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画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闻名遐迩。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丰子恺自小便被母爱包围,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浅谈轶事
1.小荷才露尖尖角
丰子恺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私塾老师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问他:“你能照着这画像,画一张放大的吗?”子恺回答:“能。”回家后,他用方格子放大的办法,按比例描绘孔子的轮廓,又用颜料上色。画成后,这幅孔子像就被挂在私塾的堂前。以后每天上学,学生们都要向孔子像鞠躬。丰子恺小画家的名声也就在全镇传开了。
2.见仁见智
丰子恺热衷于写生,他的审美和常人不同。一次,在瓷器店里,丰子恺看到柜台里有一个积满灰尘的花瓶,感觉挺入画的,他想买下它。店主说:“这花瓶破了,会漏水,没用了。”丰子恺说:“我就要这个,你开个价吧。”丰子恺付了钱,双手捧着那个破花瓶,如获至宝地转身而去。有一年,丰子恺家隔壁办喜事。开席前,桌上一个蓝色直口的小酒杯引起了丰子恺的注意。他觉得这酒杯不但造型简洁,而且上面还印有古朴的花纹。见丰子恺喜欢,邻居就把这个酒杯送给了他。随着时间的积累,丰子恺家中堆满了各种破旧的瓶、罐、碗、钵。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东西一文不值,可它们都是丰子恺的宝贝。
3.丰子恺画羊
有一天,丰子恺忽然来了灵感,画了一幅题为《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卖给老板。画好后,丰子恺觉得很满意,就带上这幅画来到一个羊肉馆,想让老板和顾客们也欣赏一番。谁知道,一位农民看了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纳闷儿,就上前虚心地请教他为何摇头发笑。那位农民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听了,回过头来又仔细看看自己的画,实在想不通:“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条绳子?”这时,农民站起来认真地说道:“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才恍然大悟。
4.丰子恺话人生三境
丰子恺闻弘一法师圆寂,怅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
别样人生
1.童真的丰子恺
儿童的心态、生活,常是丰子恺漫画的题材。他作画的灵感大多来自他的子女。他疼爱孩子,羡慕他们的天真无邪。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的“人”。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他便将其取作素材。
2.爱而不溺的丰子恺
丰子恺爱孩子。然而,他的爱不是毫无节制的纵容之爱,也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他希望孩子们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丰子恺50岁时,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
3.乐观的丰子恺
丰子恺在一篇文章中借用儿子瞻瞻的眼睛来写艰苦的战争岁月,最有趣的事情居然是被战争逼迫的逃难生活。“好多人一起,上大街,坐大轮船”,这些发生在战争中最凶险的事,丰子恺以谈笑的形式记录下来,读者非但没有觉得他在自嘲自讽,抱怨牢骚,而是感受到了他身处逆境时的乐观精神。
4.以笔代枪的丰子恺
丰子恺曾说:“我虽未能真的投笔从戎,但我相信以笔代枪,凭我五寸不烂之笔,努力从事文、画宣传,可使民众加深对暴寇之痛恨,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抗战必能胜利。”有一天,丰子恺在武昌乡间看见田野中有一棵大树,被人砍掉了大半,只剩下树干。这时正值春天,树干上抽新枝,竟也长得枝叶茂盛。其中有的新枝甚至超过其他大树,仿佛是在为被砍去的“同根枝”争气复仇。他后来提笔把这情景画出来,并题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5.大方的丰子恺
“如果你和丰子恺是同时代的人,一定要去求一幅画作,而且百分之百能求到。”宋雪君说,外祖父是一名非常慷慨的画家,很多画作都是随手送人。有人来信求画,丰子恺就会把信件放在书桌的第三个抽屉中,等有空时就画上一幅给求画人寄回去,然后把抽屉中的求画信拿出来。就这样,当时很多普通百姓都能轻易求得丰子恺的画作。
经典掠影
杨 柳
◎丰子恺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儿。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缘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节)
杨柳是一种植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被赋予了人的品质和精神。作者赞美了杨柳平凡朴实和不忘根本的品质,杨柳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是其“贱”;它不贪图自己的荣光,而是“条条不忘记根本”,是其“下垂”。杨柳的“高而能下”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物犹如此,人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四季,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感谢日升,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中拥有愉快的心情;感谢日落,让我们在喧嚣疲惫之后得以休息;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天空中灿烂的星辰。“感恩”也是一种回报。回报母亲,因为她给了我们生命;回报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回报自然,因为它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
浅谈轶事
1.小荷才露尖尖角
丰子恺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私塾老师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问他:“你能照着这画像,画一张放大的吗?”子恺回答:“能。”回家后,他用方格子放大的办法,按比例描绘孔子的轮廓,又用颜料上色。画成后,这幅孔子像就被挂在私塾的堂前。以后每天上学,学生们都要向孔子像鞠躬。丰子恺小画家的名声也就在全镇传开了。
2.见仁见智
丰子恺热衷于写生,他的审美和常人不同。一次,在瓷器店里,丰子恺看到柜台里有一个积满灰尘的花瓶,感觉挺入画的,他想买下它。店主说:“这花瓶破了,会漏水,没用了。”丰子恺说:“我就要这个,你开个价吧。”丰子恺付了钱,双手捧着那个破花瓶,如获至宝地转身而去。有一年,丰子恺家隔壁办喜事。开席前,桌上一个蓝色直口的小酒杯引起了丰子恺的注意。他觉得这酒杯不但造型简洁,而且上面还印有古朴的花纹。见丰子恺喜欢,邻居就把这个酒杯送给了他。随着时间的积累,丰子恺家中堆满了各种破旧的瓶、罐、碗、钵。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东西一文不值,可它们都是丰子恺的宝贝。
3.丰子恺画羊
有一天,丰子恺忽然来了灵感,画了一幅题为《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卖给老板。画好后,丰子恺觉得很满意,就带上这幅画来到一个羊肉馆,想让老板和顾客们也欣赏一番。谁知道,一位农民看了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纳闷儿,就上前虚心地请教他为何摇头发笑。那位农民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听了,回过头来又仔细看看自己的画,实在想不通:“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条绳子?”这时,农民站起来认真地说道:“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才恍然大悟。
4.丰子恺话人生三境
丰子恺闻弘一法师圆寂,怅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
别样人生
1.童真的丰子恺
儿童的心态、生活,常是丰子恺漫画的题材。他作画的灵感大多来自他的子女。他疼爱孩子,羡慕他们的天真无邪。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的“人”。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他便将其取作素材。
2.爱而不溺的丰子恺
丰子恺爱孩子。然而,他的爱不是毫无节制的纵容之爱,也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他希望孩子们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丰子恺50岁时,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
3.乐观的丰子恺
丰子恺在一篇文章中借用儿子瞻瞻的眼睛来写艰苦的战争岁月,最有趣的事情居然是被战争逼迫的逃难生活。“好多人一起,上大街,坐大轮船”,这些发生在战争中最凶险的事,丰子恺以谈笑的形式记录下来,读者非但没有觉得他在自嘲自讽,抱怨牢骚,而是感受到了他身处逆境时的乐观精神。
4.以笔代枪的丰子恺
丰子恺曾说:“我虽未能真的投笔从戎,但我相信以笔代枪,凭我五寸不烂之笔,努力从事文、画宣传,可使民众加深对暴寇之痛恨,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抗战必能胜利。”有一天,丰子恺在武昌乡间看见田野中有一棵大树,被人砍掉了大半,只剩下树干。这时正值春天,树干上抽新枝,竟也长得枝叶茂盛。其中有的新枝甚至超过其他大树,仿佛是在为被砍去的“同根枝”争气复仇。他后来提笔把这情景画出来,并题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5.大方的丰子恺
“如果你和丰子恺是同时代的人,一定要去求一幅画作,而且百分之百能求到。”宋雪君说,外祖父是一名非常慷慨的画家,很多画作都是随手送人。有人来信求画,丰子恺就会把信件放在书桌的第三个抽屉中,等有空时就画上一幅给求画人寄回去,然后把抽屉中的求画信拿出来。就这样,当时很多普通百姓都能轻易求得丰子恺的画作。
经典掠影
杨 柳
◎丰子恺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儿。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缘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节)
杨柳是一种植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被赋予了人的品质和精神。作者赞美了杨柳平凡朴实和不忘根本的品质,杨柳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是其“贱”;它不贪图自己的荣光,而是“条条不忘记根本”,是其“下垂”。杨柳的“高而能下”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物犹如此,人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四季,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感谢日升,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中拥有愉快的心情;感谢日落,让我们在喧嚣疲惫之后得以休息;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天空中灿烂的星辰。“感恩”也是一种回报。回报母亲,因为她给了我们生命;回报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回报自然,因为它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