀经验教师完成课题研究后交流的机会还不多。真正好的经验交流一定要扩大交流的面,受众要增加,经过实践得到的,特别是通过课题实验等行动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普适性。为此,在区域教研活动中,我们给语文教师搭建了四个交流平台:一刻钟微型讲座、一节课短时讲座、半天培训讲座和学期培训课程。实践证明,对研究成果普适性的重视,极大地发挥了课题的作用,也较好地发挥了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熊川武.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3]胡继渊.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十大误区[J].中学教育,2002(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研究力 从问题到课程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重要命题。教育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课程研究中有一句经典话语,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为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在课改与教研中提出了语文教师教学能力“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语文教师教学能力“金字塔”模型
“金字塔”模型表明:语文教师的四个能力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彼此促进。以学习力为例,语文教师要提高学习力,势必要读书,甚至写一点心得,这样就促进了语文力的同步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他人的思想观念与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在同化与顺应中教师的认知结构更加丰满完善,其思想力也水涨船高。同理,语文力、思想力、研究力的锤炼也会促进其他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者之中占主导因素的是研究力,故居“金字塔”之首。研究力,是语文教师做好工作、教好学生的关键,前三者是基础能力,就好比是金字塔的三个塔基,基础扎实了、宽厚了,金字塔就会更高更雄伟,语文教师研究力的提升就有了锻炼的舞台、起飞的平台。
一、站在人的高度,重新认识研究力的发展价值
如前所述,研究力之于语文教师很重要,但在专业实践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也普遍存在缺失,这可从我区语文教研组长的问卷调查中窥见一斑。2012年,我区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在“教学研究”一项的自评平均得分为5.9分。2017年,我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组长的该项自评得分为6.71分,既显示了进步,又有不足,其中6分4人,7分8人,8人13人,9分3人。该项调查赋分为0到10分,0分表示“最不满意”,10分表示“最满意”。作为研究“领头雁”的组长对自己的研究力持“勉强满意”态度,广大一线教师恐怕更难言乐观。
教育是让教师、学生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一定也是语文教师迸发生命激情、焕发创造活力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提升研究力当与课堂教学同步,与专业提升同时,与生命成长同途。
研究力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之翼。它不是外在的,更不会脱离教学实践。这点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实践出真知,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既然“责无旁贷”,那么正确把握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就至关重要。语文教学是研究的起点,研究是教学的深化。朱永新教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
研究力还是语文教师的人生幸福之翼。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人生幸福往往水乳交融。教学问题的解决,带给教师成功的体验与愉悦的情感。而研究专题、课题的确定与开展,要求语文教师集智聚力、专心致志、开拓创新,在获得职业尊严、专业自信的同时收获人生幸福。因此,熊川武教授认为“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更是认为“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基于做事程序,重点明晰研究力的要素构成
研究力是探索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革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教育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
研究力是程序性知识,融合于教学实践,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参照高层次科研的过程来分析研究力,其大致包含了如下要素:
1.会调查研究
研究不同于经验提炼,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缜密的思维,居首的就是调查研究能力。语文教师的研究,往往起步于对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的观察,然后通过问卷、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教育现状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事实,形成科学认识。摸清家底,搞清现状,可以为研究提供专业支持,从而敏锐地发现、深刻地认识教学中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会选题定向
语文教研领域很广,要根据语文课程的需要、教学实际的可能去选取课题,课题既要有研究价值,又要具备研究条件,通过探索可以获得解决与突破。选题定向的关键有二:一是掌握语文研究学术动态,包括课程理念、教材编制、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信息。了解前沿趋势,才能选准有價值的课题,或独辟蹊径,寻找相关学科交叉的“中间地带”,或变换视角,选取新颖的切入角度,或老题新做,发掘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二要评估研究的客观条件(如图书资料等)和主观条件(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量力而行,选定适宜的课题。
3.会收集资料
语文教师在研究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研究资料包括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最新教改信息以及调查和实验所发现的经验材料。为了充分吸收、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语文教师要学会检索文献、制作卡片、归类编码。学习经典文献,把握权威观点,才能少走弯路,早日闯出新路。在向学者、专家和同行学习时,须养成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的习惯,保存上课教案、研究反思、观察记录、调查手记、教学录像,包括学生学习中的相关数据、作业、事例等。
4.会开展实验
语文教改实验是在科学假设的指导下有目的且有计划进行的教学改进活动。实验有大有小,无论什么实验,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周密的研究方案。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预先确定需要测量、保留的指标、事例,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研究过程及时记录并进行动态分析。实验结束要分析结果,汇总资料。 5.会总结提炼
总结提炼处于研究收尾阶段,主要目的是归纳经验,找出不足。总结提炼的有效载体是写作,即表达研究的成果。没有写就没有研究,会总结提炼是语文教师获得研究力的主要标志。语文教师的研究性写作包括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著书立说等。
三、从问题到课程,实践把握研究力的提升路径
语文教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落实、验证某种课程、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实践,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提升教学效率,把学生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发展。那么,语文教师提升研究力的路径在哪里?经过多年探索,我们的回答是“从问题到课程”。
何为“从问题到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调查等发现问题;通过梳理问题,形成教研专题;通过对诸多专题进行比较、归并、筛选,申报课题深入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借助研究编制相关课程,通过讲座、著作等推广研究成果,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在一定区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从问题到课程”也可以细化为四条路径:
一是教学现象问题化: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包罗万象,学生学习千差万别,语文教学会出现种种不合理(如违背规律)和不理想(如高耗低效)的现象。语文教师要对此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背后的问题,这是研究的起点。
二是教学问题专题化: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专题是针对问题进行的教学实践。教研专题的范畴一般大于问题,往往是一系列问题的归并,其难度也大于单个问题的解决。
三是教研专题课题化:课题基于科研高度,整合专题做进一步研究。从外在形式而言,课题研究需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需要经历完整的申报、开题、实验、结题等过程。有深度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是新时代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四是研究课题课程化:课题成功结题后,用课程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可以是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也可以是教师教育课程,用以培训语文教师。这一研究路径是语文教师走向更高境界的有力支撑。
下面以本人的一段研究经历来阐释“从问题到课程”的发展路径。
2010年9月,我走上区域语文教研员岗位,第一学期听了109节课,均是阅读教学,没有一节作文课。问及原因,开课老师异口同声:“阅读课虽然不好上,但毕竟还能上,作文课真不知怎么上。”学生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作文太难了,老师教的我们懂,但写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分析一下,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我们对学生的习作心理研究与把握不够,即不符合习作规律,教师基本没有介入学生的习作过程,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老师教归教,学生写作文还是走“暗胡同”。当然,这一主问题的背后还有许多小问题,比如:学生习作几乎从未交流、发表,违背了习作受动机推动的规律。因此,从2011学年起,我们陆续进行了多个专题研究,先后有:(1)作文教材课程化研究。组织名师新秀,通过实践将教材作文编制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程。(2)作文课堂范式研究。研究作文课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通过多次教学研讨,提炼了“活动—交流”的课堂范式,让老师们教有榜样。(3)习作交流发表研究。通过课堂交流、《小作家》发表等,让学生的习作“流通”起来,也拥有自己的读者。(4)习作评价标准研究。好的习作应该是怎样的,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不同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学生,还需养成好的习作行为习惯,这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
2013年,我们整合研究专题,以“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根据新出台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该基于课程标准,那么,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先明确评价标准,即什么是好的习作,什么是好的习作学习行为。只有明晰了目的与方向,学习才能有的放矢、低耗高效。该课题以习作量表的研制为引领,进行习作教学的深入研究。数年研究验证了实验预想,基本解决了“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教学痼疾。全国小语会原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立岗研究员在松江听课后这样评价:“松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多数语文教师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宝贵经验。”该研究成果在上海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并获全国小语专委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这两年,我们编制了教师教育课程《基于标准的小学习作教学》,被列入区级培训课程与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同时印制了《小学习作课程》《节气里的读写》等语文课程,供学生选修。
从问题到课程的研究路径,特别要注意三点:
1.关注问题的价值度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问题的价值就是研究的价值。有价值的问题一般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教学紧密相关,是教学问题。语文教师的研究眼光,来自于关注“高大上”的课改,更关键的是紧盯日常教学,为了教学,在教学中,从解决教学问题的角度去“仰望星空”,理解、实施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唯有如此,研究才会切合教师的实际需要,才能够让教师踏踏实实地收获,教师才能真切感受到研究的意义,从而增强研究的动机,提高研究的兴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
二是与教师紧密相关,是真实问题。所谓真实问题,指具有真实作用的问题,真实而非虚假,实用而非作秀,这样的研究将对更多教师的教学产生着切实的帮助。真实问题涉及教师的诚信,也关乎教师的价值取向,即为什么要去研究。
2.体现研究的过程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即指出了一线教师研究的“过程性”。可以说,教师的研究是“做”出来的,千万不可“开头轰、中间松、最后空”,关键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要时时记录、整理各种教学事实,把观察、感受到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二要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合理调整下阶段研究计划。这样,教师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就“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比如:上面提及的习作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考场作文的字数、错别字等进行跟踪统计,研究的第一个学期出现了期末比期中作文平均字数减少的情况。实验班老师经过多渠道了解,发现症结,进行针对性解决,第二学期学生习作出现了字数与质量齐飞的态势。依据学习情况改进,从数据、证据出发进行改进,以客观事实作依据、下判断,对教学得失进行明晰分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出具有普遍性的經验或规律。这与传统教学研究主要基于主观经验的判断、证明是完全不同的。
3.凸显研究的普适性
提出凸显研究的普适性,意在将研究的成果最大化,影响最大化,价值最大化。怎么做?把研究的成果说出来,写出来,做得实实在在,说得清清楚楚,这才是语文名师的本事与本色。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显然,基于课题研究的写与说,都是自我实现的路径,可以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两种人格方面的智能,即内省智能与交往智能。“说”的前提是实践反思、形成思想,基础是深入真切地写作、深入浅出地言说,因此,“说”激活、顺应了语文教师两种人格智能发展的需要。
目前,优秀经验教师完成课题研究后交流的机会还不多。真正好的经验交流一定要扩大交流的面,受众要增加,经过实践得到的,特别是通过课题实验等行动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普适性。为此,在区域教研活动中,我们给语文教师搭建了四个交流平台:一刻钟微型讲座、一节课短时讲座、半天培训讲座和学期培训课程。实践证明,对研究成果普适性的重视,极大地发挥了课题的作用,也较好地发挥了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熊川武.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3]胡继渊.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十大误区[J].中学教育,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