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官本位"作为中国官文化的核心内容,仍然存在于现行的政治体制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当中.本文就"官本位"问题的内涵,在当前社会中的表现、危害,解决官本位问题的对策等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官本位 正确权力观 公仆意识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和着力解决官本位问题。毛泽东曾指出过党内存在的"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问题。邓小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我们要认真学习,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官本位的内涵、表现及其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破除官本位意识的对策,无疑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官本位"的内涵及表现特征
"官本位"即以官为本,或者说官处于中心位置,是说一切话只有当官的说了才是真理,一切事只有当官的干了才是符合政策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做官。因此,在官本位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时,追求当官、当大官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官与权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官本位实质上也就是权本位,有权就有一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谓"官本位"是与"民本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就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以"官"的利益而不是以"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官"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标准。
"官本位"文化的内涵有四: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三是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价值观;四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
官本位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任,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只对自己的官位和私利负责。
其次,"官本位"思想排斥法律至上的观念,藐视法律的尊严。行为表现为"以言代法"、"以人代法"、"以权压法",以法治民,而把自己排除在法律约束之外。官本位还体现为公权力的不当运用和无序扩张,出现"越权执法"、"随意执法、"执法冷漠"甚至"野蛮执法"、"交叉执法"和重复执法、"执法失衡"和"执法懈怠"等种种乱作为、不作为的行为。
再次,"官本位"思想导致的官尊、官威,会衍生官僚主义。拍脑袋决策,影响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官僚主义泛滥,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脱离实际、盲目决策,作风粗暴、方法简单,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浮在上面、不抓落实,忙于应酬、追求享受。
还有,官本位思想产生广泛的社会负面影响。人们办事,常常首先想到的是找官、找关系。许多大学生把考取公务员作为第一选择,大家都往当官、升官的狭窄道路上挤,使得人际关系复杂,内耗加大。
二、当今,官本位的危害性严重
官本位的危害极大,它扭曲党的形象,败坏党的声誉,干扰党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也自觉不自觉地做了这种'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出来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的现象出来了;以权谋私的现象出来了。
具体总结危害性有以下几点:官本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障碍;官本位危及到原本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党群关系,这对当前的干部队伍建设影响极大;官本位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消极影响;官本位严重阻碍了改革开放以来,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进程等等。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发展,"官本位"的危害已经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可以说,官本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如果任其泛滥成灾,势必严重阻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而势必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解决"官本位"问题的对策
官本位意识今日仍很盛行,已经危及到执政党的根基和形象,若不积极采取措施,任其泛滥和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本文从当前的现实出发,对官本位心理的矫治作如下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为官之道"不同于经商之道,领导的职位既不是个人的名利场,更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通途。牢记宗旨,才能替百姓说话;甘当公仆,才会为群众办事。封建社会尚有"两袖清风朝天去"的于谦,"检点行囊一担轻"的况钟;"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的苏东坡。"为官之道"的"规则"是为公为民,这是社会的约定、法律的约定。正确面对权力,要保持平衡的心态、知足的心态、抗压的心态,绝不能心态失衡,恣意妄为;要做到不攀比级别、不攀比地位、不攀比财富,不能为欲所困、为欲所左右。
(二)强化公仆意识
席近平总书记说,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中去。无产阶级的领导本质是率领绝大多数人并为他们谋利益,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公仆来说,"让人民满意",既是一个行动口号,更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反复强调"人民承认"、"人民拥护"、"人民赞成"、"人民答应"、"人民高兴"等根本的问题。"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共产党人为官的现代准则。克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增强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
(三)处理好"观念"與"官念"的关系
"观念"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态度,是对一个人工作实践和学习的总结提高。没有观念,工作上就难有创造,方法上就难有创新。"官念"是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当官为什么、在位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的认识态度。观念影响着"官念","观念"不正,官念就容易发生偏差。领导干部如果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必然会改进工作方法、端正工作态度,"官念"也必然会倾向于做好工作、谋求发展。相反,如果领导干部对工作、对发展树立不起正确的观念,就会发展上难有作为。处理好"观念"与"官念"的关系,主要途径是通过学习,不学就难以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明白事理、升华观念;不学就培养不出干才、将才、帅才,就会闭目塞听、贻误事业、错过发展的良机,当官做老爷的官念就容易占据上风,就失去了解放思想的内在动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按规律、规则办事,使政绩真正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考验
(四)强化民主法治意识,正确看待名利
"官本位"和法制是不相容的,是对国家社会体制、制度以及秩序的一个破坏。因此,破除官本位思想就必须树立以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理念,把强化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体现出来。要让法律面前无特权落到实处,避免或者杜绝特权意识和特权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要发展和完善民主以及相关的制度和保障机制。党内的民主、人民民主是破除"官本位"的有力保障。
总之,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正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力图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经济发展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消除官本位也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官本位的彻底根治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国家的消亡,那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官本位 正确权力观 公仆意识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和着力解决官本位问题。毛泽东曾指出过党内存在的"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问题。邓小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我们要认真学习,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官本位的内涵、表现及其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破除官本位意识的对策,无疑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官本位"的内涵及表现特征
"官本位"即以官为本,或者说官处于中心位置,是说一切话只有当官的说了才是真理,一切事只有当官的干了才是符合政策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做官。因此,在官本位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时,追求当官、当大官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官与权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官本位实质上也就是权本位,有权就有一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谓"官本位"是与"民本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就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以"官"的利益而不是以"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官"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标准。
"官本位"文化的内涵有四: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三是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价值观;四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
官本位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任,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只对自己的官位和私利负责。
其次,"官本位"思想排斥法律至上的观念,藐视法律的尊严。行为表现为"以言代法"、"以人代法"、"以权压法",以法治民,而把自己排除在法律约束之外。官本位还体现为公权力的不当运用和无序扩张,出现"越权执法"、"随意执法、"执法冷漠"甚至"野蛮执法"、"交叉执法"和重复执法、"执法失衡"和"执法懈怠"等种种乱作为、不作为的行为。
再次,"官本位"思想导致的官尊、官威,会衍生官僚主义。拍脑袋决策,影响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官僚主义泛滥,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脱离实际、盲目决策,作风粗暴、方法简单,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浮在上面、不抓落实,忙于应酬、追求享受。
还有,官本位思想产生广泛的社会负面影响。人们办事,常常首先想到的是找官、找关系。许多大学生把考取公务员作为第一选择,大家都往当官、升官的狭窄道路上挤,使得人际关系复杂,内耗加大。
二、当今,官本位的危害性严重
官本位的危害极大,它扭曲党的形象,败坏党的声誉,干扰党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也自觉不自觉地做了这种'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出来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的现象出来了;以权谋私的现象出来了。
具体总结危害性有以下几点:官本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障碍;官本位危及到原本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党群关系,这对当前的干部队伍建设影响极大;官本位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消极影响;官本位严重阻碍了改革开放以来,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进程等等。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发展,"官本位"的危害已经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可以说,官本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如果任其泛滥成灾,势必严重阻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而势必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解决"官本位"问题的对策
官本位意识今日仍很盛行,已经危及到执政党的根基和形象,若不积极采取措施,任其泛滥和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本文从当前的现实出发,对官本位心理的矫治作如下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为官之道"不同于经商之道,领导的职位既不是个人的名利场,更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通途。牢记宗旨,才能替百姓说话;甘当公仆,才会为群众办事。封建社会尚有"两袖清风朝天去"的于谦,"检点行囊一担轻"的况钟;"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的苏东坡。"为官之道"的"规则"是为公为民,这是社会的约定、法律的约定。正确面对权力,要保持平衡的心态、知足的心态、抗压的心态,绝不能心态失衡,恣意妄为;要做到不攀比级别、不攀比地位、不攀比财富,不能为欲所困、为欲所左右。
(二)强化公仆意识
席近平总书记说,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中去。无产阶级的领导本质是率领绝大多数人并为他们谋利益,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公仆来说,"让人民满意",既是一个行动口号,更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反复强调"人民承认"、"人民拥护"、"人民赞成"、"人民答应"、"人民高兴"等根本的问题。"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共产党人为官的现代准则。克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增强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
(三)处理好"观念"與"官念"的关系
"观念"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态度,是对一个人工作实践和学习的总结提高。没有观念,工作上就难有创造,方法上就难有创新。"官念"是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当官为什么、在位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的认识态度。观念影响着"官念","观念"不正,官念就容易发生偏差。领导干部如果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必然会改进工作方法、端正工作态度,"官念"也必然会倾向于做好工作、谋求发展。相反,如果领导干部对工作、对发展树立不起正确的观念,就会发展上难有作为。处理好"观念"与"官念"的关系,主要途径是通过学习,不学就难以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明白事理、升华观念;不学就培养不出干才、将才、帅才,就会闭目塞听、贻误事业、错过发展的良机,当官做老爷的官念就容易占据上风,就失去了解放思想的内在动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按规律、规则办事,使政绩真正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考验
(四)强化民主法治意识,正确看待名利
"官本位"和法制是不相容的,是对国家社会体制、制度以及秩序的一个破坏。因此,破除官本位思想就必须树立以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理念,把强化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体现出来。要让法律面前无特权落到实处,避免或者杜绝特权意识和特权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要发展和完善民主以及相关的制度和保障机制。党内的民主、人民民主是破除"官本位"的有力保障。
总之,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正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力图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经济发展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消除官本位也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官本位的彻底根治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国家的消亡,那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