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20年后,世界是什么样子?彼时,学生在这个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你现在不改变教学方式的话,那么,老师,你,可能会夺走他们的未来。”
7月18日至20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大会”上,有专家抛出了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感慨。
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主办,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7届。在信息化裹挟下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信息化带给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想象和期待,已经感同身受并深有体会,甚至在主动冲破藩篱来适应这股不可躲避的、对教育带来“不适感”的洪流。
“数字校园”建设切换到 “智慧校园”应用模式
“北京数字学校做的最早,但后续发展乏力,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市MOOR平台的地位应该与北京的应用类似;宁波的甬上云淘在机制创新和市场接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一位倡导教育信息化的资深人士,在大会上听了各地的经验介绍后,做出了这样的归纳总结。
不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试图寻求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符合本地特色的“地方路径”,北京、浙江、广州、四川、陕西等高校信息技术的专家们,也在积极扎根学校、深入课堂、走近老师和学生,用一己之力来助推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发展。当然,很多基础教育围墙内的校长、教育者、创“见”者们,也早早地嗅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强烈味道,不断变革着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方式。
于是,今年的这场“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盛宴,更多地切入到了内核更为丰盈的“智慧校园”概念,更关注作为数字校园建设核心的教与学业务、更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创新课程的设计。
像VR/AR这样的新技术,引起了所有参与者的浓厚兴趣,探讨的话题不仅仅是围绕技术。在这场VR/AR沉浸式的体验风暴中,教育工作者们是否能够沉下心来将技术与教育通过深度融合以给学生更真实更丰富的体验。
创客教育、小微课、学科能力测评工具等,拉近了技术与参会人员之间的距离,即便不能很好地去玩转技术,但至少可以体验技术带给教育的魅力。这样的培训,让我们这代人与未来的人更近了一些,不至于落伍。
未来已来!拥抱,才是好的选择。
教育信息化如何 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区域教育信息化代表和企业代表230多人出席了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大会”。大会主要由特邀报告、学校实践和区域探索、创新课程分享、个性化学习与教学方式变革理念、专项培训等五部分组成。
近年来,数字校园建设的内容日渐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大数据、PBL等纷纷进入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奠基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丁泉龙博士结合《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制定的参与过程,提出智慧校园的建设框架主要包括智慧资源、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四方面内容。
数字校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互联网学习的方式变革,推动着智慧学习发展的进程。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认为,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加速进程,信息技术支持“教育系统变革”的曙光初现。
“教育信息化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京大兴的李勇老师提出这样的思考。他介绍了大兴数字校园这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正在开展的区域统筹向云数字校园的跨越。针对同样的问题,宁波智慧教育致力顶层设计和智慧教育的应用创新给出了答案,持续深化五大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上海电教馆张治馆长则从MOOC到MOOR的转型角度,介绍了上海建设自适应学习专家系统(MOORs)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路径。
但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智慧的学习环境,是否就等于拥有了智慧学习?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周跃良教授认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应用改变不了学习的本质。学习仅仅是个体内部发生的持久“变化”,是心智模式的改变,技术可以改变或者加快“变化”过程,但是不能替代人来完成。重庆大足何政权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也有着相同的观点,这并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改变的是教育的手段。
基于VR/AR技术的V-learning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周明全教授看来,新技术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思考,甚至逐步推进,比如VR进入教育应该从哪个学段切入?如何围绕课程设计相应的内容?学习方法如何选择?这都是VR 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他期望技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通过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带动中国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方式的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蔡苏博士也带来AR技术的教育应用报告。他通过精彩的现场演示和与代表互动,他让与会人员了解了什么是AR、以及它与VR的不同。同时,增强现实(A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新技术带来的中小学教学方式变革,蔡博士指出“新技术旨在提升、而并不是取代学习体验”,并鼓励教师们要敢于在教学中尝试并应用新技术。
在会议期间,代表们走访和参观了浙大附中的生涯发展体验中心,在那里他们亲自体验了VR和AR等技术设备,并通过和学科的结合了解到如何通过新技术推动学科教学的深入和发展。可以说,VR/AR已经在教育中呈现一些应用案例,但基于这些技术的V-learning教学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究。
构建创新课程 为未来而教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文兰认为,现在的学生作为信息原住民,思想意识更加自主。“如果不改变教学方式,可能会夺走他们的未来”,她提出,将知识看作是孤立的学习已是过去式,综合运用,发展核心素养才是必然的要求。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文兰的团队按照主题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探索基于国家课程重构的项目式学习。
对于个性化学习,四川大学刘莘教授则认为,使用APP等工具进行教学在某些程度上阻挡了师生的交流。而由学校提供入口的选修课工具,给学生提供了与其心智模型相对应的知识包围结构。此工具还通过多样的测评题目,探测学生的真实水平,予以准确的个性化推荐,以这样的手段真正给学生线上个性化学习带来帮助。
在学校层面,北京陈经纶中学的姚维红主任对集团化教育平台中的办公云、课程云、科技云等作了介绍;北京景山学校教师毛澄洁就“3D照片DIY”案例介绍了“数字科学家”计划,有探究式、混合式和标准课程等多种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申屠永庆从国家政策和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两个层面的需求出发,推进学校的管理创新,并提出“文化立校,课程立人”的育人目标。学校策划了学生生涯规划特色课程,并将规划课程上线到软件,“让人工智能给教育改革发展的机会”,满足考试的需要、也满足学生素养培养的需要。
在教学方式变革方面,河南洛阳49中孙少辉校长将手机通讯软件QQ與笔记本电脑连接,充分将QQ的各种功能融入到教学使用中。他提到“手机进课堂,最大的阻力在老师,最大的瓶颈是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这些案例都为现场代表提供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考。
互动式的教师研修 提升信息化素养
本次会议期间,主办方还开展了专项培训,教师们根据需要分别参加相应培训,K12教育网主编王珏分享了微课制作方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主任缪仁票分享了学科测评工具的编制;北京师范大学傅骞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娅峰两位副教授共同开展了创意电子的创客专题培训,参加的代表们饶有兴致地利用各种传感设备和米思奇编程软件实施各种电子创意设计。几位专家也把培训会场变成了教师互动研修课堂,参与、体验、创新、分享。
为了交流方便,大会建立了一个基于微信的实时交流互动分享群,一方面分享会议的资料给在场或不在场的学习者,一方面可以反馈现场的情况。在群里,代表们纷纷表示,本次大会新东西多、学术研究气氛浓厚、专家报告有干货、会务组织有特色。
在闭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董艳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她认为,跨界将成为“互联网 ”时代的一种常态;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创造学生乐于参与、但有挑战性的项目,以培养他们的跨界能力。教育4.0或许还比较遥远,但路就在脚下,也在不远的前方。
7月18日至20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大会”上,有专家抛出了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感慨。
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主办,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7届。在信息化裹挟下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信息化带给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想象和期待,已经感同身受并深有体会,甚至在主动冲破藩篱来适应这股不可躲避的、对教育带来“不适感”的洪流。
“数字校园”建设切换到 “智慧校园”应用模式
“北京数字学校做的最早,但后续发展乏力,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市MOOR平台的地位应该与北京的应用类似;宁波的甬上云淘在机制创新和市场接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一位倡导教育信息化的资深人士,在大会上听了各地的经验介绍后,做出了这样的归纳总结。
不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试图寻求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符合本地特色的“地方路径”,北京、浙江、广州、四川、陕西等高校信息技术的专家们,也在积极扎根学校、深入课堂、走近老师和学生,用一己之力来助推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发展。当然,很多基础教育围墙内的校长、教育者、创“见”者们,也早早地嗅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强烈味道,不断变革着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方式。
于是,今年的这场“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盛宴,更多地切入到了内核更为丰盈的“智慧校园”概念,更关注作为数字校园建设核心的教与学业务、更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创新课程的设计。
像VR/AR这样的新技术,引起了所有参与者的浓厚兴趣,探讨的话题不仅仅是围绕技术。在这场VR/AR沉浸式的体验风暴中,教育工作者们是否能够沉下心来将技术与教育通过深度融合以给学生更真实更丰富的体验。
创客教育、小微课、学科能力测评工具等,拉近了技术与参会人员之间的距离,即便不能很好地去玩转技术,但至少可以体验技术带给教育的魅力。这样的培训,让我们这代人与未来的人更近了一些,不至于落伍。
未来已来!拥抱,才是好的选择。
教育信息化如何 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区域教育信息化代表和企业代表230多人出席了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大会”。大会主要由特邀报告、学校实践和区域探索、创新课程分享、个性化学习与教学方式变革理念、专项培训等五部分组成。
近年来,数字校园建设的内容日渐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大数据、PBL等纷纷进入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奠基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丁泉龙博士结合《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制定的参与过程,提出智慧校园的建设框架主要包括智慧资源、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四方面内容。
数字校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互联网学习的方式变革,推动着智慧学习发展的进程。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认为,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加速进程,信息技术支持“教育系统变革”的曙光初现。
“教育信息化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京大兴的李勇老师提出这样的思考。他介绍了大兴数字校园这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正在开展的区域统筹向云数字校园的跨越。针对同样的问题,宁波智慧教育致力顶层设计和智慧教育的应用创新给出了答案,持续深化五大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上海电教馆张治馆长则从MOOC到MOOR的转型角度,介绍了上海建设自适应学习专家系统(MOORs)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路径。
但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智慧的学习环境,是否就等于拥有了智慧学习?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周跃良教授认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应用改变不了学习的本质。学习仅仅是个体内部发生的持久“变化”,是心智模式的改变,技术可以改变或者加快“变化”过程,但是不能替代人来完成。重庆大足何政权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也有着相同的观点,这并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改变的是教育的手段。
基于VR/AR技术的V-learning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周明全教授看来,新技术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思考,甚至逐步推进,比如VR进入教育应该从哪个学段切入?如何围绕课程设计相应的内容?学习方法如何选择?这都是VR 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他期望技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通过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带动中国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方式的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蔡苏博士也带来AR技术的教育应用报告。他通过精彩的现场演示和与代表互动,他让与会人员了解了什么是AR、以及它与VR的不同。同时,增强现实(A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新技术带来的中小学教学方式变革,蔡博士指出“新技术旨在提升、而并不是取代学习体验”,并鼓励教师们要敢于在教学中尝试并应用新技术。
在会议期间,代表们走访和参观了浙大附中的生涯发展体验中心,在那里他们亲自体验了VR和AR等技术设备,并通过和学科的结合了解到如何通过新技术推动学科教学的深入和发展。可以说,VR/AR已经在教育中呈现一些应用案例,但基于这些技术的V-learning教学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究。
构建创新课程 为未来而教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文兰认为,现在的学生作为信息原住民,思想意识更加自主。“如果不改变教学方式,可能会夺走他们的未来”,她提出,将知识看作是孤立的学习已是过去式,综合运用,发展核心素养才是必然的要求。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文兰的团队按照主题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探索基于国家课程重构的项目式学习。
对于个性化学习,四川大学刘莘教授则认为,使用APP等工具进行教学在某些程度上阻挡了师生的交流。而由学校提供入口的选修课工具,给学生提供了与其心智模型相对应的知识包围结构。此工具还通过多样的测评题目,探测学生的真实水平,予以准确的个性化推荐,以这样的手段真正给学生线上个性化学习带来帮助。
在学校层面,北京陈经纶中学的姚维红主任对集团化教育平台中的办公云、课程云、科技云等作了介绍;北京景山学校教师毛澄洁就“3D照片DIY”案例介绍了“数字科学家”计划,有探究式、混合式和标准课程等多种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申屠永庆从国家政策和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两个层面的需求出发,推进学校的管理创新,并提出“文化立校,课程立人”的育人目标。学校策划了学生生涯规划特色课程,并将规划课程上线到软件,“让人工智能给教育改革发展的机会”,满足考试的需要、也满足学生素养培养的需要。
在教学方式变革方面,河南洛阳49中孙少辉校长将手机通讯软件QQ與笔记本电脑连接,充分将QQ的各种功能融入到教学使用中。他提到“手机进课堂,最大的阻力在老师,最大的瓶颈是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这些案例都为现场代表提供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考。
互动式的教师研修 提升信息化素养
本次会议期间,主办方还开展了专项培训,教师们根据需要分别参加相应培训,K12教育网主编王珏分享了微课制作方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主任缪仁票分享了学科测评工具的编制;北京师范大学傅骞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娅峰两位副教授共同开展了创意电子的创客专题培训,参加的代表们饶有兴致地利用各种传感设备和米思奇编程软件实施各种电子创意设计。几位专家也把培训会场变成了教师互动研修课堂,参与、体验、创新、分享。
为了交流方便,大会建立了一个基于微信的实时交流互动分享群,一方面分享会议的资料给在场或不在场的学习者,一方面可以反馈现场的情况。在群里,代表们纷纷表示,本次大会新东西多、学术研究气氛浓厚、专家报告有干货、会务组织有特色。
在闭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董艳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她认为,跨界将成为“互联网 ”时代的一种常态;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创造学生乐于参与、但有挑战性的项目,以培养他们的跨界能力。教育4.0或许还比较遥远,但路就在脚下,也在不远的前方。