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往往有浓重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结,对童年生活的故乡有很深的感情,将其当成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曹文轩小说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在小说中,曹文轩以细腻的笔墨和优美的语言叙述儿童成长中的痛苦、磨难和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悯的人文情怀。从文学创造视角看,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水是曹文轩小说的重要内容,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碰撞是曹文轩小说的思想主题,这些都表达了曹文轩对乌托邦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曹文轩小说;乡土情结;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曹文轩是中国新时代成就突出的儿童文学作家,其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取材于乡土生活,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有学者认为,曹文轩作品以优美的语言诉说了童年生活的悲伤和苦难,为孩子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提供了榜样。从作品内容上看,曹文轩作品多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乡土生活和农村故事,真切反映了中国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浓重的乡土情结。
一、故乡是曹文轩小说的主题内容
作为中国儿童小说作家的典型代表,曹文轩也不例外,其作品中有着一种浓重的乡土情结。曹文轩认为,对于愿意经典化写作的作家而言,记忆力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想象力。
(一)童年生活是曹文轩小说的重要内容
从《蔷薇谷》《草房子》等作品可以看出,曹文轩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与往事“干杯”,这些作品本身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情结。曹文轩小说的乡土情结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在我们阅读曹文轩的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中倔强单纯的男孩、温婉善良的女孩等人物形象所吸引,这些人物形象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情结。曹文轩于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的龙港村,童年时期,曹文轩的家庭条件较差,不过在父亲的教育和指导下曹文轩也读过一些书。但是,童年时期的贫苦生活和艰辛岁月深深地印在了曹文轩的内心世界中,在曹文轩看来,虽然过去的生活非常苦,但是它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的每粒沙子、每个场景、每个故事都是那么宝贵,都深刻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曹文轩小说中,大麦地、小河、水牛、小船、稻田、芦苇荡等往往是不变的故事场景,这些物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格和生活气息,从金黄色的麦田、绿油油的柳枝、稻黄色的草房子、碧绿的小河水、灿烂的菊花等景物中,可以感受到曹文轩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故乡的水是曹文轩小说的重要主题
曹文轩小说对故乡的水非常有感情,小说中处处可见故乡的景物、习俗、人物等,同时也少不了故乡那涓涓流淌的小河、碧绿的河水等。曹文轩说过,我家住在河边,河水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在童年时期,曹文轩也因父亲工作调动而经常举家搬迁,但是他始终生活在河水旁边,这些使曹文轩对江南水乡有很深的感情。在小说《童年》中曹文轩这样写道: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枯,因为我睁开眼睛就见到一片河水,在长期与水的生活中,水已经进入了我的性格、脾气和人生观,成为我进行文学创造的思想源泉。在曹文轩小说中,“水”不仅是环境描写时渲染气氛的手段,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哲理的方式,如在《草房子》中整个故事因水而发生,灵气秀美、柔弱如水的月生在水边长大,同时她又如同水一样坚韧;白雀和蒋一轮在水边相识,成就姻缘,在水边定下终身。在《第十一根布条》中,整个故事情节都围绕溺水的亮仔而逐渐展开,心地善良的麻子爷爷用独角牛救下了落水的亮仔,在小说最后,善良的麻子爷爷在水边离开了大家,他背靠草垛、双臂下垂,慢慢地合上了双眼。在这里,水不仅仅是一种故事场景,还带有浓重的隐喻和象征意味。[1]
二、曹文轩小说中乡村和城市的碰撞
江南水乡是曹文轩的精神家园,也是曹文轩小说的情感根基所在。在《乡村情结》中曹文轩写到,在乡村生活的20多年时间中,乡土生活融入了我的血液和灵魂,即便是我已经生活于大城市,但是我依然无法摆脱乡村生活的追逐和纠缠,这使我成为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乡情脉脉的边缘人。
(一)由乡入城和由城入鄉
都市和田园就是城市与乡村,在有几千年乡土文化的中国社会中,乡村生活、乡土情结是许多作家挥之不去的情结,同样,曹文轩也不例外。在曹文轩作品中有许多对乡村世界的描述,如《弓》《箍桶匠》等小说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情结,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乡土人性的善良、城市生活的堕落等。首先,由乡入城。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在城市中有富足的物质生活、良好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就业机会等,所以,城市是无数农村人的梦想所在。在曹文轩小说中,许多人都涌入城市,但是他们并非是心甘情愿入城的,而是迫于生计被迫到城市赚钱。如《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明子、黑罐等就是因为家庭情况很糟糕,不得不丢下尊严到城市中赚钱养家;《弓》中豆儿跟着伯父到城里赚钱也是被迫无奈的,因为他从小就父母双亡,而伯母又对他非常刻薄,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到城市中讨碗饭吃。此外,由城入乡。在曹文轩小说中也有许多人被迫从城市进入农村,这些人就是下乡知青、干部、艺术家等,如《细米》中的梅纹、《再见了,我的星星》中的雅姐等都是从大城市来到农村的女知青,她们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如纯洁如水的心灵、浓浓的审美气息,展现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青铜葵花》中“五七干校”中的成员就是艺术家下乡的代表,如葵花的父亲是一名雕塑家,在葵花的母亲去世后,葵花的父亲与葵花一起来到了乡下。[2]
(二)城市和乡村的文化碰撞
为了谋取生计,明子、黑豆儿、阿四等都离开农村,来到了城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草菊和毛毛与丧妻的大爷结下了深厚友谊,大爷也为两人提供了温暖的家,大爷的酒馆最终被拆迁,但这些并未改变草菊、毛毛和大爷之间的情意。再如,从小父母双亡的黑豆被小提琴家收为养子,但是黑豆并不愿意在城市中生活,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虽然黑豆儿最终离开了城市,但是这些并未阻隔黑豆儿和小提琴家的浓浓情意。《箍桶匠》中阿四是出色的箍桶匠,他常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兜售自己的生意,并在乡亲面前吹嘘城市生活的美好,在城里面他偶然机会认识了周县长,并依靠这种特殊关系让自己的大女儿在城里的屠宰场中当上了临时工。阿四的女儿进了城以后,变得趾高气扬,对农村的乡里乡亲都不正看一眼,但是最终却灰溜溜地从城市里面回来了。在小说中,曹文轩试图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但是城市和农村始终不能融合在一起,农村人在文化上和内心深处始终无法融入城市。曹文轩说过,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体力劳动的疲乏等会深深地影响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一旦他们离开农村,就会对乡村生活产生一种美好的回忆,这种回忆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3] 三、曹文轩小说中的田园乌托邦
曹文轩在文章中写道:20岁以前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是城市文明中的边缘人,虽然我极力向往城市生活,但是我的内心世界仍然停留在农村,常常回首眺望那些如烟飘逝的乡村生活。显然,曹文轩对往昔岁月极为怀念,因为那片土地已经铸就了他的乡土身份,在其小说中也经常可以见到淳朴的乡风、流淌的小河、乡情味道的稻香渡等。
曹文轩的灵魂在城乡之间徘徊,这些促使他不断追求生活和生命的真谛,最终他发现只有诗水田园才能真正找到灵魂的精神归宿。在《前方》中曹文轩这样写道:人的悲剧性实质是想得到却无法得到,向前方四处流浪却想着许久不见的家。为了找到精神家园,曹文轩在寻觅和追求中不断接近田园,在淳朴的乡村生活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曹文轩笔下的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是带有忧伤和忧郁的,是一种诗化的主观世界,这种田园世界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曹文轩的审美乌托邦所建构的。正如谢有顺所说,作家的世界常常是乌托邦的,在乌托邦的世界中建构一种可能性的理想。曹文轩的田园世界就是他对童年生活的想象,是一种久久不能忘怀的乡土情结,是在以故乡为原型的基础上建构的世外桃源,那美轮美奂的油麻地、绿色的稻香渡、流淌的小河等就是这种乌托邦的真实写照。苏北田园是曹文轩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曹文轩魂牵梦绕的故乡,即便他走到天涯海角,也难以忘记那片让他难以忘怀的土地,故乡的根鸟、草菊、细米、丁玫等,成了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和源泉。[4]
曹文轩小说带有浓郁的乡土情结,这种乡土情结成了理解曹文轩小说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应当以乡土情结为出发点,审视曹文轩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思想主题和文学意蕴。
参考文献:
[1]曹文轩.对中国儿童文学来说,安徒生恩重如山[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
[2]王倩.曹文轩和他的水土乡村[J].中国图书评论,2005(6).
[3]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58.
[4]冯学民,李巍.曹文轩的意义——中国文学发展路径的又一选择[J].学术交流,2006(4).
作者简介:仇玉文(1967-),男,汉族,江蘇盐城,学士,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关键词】曹文轩小说;乡土情结;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曹文轩是中国新时代成就突出的儿童文学作家,其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取材于乡土生活,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有学者认为,曹文轩作品以优美的语言诉说了童年生活的悲伤和苦难,为孩子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提供了榜样。从作品内容上看,曹文轩作品多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乡土生活和农村故事,真切反映了中国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浓重的乡土情结。
一、故乡是曹文轩小说的主题内容
作为中国儿童小说作家的典型代表,曹文轩也不例外,其作品中有着一种浓重的乡土情结。曹文轩认为,对于愿意经典化写作的作家而言,记忆力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想象力。
(一)童年生活是曹文轩小说的重要内容
从《蔷薇谷》《草房子》等作品可以看出,曹文轩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与往事“干杯”,这些作品本身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情结。曹文轩小说的乡土情结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在我们阅读曹文轩的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中倔强单纯的男孩、温婉善良的女孩等人物形象所吸引,这些人物形象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情结。曹文轩于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的龙港村,童年时期,曹文轩的家庭条件较差,不过在父亲的教育和指导下曹文轩也读过一些书。但是,童年时期的贫苦生活和艰辛岁月深深地印在了曹文轩的内心世界中,在曹文轩看来,虽然过去的生活非常苦,但是它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的每粒沙子、每个场景、每个故事都是那么宝贵,都深刻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曹文轩小说中,大麦地、小河、水牛、小船、稻田、芦苇荡等往往是不变的故事场景,这些物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格和生活气息,从金黄色的麦田、绿油油的柳枝、稻黄色的草房子、碧绿的小河水、灿烂的菊花等景物中,可以感受到曹文轩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故乡的水是曹文轩小说的重要主题
曹文轩小说对故乡的水非常有感情,小说中处处可见故乡的景物、习俗、人物等,同时也少不了故乡那涓涓流淌的小河、碧绿的河水等。曹文轩说过,我家住在河边,河水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在童年时期,曹文轩也因父亲工作调动而经常举家搬迁,但是他始终生活在河水旁边,这些使曹文轩对江南水乡有很深的感情。在小说《童年》中曹文轩这样写道: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枯,因为我睁开眼睛就见到一片河水,在长期与水的生活中,水已经进入了我的性格、脾气和人生观,成为我进行文学创造的思想源泉。在曹文轩小说中,“水”不仅是环境描写时渲染气氛的手段,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哲理的方式,如在《草房子》中整个故事因水而发生,灵气秀美、柔弱如水的月生在水边长大,同时她又如同水一样坚韧;白雀和蒋一轮在水边相识,成就姻缘,在水边定下终身。在《第十一根布条》中,整个故事情节都围绕溺水的亮仔而逐渐展开,心地善良的麻子爷爷用独角牛救下了落水的亮仔,在小说最后,善良的麻子爷爷在水边离开了大家,他背靠草垛、双臂下垂,慢慢地合上了双眼。在这里,水不仅仅是一种故事场景,还带有浓重的隐喻和象征意味。[1]
二、曹文轩小说中乡村和城市的碰撞
江南水乡是曹文轩的精神家园,也是曹文轩小说的情感根基所在。在《乡村情结》中曹文轩写到,在乡村生活的20多年时间中,乡土生活融入了我的血液和灵魂,即便是我已经生活于大城市,但是我依然无法摆脱乡村生活的追逐和纠缠,这使我成为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乡情脉脉的边缘人。
(一)由乡入城和由城入鄉
都市和田园就是城市与乡村,在有几千年乡土文化的中国社会中,乡村生活、乡土情结是许多作家挥之不去的情结,同样,曹文轩也不例外。在曹文轩作品中有许多对乡村世界的描述,如《弓》《箍桶匠》等小说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情结,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乡土人性的善良、城市生活的堕落等。首先,由乡入城。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在城市中有富足的物质生活、良好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就业机会等,所以,城市是无数农村人的梦想所在。在曹文轩小说中,许多人都涌入城市,但是他们并非是心甘情愿入城的,而是迫于生计被迫到城市赚钱。如《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明子、黑罐等就是因为家庭情况很糟糕,不得不丢下尊严到城市中赚钱养家;《弓》中豆儿跟着伯父到城里赚钱也是被迫无奈的,因为他从小就父母双亡,而伯母又对他非常刻薄,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到城市中讨碗饭吃。此外,由城入乡。在曹文轩小说中也有许多人被迫从城市进入农村,这些人就是下乡知青、干部、艺术家等,如《细米》中的梅纹、《再见了,我的星星》中的雅姐等都是从大城市来到农村的女知青,她们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如纯洁如水的心灵、浓浓的审美气息,展现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青铜葵花》中“五七干校”中的成员就是艺术家下乡的代表,如葵花的父亲是一名雕塑家,在葵花的母亲去世后,葵花的父亲与葵花一起来到了乡下。[2]
(二)城市和乡村的文化碰撞
为了谋取生计,明子、黑豆儿、阿四等都离开农村,来到了城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草菊和毛毛与丧妻的大爷结下了深厚友谊,大爷也为两人提供了温暖的家,大爷的酒馆最终被拆迁,但这些并未改变草菊、毛毛和大爷之间的情意。再如,从小父母双亡的黑豆被小提琴家收为养子,但是黑豆并不愿意在城市中生活,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虽然黑豆儿最终离开了城市,但是这些并未阻隔黑豆儿和小提琴家的浓浓情意。《箍桶匠》中阿四是出色的箍桶匠,他常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兜售自己的生意,并在乡亲面前吹嘘城市生活的美好,在城里面他偶然机会认识了周县长,并依靠这种特殊关系让自己的大女儿在城里的屠宰场中当上了临时工。阿四的女儿进了城以后,变得趾高气扬,对农村的乡里乡亲都不正看一眼,但是最终却灰溜溜地从城市里面回来了。在小说中,曹文轩试图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但是城市和农村始终不能融合在一起,农村人在文化上和内心深处始终无法融入城市。曹文轩说过,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体力劳动的疲乏等会深深地影响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一旦他们离开农村,就会对乡村生活产生一种美好的回忆,这种回忆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3] 三、曹文轩小说中的田园乌托邦
曹文轩在文章中写道:20岁以前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是城市文明中的边缘人,虽然我极力向往城市生活,但是我的内心世界仍然停留在农村,常常回首眺望那些如烟飘逝的乡村生活。显然,曹文轩对往昔岁月极为怀念,因为那片土地已经铸就了他的乡土身份,在其小说中也经常可以见到淳朴的乡风、流淌的小河、乡情味道的稻香渡等。
曹文轩的灵魂在城乡之间徘徊,这些促使他不断追求生活和生命的真谛,最终他发现只有诗水田园才能真正找到灵魂的精神归宿。在《前方》中曹文轩这样写道:人的悲剧性实质是想得到却无法得到,向前方四处流浪却想着许久不见的家。为了找到精神家园,曹文轩在寻觅和追求中不断接近田园,在淳朴的乡村生活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曹文轩笔下的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是带有忧伤和忧郁的,是一种诗化的主观世界,这种田园世界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曹文轩的审美乌托邦所建构的。正如谢有顺所说,作家的世界常常是乌托邦的,在乌托邦的世界中建构一种可能性的理想。曹文轩的田园世界就是他对童年生活的想象,是一种久久不能忘怀的乡土情结,是在以故乡为原型的基础上建构的世外桃源,那美轮美奂的油麻地、绿色的稻香渡、流淌的小河等就是这种乌托邦的真实写照。苏北田园是曹文轩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曹文轩魂牵梦绕的故乡,即便他走到天涯海角,也难以忘记那片让他难以忘怀的土地,故乡的根鸟、草菊、细米、丁玫等,成了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和源泉。[4]
曹文轩小说带有浓郁的乡土情结,这种乡土情结成了理解曹文轩小说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应当以乡土情结为出发点,审视曹文轩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思想主题和文学意蕴。
参考文献:
[1]曹文轩.对中国儿童文学来说,安徒生恩重如山[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
[2]王倩.曹文轩和他的水土乡村[J].中国图书评论,2005(6).
[3]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58.
[4]冯学民,李巍.曹文轩的意义——中国文学发展路径的又一选择[J].学术交流,2006(4).
作者简介:仇玉文(1967-),男,汉族,江蘇盐城,学士,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