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作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现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入选课文,全文仅仅160多个字,却把西湖雪景写得气象苍茫、恍惚迷离,把“余”拥毳(cuì)围炉、冒雪游湖的孤高性格和遗世独立的落寞情怀凸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教学中,“更定”一词,却让我教得极不放心,文中说:“是日更定,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文后注释说:“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我也照此教给学生,可是随着对课文讲解的深入,我感到非常别扭,觉得文中这种解释太不合常理了。
仔细读读课文:“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首先请注意文中提到的时间,时令在深冬——“十二月”。试想冬天的晚上八点,天黑已两三个小时(下雪天黑得更早),即使是晴天的晚上,鸟儿也早已归巢安歇,何况是“大雪三日”之后?在这样的夜晚,如果湖中人鸟声未绝,那倒真是一大奇迹了。从作者的描述中,他是有意用听觉来写景的,据此分析,只有在“大雪三日”的清早,(本应有人声、鸟声)却因天寒地冻而使“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才有必要如此一写,以突出雪大奇寒之景吧。
接下来再看作者笔下的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如果照书本中“更定”的解释,在冰天雪地的冬夜,作者竟然能看到湖边树上结满冰花,还“白气弥漫”,甚至“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都看得清清楚楚,句中“一芥”即“像小草一样微小”,人是“两三粒”也只不过是几个小点而已,白天尚要细心观察,而夜晚却看得如此明了,那实在是眼力了得,非“火眼金睛”莫属了。
而且,从文中看,是夜无月。根据是作者写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既然天上有云,且“上下一白”,必然月被云遮,在这样一个古代的冬夜(没有任何现代的设施),又如何看清周围景物呢?又怎知整个天地,“天与云与山与水”举目皆白、浑然一体呢?
为此,我翻查了有关资料,另有一种解释是:“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定,完了,结束。”这个解释与文中内容比较相符,应该是“大雪三日”过后的黎明,当时五更已过,天已破晓,而大雪也已停下,作者这才穿上毛皮衣,带上火炉,想趁清早无人之际去独赏西湖。
另外,从地理学角度来说,西湖在我国位置较东,且农历十二月相对公历已是次年一月的样子,早上五六点时天已较亮,虽水气迷茫,到底还是轮廓可辨,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已是完全有可能的了。至于有人也曾搜检张岱《陶庵梦忆》,找到其余文章中之“更定”一词仔细研究,认定人教版课本中对“更定”一词的解释(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是可以接受的。说:“冬天不比夏日,八点左右还没特别黑。”本人是不敢苟同的:这人是不是把冬夏的概念以及东西方的概念搞反了!要知道,冬天比夏天黑得更早,而东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如果以我们湖南益阳与之比较,天黑时刻还在我们之前好多呢。
或许在张岱的其他文章当中“更定”确实是指晚上八点左右,但本文中我个人更倾向于指清早五六点时候。
当然,仁者见仁,关于这个问题,我期待更多学者、大师们深入探讨,以求得更为恰当的理解!
写完此文,我又翻阅了一下人教版新教材2001年1月第一版,2004年4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其《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对于“更定”的解释是“定,完了,结束”,当时配套的参考书上对于“是日更定”是这样解释的:“这一天凌晨后。”这种解释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从今年下学期起,益阳市开始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背影》一课是必教名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关于这个“已”字,以前人教版是这样解释的:“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可是,现在的北师大版是这样解释的:“已,停”(现使用教材上的解释),或“已,止,罢了”(暑假培训时教材上的解释)。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就不如人教版的解释好理解。
另外还有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东郭先生与狼》这则寓言里面有一个词“周旋”,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周旋,与敌人较量。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这个词有三个义项: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这是一个常用词,如果我们在上课时只按照“与敌人较量”这一个意思教给学生,就仿佛有点失之偏颇了。
不过,我在这里并没有挑刺的意思,想想那么一大本教材,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要注意,有一点小小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因为“汉语具有其他语种所没有的特性,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而汉字,是极具感性的文字”。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通过文字、词语以及句子的品味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带领学生去领略民族语言文字的伟大魅力”。基于此,作为编者和教者,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准确地完整地理解词义和语义,以便将来能准确地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我想,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初衷吧!如果通过大家的相互探讨,共同努力,能更有益于我们的教与学,那对广大师生来说就所益匪浅了。
然而在教学中,“更定”一词,却让我教得极不放心,文中说:“是日更定,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文后注释说:“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我也照此教给学生,可是随着对课文讲解的深入,我感到非常别扭,觉得文中这种解释太不合常理了。
仔细读读课文:“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首先请注意文中提到的时间,时令在深冬——“十二月”。试想冬天的晚上八点,天黑已两三个小时(下雪天黑得更早),即使是晴天的晚上,鸟儿也早已归巢安歇,何况是“大雪三日”之后?在这样的夜晚,如果湖中人鸟声未绝,那倒真是一大奇迹了。从作者的描述中,他是有意用听觉来写景的,据此分析,只有在“大雪三日”的清早,(本应有人声、鸟声)却因天寒地冻而使“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才有必要如此一写,以突出雪大奇寒之景吧。
接下来再看作者笔下的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如果照书本中“更定”的解释,在冰天雪地的冬夜,作者竟然能看到湖边树上结满冰花,还“白气弥漫”,甚至“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都看得清清楚楚,句中“一芥”即“像小草一样微小”,人是“两三粒”也只不过是几个小点而已,白天尚要细心观察,而夜晚却看得如此明了,那实在是眼力了得,非“火眼金睛”莫属了。
而且,从文中看,是夜无月。根据是作者写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既然天上有云,且“上下一白”,必然月被云遮,在这样一个古代的冬夜(没有任何现代的设施),又如何看清周围景物呢?又怎知整个天地,“天与云与山与水”举目皆白、浑然一体呢?
为此,我翻查了有关资料,另有一种解释是:“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定,完了,结束。”这个解释与文中内容比较相符,应该是“大雪三日”过后的黎明,当时五更已过,天已破晓,而大雪也已停下,作者这才穿上毛皮衣,带上火炉,想趁清早无人之际去独赏西湖。
另外,从地理学角度来说,西湖在我国位置较东,且农历十二月相对公历已是次年一月的样子,早上五六点时天已较亮,虽水气迷茫,到底还是轮廓可辨,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已是完全有可能的了。至于有人也曾搜检张岱《陶庵梦忆》,找到其余文章中之“更定”一词仔细研究,认定人教版课本中对“更定”一词的解释(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是可以接受的。说:“冬天不比夏日,八点左右还没特别黑。”本人是不敢苟同的:这人是不是把冬夏的概念以及东西方的概念搞反了!要知道,冬天比夏天黑得更早,而东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如果以我们湖南益阳与之比较,天黑时刻还在我们之前好多呢。
或许在张岱的其他文章当中“更定”确实是指晚上八点左右,但本文中我个人更倾向于指清早五六点时候。
当然,仁者见仁,关于这个问题,我期待更多学者、大师们深入探讨,以求得更为恰当的理解!
写完此文,我又翻阅了一下人教版新教材2001年1月第一版,2004年4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其《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对于“更定”的解释是“定,完了,结束”,当时配套的参考书上对于“是日更定”是这样解释的:“这一天凌晨后。”这种解释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从今年下学期起,益阳市开始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背影》一课是必教名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关于这个“已”字,以前人教版是这样解释的:“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可是,现在的北师大版是这样解释的:“已,停”(现使用教材上的解释),或“已,止,罢了”(暑假培训时教材上的解释)。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就不如人教版的解释好理解。
另外还有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东郭先生与狼》这则寓言里面有一个词“周旋”,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周旋,与敌人较量。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这个词有三个义项: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这是一个常用词,如果我们在上课时只按照“与敌人较量”这一个意思教给学生,就仿佛有点失之偏颇了。
不过,我在这里并没有挑刺的意思,想想那么一大本教材,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要注意,有一点小小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因为“汉语具有其他语种所没有的特性,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而汉字,是极具感性的文字”。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通过文字、词语以及句子的品味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带领学生去领略民族语言文字的伟大魅力”。基于此,作为编者和教者,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准确地完整地理解词义和语义,以便将来能准确地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我想,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初衷吧!如果通过大家的相互探讨,共同努力,能更有益于我们的教与学,那对广大师生来说就所益匪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