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十万年前,当远古智人开始集群而居时,出于狩猎、分发食物、建造家园和抵御外敌等集体行为的需要,简单的协调部落组员的管理行为就出现了。其实,这种不自觉的、下意识的行为已经有了现代行政管理的雏形。公元前三千多年,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国家开始慢慢出现,行政管理活动伴随国家机器的形成而产生,这种活动涵盖国家运行所需要的政治管理、司法管制、经济发展、文化沟通、集会和组织协调等功能。“行政管理是从社会管理中演化出来的一种特殊管理,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它的基本含义应该理解为:是国家政府系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行政管理的概念进一步延伸,现代意义上的行管管理,除了政府层面的社会管理行为外,也泛指一切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综合性事务管理工作。为了更细化、更方便地研究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性和作用,仅就行政管理在企业某一个领域的作用进行探讨。下文中提到的行政管理仅指海外施工企业中的行政管理工作。
“标准”的缺乏
1. 海外施工企业“标准”的缺乏
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国门,在国外扎根、发芽、枝繁叶茂,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走出去”发展不断提上日程。2007年,十七大正式把“走出去”上升到国家战略,鼓励民族企业,特别是工程企业勇于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的工程施工类企业走出国门,“基建狂魔”在非洲、东南亚、美洲基建领域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具有话语权。然而,体量的壮大并没有同步带来质量、结构和效率的提升,我国海外施工企业的发展依然处于粗犷式发展阶段。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工程施工标准,但是在国际上,我们的国家标准却没有得到欧美主流工程协会的认可。从投标施工,到与业主、监理的沟通,到项目的移交质保,我们都要遵循西方工程施工的“游戏”规则,都要在FIDIC合同条款的框架内进行,都在欧标、美标的准则内进行,简言之,我们缺乏让世界工程行业认可的“标准”。
2.海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标准”的缺乏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海外施工企业开展行政决策、对外沟通、属地劳务招聘和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的主体,肩负着提升企业效率、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重大责任。行政管理工作虽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却能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例如薪酬激励机制、末尾降级机制、职位晋升机制、职工ROI管理(投入产出比)等,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促使企业提升生产经营效率。然而,在整个海外施工企业都缺乏 “标准”的大背景下,不同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各自为政,各成一体。在知网上,关于中国施工企业在海外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献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公司把充满“内涵”的行政管理工作仅仅理解为后勤管理工作。
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迥异
与国内开展管理工作不同,在海外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抑或是其他工作,第一个面临的难题就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别。国内施工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因地域不同,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工作环境就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方面和民风方面的“物理差异”。而国外与国内工作环境的差异却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方面。
作为近些年迅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国情和非洲国家有着极大的不同。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曾属于西方殖民地,经过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后,虽然获得了独立,但是整个社会制度西化,法律体系也是参照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建立。这就造成了中国海外施工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和适应西方的运行准则。虽然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民风也比较淳朴,但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认知却与国人大相径庭。例如在国内,大部分人认为加班是正常的,只要足额支付加班费,即使每周“996”,也鲜有人抱怨。但是在国外,却不是这样的情景,低工资情境下尽最大可能地享受生活,成为了非洲普通劳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国内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只要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沟通即可,除了翻译岗位,一般对语言没有过高要求。而海外的行政管理工作则不同,语言是第一关,是至关重要的,在海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所在国政府机关、业主、监理、属地管理者和工人等的沟通必不可少。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施工企业对外沟通交流的窗口,作为属地职员的归口管理部门,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行政管理+”的定义
“行政管理+”是指海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延伸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把行政管理部门打造成一个和企业内其他部门互动的开放性平台。这个平台以最大限度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实现管理属地化为目标,是协助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和市场开发目标的拓展性管理行为。
“行政管理+”提出的现实条件
1.提出的必要性。审视全球产业结构,工程施工类企业已经属于夕阳产业。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非洲大陆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大有可为。海外施工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在工程项目利润已经被挤压得极低情况下,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获得效益。行政管理岗位作为海外施工企业提质增效的推动部门,必须认识到企业发展新阶段下肩负的责任,要在企业总经理(行政负责人)的带领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调配企业内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岗位作为海外施工企业非核心岗位,其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和自我提升的意識,主动求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行政管理的概念进一步延伸,现代意义上的行管管理,除了政府层面的社会管理行为外,也泛指一切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综合性事务管理工作。为了更细化、更方便地研究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性和作用,仅就行政管理在企业某一个领域的作用进行探讨。下文中提到的行政管理仅指海外施工企业中的行政管理工作。

海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标准”的缺乏
1. 海外施工企业“标准”的缺乏
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国门,在国外扎根、发芽、枝繁叶茂,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走出去”发展不断提上日程。2007年,十七大正式把“走出去”上升到国家战略,鼓励民族企业,特别是工程企业勇于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的工程施工类企业走出国门,“基建狂魔”在非洲、东南亚、美洲基建领域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具有话语权。然而,体量的壮大并没有同步带来质量、结构和效率的提升,我国海外施工企业的发展依然处于粗犷式发展阶段。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工程施工标准,但是在国际上,我们的国家标准却没有得到欧美主流工程协会的认可。从投标施工,到与业主、监理的沟通,到项目的移交质保,我们都要遵循西方工程施工的“游戏”规则,都要在FIDIC合同条款的框架内进行,都在欧标、美标的准则内进行,简言之,我们缺乏让世界工程行业认可的“标准”。
2.海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标准”的缺乏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海外施工企业开展行政决策、对外沟通、属地劳务招聘和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的主体,肩负着提升企业效率、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重大责任。行政管理工作虽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却能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例如薪酬激励机制、末尾降级机制、职位晋升机制、职工ROI管理(投入产出比)等,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促使企业提升生产经营效率。然而,在整个海外施工企业都缺乏 “标准”的大背景下,不同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各自为政,各成一体。在知网上,关于中国施工企业在海外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献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公司把充满“内涵”的行政管理工作仅仅理解为后勤管理工作。
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迥异
与国内开展管理工作不同,在海外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抑或是其他工作,第一个面临的难题就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别。国内施工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因地域不同,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工作环境就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方面和民风方面的“物理差异”。而国外与国内工作环境的差异却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方面。
作为近些年迅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国情和非洲国家有着极大的不同。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曾属于西方殖民地,经过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后,虽然获得了独立,但是整个社会制度西化,法律体系也是参照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建立。这就造成了中国海外施工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和适应西方的运行准则。虽然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民风也比较淳朴,但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认知却与国人大相径庭。例如在国内,大部分人认为加班是正常的,只要足额支付加班费,即使每周“996”,也鲜有人抱怨。但是在国外,却不是这样的情景,低工资情境下尽最大可能地享受生活,成为了非洲普通劳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国内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只要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沟通即可,除了翻译岗位,一般对语言没有过高要求。而海外的行政管理工作则不同,语言是第一关,是至关重要的,在海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所在国政府机关、业主、监理、属地管理者和工人等的沟通必不可少。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施工企业对外沟通交流的窗口,作为属地职员的归口管理部门,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概念的浅析
“行政管理+”的定义
“行政管理+”是指海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延伸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把行政管理部门打造成一个和企业内其他部门互动的开放性平台。这个平台以最大限度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实现管理属地化为目标,是协助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和市场开发目标的拓展性管理行为。
“行政管理+”提出的现实条件
1.提出的必要性。审视全球产业结构,工程施工类企业已经属于夕阳产业。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非洲大陆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大有可为。海外施工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在工程项目利润已经被挤压得极低情况下,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获得效益。行政管理岗位作为海外施工企业提质增效的推动部门,必须认识到企业发展新阶段下肩负的责任,要在企业总经理(行政负责人)的带领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调配企业内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岗位作为海外施工企业非核心岗位,其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和自我提升的意識,主动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