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根据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情况,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中病情重度患者13例,病情中度患者23例,病情轻度患者14例。所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红斑狼疮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肠癌1例、肺癌1例,除上述合并症状外未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治疗半个月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3%。治疗后将所有患者进行Kodis分级,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7例。结论:及早的使这类病人停用抗生素、免疫制剂及激素类药物,并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特点【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28-01
霉菌性食管炎属临床消化道罕见疾病[1],由于其发病患者较少,导致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较为有限[2],本次研究就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在10~79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1歲左右,病程均在半个月~8年之间不等,患者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有异物感、上腹部不适、呕血、黑便及胸骨后有烧灼感等。
1.2.1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内镜检查确诊,首先经胃镜检查,对疑似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镜下刷取食管粘膜病灶表面附着物,取出后利用无水乙醇固定,进行染色,筛查患者是否患有霉菌感染。最后在胃窦、胃体部各取出两块粘膜组织,进行活检。
1.2.2治疗方法:对本次研究所有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免疫制剂及激素类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及过敏体质等情况选择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进行抗霉菌治疗,以14d为一个疗程,于半个月~3个月内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将所有患者进行Kodis分级[3],其分级标准如下,Ⅰ级:内镜下病灶区域可见白斑,呈丘状,直径小于2mm,可伴有充血,但无溃疡及水肿发生;Ⅱ级:内镜下病灶区域有多个呈丘状白斑,直径大于2mm,可伴有充血,无溃疡及水肿发生;Ⅲ级:内镜下有线状或结节状斑块,伴有充血和溃疡;Ⅳ级:内镜下具有线状或结节状斑块,,伴有充血和溃疡,病情严重患者伴有管腔狭窄症状。
1.4疗效判定:将本组患者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评价等级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区域基本消失,进行活检发现活检组织未有菌丝侵入上皮;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区域已经缩小,进行活检发现活检组织较治疗前感染情况变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消失,经胃镜检查发现感染区域未缩小,或病情有发展趋势。
2结果
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中病情重度患者13例,病情中度患者23例,病情轻度患者14例。所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红斑狼疮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肠癌1例、肺癌1例,除上述合并症状外未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本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3%。治疗后将所有患者进行Kodis分级,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7例。
3讨论
霉菌性食管炎,主要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为条件致病菌[4]。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当中,在人体的表层皮肤、口腔及肛门等位置均能分离出该菌[5]。主要病因为长期、大量的应用抗生素,导致机体本应敏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机体菌群之间的平衡。其次长期应用大量肾上腺激素或大剂量辐射、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其病因还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导致。本次研究发现,及早的使这类病人停用抗生素、免疫制剂及激素类药物,并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丽丽,柯美云,杨爱明.24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73~274.
[2]陈晖,林瑶光,罗捷,蒋敦科,刘莹,井洁.143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及诊断结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6):957~958.
[3]孔令亭,杨海燕,甄玉青.霉菌性食管炎79例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30~1231.
[4]尤红梅.霉菌性食管炎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95~96.
[5]章四杰,丁小云,王海勇,俞杏萍,王布江,王维红,方夏英.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50~51.
病患者,按照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各25例,探讨两组患者冠心病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证明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且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大多数是属于单支病变。
参考文献
[1]于扬,李建平,霍勇.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15(05):270-273.
[2]任国庆,陈义坤,张浩.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11):938-939.
[3]刘志远,李纲,李玉东,杨清泉,韩学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06 (09):657-659.
[4]陈君,郭志刚,胡威,修建成.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J].广东医学.2009,50(05):737-739.
[5]张晓念,黄全跃.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 (16):190-191.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特点【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28-01
霉菌性食管炎属临床消化道罕见疾病[1],由于其发病患者较少,导致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较为有限[2],本次研究就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在10~79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1歲左右,病程均在半个月~8年之间不等,患者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有异物感、上腹部不适、呕血、黑便及胸骨后有烧灼感等。
1.2.1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内镜检查确诊,首先经胃镜检查,对疑似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镜下刷取食管粘膜病灶表面附着物,取出后利用无水乙醇固定,进行染色,筛查患者是否患有霉菌感染。最后在胃窦、胃体部各取出两块粘膜组织,进行活检。
1.2.2治疗方法:对本次研究所有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免疫制剂及激素类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及过敏体质等情况选择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进行抗霉菌治疗,以14d为一个疗程,于半个月~3个月内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将所有患者进行Kodis分级[3],其分级标准如下,Ⅰ级:内镜下病灶区域可见白斑,呈丘状,直径小于2mm,可伴有充血,但无溃疡及水肿发生;Ⅱ级:内镜下病灶区域有多个呈丘状白斑,直径大于2mm,可伴有充血,无溃疡及水肿发生;Ⅲ级:内镜下有线状或结节状斑块,伴有充血和溃疡;Ⅳ级:内镜下具有线状或结节状斑块,,伴有充血和溃疡,病情严重患者伴有管腔狭窄症状。
1.4疗效判定:将本组患者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评价等级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区域基本消失,进行活检发现活检组织未有菌丝侵入上皮;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区域已经缩小,进行活检发现活检组织较治疗前感染情况变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消失,经胃镜检查发现感染区域未缩小,或病情有发展趋势。
2结果
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患者中病情重度患者13例,病情中度患者23例,病情轻度患者14例。所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红斑狼疮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肠癌1例、肺癌1例,除上述合并症状外未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本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3%。治疗后将所有患者进行Kodis分级,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7例。
3讨论
霉菌性食管炎,主要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为条件致病菌[4]。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当中,在人体的表层皮肤、口腔及肛门等位置均能分离出该菌[5]。主要病因为长期、大量的应用抗生素,导致机体本应敏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机体菌群之间的平衡。其次长期应用大量肾上腺激素或大剂量辐射、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其病因还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导致。本次研究发现,及早的使这类病人停用抗生素、免疫制剂及激素类药物,并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丽丽,柯美云,杨爱明.24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73~274.
[2]陈晖,林瑶光,罗捷,蒋敦科,刘莹,井洁.143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及诊断结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6):957~958.
[3]孔令亭,杨海燕,甄玉青.霉菌性食管炎79例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30~1231.
[4]尤红梅.霉菌性食管炎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95~96.
[5]章四杰,丁小云,王海勇,俞杏萍,王布江,王维红,方夏英.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50~51.
病患者,按照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各25例,探讨两组患者冠心病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证明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且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大多数是属于单支病变。
参考文献
[1]于扬,李建平,霍勇.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15(05):270-273.
[2]任国庆,陈义坤,张浩.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11):938-939.
[3]刘志远,李纲,李玉东,杨清泉,韩学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06 (09):657-659.
[4]陈君,郭志刚,胡威,修建成.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J].广东医学.2009,50(05):737-739.
[5]张晓念,黄全跃.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 (16):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