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初步形成一定的言语揣摩能力。为达成此能力,可以从言意理论的视角来进行教学,其中“言意互转”是揣摩文章言语意图的一条最佳路径。针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读文知‘言’”“厘清脉络”“揣摩妙处”“立‘象’化‘言’”“言语重构”四个方面给学生做言语揣摩的示范,让学生学习、领会言语揣摩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文章言语的自主揣摩。
【关键词】言语揣摩;言语意图;言语重构
【作者简介】杜万彬,中学高级教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教为不教’教学观下小学语文‘全程自主学习’”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YZ-c/2018/26)
什么是“言意互转”?“言意互转”是言意理论的核心内容,简单地说,言语作品的形成是由“意”到“言”的转换,而对于读者或学习者来说则相反,是由“言”到“意”的转换。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言”“意”互转的方法和技巧,而“言意互转”是学生揣摩文章言语意图的最佳路径。因为“言意互转”揭示了言语作品生成和解读的根本路径,顺着路径能最大限度地走进文心和作者内心,进而能够很容易地揣摩出文章或是作者的言语意图。言意理论认为,言语作品的产生过程为由“物”生“意”,由“意”生“象”,由“象”生“言”,这里的“生”是转换的意思。解读作品就是这个过程的反向操作。学生学习文章,其实质是揣摩“言”在明“象”和在达“意”中的作用、技巧,不是得意忘言,而是为了得意而知言、学言[1]。阅读是读者凭借自身对“物”的体察去理解语言中无法避免的“不逮”和作者有意隐于言辞之后的重旨与复意。若非如此,作品“言”之所隐,读者又怎能知道?
因此,揣摩言语意图,其实是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特别是要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那么,为什么要揣摩作者的言语意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叶圣陶先生提到:知识不会凭空得到,习惯也不会凭空养成,而必须有所凭借;揣摩文章的言语意图既能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又能学到言语的表达方法[2]。如今教师所凭借的,是语文教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图理解教材中排列的文章,揣摩文章中句子的含义,学习揣测怎样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才正确而精密,从而学到写作的知识。对阅读教学来说,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言语揣摩方法并尝试自主揣摩文章非常必要,这既能让学生读懂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图,又能让学生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图。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怎样的“教”,才能实现不需要教?对小学生来说,示范就是最好的“教”。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哪些示范?下面笔者以《爱之链》教学为例,谈一谈文章言语揣摩中的思与行。
一、读文知“言”
要揣摩作者的言語意图或作者的言外之意,首先应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古人说,解读文章应“据言寻义”,而“据言”的前提是知“言”,即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习一篇文章,学生连主要内容都弄不清楚,那“寻义”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识字,理解词语,读通、读顺文章三项任务,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二是通过询问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在内容归纳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搭支架来降低难度。如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分别是:1.下岗的乔依()老妇人修好汽车;2.老妇人被乔依感动,又()了女店主;3.女店主非常()她的丈夫乔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依帮助了老妇人,其实就是在帮助()。当然,支架的搭建要有一定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要让学生掌握归纳内容的方法。这个支架的设计是让学生知道,归纳内容可以从主要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来概括,支架的填空既是对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概括方法的渗透。
二、厘清脉络
厘清文章的脉络,是指厘清文章的文脉和“意脉”。言意理论认为,言由心生。这里的心是指作者的情感、思想、“作意”等。也就是说,“言”是“意”的载体,是“意”的表现形式。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写作思路,即文脉;也要让学生看出隐蔽在思路中的情感、心意,即“意脉”。引导工作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落实。
(一)厘清文脉和“意脉”
厘清文章的“意脉”是指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言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本课想表达的是人间有真爱、好人有好报这个“意”。为表达这个“意”,作者选用了三件事,每件事所隐含的“意”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作者写的三件事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意”。这个过程既是对“意脉”的梳理,也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梳理。具体实施时,可以借助给文章划分段落的形式来完成。笔者的做法是:1.让学生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体会并写出作者的言外之“意”;2.进行逻辑段归纳——把内容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归纳在一起。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架进行帮扶,例如根据划分好的段落和作者的“言外之意”,尝试在括号内写出段意。
第一段( 1~8 ):()。(乔依的无私真爱)
或是给出段意,让学生归纳相应的自然段,并写出作者的意图,即“言外之意”。
第一段()失业的乔依无偿帮助了一位老妇人修好汽车。()
通过支架的帮扶,学生就会对文章的文脉和“意脉”一清二楚。
(二)发现独特的表达方式
除了厘清文脉和“意脉”,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通过对人物言语、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因此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文章在刻画人物(意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着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也可以和学生之前学过的人物写法进行比较。比如本课课文在描写乔依时从几个方面刻画人物?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其他人物的?其他课文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学生能掌握各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并理解恰当的写作手法能对人物刻画起到绝妙的作用。
【关键词】言语揣摩;言语意图;言语重构
【作者简介】杜万彬,中学高级教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教为不教’教学观下小学语文‘全程自主学习’”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YZ-c/2018/26)
什么是“言意互转”?“言意互转”是言意理论的核心内容,简单地说,言语作品的形成是由“意”到“言”的转换,而对于读者或学习者来说则相反,是由“言”到“意”的转换。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言”“意”互转的方法和技巧,而“言意互转”是学生揣摩文章言语意图的最佳路径。因为“言意互转”揭示了言语作品生成和解读的根本路径,顺着路径能最大限度地走进文心和作者内心,进而能够很容易地揣摩出文章或是作者的言语意图。言意理论认为,言语作品的产生过程为由“物”生“意”,由“意”生“象”,由“象”生“言”,这里的“生”是转换的意思。解读作品就是这个过程的反向操作。学生学习文章,其实质是揣摩“言”在明“象”和在达“意”中的作用、技巧,不是得意忘言,而是为了得意而知言、学言[1]。阅读是读者凭借自身对“物”的体察去理解语言中无法避免的“不逮”和作者有意隐于言辞之后的重旨与复意。若非如此,作品“言”之所隐,读者又怎能知道?
因此,揣摩言语意图,其实是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特别是要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那么,为什么要揣摩作者的言语意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叶圣陶先生提到:知识不会凭空得到,习惯也不会凭空养成,而必须有所凭借;揣摩文章的言语意图既能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又能学到言语的表达方法[2]。如今教师所凭借的,是语文教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图理解教材中排列的文章,揣摩文章中句子的含义,学习揣测怎样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才正确而精密,从而学到写作的知识。对阅读教学来说,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言语揣摩方法并尝试自主揣摩文章非常必要,这既能让学生读懂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图,又能让学生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图。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怎样的“教”,才能实现不需要教?对小学生来说,示范就是最好的“教”。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哪些示范?下面笔者以《爱之链》教学为例,谈一谈文章言语揣摩中的思与行。
一、读文知“言”
要揣摩作者的言語意图或作者的言外之意,首先应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古人说,解读文章应“据言寻义”,而“据言”的前提是知“言”,即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习一篇文章,学生连主要内容都弄不清楚,那“寻义”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识字,理解词语,读通、读顺文章三项任务,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二是通过询问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在内容归纳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搭支架来降低难度。如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分别是:1.下岗的乔依()老妇人修好汽车;2.老妇人被乔依感动,又()了女店主;3.女店主非常()她的丈夫乔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依帮助了老妇人,其实就是在帮助()。当然,支架的搭建要有一定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要让学生掌握归纳内容的方法。这个支架的设计是让学生知道,归纳内容可以从主要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来概括,支架的填空既是对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概括方法的渗透。
二、厘清脉络
厘清文章的脉络,是指厘清文章的文脉和“意脉”。言意理论认为,言由心生。这里的心是指作者的情感、思想、“作意”等。也就是说,“言”是“意”的载体,是“意”的表现形式。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写作思路,即文脉;也要让学生看出隐蔽在思路中的情感、心意,即“意脉”。引导工作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落实。
(一)厘清文脉和“意脉”
厘清文章的“意脉”是指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言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本课想表达的是人间有真爱、好人有好报这个“意”。为表达这个“意”,作者选用了三件事,每件事所隐含的“意”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作者写的三件事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意”。这个过程既是对“意脉”的梳理,也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梳理。具体实施时,可以借助给文章划分段落的形式来完成。笔者的做法是:1.让学生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体会并写出作者的言外之“意”;2.进行逻辑段归纳——把内容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归纳在一起。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架进行帮扶,例如根据划分好的段落和作者的“言外之意”,尝试在括号内写出段意。
第一段( 1~8 ):()。(乔依的无私真爱)
或是给出段意,让学生归纳相应的自然段,并写出作者的意图,即“言外之意”。
第一段()失业的乔依无偿帮助了一位老妇人修好汽车。()
通过支架的帮扶,学生就会对文章的文脉和“意脉”一清二楚。
(二)发现独特的表达方式
除了厘清文脉和“意脉”,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通过对人物言语、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因此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文章在刻画人物(意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着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也可以和学生之前学过的人物写法进行比较。比如本课课文在描写乔依时从几个方面刻画人物?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其他人物的?其他课文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学生能掌握各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并理解恰当的写作手法能对人物刻画起到绝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