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事之外的辜鸿铭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逸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反过来,逸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逸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书斋里的著述,虽说不被大众所赞赏,毕竟还有召唤知音的能力。餐桌上的逸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1857—1928)。
   近代以来的读书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非凡的语言能力,以及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文坛怪杰”,就基本上将其“消费”掉了。对于奇谈怪论,“宽容大度”的国人历来的态度是:可以欣赏,但不必当真。这么一来,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国宝”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观赏对象”的喜怒哀乐?
   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一半缘于辜氏立意“惊世骇俗”的论述策略;另一半则只能归因于国人对于文人逸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另外,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正了解。十年前,岳麓书社出版《辜鸿铭文集》,薄薄一册,收入其用中文写作的《读易草堂文集》和《张文襄幕府纪闻》,虽也有精彩之处,比如介绍西洋礼教习俗、批评国人之前倨后恭,以及品鉴人物分辨理势等,但远不及同时同社出版的逸事集《文坛怪杰辜鸿铭》行时。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辜鸿铭”,终于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历来被作为落伍者描述的形象,开始呈现某种亮色。但是,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海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连载于《学术集林》的《中国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牛津运动逸事》,海南出版社的《中国人的精神》,再加上黄兴涛所著《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华书局),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开始超越“逸事”,转向“精神”。
   用英文、法文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辜氏前有陈季同,后有林语堂。有趣的是,被我扭到一起的“三剑客”都是福建人——尽管辜氏只是祖籍福建。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氏也曾提及陈季同,但没有涉及其名满欧洲的《中国人自画像》等法文著述;至于林语堂30年代之喜欢谈论辜氏逸事,以及《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之追摹《中国人的精神》,足证辜、林之间的文化因缘。
   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当时的西方汉学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文学和哲学原则”的整体把握能力。对前者的批评衍化出一系列“抗议型”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1901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八国联军的残暴与野蛮;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作为受害者,辜氏的抗议确实“理直气壮”;可闭口不谈庚子事变中满清朝廷的责任,实在说不上公允。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黄祸说”,辜氏重新分辨“文明与野蛮”: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在这个意义上,黄种文明并不构成对于白种文明的潜在威胁;而且,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争平等”转为“救世界”。借用《中国人的精神·导论》中一句话:“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
   由辩护者转为传道者,辜鸿铭后期的著述,主要是赞美、推销儒家文化。不同于汉学家之注重枝节问题,辜氏以能“识大体”自傲。文章虽不长,却可以牵涉中西政体、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等大题目。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学识外,更需要悟性、直觉以及整体把握能力。辜氏在这方面确有所长。比如,关于儒家不是宗教却又扮演宗教职能、关于汉语简洁且适合于传情、以及“真正的中国人”拥有童心与智慧,故“永远有一种带诗意的宁静而具幸福感的精神状态”等,都并非无稽之谈。只是将这种对于理想中国的赞美,转化成为现实生存处境(包括小脚、辫子、太监、八股、纳妾等)辩护,则难避“自大”、“昏庸”之讥。
   如何面对处于强势且咄咄逼人的西洋文明,是每个20世纪中国读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辜氏出于民族自尊而抗议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超越具体的历史语境,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其著述百年后仍有读者,可见此命题的严肃性。不过,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辜氏所受到的非议最多,其“重新出土”面临的阻力也最大,除了语言(用英语写作)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其文体及论述策略。辜氏为人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采用箴言体、笔记体写作,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论证,只求奇警,文章必然以气势而不是逻辑或学识取胜。常被论者提及的“旁征博引”,也只是相对于其时国人的西学水平而言。至于“国学”,更非辜氏所长。这就难怪“五四”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辜氏随意性很强的中西比较,不再被学界所赞赏。而其广泛传播的“妙语”,更加深了与新文化人的矛盾与隔阂。
   相对于辜氏在国内的政治活动,我更欣赏其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除了《论语》、《中庸》的英译,《中国人的精神》(英)、《呐喊》(德)、《辜鸿铭论集》(日)等的出版,毕竟为国外读者提供了与汉学家和传教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在西方语境下谈论中国文化,自然是希望借东方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对这一论述策略不理解,无论是赞赏还是批判,我以为都是不得要领的。这种读者的锁定,决定了辜氏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必然与以改造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知识者大相径庭。或者说,后者主要面对“现实的中国”,而前者谈论的则是“理想的中国”。在我看来,只要不越界发挥,二者各有其合理性。也就是说,当年新文化提倡者的批判锋芒,并不因辜氏的重新出土而黯然失色。
   两年前,在东京的神保町淘旧书,与《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精神》)失之交臂,懊悔莫及,曾在文章中有所表示。友人以中译本相赠,意在让我“圆梦”。迫不及待翻阅一遍,更加强化了我当初的直觉:谈辜氏,不该只限于“逸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
其他文献
【王力南怀瑾没能解决的国学问题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迎刃而解本文虽短且略显呆板但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登堂入室”又叫“升堂入室”,是我们非常多见和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认真琢磨起来,“入室”是从外到内,这好理解。但“登(升)堂”却是从低到高,难道“堂”是很高的吗?  “堂”在工具书里均被解释为“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并引《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
期刊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医生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
期刊
【如果说桓玄是志大才疏的类型项羽就是才大志疏由雄心的缺失反映到用人反映到战略终于满盘皆输】  对于逐鹿天下的群雄来说,什么是最关键的?我想是心,心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心有多大,手笔就有多大。刘家的人心都大,后辈小子刘备虽然才能平平,可是“折而不挠,终不为下”,最终也挣得一分基业;刘邦以天纵之才,布武天下,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理想贯彻到了底。  项羽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彼可取而代也。”可我一直以
期刊
夜半时分,我被冻醒,捂着凉薄的被子,看着灯下的一只飞蛾。隔墙五十米处,就是鲁迅家的老宅子。在绍兴,老式的高门大院被称为老台门。我住在他家西侧胡同里一家老台门改造的青年客栈里。  鲁迅的多篇文章里都提到夜虫的鸣叫。在绍兴,我觉得连这小飞蛾都与鲁迅有关系,何况这里离他所说的百草园近在咫尺。夜里思绪多,我想到,虚云老和尚每年要到冬天才肯出来,怕一不小心踩了山路上的小生灵。弘一法师每次落座的时候,都要回身
期刊
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侯嬴,此人不过是一看门小吏,用现代某些人的话说就一“看门狗”,可信陵君魏无忌根本就不嫌弃他,甚至奉侯嬴为上宾,而且亲自给侯嬴当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给足了侯嬴面子。  因为尊重,所以支持,侯嬴后来给魏无忌出了一条“窃符救赵”的妙计,让魏无忌从此名声鹤立。  在权贵面前点头哈腰容易,能给草根应有的尊重却很难,谈到为何要给位卑者应有的尊重,魏太子魏击与大臣田子方的对话给出了答案。魏文侯
期刊
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位广陵太守叫陈登,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这个人都没有作重笔描述,但无论刘备还是曹操对他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刘备在与刘表、许汜一起谈到陈登的时候,曾毫不掩饰地称赞陈登“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一代奸雄曹操也是“每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计,而令封豕养其爪牙。”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其评价是:“陈登、臧洪并有雄气壮节,登降年夙陨,功业未遂,洪以
期刊
范仲淹在蜀时,有一手下是江南人,带着妻子儿女到四川做个普通小官,不料不幸猝死。其妻求路票,好用船扶丈夫的灵柩归葬故里——当时地域来往管理严,尤其是交通要道,四川曾经发生过数次叛乱,朝廷对这个地方非常关注,凡有船过长江,必须严查、安检。范公发给其妻路票,旋即又派人追索回来,题诗于票:“八口相依泛巨川,来时温暖去凄然。关津毋用轻盘诘,此是孤儿寡妇船。”沿途关津,虽未见过范仲淹的真迹,但均被这首词意浅近
期刊
“不懂中医”的生物学家徐安龙自从两年前当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以来,一直很低调,但是他没想到,这一次,自己成了媒体的焦点。  2014年12月19日出版的当年最后一期《科学》杂志,除了年终盘点专题外,还刊登了一组25页的文章,总标题叫做“传统医药的艺术与科学”。该专题的封面图片采用中国阴阳图形作为背景,下面标明的赞助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文章刊登以后,最初只在中医界和中医的支持
期刊
道教,和世界上一切伟大宗教一样,其所以出现,是要回答人们最重要的、最切身的关切,包括人是从哪里来的,最终要走到哪里去以及如何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灾难——实质上,是人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创造了宗教。两千五百年前的伟大智者老子和稍后的庄子,以及一千八百年以来道教众多的先行者张角、张鲁和历代高道,都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渴望和需求,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为世人提供了他们所能给出的答案。他们先后相承,形成
期刊
人性的色板上,主色调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人。在好人那里看到一点人性的丑,或者,在坏人那里看到一点人性的美,都是极正常的。在这块色板上,允许有另外的丰富和芜杂。  “占有欲”和“体验欲”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性焦虑。前者源于物质匮乏时代;后者来自丰富时代。人类社会越丰富,“占有欲”的荒唐就越是暴露无遗。  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长大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慈悲。  人必须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