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令人无奈,甚至令人尴尬的话题。对当前的许多孩子来说,写作在变为一件困难和痛苦的事情:他们表达着与自身的心智发展不相吻合的见解,抒发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情感,艰难地谋篇布局,小心地准砌词藻……如何破解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一、孩子的精神缺钙
写作活动是种高度复杂的情感活动,我们尽管努力地倡导“我手写我心”,但是,由于我们习作教学观念的错位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孩子们的作文中难见率真的真情流露。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是人云亦云,鲜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及表述,却是那么惊人的一致。本来童心是最烂漫,最无邪的,对各种事物会有迥然不同的认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毫无个性,写春晖必然要感恩,绿叶必然要奉献,写太阳必然要光明……
孩子们不缺乏真情,他们有着丰富情感世界,是我们用成人化的情感标准封死其成长空间,使孩子们患上“精神缺钙”病。情感的抒发中热衷于歌功颂德,对假丑真等现象不能触及,否则就是消极。
习作要求中对思想方面的表述是“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这一要求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大学都适用,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讲,他的思想能有多么的不健康,童言无忌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只让孩子们说我们放心的那几类话,总习惯于把学生引向表层化的品行认识。
孩子们不论写校园的美丽还是校园活动之类,必须抒发出对校园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其实在普遍实施题海战术、应试教育的校园里孩子们对校园有不满情绪的大有人在,但是绝不能丝毫流露……在长期的空话、套话氛围中,学生心灵的舒展受到阻碍,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孩子们无法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缺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老师在指导时的情感定势、思维定势,形成的是一个预设的模型,孩子们无法抒写自己的心灵,所要思考的是这件事能和哪类规定情感对上号。
二、回归的不是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回归生活就是让习作教学返璞归真,已经提倡了许多年,但是真的是回归了孩子们的生活了吗?尽管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送老人或小孩回家、帮助爷爷推车、让座、雨中送伞、拾金不昧等陈旧事例却仍是我们许多老师可以信手拈来却挥之不去的保留素材。不否认孩子们的生活中有这方面的经历,但是这绝不应该是大多数孩子的共同生活。
根源在于老师没有俯下身来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世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童年不再是钓鱼摸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写自己的生活。根据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小处入手,大的题材学生没有相应把握能力。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用智慧去发现周围的多彩如早晨射进卧室的一缕阳光、一片新叶、父母的一句叮咛、同学的一个眼神、老师的一个手势均可入文。比如风靡一时的QQ农场游戏许多孩子参与其中,不能因为网络游戏的弊端而抹杀孩子们这部分的生活内容,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写出偷菜时的窃喜、被偷时的叹息、对种植方法的思考,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必然写得得心应手。
三、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
写作技巧是众多语文老师津津乐道的话题,开头点题,前后照应,结尾点题,详略得当等依旧是作文技巧训练的重点,写一处风景,必然是总分式总分总结构,不管写的内容如何,先把框架竖起来,学生不得出半点格,众多的技巧要求让孩子们不堪重负。
作为小学生写作来说,只是起步阶段的练习,不是作家创作,容许孩子们“犯错误、出洋相”,多摔几跤只会走得更稳。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让他把心中的话先无拘无束地说来,指导时强调那么多的技巧,不是帮助学生表达的更好,而是形成表达障碍,让学生无所适从,畏惧作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像孩子走路,先得让他会走,然后才是可能的讲究步伐的美感。这应该是老师的功利性心态在教学上的一种反映,仿佛没有表达技巧的文章的分量就轻得多,开头点题、前后照应、结尾点题的文章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差的。明显反映出作文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唯技巧论。
崇尚自由表达,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在各种框框下,哪还有自由表达的空间。鲁迅的《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我们熟知的经典句子,如果这句话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出现,我们还有多少老师能容忍、能够赏识呢?
平平淡淡才是真,引导孩子用通顺的话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写下来,就是孩子们的作文。如对洗苹果一事,我们不必高谈什么细节描写,只是提醒学生把洗苹果的动作想清楚写下来,拿起苹果、来到厨房、伸手、拧开水龙头、搓洗等动作一一描写出来,让孩子们明白把生活的真实还原了出来,这就是作文,从而让他们真正“易于动笔”后,才能谈得上自由表达、乐于表达。
一、孩子的精神缺钙
写作活动是种高度复杂的情感活动,我们尽管努力地倡导“我手写我心”,但是,由于我们习作教学观念的错位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孩子们的作文中难见率真的真情流露。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是人云亦云,鲜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及表述,却是那么惊人的一致。本来童心是最烂漫,最无邪的,对各种事物会有迥然不同的认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毫无个性,写春晖必然要感恩,绿叶必然要奉献,写太阳必然要光明……
孩子们不缺乏真情,他们有着丰富情感世界,是我们用成人化的情感标准封死其成长空间,使孩子们患上“精神缺钙”病。情感的抒发中热衷于歌功颂德,对假丑真等现象不能触及,否则就是消极。
习作要求中对思想方面的表述是“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这一要求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大学都适用,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讲,他的思想能有多么的不健康,童言无忌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只让孩子们说我们放心的那几类话,总习惯于把学生引向表层化的品行认识。
孩子们不论写校园的美丽还是校园活动之类,必须抒发出对校园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其实在普遍实施题海战术、应试教育的校园里孩子们对校园有不满情绪的大有人在,但是绝不能丝毫流露……在长期的空话、套话氛围中,学生心灵的舒展受到阻碍,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孩子们无法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缺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老师在指导时的情感定势、思维定势,形成的是一个预设的模型,孩子们无法抒写自己的心灵,所要思考的是这件事能和哪类规定情感对上号。
二、回归的不是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回归生活就是让习作教学返璞归真,已经提倡了许多年,但是真的是回归了孩子们的生活了吗?尽管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送老人或小孩回家、帮助爷爷推车、让座、雨中送伞、拾金不昧等陈旧事例却仍是我们许多老师可以信手拈来却挥之不去的保留素材。不否认孩子们的生活中有这方面的经历,但是这绝不应该是大多数孩子的共同生活。
根源在于老师没有俯下身来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世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童年不再是钓鱼摸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写自己的生活。根据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小处入手,大的题材学生没有相应把握能力。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用智慧去发现周围的多彩如早晨射进卧室的一缕阳光、一片新叶、父母的一句叮咛、同学的一个眼神、老师的一个手势均可入文。比如风靡一时的QQ农场游戏许多孩子参与其中,不能因为网络游戏的弊端而抹杀孩子们这部分的生活内容,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写出偷菜时的窃喜、被偷时的叹息、对种植方法的思考,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必然写得得心应手。
三、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
写作技巧是众多语文老师津津乐道的话题,开头点题,前后照应,结尾点题,详略得当等依旧是作文技巧训练的重点,写一处风景,必然是总分式总分总结构,不管写的内容如何,先把框架竖起来,学生不得出半点格,众多的技巧要求让孩子们不堪重负。
作为小学生写作来说,只是起步阶段的练习,不是作家创作,容许孩子们“犯错误、出洋相”,多摔几跤只会走得更稳。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让他把心中的话先无拘无束地说来,指导时强调那么多的技巧,不是帮助学生表达的更好,而是形成表达障碍,让学生无所适从,畏惧作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像孩子走路,先得让他会走,然后才是可能的讲究步伐的美感。这应该是老师的功利性心态在教学上的一种反映,仿佛没有表达技巧的文章的分量就轻得多,开头点题、前后照应、结尾点题的文章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差的。明显反映出作文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唯技巧论。
崇尚自由表达,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在各种框框下,哪还有自由表达的空间。鲁迅的《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我们熟知的经典句子,如果这句话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出现,我们还有多少老师能容忍、能够赏识呢?
平平淡淡才是真,引导孩子用通顺的话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写下来,就是孩子们的作文。如对洗苹果一事,我们不必高谈什么细节描写,只是提醒学生把洗苹果的动作想清楚写下来,拿起苹果、来到厨房、伸手、拧开水龙头、搓洗等动作一一描写出来,让孩子们明白把生活的真实还原了出来,这就是作文,从而让他们真正“易于动笔”后,才能谈得上自由表达、乐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