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门户开放”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成因、历史背景、政治目的等展开讨论,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发表过不同的见解。
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是美国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但在客观上对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起过一定的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中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7页,教材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笔者认为,这句话并非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从实质的本意来讲,实质就是本质,事物、论点或者问题的实在内容。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本质内容,就是美国在中国获得与其它帝国主义一样的权利,而不是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美国关心的是自己要在中国取得的相应的的利益。
从语法的角度讲,门户开放的实质“是什么”与“是为了什么”显然是有本质有区别的,教材中说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这显然是为了达到的目标,是实质的目的,而事实上教材第27页最后一句话“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也就是说门户开放的实质达到了这一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此时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的事,当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中国各自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原因,于是在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这一政策。其内容概括为三点:“对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均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教材27页知识链接)实际上就是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既得利益为前提下,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这才是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最关键的地方,各国列强的势力范围都要对美国开放。根据“利益均沾”“势力范围”互相开放,对美国最有利,只要各国同意,美国训获得最大的势力范围,这才是实质。因此笔者认为这才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最为关键的一点。教材中“门户开放实质”这句话对学生进行了误导。
美国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是:
1.中国实行新重商主义政策。中国长期实行的鼓励出口(补贴),限制进口的政策,导致了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长期不平衡。具体地说,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出口。
2.按照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规定,包括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不够,使美国的公司没有获得对等的国民待遇。
3.人民币汇率不是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偏低。由于汇率原因造成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低,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并且限制了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其结果,直接与间接地造成了美中贸易的逆差。
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中方认为:
1.中美贸易逆差是由于美国实行限制高技术产品对中国出口的结果。美国可以从对中国的贸易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中国则不能从美国买到技术资本密集性的资本类产品,从而使贸易产生不平衡,进而引发贸易纠纷。
2.中美贸易中,中国不存在美国指责的所谓的“倾销”、“通货紧缩输出”、“抢了美国工人的工作”等问题。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并非全部或大部分产品的价值都是在中国创造的。据统计,中国出口的产品,65%是中外合资或者外国独资企业生产的,50%以上的贸易属于来料加工,或OEM。其结果是:一方面,出口产品中的许多利润落人了外商的腰包;另一方面,在美中贸易逆差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亚洲许多国家的逆差也在扩大,美中贸易逆差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国家转移过来的。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labor-intensive product)的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capital-intensive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的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通过中美两国的贸易,可以使中美两国都能得到大于本国各自生产两种产品所得的利益。所以,在现有的自然秉赋条件下,中美的分工格局应该是中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纺织品,而美国则生产并出口资本与密集型产品,如大型高速计算机。
如例题: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希望自己能打入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B、主张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C、减少中国被各帝国主义国家逐渐瓜分的危险
答案:A
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是美国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但在客观上对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起过一定的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中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7页,教材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笔者认为,这句话并非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从实质的本意来讲,实质就是本质,事物、论点或者问题的实在内容。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本质内容,就是美国在中国获得与其它帝国主义一样的权利,而不是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美国关心的是自己要在中国取得的相应的的利益。
从语法的角度讲,门户开放的实质“是什么”与“是为了什么”显然是有本质有区别的,教材中说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这显然是为了达到的目标,是实质的目的,而事实上教材第27页最后一句话“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也就是说门户开放的实质达到了这一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此时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的事,当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中国各自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原因,于是在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这一政策。其内容概括为三点:“对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均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教材27页知识链接)实际上就是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既得利益为前提下,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这才是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最关键的地方,各国列强的势力范围都要对美国开放。根据“利益均沾”“势力范围”互相开放,对美国最有利,只要各国同意,美国训获得最大的势力范围,这才是实质。因此笔者认为这才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最为关键的一点。教材中“门户开放实质”这句话对学生进行了误导。
美国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是:
1.中国实行新重商主义政策。中国长期实行的鼓励出口(补贴),限制进口的政策,导致了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长期不平衡。具体地说,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出口。
2.按照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规定,包括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不够,使美国的公司没有获得对等的国民待遇。
3.人民币汇率不是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偏低。由于汇率原因造成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低,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并且限制了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其结果,直接与间接地造成了美中贸易的逆差。
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中方认为:
1.中美贸易逆差是由于美国实行限制高技术产品对中国出口的结果。美国可以从对中国的贸易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中国则不能从美国买到技术资本密集性的资本类产品,从而使贸易产生不平衡,进而引发贸易纠纷。
2.中美贸易中,中国不存在美国指责的所谓的“倾销”、“通货紧缩输出”、“抢了美国工人的工作”等问题。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并非全部或大部分产品的价值都是在中国创造的。据统计,中国出口的产品,65%是中外合资或者外国独资企业生产的,50%以上的贸易属于来料加工,或OEM。其结果是:一方面,出口产品中的许多利润落人了外商的腰包;另一方面,在美中贸易逆差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亚洲许多国家的逆差也在扩大,美中贸易逆差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国家转移过来的。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labor-intensive product)的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capital-intensive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的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通过中美两国的贸易,可以使中美两国都能得到大于本国各自生产两种产品所得的利益。所以,在现有的自然秉赋条件下,中美的分工格局应该是中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纺织品,而美国则生产并出口资本与密集型产品,如大型高速计算机。
如例题: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希望自己能打入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B、主张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C、减少中国被各帝国主义国家逐渐瓜分的危险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