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事实。面对艰难就业市场,高校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优、劣势,适应就业竞争的要求,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论文以大学生职业社会化作为起点,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几个方面对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1.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市场经济的激烈就业竞争使失业成为社会民众担忧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解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的剩余。目前已有1.3亿左右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但仍有1.5亿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参加城镇就业竞争。而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导致了大批的下岗工人,仅2001年估计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已达1900万人。国内的就业状况也影响了高校学生这一潜在就业群体的就业。随着普通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毕业生人数117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生145万,初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如按比率计算,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40万);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人)。这四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分别达到75万、99万、120万、145万。由此可见,失业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带给高校毕业生的将是巨大的压力与持久的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某个就业岗位需求总量一定的时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应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怎样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为高校人才培育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自从高校并轨、扩招后,上大学不再意味着毕业后有了"铁饭碗",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2.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原因
2.1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但是短时间的大规模扩招造成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很多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根据社会需求改变,教材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并没有学到应该学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造成了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严峻现实。我们很多大学的教育只注重了知识教育,却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化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2.2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
"靠关系办事"大概是中国社会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了。关系运用与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社会资本成了帮助大学毕业生谋取职业的一大重要因素。"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使大学生就业成了拼爹游戏,很多人认为大学生上大学首先就是要拉关系,积累广泛的人脉。一些垄断企业没有关系想就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大学就业联盟"一些行业所属大学,比如国防、石油等带有行业色彩的院校,与对应的企业结成联盟,这些企业只招收这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他学校的再好也不要。因此一些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比人高一等,少了许多竞争对手。
2.3就业政策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但是还有一些人为的或者制度的障碍限制了大学生自由就业。另外,我国虽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大大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最后,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制约学生就业的一个原因。我们常听到很多企业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物力去招聘,却招不到理想的员工,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不知道简历该往什么地方去投,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岗位。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和毕业生都在互相寻找,却最终互相错过。
2.4就业观念偏差
有些同学一进入大四就到处找工作,参加很多的招聘会,但是每次接到面试通知,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单位在后面,错过了很多机会,结果到最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同学就业只往大城市、大单位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观念的偏差造成了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更为糟糕的是,有很多同学对自己并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找工作跟着感觉走,看到别人都签约了,他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
3.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校教育对策及出路
目前我国整体失业率偏高,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其实很大。之所以目前就业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观存在偏差,学校的教育相对滞后等。高校教育要顺应市场的需求,着手进行高校教育的相应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1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诚信教育
市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经济、法制经济。没有人愿意同不讲诚信、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打交道,而效益至上的企业单位更是如此。一个学校的学生投给用人单位的材料不具有真实性,或者到单位工作不到几天就跳槽走人,或者工作中不踏实。那么必然会给该单位留下坏的印象,这种印象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受害最深的应是学校,人为的增加了今后该校学生就业的难度。因此职业道德及诚信教育是学校就业教育的基础,这既是对学生的关心、对社会的负责,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
3.2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高校应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渗透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的义务教育等等,都应让学生明了。帮助学生分析哪些行业、哪些部门、哪些地区将会有发展前途和潜力,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求职方向,避免求职的盲目性。同时要将国家总的就业的严峻形势,及经济的增长同就业职位数的关系让学生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学生把握机遇,实施多方位、多途径就业。
3.3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強学风建设
社会大市场的需求是灵活多变的,培养人才必须得有灵活的模式才能跟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但学校教学改革只是一个重要条件,想完全依靠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变来适应这种市场灵活多变的人才需求既不现实也不科学。首先是专业的调整不可能完全跟上市场的变化,其次一味追求市场效应不利于学科的建设。真正能灵活适应市场的还是在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高校教育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椐自身的情况确定未来的求职方向,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让学生有产生一种"我臻学习"的强烈欲望,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普遍认为在校学生不了解社会是很正常。现在社会完全不同,市场竞争要求的是一种高效率,体现在用人单位方面则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一到岗就能创造效益,这些经验无疑来自于实践。同时也只有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毕业。因此学校应安排时间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求职意向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明钦.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素质匹配[J].经济管理,2006(3).
[2]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文东茅.我国男性与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学业成绩及就业结果的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0):17-21.
[4]黄翔.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目标导向.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80.
作者简介:郭蓉(1987--)女,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1.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市场经济的激烈就业竞争使失业成为社会民众担忧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解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的剩余。目前已有1.3亿左右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但仍有1.5亿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参加城镇就业竞争。而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导致了大批的下岗工人,仅2001年估计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已达1900万人。国内的就业状况也影响了高校学生这一潜在就业群体的就业。随着普通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毕业生人数117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生145万,初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如按比率计算,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40万);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人)。这四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分别达到75万、99万、120万、145万。由此可见,失业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带给高校毕业生的将是巨大的压力与持久的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某个就业岗位需求总量一定的时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应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怎样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为高校人才培育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自从高校并轨、扩招后,上大学不再意味着毕业后有了"铁饭碗",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2.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原因
2.1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但是短时间的大规模扩招造成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很多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根据社会需求改变,教材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并没有学到应该学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造成了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严峻现实。我们很多大学的教育只注重了知识教育,却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化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2.2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
"靠关系办事"大概是中国社会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了。关系运用与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社会资本成了帮助大学毕业生谋取职业的一大重要因素。"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使大学生就业成了拼爹游戏,很多人认为大学生上大学首先就是要拉关系,积累广泛的人脉。一些垄断企业没有关系想就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大学就业联盟"一些行业所属大学,比如国防、石油等带有行业色彩的院校,与对应的企业结成联盟,这些企业只招收这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他学校的再好也不要。因此一些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比人高一等,少了许多竞争对手。
2.3就业政策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但是还有一些人为的或者制度的障碍限制了大学生自由就业。另外,我国虽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大大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最后,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制约学生就业的一个原因。我们常听到很多企业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物力去招聘,却招不到理想的员工,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不知道简历该往什么地方去投,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岗位。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和毕业生都在互相寻找,却最终互相错过。
2.4就业观念偏差
有些同学一进入大四就到处找工作,参加很多的招聘会,但是每次接到面试通知,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单位在后面,错过了很多机会,结果到最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同学就业只往大城市、大单位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观念的偏差造成了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更为糟糕的是,有很多同学对自己并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找工作跟着感觉走,看到别人都签约了,他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
3.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校教育对策及出路
目前我国整体失业率偏高,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其实很大。之所以目前就业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观存在偏差,学校的教育相对滞后等。高校教育要顺应市场的需求,着手进行高校教育的相应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1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诚信教育
市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经济、法制经济。没有人愿意同不讲诚信、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打交道,而效益至上的企业单位更是如此。一个学校的学生投给用人单位的材料不具有真实性,或者到单位工作不到几天就跳槽走人,或者工作中不踏实。那么必然会给该单位留下坏的印象,这种印象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受害最深的应是学校,人为的增加了今后该校学生就业的难度。因此职业道德及诚信教育是学校就业教育的基础,这既是对学生的关心、对社会的负责,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
3.2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高校应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渗透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的义务教育等等,都应让学生明了。帮助学生分析哪些行业、哪些部门、哪些地区将会有发展前途和潜力,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求职方向,避免求职的盲目性。同时要将国家总的就业的严峻形势,及经济的增长同就业职位数的关系让学生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学生把握机遇,实施多方位、多途径就业。
3.3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強学风建设
社会大市场的需求是灵活多变的,培养人才必须得有灵活的模式才能跟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但学校教学改革只是一个重要条件,想完全依靠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变来适应这种市场灵活多变的人才需求既不现实也不科学。首先是专业的调整不可能完全跟上市场的变化,其次一味追求市场效应不利于学科的建设。真正能灵活适应市场的还是在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高校教育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椐自身的情况确定未来的求职方向,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让学生有产生一种"我臻学习"的强烈欲望,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普遍认为在校学生不了解社会是很正常。现在社会完全不同,市场竞争要求的是一种高效率,体现在用人单位方面则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一到岗就能创造效益,这些经验无疑来自于实践。同时也只有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毕业。因此学校应安排时间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求职意向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明钦.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素质匹配[J].经济管理,2006(3).
[2]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文东茅.我国男性与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学业成绩及就业结果的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0):17-21.
[4]黄翔.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目标导向.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80.
作者简介:郭蓉(1987--)女,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