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 改革
一、引言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不少高校仍然重在理论的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有些虽然强调了实践教学,但任存在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实验与实训条件亟待完善,实训师资力量薄弱,行业企业参与不足等问题。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职业竞争能力较弱,难以满足酒店行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学生难以在本行业中找到心仪的职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水平,促进酒店专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自设立酒店管理专业之时,国外就开始有学者对于专业的教学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代表的欧洲的酒店管理专业,最早是为了给各酒店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里的酒店管理专业,从一开始就注重课程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培养学生理论思考的能力。直至今日,欧美在酒店管理专业上还延续着这种差别,一般将“洛桑模式”代指着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对具体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Paul Sheldon等认为未来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四方面的能力,分别是目的地管理的能力、政策与伦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多方面的商业技能。Mi-Hea Cho在对比了过去和现在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后,也提出未来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
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后,发现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或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等研究。如薛盈洲提出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武夷模式” 研究;张少飞提出从职业能力的视角高职来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田文红等提出重视职业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构建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李远平等“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旅游职业能力构成包括4个方面,一是行业基本素质: 如语言表达与交流、文化艺术修养、礼仪礼貌 、服务意识等。二是岗位服务技能:包括导游服务、饭店服务、景区服务、旅行社服务等技能,三是综合应用能力:指适应环境,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四是创新与发展能力: 主要指组织协调、交际公关、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等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行业认知、操作技能、岗位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众多文献资料中发现关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这个层面上,对研究应用型本科层面的较少,难以对其有明确的指导。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职业能力较低,对本行业的认同度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097所,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显现的一些状况也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是专业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二是对行业认同度低,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在本行业就业,即使在本行业就业,流失率也很高。三是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但学校培养的人才和旅游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这样的形势引发的结果是一些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逐年呈递减的趋势,有些院校甚至取消了酒店管理专业。这种供需错位、学生行业认同感低等问题同样影响到我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经过访谈与调研,酒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旅游酒店行业就业的情况是:一是大部分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基本是导游、饭店前厅接待、行李生、客房服务员、中西餐厅服务员等,就业岗位层次较低。二是在酒店行业的就业率较低,流失率高。调查发现旅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行业认同普遍较低,学生对本行业的总体认知是虽然就业机会较多,但工作岗位起点低,工作稳定性较差,工资福利、职业社会声望较低,行业发展前景一般。
2.实践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未形成有效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要素,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实践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应高度契合,形成有效对接。在实践教学的现实中,还存在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合理等,各院校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培养的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实践操作能力还不能完全符合现今快速发展的酒店行业的对人才质与量的需求,比如目前我院校内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实践课程有餐饮实训、客房实训、鸡尾酒调制实训、旅游服务礼仪等。经过实践培训环节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但学生的实操能力水平只能适合本行业基层服务员或基层管理员的工作,管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缺乏,在职业竞争中,本科生可能和中職中专学历水平的员工处于同业的职业地位和薪酬水平,而且可能还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势必降低了职业的吸引力。这些情况表明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脱节,难以达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亟待进行改革。
3.实践教学内容片面滞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效果。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多以服务操作为主,比如酒店前厅的接待操作系统的练习,酒店餐饮的餐桌摆台练习、饮品制作、菜品制作烹饪,客房的客房清扫练习等这些基本技能,对适合中高层管理岗位的实践管理技能培养很少涉及,这些实践教学只能让学生胜任基层服务员的工作,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创新管理内容,更加不会形成敏捷的应变管理能力。因此,应更新补充新的知识,完善实践教学。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有能力等,大多数教师自身应用能力、技能不足且缺乏酒店行业的管理经验。目前我院不少上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缺乏旅游行业一线从业经历,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欠缺,这势必影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专业实训条件不够完善,缺乏酒店企业的实践环境。教学实验与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实验实训课程旨在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和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掌握职业活动知识与技能,获得职业能力。目前我院专业实验实训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酒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所需的物质设备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该专业建设与发展。酒店企业是高校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技能的见习场所和实习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的环境条件。学生在高校的实验室往往只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服务操作技能,一些管理知识的运用、应变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旅游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以实现,这对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管理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院校和旅游企业的合作还有停留在合作的较低层次,全面、深入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6.学生校外实习缺乏管理与指导。目前学生的校外实习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种,一部分学生是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另外一部分是在学校的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就学生的实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实习方向相对单一,只能在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基层的员工的岗位进行实习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另外学生的实习管理比较松散,对学生的实习后要达到的目标和能力的培养,实习单位和学校没有明晰的指向,或者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检验措施。
四、改革方案
1.分析应用性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的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能胜任初、中级管理者的岗位工作,因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才能, 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 也是酒店企业的需要。要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该专业教学需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重视实践教学,这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乐学生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了解酒店行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酒店职业能力是从事酒店职业活动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表现,由基本能力、酒店管理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构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结合应用性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
2.明确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要素,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了解酒店行业对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院校实际,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3.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合,要系统全面化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酒店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综合素质等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由培养“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社会实践”‘“专业基本技能实验教学”、“毕业实习”“专业能力综合训练”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对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及内涵进行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环节,使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专业综合能力实训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合理安排。研究各环节的教学特点,发挥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功能。按照学生生理与心智发展特点、教学规律,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特点和难度,合理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进度和先后顺序,形成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层次性,使各实践教学环节互相衔接,相互作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4.实践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研究。以知识为导向,进行理论课实验内容的优化和开发,以能力为导向,进行实验实训课程的优化和开发;研究和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和特点,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未来的的职业发展确定方向,并明确在实习阶段应该获取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 强调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基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研究,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5.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一是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任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可以让现有教师到旅游酒店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优秀的管理者引入学校担任实践教学。二是优先引进和聘用具有酒店从业经验的专门人才,被聘用的人才应具备酒店管理能力和实践教学的水平,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引进客座教授、专家等方式,使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具备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酒店管理教学质量,为酒店行业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6.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是围绕校内教学环境、校外教学环境和信息网络环境进行建设。校内的实验室建设主要是为学生初步掌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提供条件;校外的实习基地则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实践的场地,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 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并加强与酒店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比如教师参与酒店工作岗位学习,酒店资深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一些实践课程可以利用酒店现场教学,用人单位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信息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巨大的平台,既便于学生与教师、与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同时网络上巨大的资料库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Pauline Sheldon,Dan Fesenmaier,Karl Woeber,Chris Cooper,Magda Antonioli.Tourism Education Futures, 2010-2030:Building the Capacity to Lead[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 2007, 7(3):61-68.
[2] Mi-Hea Cho, Soo K. Ka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ourism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 2005, 5(3):225-250.
[3]薛盈洲.旅游專业实践教学体系“ 武夷模式”[J].武夷学院学报,2013(4):52-55.
[4]张少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视角[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185-188.
[5]田文红;张笑薇;吴钦梅.试论职业导向下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整合优化——以成都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31-33.
[6]李远平;黄 润;赵咏梅.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皖西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皖西学院学报,2014(4):86-89.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广东培正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Z07201310)资助.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 改革
一、引言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不少高校仍然重在理论的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有些虽然强调了实践教学,但任存在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实验与实训条件亟待完善,实训师资力量薄弱,行业企业参与不足等问题。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职业竞争能力较弱,难以满足酒店行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学生难以在本行业中找到心仪的职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水平,促进酒店专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自设立酒店管理专业之时,国外就开始有学者对于专业的教学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代表的欧洲的酒店管理专业,最早是为了给各酒店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里的酒店管理专业,从一开始就注重课程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培养学生理论思考的能力。直至今日,欧美在酒店管理专业上还延续着这种差别,一般将“洛桑模式”代指着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对具体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Paul Sheldon等认为未来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四方面的能力,分别是目的地管理的能力、政策与伦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多方面的商业技能。Mi-Hea Cho在对比了过去和现在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后,也提出未来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
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后,发现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或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等研究。如薛盈洲提出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武夷模式” 研究;张少飞提出从职业能力的视角高职来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田文红等提出重视职业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构建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李远平等“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旅游职业能力构成包括4个方面,一是行业基本素质: 如语言表达与交流、文化艺术修养、礼仪礼貌 、服务意识等。二是岗位服务技能:包括导游服务、饭店服务、景区服务、旅行社服务等技能,三是综合应用能力:指适应环境,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四是创新与发展能力: 主要指组织协调、交际公关、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等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行业认知、操作技能、岗位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众多文献资料中发现关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这个层面上,对研究应用型本科层面的较少,难以对其有明确的指导。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职业能力较低,对本行业的认同度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097所,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显现的一些状况也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是专业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二是对行业认同度低,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在本行业就业,即使在本行业就业,流失率也很高。三是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但学校培养的人才和旅游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这样的形势引发的结果是一些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逐年呈递减的趋势,有些院校甚至取消了酒店管理专业。这种供需错位、学生行业认同感低等问题同样影响到我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经过访谈与调研,酒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旅游酒店行业就业的情况是:一是大部分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基本是导游、饭店前厅接待、行李生、客房服务员、中西餐厅服务员等,就业岗位层次较低。二是在酒店行业的就业率较低,流失率高。调查发现旅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行业认同普遍较低,学生对本行业的总体认知是虽然就业机会较多,但工作岗位起点低,工作稳定性较差,工资福利、职业社会声望较低,行业发展前景一般。
2.实践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未形成有效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要素,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实践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应高度契合,形成有效对接。在实践教学的现实中,还存在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合理等,各院校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培养的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实践操作能力还不能完全符合现今快速发展的酒店行业的对人才质与量的需求,比如目前我院校内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实践课程有餐饮实训、客房实训、鸡尾酒调制实训、旅游服务礼仪等。经过实践培训环节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但学生的实操能力水平只能适合本行业基层服务员或基层管理员的工作,管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缺乏,在职业竞争中,本科生可能和中職中专学历水平的员工处于同业的职业地位和薪酬水平,而且可能还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势必降低了职业的吸引力。这些情况表明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脱节,难以达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亟待进行改革。
3.实践教学内容片面滞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效果。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多以服务操作为主,比如酒店前厅的接待操作系统的练习,酒店餐饮的餐桌摆台练习、饮品制作、菜品制作烹饪,客房的客房清扫练习等这些基本技能,对适合中高层管理岗位的实践管理技能培养很少涉及,这些实践教学只能让学生胜任基层服务员的工作,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创新管理内容,更加不会形成敏捷的应变管理能力。因此,应更新补充新的知识,完善实践教学。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有能力等,大多数教师自身应用能力、技能不足且缺乏酒店行业的管理经验。目前我院不少上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缺乏旅游行业一线从业经历,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欠缺,这势必影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专业实训条件不够完善,缺乏酒店企业的实践环境。教学实验与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实验实训课程旨在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和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掌握职业活动知识与技能,获得职业能力。目前我院专业实验实训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酒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所需的物质设备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该专业建设与发展。酒店企业是高校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技能的见习场所和实习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的环境条件。学生在高校的实验室往往只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服务操作技能,一些管理知识的运用、应变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旅游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以实现,这对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管理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院校和旅游企业的合作还有停留在合作的较低层次,全面、深入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6.学生校外实习缺乏管理与指导。目前学生的校外实习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种,一部分学生是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另外一部分是在学校的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就学生的实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实习方向相对单一,只能在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基层的员工的岗位进行实习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另外学生的实习管理比较松散,对学生的实习后要达到的目标和能力的培养,实习单位和学校没有明晰的指向,或者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检验措施。
四、改革方案
1.分析应用性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的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能胜任初、中级管理者的岗位工作,因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才能, 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 也是酒店企业的需要。要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该专业教学需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重视实践教学,这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乐学生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了解酒店行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酒店职业能力是从事酒店职业活动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表现,由基本能力、酒店管理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构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结合应用性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
2.明确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要素,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了解酒店行业对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院校实际,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3.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合,要系统全面化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酒店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综合素质等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由培养“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社会实践”‘“专业基本技能实验教学”、“毕业实习”“专业能力综合训练”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对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及内涵进行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环节,使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专业综合能力实训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合理安排。研究各环节的教学特点,发挥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功能。按照学生生理与心智发展特点、教学规律,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特点和难度,合理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进度和先后顺序,形成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层次性,使各实践教学环节互相衔接,相互作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4.实践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研究。以知识为导向,进行理论课实验内容的优化和开发,以能力为导向,进行实验实训课程的优化和开发;研究和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和特点,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未来的的职业发展确定方向,并明确在实习阶段应该获取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 强调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基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研究,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5.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一是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任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可以让现有教师到旅游酒店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优秀的管理者引入学校担任实践教学。二是优先引进和聘用具有酒店从业经验的专门人才,被聘用的人才应具备酒店管理能力和实践教学的水平,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引进客座教授、专家等方式,使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具备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酒店管理教学质量,为酒店行业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6.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是围绕校内教学环境、校外教学环境和信息网络环境进行建设。校内的实验室建设主要是为学生初步掌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提供条件;校外的实习基地则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实践的场地,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 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并加强与酒店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比如教师参与酒店工作岗位学习,酒店资深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一些实践课程可以利用酒店现场教学,用人单位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信息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巨大的平台,既便于学生与教师、与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同时网络上巨大的资料库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Pauline Sheldon,Dan Fesenmaier,Karl Woeber,Chris Cooper,Magda Antonioli.Tourism Education Futures, 2010-2030:Building the Capacity to Lead[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 2007, 7(3):61-68.
[2] Mi-Hea Cho, Soo K. Ka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ourism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 2005, 5(3):225-250.
[3]薛盈洲.旅游專业实践教学体系“ 武夷模式”[J].武夷学院学报,2013(4):52-55.
[4]张少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视角[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185-188.
[5]田文红;张笑薇;吴钦梅.试论职业导向下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整合优化——以成都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31-33.
[6]李远平;黄 润;赵咏梅.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皖西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皖西学院学报,2014(4):86-89.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广东培正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Z0720131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