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
  中国航天“大总师”
  提起“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有无数个“中国第一”跟他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國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孙家栋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从1958年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开始,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他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
  一次发射中,卫星在转运途中不慎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谁也不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接到紧急报告后,孙家栋当天就从北京赶到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厂房。了解清楚现场情况后,当时已经快80岁的他马上钻到了卫星底下,对着卫星的受创部位仔细研究起来。
  “卫星没事,能用!”孙家栋的一句话,让大家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下来。
  “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务实的作风。”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90岁的“牧星人”
  如今已经90岁的孙家栋与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
  曾经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他不假思索,“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几十年来,正是凭着这个信念,尽管从事着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但孙家栋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愈挫愈勇。
  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后,在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他要求再调5度,最终正确的指令使卫星化险为夷。
  2009年,在孙家栋80岁生日时,钱学森专门致信祝贺。钱老在信中说:“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全新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时针拨回15年前,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
  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在偷偷擦眼泪。
  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孙家栋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生在中国这片热土,有幸从事航天事业,这种成就感一生都忘不了。中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入,我们一定要紧跟党中央,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孙家栋说。(来源:新华社)
其他文献
“一九四六年七月下旬的这个清早,在东北松江省境内,在哈尔滨东南的一条公路上,牛倌看见的这挂四马拉的四轱辘大车,是从珠河县动身,到元茂屯去的。”这是作家周立波的小说《暴风骤雨》中的一个段落,这段描写举重若轻,所引出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土地改革运动。  一般认为,土地改革运动以1950年6月3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标志,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实际上早有“预热”。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实
期刊
一句承诺,等我有了房子就接你到我家  故事还得从1985年说起。21岁的蒋增美经亲戚介绍结婚了。丈夫为人厚道质朴,他从小父母去世,靠着哥嫂拉扯长大。“夫妻间要和睦相处,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蒋增美记住了父母的话。婚后没几天,夫妇俩就背着分家时的十几斤米,来到庆元县城租了间房子,开始人生的打拼。房子隔壁,租住着年近六旬的孤寡老人吴珠鹤。作为邻居,性格开朗的蒋增美很快就和吴珠鹤认识了。据老人自己说,她
期刊
李尔重是我的同乡。我们的家乡有一条西向的河,原名浭水。这条河在我们那里走了一个“之”字。李尔重的老家王毫庄在河西,我的老家在河北,相距大约6公里,同属河北丰润,上世纪70年代还同属沙流河工委(县委的派出机构,下辖4个公社)。  老人家是家乡父老们引以为荣的话题。究其原因,倒不在于他的官阶(论官阶,有的比他高,但是没有多少人理会),而在于他的传奇经历,特别是才名。他14岁考入车轴山中学;15岁读《共
期刊
今年66岁的霍贵友,是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寻召乡封洪康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从2009年到平乡县烈士陵园工作,把烈士当亲人,為烈士寻亲,这一干就是十余年。清除杂草、擦洗墓碑、守护陵园就是他日常的主要工作。平时只要有人来参观,霍贵友还充当义务讲解员,向人们讲述平乡的革命历史和纪念碑的由来,每年清明,还按照农村的习俗祭奠革命烈士。(来源:人民图片 范钦龙/摄)  一张“无价”的高铁票:致敬逆行医护人员  4
期刊
我們过了一个格外沉重的清明,痛悼被新冠肺炎病毒掠走的烈士和无辜百姓。我们深知,最好的祭奠方式,是在深刻的痛楚中揖别陋习,收获以生命的代价换取的精神成果,走向更高层次的社会文明,方能让逝者心安,让生者康健。  眼下,有待匡正的,还有一个极难根治的陋习:公共场合的大声喧哗。  不顾场合“高”谈“阔”论,常常成了国人举世侧目的“标签”。比如,在电梯里、地铁上旁若无人地打手机,将私人谈话变成了公开“直播”
期刊
近日,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胡世祥、潘厚任、胡其正、彭成荣、张福田、陈寿椿、韩厚健、方心虎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这11位老科学家中有两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分别是91岁的孙家栋和99岁的王希季。他们当中,既有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的技术专家,也有从事“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设
期刊
“年老,意味着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据报道,现在每秒就有一人退休,中国老年人已累计2亿以上,中国已是老龄人口总量和老龄化发展速度双世界第一的老龄化社会。虽然问题不少,但幸运的是,如今的中国老人面临的是史上最有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时代。  其实,对于年老的恐懼,并非来自衰老或者死亡本身,而是对于年老的预期。同样面对晚景,不同的心态,结果殊异。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老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吉恩
期刊
比退休前还忙  已經退休十几年的徐远明是开平市老干部大学舞蹈班的一名学员,爱上舞蹈的她还加入了老干部舞蹈协会。  “我今年已经70岁了,学跳舞让我感觉年轻了10岁!我学了伦巴、恰恰,这个学期又开始学牛仔舞和民族舞。”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秀起了她学过的舞蹈,踢腿、转圈,年届七旬的她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  除了学习舞蹈,徐远明还报名参加了电脑班的课程,从初级班到高级班,尽管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老人依然在
期刊
1. 巩固爱情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恩爱夫妻多长寿”。愈是年老愈要珍惜、巩固爱情。老年夫妇切莫分开各自跟随儿女过日子,而应朝夕相处,说说悄悄话,相互体贴,相互关心。  2. 活动手指  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3. 保证睡眠充足  中老年人要学会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八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4. 转
期刊
什么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  2020年4月30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称赞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  这些年,对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总书记从来不吝赞美。是什么样的力量和精神,让总书记念兹在兹、一再赞美?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崇尚劳动、赞美劳动者的日子里,我们选取几位总书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