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文章鉴赏力,明白了写与读的重要关系,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孩子不会学习,主要是他不会阅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更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新课标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加强课外阅读,可以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奠定小学生坚实的语言基础。
一、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欲加强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和记录兴趣,还要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展评、故事演讲、精彩片断朗诵等竞赛活动,让学生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为今后的自主阅读、终身阅读打好基础。
二、合理择书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读书好比吃奶,让孩子吃羊奶还是吃狼奶,结果截然不同。可见书的好坏在于选择,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的书给孩子,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而言,就需要有社会经验的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来帮孩子鉴定。帮孩子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好书来读,胜于让他胡乱读许多没有选择的不合适的书。
工作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新课标规定书目的要求,采取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地购买、阅读,以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提高阅读质量。
三、学会阅读
良好的文字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阅读来实现。现在,有些孩子不会阅读,教给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为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我校设立了阅读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四、会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不光要做到眼到、心到,还要做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阅读积累本”,让学生把所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断积累起来,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一是原文摘抄法。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二是提纲摘录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三是感悟法,即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以致用,就能提高学生认识、表达自己见解和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五、指导背诵
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说多读、多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古人强调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多背诵,把名家名篇的精彩语句转化成自己的营养,慢慢吸收,在写作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如整体背诵法、分部背诵法、理清层次背诵法、顺思路背诵法、抓关联词语背诵法等,培养学生的背诵积累能力。
在课外阅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选择最佳时间进行背诵。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经过一夜的休息,头脑分外清晰,好比一张刚刚擦过的黑板,没有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心理学上称前摄抑制),因而容易记住新材料。另外,晚上临睡前也是背诵的最佳时间,因为背完即入睡,没有后来学习材料的干扰(心理学上称后摄抑制),因而记得较牢。如果清早起床后再复述一遍,则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5-1第1版。
2、陈明祥 罗树华 钱中立 主编《语文教法辞典》.明天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
3、傅道春 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更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新课标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加强课外阅读,可以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奠定小学生坚实的语言基础。
一、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欲加强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和记录兴趣,还要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展评、故事演讲、精彩片断朗诵等竞赛活动,让学生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为今后的自主阅读、终身阅读打好基础。
二、合理择书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读书好比吃奶,让孩子吃羊奶还是吃狼奶,结果截然不同。可见书的好坏在于选择,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的书给孩子,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而言,就需要有社会经验的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来帮孩子鉴定。帮孩子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好书来读,胜于让他胡乱读许多没有选择的不合适的书。
工作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新课标规定书目的要求,采取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地购买、阅读,以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提高阅读质量。
三、学会阅读
良好的文字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阅读来实现。现在,有些孩子不会阅读,教给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为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我校设立了阅读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四、会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不光要做到眼到、心到,还要做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阅读积累本”,让学生把所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断积累起来,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一是原文摘抄法。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二是提纲摘录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三是感悟法,即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以致用,就能提高学生认识、表达自己见解和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五、指导背诵
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说多读、多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古人强调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多背诵,把名家名篇的精彩语句转化成自己的营养,慢慢吸收,在写作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如整体背诵法、分部背诵法、理清层次背诵法、顺思路背诵法、抓关联词语背诵法等,培养学生的背诵积累能力。
在课外阅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选择最佳时间进行背诵。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经过一夜的休息,头脑分外清晰,好比一张刚刚擦过的黑板,没有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心理学上称前摄抑制),因而容易记住新材料。另外,晚上临睡前也是背诵的最佳时间,因为背完即入睡,没有后来学习材料的干扰(心理学上称后摄抑制),因而记得较牢。如果清早起床后再复述一遍,则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5-1第1版。
2、陈明祥 罗树华 钱中立 主编《语文教法辞典》.明天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
3、傅道春 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