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统一性体现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在德育教学中的特点
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是体育教师一直思考和反思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统一性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就应及时抓紧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1、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体育游戏教学,如“通过敌人封锁线”、“炸碉堡”等游戏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在不断地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2、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体现。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课前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变换、队列练习,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3、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带来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又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学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具有的特点
1、在体育教学诸项目中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教材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但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也有所侧重。如在田径项目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中可进行美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定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教学中高度的政治水平和科学水平。
2、根据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最易见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
3、在教育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心、热心和耐心,主要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多表扬、少批评,要真诚、恳切地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时,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热情帮助学生加以解决。在运动场上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要教育运动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尊敬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公正、诚实、谦虚、有礼貌等,这些教育应渗透到底。
4、在上室内课时,可以讲述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运动员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爱好体育,还要有爱国的精神。
5、动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在运动场馆中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因此,使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并且容易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到诸多外在因素(如天气、场地、车辆)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都非常容易显露出来,于是,便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因势利导,教书育人。
6、身心合一性。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完美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心理负荷,两者同步发生、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7、社会性。人们把体育运动看作特定的“社会”或“社会的缩影”、“小社会”。体育运动的这一社会学特征表明,学生在从事各种体育运动时按照一定的规则与道德标准担任某种角色、履行某种职责和义务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学习或个体社会化过程。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应根据其教书育人的这一社会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学的育人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做到耐心细致、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探索。
关键词:统一性体现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在德育教学中的特点
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是体育教师一直思考和反思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统一性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就应及时抓紧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1、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体育游戏教学,如“通过敌人封锁线”、“炸碉堡”等游戏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在不断地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2、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体现。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课前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变换、队列练习,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3、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带来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又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学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具有的特点
1、在体育教学诸项目中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教材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但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也有所侧重。如在田径项目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中可进行美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定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教学中高度的政治水平和科学水平。
2、根据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最易见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
3、在教育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心、热心和耐心,主要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多表扬、少批评,要真诚、恳切地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时,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热情帮助学生加以解决。在运动场上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要教育运动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尊敬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公正、诚实、谦虚、有礼貌等,这些教育应渗透到底。
4、在上室内课时,可以讲述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运动员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爱好体育,还要有爱国的精神。
5、动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在运动场馆中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因此,使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并且容易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到诸多外在因素(如天气、场地、车辆)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都非常容易显露出来,于是,便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因势利导,教书育人。
6、身心合一性。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完美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心理负荷,两者同步发生、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7、社会性。人们把体育运动看作特定的“社会”或“社会的缩影”、“小社会”。体育运动的这一社会学特征表明,学生在从事各种体育运动时按照一定的规则与道德标准担任某种角色、履行某种职责和义务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学习或个体社会化过程。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应根据其教书育人的这一社会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学的育人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做到耐心细致、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