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优化高中化学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行为,是更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措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移动设备的存储与读取功能,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微课实施教學,教师要把握好微课的每一分、每一秒.一般来讲,微课的教学时间在5~8分钟之间.虽然微课时间短,但是教师不得忽视教学环节.课堂导入,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化学教学内容的主题出发,选择一个趣味性强与创新性强的角度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教师可以利用甲烷的物理性质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好微课的导入工作.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在展示其物理性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图片,让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片去理解甲烷极难溶于水的表现,即向水中注入甲烷,甲烷以气泡形式排出.甲烷是池沼底部产生的沼气与煤矿坑道内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学生展示池沼底部与煤矿坑道的图片,方便学生感受甲烷的真实存在.一个小小的导入,用时在半分钟到一分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微课,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仍然是课堂的缩影.结构完善的微课,符合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顺其自然地接受化学知识.
  二、重视微课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利用微课实施高中化学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积极与学生互动,给学生自主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师不能如同在传统课堂中那般提问学生.要促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能力,借助视频这个媒介,与学生积极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问题.课堂互动环节的设置,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疑惑,也能让师生关系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快乐课堂氛围的形成.例如,在讲“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硫的性质.硫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观察硫的氧化还原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教师在微课中放大实验的每一个操作,用正确的角度录制视频,保证学生都能在最佳的角度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问与学生互动.如“在氧气中点燃硫,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你观察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这些互动问题,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认真观察微课中的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全面的实验观察结果.在设问互动后,教师要利用实验回顾验证学生的观察结果,巩固学生在微课中学到的化学知识.
  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用微课代替传统课堂.无论先进与陈旧,微课与传统课堂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教师要明确微课与传统课堂的优劣之处,将两者有机整合,实现微课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堂中板书过多,会浪费课堂时间,板书过少,则会导致词不达意.在应用微课实施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板书设计,利用关键词去突出化学教学重点,让微课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将微课的时间短、容量大与传统课堂中的完美板书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微课教学过程的完整化,也能让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四、灵活选择微课课型,突破化学教学难点
  如同传统课堂一样,微课也有不同的类型.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入手,选择最适合的类型,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中受益,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在应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微课进行分类.首先,从课堂教学的环节来看,微课的类型可以有课前复习、课后巩固、知识点理解、习题练习等不同的类型.其次,从教学方式来看,微课可以有讲解课堂、演示课堂、练习课堂与探究课堂这几类.比如,在突破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难点时,可以选择知识点讲解与课后巩固这两种类型,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全新的化学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全面精准地掌握化学知识.利用微课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成为化学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探究知识欲望,使学生在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掌握和巩固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利用物理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  一、問题促进互动,唤醒探究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有效互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把问题作
期刊
语文书中的插图是课文的一部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色彩鲜明、绘声绘色的插图不仅补充了课文的教材,还有辅助教学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绘画,因此,在低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合作,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谈点体会.  一、定位好教師与学生的角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精准地自我定位.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避免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学
期刊
新课改之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合理的应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助于高中数学教与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基于笔者
好的开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比如,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从开头部分就能深深抓住读者的内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物理教学亦是如此.“物理难”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观念,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致不是很高.导入环节在整个新课讲授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內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提出几点建议.  一、巧用实验,导
期刊
生活在十堰,每到夏阳高照,人们总能在各个乡镇一年一度的庙会上吃到一种味道微苦,清热下火,爽口消暑的舌尖美味——神仙叶凉粉。神仙叶又名桑叶,《本草纲目》中有相关记载:“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与前叶同阴干捣沫、丸、散任服,或煎水代茶饮”。桑叶味甘苦,性微寒,中医认为苦寒能清热,甘能补虚。  春天发绿叶,叶儿卵形,铜钱大小,下部全缘,上部疏生锯齿,当地
(1)我以前曾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很吝啬“谢谢”这两个字.有时对来自别人的帮助,竟无动于衷.可是那次乘车的经历让我改变了这一切.rn(2)那年夏天,我跟着父亲去内蒙古出差.
在分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发展情况,对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从培养方案和计划、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实施
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双线组元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养成和积淀.现代诗歌在教材中篇幅可观,又因其突出的体裁特点和价值,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运动学的难点,容易和速度、速度变化量混淆,通过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加速度概念,降低学习难度,走出学习加速度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