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用记者的本事做投资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p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9年,熊晓鸽已经在中国做了26年的风险投资,作为将国际资本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带领的IDG资本在中国投资包括百度、搜狐、当当、腾讯、小米等超过750家优秀企业,公众熟知的众多互联网公司背后,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是业内众望所归的“投资教父”。
  可是,在对外介绍自己时,他常常说自己有两个职业,一个是记者,一个是投资人,记者始终排在投资人的前面。
  的确,在他身上,兼具着记者孜孜以求的探寻精神和投资人精准敏锐的眼界,有时候,这两个特质形成合力,使得他无论身处哪个角色,都做得游刃有余。
  很多年以后,“投资教父”熊晓鸽面对办公室桌上一个陈旧的乒乓球雕塑,总会回想起1977年10月钢铁厂的那个下午。
  1956年,熊晓鸽出生在湖南湘潭,父亲是军人,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转业后在钢铁厂做干部。19岁那年,高中毕业的熊晓鸽接父亲的班进入钢铁厂,做了一名电钳工,但是,大学梦始终在脑子里萦绕,挥之不去。为了能被推荐上大学,他学英语、读夜校,努力地做师傅们眼里的好青年;他还天天中午到车间陪书记打乒乓球,偶尔“放水”,为的是那一纸推荐信。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一天下午,工厂广播里传来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熊晓鸽立即跟师傅请假回家复习,父母为他专门腾出一个房间,门口还摆着一筐父亲专门给他买来调剂身心的橘子。那一个多月,他心无旁骛,专心备考,最终收到湖南大学外语系的通知书。
  从湘潭到长沙,再到北京,到波士顿,他自此一展羽翼,再次归来时,已非此间少年。
  1977年,高考的录取率是4.8%,与现在75%的录取率不可同日而语。不得不说,在追逐目标上,熊晓鸽有着超常的耐力和疯狂。
  大学时,他的职业理想是做记者,像意大利的法拉奇那样,在前线冲锋陷阵,为全世界传递焦点新闻。他找来教材,自学新闻专业知识,甚至毕业后坚持到北京工作,一边在机械工业部担任翻译和英语教师,一边继续学习新闻专业。
  1984年,熊晓鸽再一次挤上独木桥,以总分排名第三的成绩考上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并进入新华社实习。1986年,他决意赴美学习传播学,并拿到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理想主义者也会做出最实际的选择。
  买完赴美的机票后,身上只剩下38美元。为了省钱,熊晓鸽在美国一边努力打工赚钱维持日常开支,一边选择高学分课程以求尽快完成学业,每天的睡眠只有4个小时。8个月后,他成功获得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并着手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同时,他已经进入大型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从助理编辑一直做到《电子导报》亚洲版主任编辑,算是实现了从事传媒业的职业梦想。
  此时的熊晓鸽不得不承认,和平年代里,要成为“战地记者”是不可能的,而身为传媒人,經常与硅谷创业者打交道,他敏感地嗅到电子科技的时代将要到来,创投圈是一个可供他大展身手的新舞台。
  骨子里的执着再一次发力,他投了封长信给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阐述自己到中国做风投的想法。1993年,在麦戈文的支持下,熊晓鸽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各出资1000万美元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风投公司,从此迈出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第一步。
  第一步很艰难。第一人很孤独。
  他带着钱回国找项目,大家都不信。在月工资120元的年代,突然有人要出1000万美元帮大家办公司,还占小股,不被认为是骗子很难。每次麦戈文到中国巡视,他都胆战心惊,生怕老板突然一灰心,收回所有投资和预算。还好,因为他的坚持和自信,麦戈文对他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也给了他足够的资金支持。
  熊晓鸽有着记者独特的敏锐度和嗅觉,PC互联网时代,他带领IDG资本几乎投出了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一批创业公司上市纳斯达克,像埋藏多年的种子在雨后疯长,多年前的投资获得了让人惊喜的回报,发展迅猛。他也从一名行业新人成为业内大佬。
  “做投资无非就几件事,投哪个行业,哪种产品,最重要的还是投对人。”熊晓鸽说。对他来说,相比冰冷的数字游戏和投资才技,基于自我认知的人文关怀更为他所看重。
  1995年底,张朝阳打算回国创业,临行前的朋友聚会上,熊晓鸽现场为他唱了一首《送战友》。1998年,在搜狐最缺钱的时候,IDG资本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等向搜狐投资220万美元。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对连续创业者季琦的支持上。1999年到2005年,季琦先后参与创办携程、如家、汉庭等公司,每次都得到熊晓鸽的大力支持,而且是在种子轮或天使轮进入。2008年金融危机,他力挺季琦并追加投资。当然,这些投资陆续都收到了回报。
  熊晓鸽喜欢放眼未来。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时代,每一波新技术浪潮都孕育了机遇。2018年7月,IDG资本聘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首席畅想官”,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合作,也许承载了熊晓鸽对前沿科技的畅想。
  如今,年逾60,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经常早晨在一个城市,夜晚在一个城市,次日又飞到第三个城市;依然坚持着一些多年的习惯:出门前会带上当天的报刊,看到有用的信息,立即着手联系。
  因为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巧遇上影集团的总裁任仲伦,熊晓鸽决定拍摄一部关于高考的电影《高考1977》。为了纪念提出恢复高考的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他代表IDG资本向武汉大学捐赠1977万元,设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积年夙愿。
  每当回忆起国家命运与自己人生转折的交叉点时,熊晓鸽都说,那是国家在某个清晨苏醒,而自己,有幸迎来了第一缕灿烂的阳光。
其他文献
他是一名农业专家,身上带着科技工作者那种特有的儒雅风范;他是一名劳动模范,不仅自己投身农业科技第一线,在艰苦环境中苦干实干,更带动团队,在全省首创了“劳模联合创新工作室”模式,将劳模工作室的效应成倍放大;他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在荣誉面前从不骄傲,在待遇面前,他从不伸手。  他就是于国庆,199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本科、硕士学位,研究员,辽宁省风沙所党委书
期刊
映秀,我来了  被撕裂的那道口子  缝上是一道疤  撕开是斑斑泪痕  十年的疤在时间里穿行  我生怕一不小心  又会被撕裂  即使那是  鲜花已开遍原野的  五月  十年,我一直在告别  回归的路上不敢回望  那块大地的伤痕梦的惊悸  以无数种方式坍塌  生命无处逃离  十年,这块疤痕  习惯沉默自闭  睁开眼  怕又是残垣断壁  瓦砾碎片满目疮痍  我想拔出那根尖刺  假如我能忘记  被废墟吞没
期刊
摘要:书籍是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社会的阶梯,蕴含着巨大的精神文明力量。阅读书文强化生存技能,必将成为我们树起一座人生美好的丰碑。  关键词:阅读书文;强化技能;修身养性炼德  【中图分类号】G420  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我爱阅读书文,我在阅读书文中增加知识、增强技能。阅读书文,是艰辛的劳动,否则便不会有“十年寒窗苦”之说。阅读书文是奋力的攀登,否则便不会有辉煌灿烂的顶峰。然而有失必有得,
2013年3月3日,慈善家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在华盛顿接受访谈的时候谈到了科学在拯救贫困者以及改善生活方面的作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150周年的年会上,他们获得了美
親爱的米亚老师  十年前你二十九岁我八岁  今天你仍然是二十九岁  我已是青春华冠  但我不能忘了你的怀抱  你用拿粉笔的手掌  撕开合拢的天地  让太阳的光芒  重新照耀我们的躯体  老师,你的灵魂升到了天空  也永远留驻在我们的心里  滋养着我们奔跑向前  如今,春阳已普照你的故里  我多想把盛开的樱桃花  铺满你的讲桌  用燕子的啼鸣接续你的歌声  用我们的双手挽起您的臂膀  和我们一起踏步
期刊
门捷列夫(1834-1907)于1834年2月7日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父亲是位中学教师.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双眼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一家的生活全仗着他母亲经营一个小玻
那是1982年,我们启程去兄弟省市取经——学习人家体工队办文化教育的先进经验。科长领着我们一男两女三个老师,经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上海,于5月初风尘仆仆赶到羊城。  平生头一次到广州,一切都分外新奇:湿热清新的海腥空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气根如髯的古榕树,奇装异服的红男绿女,不知所云的广东话,莫名其妙的喝早茶,神秘兮兮的鱼骨天线,嗲声嗲气的靡靡之音,满大街的港台电视剧、录像……珠江之畔的别样
期刊
南娜·迪策尔Nanna Ditzel(1923-2005)是丹麦最杰出、最具创新精神的女设计师之一.南娜·迪策尔1923年出生于哥本哈根,有着深厚的设计训练背景:先后在哥本哈根的理查兹学院、
期刊
坚持党的领导指导思想与时俱进rn监察法第二条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
期刊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但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充满着春意.南北长约2670千米,东西最宽处超过1000千米,2/3的面积处在北极圈内,是一个冰雪覆盖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